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图是艺术作品中对各种形式因素进行"安排"、"组织"的一种艺术形式。作为艺术作品的内部结构形式,构图具有一定美的表现能力。我们要充分考虑构图形式诸多内容。在训练中,要关注构图形式,培养自身对构图形式感的理解、体验;并在此基础上,从审美的角度,创造性地表现构图形式的意味,使构图形式的艺术表现力得到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源远流长,其发展历程遵循这样一条轨迹:从原始的劳动而产生的"号子"开始,发展到歌、舞、乐三结合的原始音乐形式,后又演变成歌舞和各种戏曲、杂剧、曲艺及民歌等,直至成为一门单独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画的款题是民族绘画独特的艺术形式,它要求诗文精美,融诗、书、画、印为一体.它可深化主题,开拓意境,抒发情趣,增加画面的形式美感,起着不可低估的审美作用.各种形式的款题样式,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它是民族艺术高度发展、融会贯通的结果.通过论证和举例说明了四美并臻的款题形式,是我国文化艺术的优秀传统,我们应该在前辈开辟的广阔灿烂的款题天地里继承、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电子媒体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声乐艺术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也受到了其它各种艺术形式的青睐.影视作品中引入声乐艺术,可以将影视作品中的精神、内涵广泛传达,并赋予其更为深刻的艺术效果和情感表达,更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在阐述影视作品中声乐艺术的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对声乐艺术在影视作品中的审美价值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对艺术的思考,其对象前提是"已经变成实践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现实的艺术活动.这种活动不同于人的其他活动,也不同于对自然的审美,是因有其特殊的形式规定.这种形式规定不是单纯的文本形式问题,而是由艺术的"依据因素"以及将这些因素联结起来的艺术行为共构的"整体"或"思维具体"决定的.有了这些规定,它可能就是艺术;否则,就可能不是艺术.这是举凡艺术都有的规定,是谓形式本体.这种形式本体具体化为三个维面,即虚拟性、情境性和体验性.它们共同环绕着一个东西而存在着,这个东西就是"意义".换言之,符号化的意义虚拟,给予意义的情境定义,指向意义评价的艺术体验,综合而成艺术活动.  相似文献   

6.
词体是中国古代各种文体形式中最具特色,也是最为复杂和精巧的.词的体式,不仅仅是艺术形式的问题,而是涉及到词的创制、功能、艺术风格以及内在艺术特质的重大理论问题,故对词体的探讨和研究,应该是词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就词学研究中的词体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对词体的概念进行了较为细致和认真的梳理,提出了"原词"与"变词"两个重要的词体概念,进而提出建立词体学的理论任务,并对词体学的理论框架进行了初步的构拟.  相似文献   

7.
亚里士多德的诗论目的是论述诗歌及诗歌的各种形式,特别是每一种诗歌形式的基本特点;研究优秀诗歌必不可少的情节结构,研究构成诗歌的段落的数量及性质;同样,研究属于同一研究范围时一切需要研究的东西.据此,文章介绍了亚氏文艺批评的思想基础,对文艺的性质定位、及其批评的思维途径.并认为,亚氏的"诗剧的公理”、"公设”是很有价值的"艺术原则”.  相似文献   

8.
情感与形式是西方现代艺术中的一对重要概念,人们试图通过回答两者的关系来解决艺术的本质问题.贝尔反对传统的形式和内容论,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有意味的形式".朗格在贝尔理论的基础上指出艺术从本质上是一种表现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这两种艺术观点对西方艺术理论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但两者都没有解决情感的本质问题.事实上,艺术中情感与形式都来自现实生活,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生成的,而艺术则是人的自由本质的感性直观.  相似文献   

9.
20世纪的中国散文诗经过了五个发展阶段,并产生了<野草>这样的里程碑作品.但由于复杂的时代条件,鲁迅开创的<野草>传统并没有得到全面的继承,在处理"生活"与"艺术"的关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同时缺乏美学与形式的自觉.散文诗写作必须自觉地把现代生活的感觉和情感纳入自己的艺术视野,以现代人的眼光和心态处理材料,同时必须尊重这一艺术形式的本体要求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时代的文学艺术——对“艺术终结”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人类迈向数字化的21世纪之时,高科技已经深入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和艺术.技术和艺术联姻,生活与艺术的距离被抹平,由"读纸时代"向"读图时代"转移,现代的新型艺术形式形成了对于传统经典艺术、高雅艺术样式的冲击和挤压.于是,"艺术终结"论日益强烈.通过从艺术与人类、艺术与科学的关系以及艺术自身的发展三个方面论述数字化时代艺术的前途,指出数字化既给艺术带来冲击和挑战,又给文学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生长点,我们应该运用历史辩证法的观点看待文学艺术的发展,文学艺术并没有终结,而且不会终结.  相似文献   

11.
"文化历史"和"时代背景"这两个方面对翻译风格的发展变化有着深远的影响.翻泽风格的诠释从来都不是孤立、静止的个体行为,而是被置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中,是一门学问高深的艺术.翻译风格的是否得当,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读者对一部作品的褒贬好恶,因而不能掉以轻心.译者唯有在翻译时正确把握原作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知悉翻译风格的各种表现形式,保持并尽量在目的语中寻找与之对应的语言形式,才能准确、艺术地缩小与作者思维的差异,在译文中通顺地、准确地表达出原文的内容,再现原作的语言风格和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2.
民歌与民族舞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立法与结构,它规范了这个民族的生存状态。伴随着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各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及各种形式"保护"措施的实施,云南怒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哦得得"和"达比亚"从原生环境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呈现出多元化态势,表演者不断地进行着文化"再生产",让原始艺术与现代社会意识形态不断杂糅,使得新的艺术形式再生之后进入了"后民族艺术"时代。在现代以市场为主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环境中,以怒族为例的各民族艺术存在于近现代多重语境中,当前这种环境导致了对民族艺术形态进行了"再生产",重构了当下民族艺术的生存状态——艺术变迁。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探讨数字艺术与技术的关系问题,从艺术哲学和技术哲学层面上提出并阐述了"艺术的环境要素技术"和"艺术的自身要素技术"的概念,得出了数字艺术的环境要素技术主要在艺术形态演化和艺术家整体艺术素质的层面上影响数字艺术的发展,数字艺术的自身要素技术则直接影响数字艺术的水平、发展方向和作品的具体创作的结论,提出了应当以此为基础探讨数字艺术人才技术素质培养的内容和形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形式的意识形态意义——歌剧《白毛女》的艺术探险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毛女>的创作过程一波三折.就民族新歌剧的形式创制来说,不啻一次艺术探险.在组建民族国家的历史关头,延安迫切需要一种民族新形式作为新文化的旗帜.由于文化人与意识形态话语诉求之间的隔膜或错位,<白毛女>的初次排演全面告败.在明确了"民族新歌剧"的意图后,重新调整的创作组尝试了各种形式,试图在民族化与现代化之间寻求一种恰到好处的张力,以实现延安新文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鲁迅小说在艺术形式上具有某些突破传统小说构成模式和规范的因素,表现出一种偏离公众小说认同感的倾向.文章用"边缘化"一词概括鲁迅这种在小说文体上的创新特质,结合作品分别就其"边缘化"的表现形态和构成机制进行了描述和剖析,并指出清醒的文体意识和永无止境的文体追求是鲁迅在小说艺术形式上创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作为科学的建筑哲学回答了传统建筑学的一系列重大疑难理论问题揭示了中国现实中"建筑"一词的确切概念及其所概括和穷尽的"建筑领域三范畴";披露了建筑的第一本质和根本特征及其二者之绝对性;发现并论断了建筑的三大普遍永恒规律及其辩证互动机制,阐释了形式与内容、"风水"与建筑、传统与创新、一元与多元等相关疑难理论问题,提出了"形式链"新概念和"形式主义相对性"等新原理;指出了"建筑艺术"与"建筑是艺术"、"纯粹艺术"与"实用艺术"这两对概念各自间的原则分野,在确证"建筑艺术"的同时,否证了"建筑是艺术"这一非科学的传统说法;论证了建筑与城市互为依存与制约的根本关系,指出了现代大城市建筑向"第三度"进军的无可争议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艺术自律与艺术革命--马尔库塞的艺术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即"异在".艺术的"异在"也就是指艺术对现实的"异化"关系.在马尔库塞看来,艺术的"异在"是一种永恒的存在.艺术的"异在"性是凭借艺术形式的独特性来界定的.艺术由于"异在"而蕴藏着的对现实的否定力量,具有革命的潜能.艺术要真正实现艺术的革命潜能,必须塑造人的"新感性".艺术消亡论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8.
桑塔格的形式论与俄国形式论的形式"陌生化"、"整体性"追求以及"色情学"诸多美学主张有一致性和内在传承.种种迹象表明,对于包含文学批评在内的艺术批评,只要不远离艺术中真正的生命体验,形式论仍然是一种最为重要的文艺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19.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旨在谋求大写艺术的审美自主性的一个现代性话题."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包含两个否定性论题:一个是内容与形式的"不可分性",一个是艺术的"不可解释性".正是这两个否定性话题,使得现代艺术陷入既拒绝解释又需要解释的悖论境地.这个境地本身说明了,自主的、统一的、大写的艺术观念本身也是问题重重的.  相似文献   

20.
"空城计"的故事家喻户晓,尤其是自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问世以来更是广为流传。在几百年的《三国演义》接受过程中,人们试图运用多种艺术形式对这个经典故事进行演绎,如戏曲、评书、电视剧等。由于各种艺术门类自身的特点,在对小说文本进行生发的同时自然要带有鲜明的自身的烙印。本文试图通过对小说文本、电视剧技巧以及京剧表演的对比分析,探究各种艺术表现方式对"空城计"故事解读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