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长江经济带是中国最具潜力的经济地带。如何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促进产业分工协作和有序转移,促进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已成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为此,政府制定怎样的政策以及政策效果如何,将对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构建了中国长江经济带的多区域CGE模型,并用其定量模拟研究了降低运输成本、促进产业转移以及复合政策等不同促进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政策对长江经济带内部各区域经济和一体化发展的影响效果。研究表明降低运输成本和促进产业转移的复合政策,有助于促进产业转移并减轻对欠发达地区的负面冲击,有利于长江经济带的一体化发展及收入差距缩小,是较好的政策选择。促进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需要在加强交通基础建设的同时推进产业空间重构,可采取空间差异化的税收政策,鼓励产业转移,发展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同时管控好产业转移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2.
当前,长江经济带产业梯度转移呈现减弱的势头,这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此,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从国家重大战略对接、建设承接高地等方面继续推动长江经济带产业梯度转移,以带动长江中、上游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九江图变     
付倩倩 《决策》2014,(4):53-55
对长江沿岸的许多城市而言,一个国家级的"机会窗口"愈发明朗化——"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被写入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长江两岸那些血脉贲张的城市中,九江一直是一个让人充满想象的存在。实际上,九江的区位优势极为突显。在全国的经济发展格局中,九江处在东部沿海开放向中西部推进的接力地带,是长江流域赣鄂湘皖四省的结合区域,又是京九沿线上沟通南北唯一的水陆交通枢纽,是长江经济带和“大京九”的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4.
王运宝 《决策》2011,(5):22-24
一流的城市需要一流的产业支撑,一流的产业由一流的企业集聚形成,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企业家引领,由此,大武汉回归首要在于企业家群体的突起。  相似文献   

5.
区域产业发展一直是区域经济研究的核心,本文以湖北长江经济带为例,分析了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和分析,并提出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对于促进湖北产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政府继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系列战略后提出的又一重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推进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过程中,区域内地方行政分割、缺乏统一的市场机制、重复投资和产业趋同、缺乏高层区域协调合作机制等问题可能会影响区域社会稳定。为此,应健全区域协调合作机制、加强区域经济顶层设计、创新区域合作方式、构建长江综合立体交通网、严守生态环保"红线",共同把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中国经济新的支撑带。  相似文献   

7.
2009年,省委省政府将石首确定为湖北长江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如何把握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重要机遇,加书信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是石首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城市蔓延有利于提高城市生产率吗?文章首先从城市规模、城市人口密度两个方面阐释城市蔓延影响生产率的内在机理,基于长江经济带104个城市2002年~2013年夜间灯光数据,实证研究了城市蔓延的生产率效应,主要结论如下:1)城市蔓延对长江经济带生产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意味着城市无序、低密度扩张阻碍了长江经济带生产率的提高.2)分区域研究发现,城市蔓延对东、中、西部地区城市生产率的影响为负,但对东部地区生产率影响最小,对中西部地区生产率产生较大影响.3)分产业研究发现,城市蔓延降低第二产业生产率的同时显著提升了第三产业生产率.4)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发现,城市蔓延影响生产率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均显著为负,且间接效应远大于直接效应,意味着城市蔓延对长江经济带城市生产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9.
李亮亮 《决策》2014,(6):36-36
2014年2月,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长江经济带的概念则由来已久,4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重庆主持召开长江沿线11省市主要负责人座谈会,长江经济带成为国家战略平台。  相似文献   

10.
付倩倩 《决策》2014,(5):38-40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作为"T"型战略的一轴被提出,长江经济带的开发不曾间断却也经历多轮起落。当时间指向2014年,经过30年酝酿后,长江终于迎来一顶贯穿上中下游的国家级战略桂冠。  相似文献   

11.
皖江的2015     
王运宝 《决策》2010,(4):30-32
“长江经济带新兴的现代产业密集区”、“宜业宜居的现代产业体系和城镇架构”,示范区规划文本中对产业承接集中区的描述,让我们看到了2015年时新皖江的轮廓。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探讨长江经济带部署的重大意义和沿江省市的历史机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创新机制和加强统筹协调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市蔓延有利于提高城市生产率吗?文章首先从城市规模、城市人口密度两个方面阐释城市蔓延影响生产率的内在机理,基于长江经济带104个城市2002年~ 2013年夜间灯光数据,实证研究了城市蔓延的生产率效应,主要结论如下:1)城市蔓延对长江经济带生产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意味着城市无序、低密度扩张阻碍了长江经济带生产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选用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测算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应用Super-SBM模型计算生态效率,在对二者进行时间、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回归模型就数字经济对生态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文章就实证结果提出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注重资源的配置利用、打破区域壁垒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长江沿线各省市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抢抓“长江经济带”建设先机的大背景下,地处“一肩担两头”枢纽位置的湖北,该以怎样的战略定位和战术选择,承担起“长江经济带”建设承东启西的历史重任,并在与沿江省市共同构建融合发展新格局、联手打造合作共赢联合体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准确把握着力点,进一步加快经济的开放开发,是湖北当前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夏仕应 《决策》2005,(6):12-16
沿江省市要主动向中央和国务院直接陈情实施长江战略、长江经济带合作联动发展和长江黄金水道一体化开发的战略重要性,建设制度性合作机制,将长江经济带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规划之中。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百万吨柑桔产业是长江上中游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和长江上中游地区生态屏障建设的重点,该项目涉及农村移民安置35万多人,安置任务重而艰巨.加上项目区人口密集、经济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等突出特点,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8.
鲍勇 《决策》2016,(4):42-43
政府不寻求一票否决权和绝对控股权,不干预基金的正常运作,不考核单一项目的收益情况,实现基金运作的高度市场化。2016年伊始,长江经济带战略再次升级,而湖北早已未雨绸缪,投入巨资抢抓机遇。2015年12月30日,规模达2000亿元的湖北省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正式启动。该产业基金不仅吸引了湖北省内的主要投融资平台和本土券商、上市公司,诸多大型银行类投资机构、风投公司和并购基金也参与其中。作为国内金额最大的省级政府引  相似文献   

19.
程锦 《经营与管理》2022,(12):165-171
基于研发要素跨区域流动视角,剖析其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内在机制。采用2009—2019年长江经济带十一省市空间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技术检验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相关性及研发要素区际流动是否引发空间外溢效应。证明长江经济带的产业结构升级在空间上表现为正相关性;研发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存在空间外溢效应并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为调控研发要素在地区间合理流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依据与启示。  相似文献   

20.
秦尊文 《决策》2010,(6):48-50
湖北长江经济带侧重于流域开发、“带”状开发,通过充分发挥“黄金水道”优势,建设现代产业密集带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典型示范带,探索大河流域国土开发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