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羽毛 《可乐》2008,(5):25-25
所谓仰望,就是让我们的眼光高过头颅。画家黄永玉命运多舛,当过瓷场的小工,在码头卖过苦力。"文革"时,他还因画猫头鹰挨过批斗。挨批斗的日子里,黄永玉非常绝望,曾想炖锅牛肉拌点毒药,全家吃下一了百了。看着尚  相似文献   

2.
在阴森的《龙华集》里,有一篇反革命的奇文,名叫《关于杂文》.这是反党集团"四人帮"中的狗头军师张春桥于一九五八年炮制成功的"大作",洋洋万余言,又臭又长,但却是一篇绝好的反面教材.只要我们稍加剖析,就可以扒下他"正人君子"的画皮,还他以假革命的反革命的真面目.全盘否定鲁迅的杂文  相似文献   

3.
"汉朝情结"是由唐太宗率先大力提倡和在创作中亲做表率而形成的,它整整影响了有唐一代诗人的诗歌创作.晚唐诗人李商隐在诗歌创作中,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的诗人们外化"汉朝情结"的方式,另一方面由于他的特殊经历和个性,又创造性地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这一个"的诗歌特征.  相似文献   

4.
古牧一 《新天地》2016,(2):52-53
从桃符到春联 起初,汉朝的人们习惯在春节来临时在门前设置桃符,这时的桃符就是桃木上面画着神荼、郁垒两个神仙,按照东汉王充在《论衡》里引述的《山海经》所说,神荼、郁垒是黄帝用来驱鬼的干将,人们相信有这两人看门,百无禁忌.东汉张衡在《二京赋》里说:“度朔作梗,守以郁垒,神荼副焉.”这就是描写当时洛阳的桃符风俗.之所以用桃木为符,是因为桃木被人视为仙木,能压邪驱鬼.  相似文献   

5.
匈奴和亲政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匈奴曾建立过一个十分强大的政权,与中原王朝以及周边其他民族保持着时战时和的状态.其中,和亲政策在匈奴处理与周边民族政权的关系尤其是与汉朝的关系时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从骄踞接受到被迫提出,从轻视到重视,从仅与汉朝和亲到运用和亲拉拢西域乌孙、车师等,匈奴对和亲的认识不断发生转变.可以说,在与汉朝的互动中,和亲逐渐成为匈奴一项重要的外交政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汉朝运用得更为灵活.  相似文献   

6.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朝政府和匈奴在今甘肃西部的祁连山北麓,进行过一次重要战争,这是汉、匈关系史上具有关键性作用的一次战争。战争的结果,汉朝和匈奴的政治、军事势力对比开始发生变化;加上汉武帝在此基础上把战果的影响继续扩大,这样,汉朝在军事上由原来的劣势逐渐转变为优势,匈奴在军事上的优势开始转向劣势。可以这样  相似文献   

7.
乌孙,是汉代我国西北地区有影响的少数民族之一。她原居甘肃河西地区,后来西迁伊犁河流域,是汉武帝为实现“断匈奴右臂”战略所争取的主要西域部族之一,汉宣帝时隶属汉朝,对汉朝在西域和匈奴斗争起过重要作用。因此对她进行研究,无疑是很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慧眼看热闹     
一场大雪席卷了美国的伊利诺斯州。美术老师对学生说:"今天的作业就是画雪景。"孩子们纷纷拿起画笔跑向室外,边画画边玩耍,场面非常热闹。只有一个学生例外,他静静地趴在窗前。老师好奇地走到他的身后,发现他正在画那些在雪地里画雪的同学。  相似文献   

9.
公元123年,北匈奴联合车师频繁侵扰汉朝河西四郡。敦煌太守张珰在朝中保守派势力占上风的情况下,勇于上书,策略性地提出解决西域问题的上、中、下三策。上策主张立即进兵蒲类海讨伐北匈奴,中策为屯驻柳中的延缓之计,下策是放弃交河城。汉朝政府经过慎重抉择,最终采纳中策。张珰"三策"为汉朝政府正确决策及时提供可行方案,阻止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对有效推动西域问题的解决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蝶恋花     
中国人有空的时候,就总在琢磨谁是中国酒量最大的人。宋人赵崇绚在其作品《续鸡肋》里做了一个统计,并得出结论。中国历史上酒量最大的人是汉宣帝时期的丞相、大法官于定国,说他饮酒可至数石而不乱。其他高手还有汉朝的大儒郑康成可饮一斛,汉朝的卢植是一石的酒量,魏晋刘伶的酒量是一石五三斗……  相似文献   

11.
在汉朝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原文的熟语,是值得我们探讨的新课题。在汉语里,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等)是比较丰富的。熟语是语言中固定的词组或句子,言简意骸,深刻地说明某一客观事物或真理,其中有的形象鲜明,栩栩如生,有的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是积极的修辞手段。所以,在汉朝翻译过程中,对原文熟语的处理,直接关系着译文能否达到翻译标准,保证质量的问题。鉴于汉朝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和它们在悠久历史发展中已形成的特殊关系,并根据几年来翻译实践中的经验,我们认为在汉朝熟语翻译中,译者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几米 《可乐》2011,(2):14-15
我成长在一个完全没有绘画艺术气息的家庭里,还好我的三舅会画画,算是提供了一个源头。三舅年轻时是油漆师傅,退休后开始画画,居然从业余变成专业,还开了画展,卖了许多画。所以我想,我画画的本领应该是来自母亲这一边的基因遗传。父亲不认同这个说法,曾夸口说他也很会画画,但这辈子我从没见他画过一张画。  相似文献   

13.
吉安县有一支老年通讯报道队伍。在这支队伍中,大多数是占稀老人。他们活跃在"银发族"的天地里,画晚霞,写夕阳,写出了许多讴歌时代精神,反映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男权封建社会中,由于受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女性不仅丧失了自由,而且失去了尊严。文言小说《画皮》刻画了画皮与陈氏两位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虽然她们的经历遭遇不同,对待世事的方式各异,却共同体现了在封建社会作为女性的悲哀,由小说《画皮》也可见男权与女权的斗争。  相似文献   

15.
人们总是这样形容游德天的感受,放眼望去,视野里每一处风景,都仿如一幅幅美妙的画卷,置身其中,真实地体会"车在画中走,人在画中游"的奇妙感觉,感到了"德天归来不看画"的意境。德天景区位于中越边境广西崇左市大新县,地  相似文献   

16.
徐晗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9):54-55,82
在外来影片对中国电影市场的侵袭下,如何坚守中国的文化传统,取得商业利益和文化艺术的双赢,2008年版东方新魔幻电影《画皮》似乎做了成功的实践。从电影《画皮》对原著《聊斋志异》的坚守、传统妇女观的延承、现代爱情观的渗透等在影片中的呈现角度,探讨《画皮》对中国式文化的沿袭与弘扬。尤其是发掘2008版《画皮》所施行的传统文化之魂与现代影像之魄的结合,以此成功诉求现代影片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因子,进而探寻中国电影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正从古至今,中外不少著名画家和书法家在涂抹丹青和挥毫题字时,都曾出现过"误笔"。有的"误笔"因作者未曾察觉,而是别人发现的,故一直流传;有的"误笔"因作者事后发现了,故马上又巧妙地"改正"了。现把搜集到的中外著名书画家的"误笔"实录如下,以飨读者。黄荃是五代后蜀的著名画家,虽然他的花卉禽兽画达到了呼之欲出的境界,但宋代苏东坡在《书黄荃画雀》中却说:"黄荃画飞鸟,颈足皆展。或曰:'飞  相似文献   

18.
墙画     
《新天地》2007,(8)
我这辈子命定赶上大讲宣传的年代。特别从"志于学"到"而立"这所谓风华正茂的阶段,"宣传"几乎成了我们生活的主要内容。这期间我有过两次在墙上画宣传画的经历。画的东西和心里的感受都截然相反,以致如今虽  相似文献   

19.
巨匠的手艺     
蒋子龙 《可乐》2008,(5):48-48
一个谈笑风生的场合,有人调侃托尔斯泰:"你除了会写小说,还能干什么?"在场的人都觉得这句玩笑话说得过分,而且也不是事实。大家都知道,偌大一个雅司纳亚·波良纳庄园里的每一项农活,托尔斯泰都拿得起来。不然,他怎么管理近百名农奴,为他们指派活计?俄国绘画大师列宾曾画过一幅闻名世界的油画《托翁犁地》。列宾为这幅画准备了三个月,每天躲在一条壕  相似文献   

20.
木子 《山西老年》2008,(2):42-42
古诗词中有许多咏春复字诗,读来毫无累赘之感,反而增添了春意盎然的情趣。"春日春山春水流,春风春草放春牛。春花开在春园里,春鸟落在春枝头。春天学生写春字,春日景色真可留。"这是一首流传在东北吉林的民谣。在这里,春不是一幅画,而是一地的画;不是一首歌,而是满天的歌。画不尽,唱不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