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迟成勇 《唐都学刊》2012,28(5):40-44
张岱年早期新道德观的主要内容:"生活理想之四原则"、"六达德"、"六基德"、"新三纲说"及"兼善天下,而以人群为一体"的道德境界等,其早期新道德观的理论特质主要表现为:既是对传统道德的批判继承与综合创新的理论结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与唯物史观的理论应用。张岱年早期新道德观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直接、有效的伦理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2.
冯友兰新理学之人生四境界理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与方东美生命哲学之人生六境界理论--"行能的人"、"创造行能的人"、"知识合理的人"、"符号人"、"道德人"、"宗教人",二者虽在划分标准、具体内容等方面各具特色,但因其同样作为中国现代人文主义者,其境界理论又在划分层次、最高境界理想等方面具备相似性.  相似文献   

3.
儒家重视人伦,强调伦理本位,主张道德自觉应从个体入手,并形成了一套关于道德自觉的理论,主要包括道德自觉的起点、内容、方法和境界等。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是"为人",要处理好各种伦理关系,做到孝、悌、忠、信;其主要方法有"格物致知"、"致良知"、"反求诸己"、"慎独"等,道德个体如果能达到时时处处按道德规则办事,从而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那是道德自觉的最高境界。当代德育培养道德自觉要从个体入手,重视伦理本位,培养人的道德反思能力和自觉践行能力,使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青春活力。  相似文献   

4.
郭汉城 《新华文摘》2022,(1):105-106
我追随张庚同志从事戏曲工作有半个多世纪.这半个多世纪也是我向张庚同志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学习他的学问,而且也学他的为人.2004年3月,首都戏剧界追思张庚先生,在京召开"张庚学术思想研讨会".我在发言中为张庚同志写下"求真务实,无私无畏"八个字,概括了张庚先生的人品和文品,也标榜了张庚先生高尚的学者品格和坚贞的革命者品格...  相似文献   

5.
目录学林一新枝——《古籍目录学》评介葛蒙“目录学是读书治学的入门之学,是个基础学科,读文史、文献和进行古籍整理与研究者,应研读这门学问。”这是著名史学家、文献学家刘乃和先生在《古籍目录学》(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一书序言中所强调的。然而,...  相似文献   

6.
《论语》“君子儒”思想对当今知识分子如何完善自己的道德追求和学问修养具有很深刻的启示。君子儒是“成人”与“达人”的完美结合,“学与德”、“学与智”相辅相成是当今中国知识分子完善人生实践的重要渠道,“仕而优则学”是那些入仕的知识分子保持尊严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7.
楚秀红 《创新》2016,(6):12-20
孙中山先生是世界公认的伟大人物、青年人的楷模。他一生常与青年相交相伴,关爱、倚重青年,并在学问志向、人格道德、乐观合作、奉献牺牲等多维度的人生修养上加以提示和引导。孙中山的青年修养观,对于当前青年群体的成长、学习与理想修养仍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忧生情怀和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是王国维求学、治学的直接动因和内驱力,也是他构筑以“境界说”为核心的文学、美学理论的起点和内核。因此,其境界说的各个组成部分都突显了以人为中心的特点,强调作者要有对人生意义、生命价值的高度自觉,从审美—艺术中超越痛苦,得到精神升华,从而写出有境界的好作品。王国维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熔中西哲理诗趣为一炉者,也是第一个有高度人文自觉的大师,这种对人生价值、生命意义的探询和从学术中求得真理与解脱的执着已渗入其血液,成为生命的组成部分,生命价值与学术价值融为一体,学术境界与人生境界成为一致。因此,在文化衰落、学术不存,连退回书斋独善其身也无可能时,便以生命殉文化、殉学术,在追求生命意义的完美中写完了人生境界的最后一笔。  相似文献   

9.
苏轼论为学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进 《唐都学刊》2002,18(3):75-79
苏轼论为学之道 ,强调厚积博观 ,学以致道。在长期的积学过程中 ,注重道德修养 ,学以为用 ,学以通理 ,最终由技而达道 ,进入高层境界。这个高层次境界 ,既是学问的高境界 ,亦是思想的高境界 ,二者合而为一  相似文献   

10.
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中包含丰富的中国传统思想元素,如道德本位、人道能群、公而忘私、舍生取义、天人合一等,探讨这一问题有助于深入把握冯友兰融会中西的哲学特色,也有助于对中国传统思想精粹的再认识.冯友兰的哲学人学观念可以归结为理性人类学.冯友兰的理性人类学是道德人类学和理智人类学的结合.冯友兰把觉解作为人之为人的显要特征是合理的.可以说,冯友兰的觉解就是人的自我意识.冯友兰的道德境界从人的社会性出发,肯定了公而忘私、舍生取义的价值,这是对儒家传统思想或价值理念的提升.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具有群体至上的理论倾向,它虽然对追求私利有所肯定,但重点强调的是追求公利,即"义".一个完全的形上学系统,应当始于正的方法,而终于负的方法.如果它不终于负的方法,它就不能达到哲学的最后顶点.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遵循了这一思路,人生的最高境界即天地境界,体现出对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理念的阐扬.  相似文献   

11.
潘立勇 《浙江学刊》2001,(1):170-174
朱子和宋明理学的核心是本体论的人学,其主旨是为解决人生境界或人格理想提供本体和工夫的答案.在朱熹的人格理论里,人格境界有等级之分,最高的人格境界则是"心与理一"或日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12.
周敦颐的人生境界论探微宁新昌在儒家的思想中,道问学与尊德性统一,为学与做人统一。对承续这一思想的宋明新儒家来说,他们的道问学主要是对本体的探索,他们的尊德性则体现在论及人生境界。在他们那里,本体呈现的是一个本然的世界,人的思想境界则是这一本然世界的人...  相似文献   

13.
常新 《唐都学刊》2012,28(6):23-27,41
工夫与本体问题是宋明儒学的显题,李二曲承袭阳明"合本体工夫而一"之说,强调二者的统一性,其"格物致知"说与"慎独"说都是基于"致良知"、"止于至善"的为学工夫,其"格物致知"同阳明一样是一种向内的意向性活动,通过对先验良知的情感体验,进而达到"穷理"的道德境界。他对"独"的理解更接近《中庸》的原意,其"慎独"的工夫论强调了实践与行动的重要性,对于晚明以来王学末流的学风具有一定的批判意义。  相似文献   

14.
注重人生境界的讨论是冯友兰哲学的一个重要特色,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都有自己的境界论,都对人生境界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冯友兰先生经过对儒...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梁启超针对中国学术界存在的学问利禄不分、笼统、因袭、武断、虚伪的弊病,提出学问之价值在于"求真""善疑""创获"。"求真"为学术之魂,在价值观层面是"为学术而学术"的学术本位观,以获得知识、探索真理为至高追求。"善疑"为学术之本,意味着学者能独立思考,摒除成见,不受前人或他人思想蒙蔽,并在疑的基础上有所抉择,既破"他蔽"又破"自蔽",合理质疑。"创获"为学术之用,提醒学者要以自身所处的社会为前提,意识到所肩负的时代使命,挖掘潜能创造力。在实践操作层面,这三者又要通过学者以诚治学、严谨治学和专精持恒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刘彦顺 《求是学刊》2003,30(3):95-99
本文从美育学学科建构与中国20世纪尤其是新时期美育学的学术进程为视角,论述了曾繁仁先生在美育学科诸多方面的理论建树,主要体现为"审美情育论"、"人生美育论"、"审美力"、审美现代性建构、"致中和"的审美教育论、20世纪的美育转向论及其中的生存论美育等,代表了新时期美育研究的主要实绩.  相似文献   

17.
中国哲学与二十一世纪张岱年冈田武彦90年代初,我在日本九州大学学习期间,冈田武彦先生曾跟我谈起他生平的最后两件大事,一件是到中国江西、两广等地实地考察王阳明遗迹;另一件就是与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张岱年先生就中国哲学与二十一世纪这一前瞻...  相似文献   

18.
袁忠 《探求》2018,(6):104-107
传统的"新闻无学"这一命题是从新闻的写作规范、编辑方法等技术层面来看的,而上升到社会人生人性的体验和人文学科的内涵传播这一角度,新闻学是有学科体系、学术意蕴、学问素养的。从新闻理论看新闻有"学";从新闻教育看新闻有"学";从新闻从业者看新闻有"学"。传播活动也同样是需要深厚的人文性、学术性、思想性来支撑的,《读书无新闻》就是这样的例子。一名合格的新闻传播业者应具备广博学识和坚实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老舍继承了满族文化艺术雅俗共赏的传统。老舍既做到了置身于市民生活之中,用"平视"眼光去悉心观察和表现他们的生活现实,又能动地逸出这种生活及观念的规约局限,用高屋建瓴的"俯视"眼光,扫瞄那种生活文化以及社会流行价值观的得与失——他既作了底层市民的亲密朋友,又作了对他们负有启蒙责任的"先生"。他的艺术,真正做到了"学问大的人看了不觉浅,学问小的人看了也不觉深",达到了雅俗共赏的高境界。  相似文献   

20.
王路平  石祥建  Wang Keyou 《孔学堂》2023,(4):65-88+168-180
李渭从叩问“本心”到“毋意为宗”(毋意为功),把成为“圣人(仁)”当作人生最高的追求,走出了求仁、学仁、识仁、为仁、归仁的为学路径,其心学思想可以归纳为必为圣人、求仁为宗、毋意为功、先行为用、中和为境五个部分。以“毋意”统摄求仁、学仁、识仁、为仁、归仁,认为“毋意,千古圣贤学脉”,“识此之谓识仁,闻此之谓闻道”,故“毋意为宗”的工夫论是李渭最具特色的心学思想。本文从李渭的人格理想、道德本体、体认工夫、致用境界等方面对其心学思想进行系统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