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人际信任量表和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的人际关系归因分量表对409名大学生进行测查,探讨大学生归因方式与人际信任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发现: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高于理论中间值,男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大学生人际归因方式各因子得分适度,不走极端,男大学生在能力归因和内归因上得分显著高于女大学生;运气归因和情境归因能够显著预测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对大学生进行归因方式训练,培养其积极的人际归因风格,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和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的人际元功能,从语气、情态等方面对《大学英语听说教程III》口语训练部分进行分析,指出疑问句调动学生口语训练积极性的重要作用,也间接验证系统功能语法强大的理论指导作用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正> 一、团体辅导 团体辅导是心理咨询的一种形式,最早源于欧美,开始于本世纪初,最初用于对疾病的团体治疗,真正用于帮助心理正常的人提高和完善,促进正常人的成长是从勒温的“国家训练实验室”(National training laboratory)开始的。这是一种借助于较自由的团体活动与讨论,使团体成员对人际问题变得更加敏感的训练。目的在于帮助受训者(正常人)提高和改善处理人际知觉和人际交往的技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对大学生诚信价值观的培育常常注重认知教育而忽视行为体验,心理行为训练通过外显行为的训练强化大学生对诚信价值观的认同,效果明显。研究显示实验组大学生相较于对照组大学生在人际信任水平上显著提升(P<0.01),96%以上的大学生表示心理行为训练对自己的帮助很大,心理行为训练对增强大学生诚信价值观培育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考察人际特质与人际信任的关系,以及一般他人评价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整群取样法选取1 326名大学生为被试,使用大学生人际自立量表、人际信任量表、大五人格简式量表、一般他人评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外倾性、宜人性、人际灵活、人际开放、人际责任、人际主动与人际信任、积极的一般他人评价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的一般他人评价呈显著负相关;(2)在控制了宜人性和外倾性后,人际灵活和人际开放能通过积极的一般他人评价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人际信任,人际开放和人际责任能够直接预测人际信任。这些结果说明,在对人际信任的预测方面,人际灵活、人际开放、人际责任具有外倾性和宜人性所不能解释的独特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人际特质与人际信任的一般他人评价中介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前较为流行的交际口语训练方法 ,是以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思想交流方式为基本原则 ,通过现代媒体 ,创设出良好的语言环境 ,提供典型范例 ,加大信息传递量并及时反馈 ,来优化口语训练  相似文献   

7.
调查了元话语对中国EFL学习者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元话语组的阅读理解成绩要显著高于无元话语组;元话语组对语篇内容的理解及语篇中作者人际介入的认知情况都好于无元话语组;元话语训练对提高不同语言水平学习者阅读理解能力的效果均非常明显,其中中等水平组比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在元话语训练中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8.
运用指点等肢体语言辅助沟通干预训练一名无语言孤独症幼儿需求表达行为。在观察、访谈、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干预实践步骤,采用单一被试倒返设计方法,应用包括手指、点头和沟通板等辅助沟通方法进行为期一学年干预训练。研究结果显示,该幼儿使用肢体语言或沟通板表达要求行为的次数有明显增加,人际互动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目前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关注的头等大事,而这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包括物质幸福感和人际幸福感。所以,政府不仅需要解决人们的就业、医疗、养老、安全生产以及环保等客观物质生活保障,还要重视对公民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培养和训练,提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幸福感。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党和政府在这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尊量表、人际信任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为效标,对淮北师范大学的实验班和对照班共328名大学生,进行8周积极心理素质教育干预训练。结果表明,干预结束后,实验班在自尊、人际信任、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精力、忧郁或愉快、松弛或紧张和总体幸福感上的后测分数高于前测分数和对照班后测分数,且差异均显著。干预方案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积极心理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主观幸福感的理解与提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综合了主观幸福感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其概念和组成成分的新界定进行了描述,并通过对其影响因素如人口学变量、人格变量、文化变量的分析,提出了提升主观幸福感的一些措施与方法:培养积极情绪;正向思维的训练;做出积极归因,拥有乐观精神;良好的人际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2.
人际意义是语篇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实现人际互动的重要层面。歌词语篇中蕴涵了丰富的人际意义。文章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框架,探讨了人际互动在歌词语篇“你那里下雪了吗”中的多种体现形式。通过分析表明,交际双方的角色、人称代词的分布、评价手段等的运用,是歌词语篇人际意义实现的重要手段,能有效地体现人际互动。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人际信任量表(ITS),对639名广州外来工子女和本地城市居民子女进行了测试。以外来工子女中的初中生为研究组,本地城市初中生为对照组.对外来工子女人际信任度的特点以及与父母养育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外来工子女的人际信任随年级上升而稳步提高,本地城市居民子女人际信任呈波浪状发展曲线;(2)外来工男女初中生的人际信任没有显著差异,本地居民子女人际信任性别差异显著;(3)相对而言,外来工子女的人际信任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更密切。父保护与父关心两因子能很好地预测外来工子女的人际信任;父亲过度保护与关心理解能显著预测外来男生的人际信任,母关心理解能显著预测外来女初中生人际信任;母否认拒绝能显著预测外来工初一学生人际信任,父关心理解能显著预测外来工初二人际信任,母关心理解能显著预测外来工初三学生人际信任。  相似文献   

14.
&#  &#  &#  &#  &#  &#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4(3):109-113
本文采用中学生人际敏感性问卷、情绪智力量表(修订版)和攻击性问卷(修订版)对2107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基于调查探讨了中学生人际敏感性与外显攻击性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中学生人际敏感性与外显攻击性呈正相关;高人际敏感性中学生比低人际敏感性中学生有更强的外显攻击性;人际敏感性能正向预测中学生的外显攻击性;人际敏感性对中学生外显攻击性的影响,部分通过自我情绪调控能力的中介作用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职场人际生态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研究职场中人际生态关系,建立了人际生态位模型与人的理想生态位和现实生态位模型,分析了人际生态位竞争排斥现象以及人际生态位的重叠与分离,揭示了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人际生态位关系,为职场中人际关系的分析提供新的思路,从而有助于实现职场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6.
采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人际分量表》对宁夏回族自治区2880名学生进行测查,以验证宁夏青少年人际模型的结构,并从形态、路径和均值三个层次上对汉族和回族青少年人际结构模型进行了多组比较。结果表明,宁夏青少年人际模型由人际交往能力、人际知觉敏感性、人际沟通表达和人际沟通调控四个因素构成,四个因素共同解释人际高阶因素;人际各维度信度较低,但总的人际分量表信度较高;不同民族青少年人际模型具有相同的结构;回族青少年组在人际交往能力、人际知觉敏感性和人际沟通表达因子均值显著高于汉族青少年组,在人际沟通的调控因子上的均值,两组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人际传播作为人类传播中最基本的形式,随着媒介技术的进化和媒介形态的演变,先后出现了纸媒型人际传播、电信型人际传播和网络型人际传播。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网络型人际传播逐渐与大众传播、组织传播相融合带给人们关于社会、组织及自我的全新认识,使得媒介性人际传播的虚拟认知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全新境界。本文着重探讨随着媒介技术的进化和媒介形态的演化,纸媒、电信和网络等媒介性人际传播中所产生的相应的虚拟认知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人际价值观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大学生人际价值观量表,对重庆市、四川南充和成都市923名大学生人际价值观的特征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人际价值观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能够较客观地测量大学生的人际价值观的结构性特点;大学生人际价值观总体上表现出积极的趋势,但其结构内部的发展不平衡,大学生人际价值观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一定的年级差异和家庭收入差异.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韩礼德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汉语公益广告的语篇人际功能,并探索、揭示了汉语公益广告实现人际意义的策略和手段。通过对语料的深入研究,从语气,情态,人称和评价系统方面对语言手段进行探索,分析了这些语言策略和手段实现人际意义的方式,并试图阐述汉语类公益广告是如何用这些语言手段达到人际功能和实现广告目的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共情训练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扰往往和他们缺乏共情能力有关,本研究旨在探索通过共情训练来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的方法。借鉴国内外多种共情训练程序,设计一套提高大学生共情能力及人际交往水平的训练方案,将68名大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对实验组的大学生进行共情能力的干预,对照组的大学生不进行任何干预。结论表明:大学生共情能力可以通过有效的干预手段得到明显的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人际敏感都会随着共情能力的提高而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