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张京华 《云梦学刊》2006,27(1):17-21
1926年6月《古史辨》第一册的出版,是现代疑古思潮与古史辨派”的形成标志,但由于此《书的题名使用了一个单字辨”,而辨”字自古代至近代一向与辩字通用,因此古史辨》的辨既《有辩论”的含义,又有辨伪的含义,具有较大的模糊性。以至当时的编著者顾颉刚和后来的诸多研究““者在涉及此书以及古史辨派”的性质时,意见多有分歧。细加分析可知:在陈述自己的学术研究即对内“而言,顾颉刚多侧重于古史辨》的辨伪性质,而在汇编学者的争鸣文章即对外而言,顾颉刚多侧重于古《《史辨》的讨论性质;在1923年5月公开发表与钱玄同论古史书》以前,顾颉刚对古史辨》的阐释多侧《《重于辨伪的性质,而在这篇书信发表之后,顾颉刚对该书的阐释多侧重于讨论的性质。在为古史辨》题《名时,这种辨伪”与讨论”的二重心迹则通过一个单字辨”而隐含了起来。此一字之别非出偶然,而实与现当代学术史的发展背景密切关联。1926年6月《古史辨》第一册的出版,是现代疑古思潮与“古史辨派”的形成标志,但由于此书的题名使用了一个单字“辨”,而“辨”字自古代至近代一向与“辩”字通用,因此《古史辨》的“辨”既有“辩论”的含义,又有“辨伪”的含义,具有较大的模糊性。以至当时的编著者顾颉刚和后来的诸多研究者在涉及此书以及“古史辨派”的性质时,意见多有分歧。细加分析可知:在陈述自己的学术研究即对内而言,顾颉刚多侧重于《古史辨》的辨伪性质,而在汇编学者的争鸣文章即对外而言,顾颉刚多侧重于《古史辨》的讨论性质;在1923年5月公开发表《与钱玄同论古史书》以前,顾颉刚对《古史辨》的阐释多侧重于辨伪的性质,而在这篇书信发表之后,顾颉刚对该书的阐释多侧重于讨论的性质。在为《古史辨》题名时,这种“辨伪”与“讨论”的二重心迹则通过一个单字“辨”而隐含了起来。此一字之别非出偶然,而实与现当代学术史的发展背景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2.
古代文论巨著《文心雕龙》为主“依经解骚”。尽管刘勰内心激赏屈骚的巨大艺术成就 ,但由于遵循“原道”、“宗经”的宗旨 ,他无法对楚辞的思想价值、审美价值、屈原的行为价值、人格魅力乃至楚辞文化的整体价值 ,作出公允的评判 ;刘勰以“雅颂”的准绳 ,试图清理屈骚中“异乎经典”的“荒诞”成份和“楚文化”因子 ,而这恰是楚辞最具光彩的东西。结果由“辨骚”滑向了“废骚”边缘。刘勰的尴尬并非孤立现象 ,传统中国楚辞学历两千年而缺乏创意、成果单薄 ,愧对高耸入云的楚辞文化 ,盖在于历代学者都囿于正统儒学价值观而管窥楚辞的缘故  相似文献   

3.
言意新辨     
一、“意”是可以分析的 言意之辨作为中国哲学史和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一个热门话题,盛于玄学兴起的魏晋南朝时期。言意之间的矛盾是一个客观事实,言意之辨并不是某些人造做出来的论题,而是有现实根据的。讨论言意关系的文章不绝如缕,于今尤盛,这益发说明了言意关系是一个客观存在着的重要的实际问题。 辨言意关系的文章尽管积案盈箱,而其论旨归纳起来不过三种,即“言不尽意”论、“得意忘言”论和“言尽意”论(参阅汤用彤著《魏晋玄学论稿·言意之辨》,人民出版社1957年6月版;  相似文献   

4.
郑声辨     
自孔子说“郑声淫”以来,依经引申者有之,释词发微者有之,违义曲解者亦有之。说者不一,读者生疑。郑声究竟是“邪淫之乐”(张载《经学理窟》)、“靡靡之音”(赵仲邑《文心雕龙译注》),还是“音声之至妙”(嵇康《声无哀乐论》)?孔子反对郑声,是否也反对《郑风》?论诗与乐,“崇雅斥郑的原则”到底对不对?这些问题,牵涉到如何理解和评价古代文艺观的问题,确有察辨探讨的必要。一提到郑声,旧说以为“淫声”:“郑国之音,谓淫声也。”(《辞源》)一九七九年新版《辞海》的解释去掉了“淫”字:“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国的民间音乐,因同孔子等提倡的雅乐大相径庭,故受儒家排斥。”虽未直接指出郑声的音乐特征,却离了贬义,  相似文献   

5.
糖辨     
关于我国的糖和蔗糖的制造究竟肇始于何时,古今学者的说“糖”之文,颇多异词。因撰是篇,探索隐微,疏正辨失,略陈管见,诸希通达,不吝明教。  相似文献   

6.
楚都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代的诸侯,象楚那样,多次迁都,始都与末都相距以千里计,是绝无仅有的;象楚那样,国都的地望聚讼纷纭,至今未能一一考定,也是绝无仅有的。楚顷襄王二十一年迁都陈,楚考烈王九年迁都钜阳,二十二年又迁都寿春。这陈、钜阳、寿春的地望是明确的。可是,迁陈以前的郢,迁郢以前的丹阳,以及一度被楚昭王作为国都的郡,它们的地望却至今还笼罩在疑云之中。本文试图依据楚国的史事论证楚都的地望,如果对于深入探讨楚都地望问题稍有助益,就算达到目的了。  相似文献   

7.
黄鹤楼辨     
武昌黄鹤楼素以江南胜景著称于世,她那独特的风采虽历经千百年而仍然令人神往。但是长期以来,在关于黄鹤楼的问题上存在着不少似是而非的说法。本文试就有关的资料做一点整理,以冀引起必要的注意和重视。一、黄鹤楼的始建与终毁古黄鹤楼究竟始建于何年,其确切时间已无可考,但多年来却流行着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孙吴时的说法。其实这一说法是不确实的。查《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载:“(黄武)二年春正月,曹真分军据江陵中州。是月,城江夏  相似文献   

8.
形象思维辨     
《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的发表,使深受“四人帮”迫害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倍受鼓舞,欣喜异常。长期以来,“四人帮”推行“文艺黑线专政”论,不准作家艺术家搞创作。他们抹杀艺术的规律和特点,否定作为艺术规律和特点的形象思维,造成了文艺舞台没有戏剧、没有电影、没有小说的严重恶果。  相似文献   

9.
言意新辨     
言究竟能否尽意?这个命题从魏晋开始,已经争论了一千多年。鸟瞰古往今来争辩双方,无论何种论者,都有两个共同之处:一、他们积极探索的目的都是力图搞清语言的达意程度、效果如何;二、他们考察、辨析的角度都是着眼于言达意过程中的一方,即表达的一方,以表达者主观觉得自己的“言”能否表达自己的“意”为基准去研究达  相似文献   

10.
推理小说辨     
推理小说本来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在1841年,第一篇现代侦探故事《魔阁街凶杀案》(The Murders in the Rue Morgue)问世,其后四年,继之以《玛丽·罗洁奇案》(The Mystery of Marie Roget)和《偷去的信》(The Purloined Letter),作者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当时就称之为推理小说(tales of ratiocination)。然而,过了一百年,美国侦探小说家于1945年创立组织,决定每年给最佳作品颁发埃德加·爱伦·坡奖,师承自无可疑,却并不强调推理,取名为美国奇案作家协会(Mystery Writers of America)。到底这种从西方传到东方而风靡一时的小说是否以推理为特征,乃至像某些人说的有助于读者智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赤壁辨     
古赤壁的地点,历来众说纷纭,计有汉川、汉阳、黄冈、武昌、蒲圻等说。本文拟就各说的由来、依据和分歧,加以综合、比较、分析,兼对《光明日报》刊登的丁力同志和吴应寿同志关于赤壁在何处的两文,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汉川赤壁说赤壁因赤壁之战而著称于世。关于赤壁之战的地点,其说虽多,归结起来,又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认为在长江流域;一是认为在汉水流域,而汉川说即其代表。汉川说最早之所出,已不可考。但据唐人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说:“赤壁草市在县西(即今汉川县)八十里,古今地理书多言是曹公败处。”可见此说来源很古,在唐和唐以前是颇为流行的。《元和郡县志》批驳此说时指出:“案《三国志》,曹操自江陵追先主至巴邱,遂至赤壁,败归南郡,赤壁在巴邱之下大江之中,与汉川殊为乖谬”。我们认为该志的说法是正确的,并依据《三国志》对它作下列说明。  相似文献   

12.
荀学辨惑     
宋志明 《东岳论丛》2023,(1):163-168
许多年来,由于受“左”的风气的影响,有三股迷雾在荀学界飘荡着:一部分学者认为,荀子是“性恶论者”;另一部分学者认为,荀子是“天人相分”论者;还有人认为,荀子应当归属法家。对于这三股迷雾,很有澄清的必要:荀子既承认“人性有恶”,也承认“人性有善”,与“性恶论”无涉;荀子既有见于天人之分,也有见于天人之合,不是“天人相分”论者。荀子接着孔子讲,强调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并重,非但不是法家,而且对“以儒治国”有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张仪史事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仪史事辨晁福林在战国中期的社会政治舞台上,纵横家张仪是一位颇有影响的人物。和张仪同时的人景春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滕文公》下)足可见张仪和其它纵横家叱咤风云的气概。尽管孟子不称许这些纵横家为大丈夫,...  相似文献   

14.
六经次序辨     
六经在我国历史上有两种排列次序,"以<诗>为首"的次序,是<诗>在西周春秋时代独特而巨大的社会功能所形成的;"用<易>居前"的次序,是轴心时代<易传>的哲学突破、西汉中期<周易>经传的立于学官和整理修订,使<周易>升华为"大道之原"而后形成的.这两种六经次序是不同时代历史文化现象的标志,其先后出现反映了两周秦汉之间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庄子故里辨     
关于庄子故里问题的考辨和讨论,迄今已出现了五种比较有影响的说法,即山东东明说、曹县说,河南民权说、商丘说,安徽蒙城说。这五种说法在地图上标识出来,可形成一个南北狭长地带,庄子一生活动踪迹大致不出此狭长地带,其故里亦必在其中。对这五种说法做进一步比较,可发现各种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都更多地支持东明说。因此,山东东明作为庄子的故里,可能更接近历史的真实。  相似文献   

16.
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宇宙万物之本体。但是老子的超越之道并非是自然界及其规律,而是超越的主观精神境界。“道生万物”,表明超越之道并非是抽象的逻辑观念,而是真实自然、与宇宙万物同体的生命境界。“天地不仁”中的天地不是纯粹的物理存在,也不是主宰意义上的人格存在,而是一种价值存在,只不过带有某种虚化的宗教人格意味。领会和诠释老子的天道观,宜从人生哲学的视域而不宜从自然哲学的视域。  相似文献   

17.
真假辨说     
重新审视真假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判断真假大体有三种标准,即认识标准、逻辑标准和价值判断,它们互相联系,但不可混为一谈。哲学使人们对真假问题有比较全面和科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殷顽辨     
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一编第三章第二节说: “……商贵族(士大夫)当了俘虏,被周人称为献(字形亦作鬲)民,民献,人献或献,他们反抗周的统治,所以也被称为顽民或殷顽。 顽民原来是大小奴隶主,现在当了俘虏,丧失过去的威福,顽固地反抗周统治是很自然的。……” 按《古文尚书》及《逸周书》,凡称殷朝的遗民,概谓之献民或献臣;献与鬲,形义既殊,音亦远隔,不可混为一谈。至于顽民一词,始于汉代,非周初所固有。此种名词,关系古代史实及史料真伪问题颇大,兹逐一解释如下,以供研究中国古代史者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辨字小记     
有關曾侯乙鐘銘天中的幾個異體字問題,答王文耀同學問。 (一)問:《周禮·春官大師》掌六律、六同以合陰陽之聲。陽聲:黄鐘、大蔟、姑洗、蕤賓、夷則、無射、陰聲:大吕、應鐘、南吕、函鐘,小吕、夾鐘”。《禮記·  相似文献   

20.
虚概念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逻辑学通常把概念分为实概念和虚概念,又把现实中没有的或未出现过的事物作为反映对象的概念称为虚概念。那么,我们党提出的“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本世纪末人均收入八百美元”和未来学家们提出的“电子人”、“可与人体分离的大脑”、“月宫旅馆”等是不是虚概念呢?这是古老的逻辑学在人类不断探索、创造未来过程中必须回答的、也是在今天一日千里的变革时代尤须回答的现实问题。逻辑界曾十分热烈地讨论过虚概念有无外延和内涵的问题,这一问题与上述问题紧密相联,而这个问题的关键或实质在于虚概念有无直接的被反映对象和反映的是什么,亦即有无直接的客观基础。要回答上述问题,必须先解决这个认识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