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实现城乡统筹,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城镇化,继续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不可或缺.通过分析城镇化推进和新农村建设的若干问题,认为城乡统筹背景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应两端推进,建立产业、空间、就业、帮扶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更具有操作性的战略安排,必须真抓实干、分步骤有重点地推进。从总体上看,新农村建设必须经历三个基本阶段:一是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重点是依靠自上而下的发动和各级财政的支撑引导,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重点应该是依靠上下互动和城乡统筹,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现代化,大力推进和完善农村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农村的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3.
农村发展需要并已到迫在眉睫的深化改革阶段,而农民不聚集就不会有进一步发展,就不出效益、不富裕,中国就永远是穷国!进行农业结构调整、鼓励高效农业及提升农村二、三产业等倡导后,发现各类政策的作用仅是昙花一现。目前许多行业产能都"相对"过剩的情况下,不要再去救市或刺激什么增长,而是要实质性地开展新农村建设,这既是消化相对过剩的当务之急,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战略大出路。必须"政策规划倡导、商业性运作、并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建设新农村,如此任何行业产能都将不过剩,且因主动逆城市化使城乡真正实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但农村社会事业、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却相对滞后,这已经明显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我们必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试论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市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三年来,中共中央制定出台了关于“三农”问题的三个一号文件,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和重大方针政策。其中一些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需要研讨,为此,本刊组织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笔谈。张淑敏认为,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期,政府必须拿出更多的投入,采取更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李长健、张锋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农村社会利益的协调问题,而利益的协调必须依托一定的社会组织。传统的村民自治组织的功能机制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必须建立村民自治组织功能发挥的利益机制,通过村民自治组织的参与机制、动力机制、整合机制和保障机制,来实现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刘展宏认为,“三农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城乡二元结构”,要解决这一问题,要求国家在深化农村改革的同时,消除对城乡关系认识中的一些误区,强调城乡统筹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杨风认为,表面看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推进城市化进程相互矛盾,但从深层来看,由于两者的宗旨和目的都是为解决中国长期以来积重难返的“三农问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所以两者之间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府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三年来,中共中央制定出台了关于“三农”问题的三个一号文件,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和重大方针政策。其中一些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需要研讨,为此,本刊组织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笔谈。张淑敏认为,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期,政府必须拿出更多的投入,采取更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李长健、张锋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农村社会利益的协调问题,而利益的协调必须依托一定的社会组织。传统的村民自治组织的功能机制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必须建立村民自治组织功能发挥的利益机制,通过村民自治组织的参与机制、动力机制、整合机制和保障机制,来实现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刘展宏认为,“三农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城乡二元结构”,要解决这一问题,要求国家在深化农村改革的同时,消除对城乡关系认识中的一些误区,强调城乡统筹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杨风认为,表面看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推进城市化进程相互矛盾,但从深层来看,由于两者的宗旨和目的都是为解决中国长期以来积重难返的“三农问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所以两者之间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是统筹城乡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的局面,现阶段,我国总体上达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以城乡统筹发展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以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的相关理论分析为依据,论述了城乡一体化推进我国城市化的现实意义,并探讨了新农村建设是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业化转移的实践举措,它是提高我国城市化质量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近三年来,中共中央制定出台了关于“三农”问题的三个一号文件,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和重大方针政策。其中一些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需要研讨,为此,本刊组织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笔谈。张淑敏认为,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期,政府必须拿出更多的投入,采取更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李长健、张锋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农村社会利益的协调问题,而利益的协调必须依托一定的社会组织。传统的村民自治组织的功能机制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必须建立村民自治组织功能发挥的利益机制,通过村民自治组织的参与机制、动力机制、整合机制和保障机制,来实现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刘展宏认为,“三农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城乡二元结构”,要解决这一问题,要求国家在深化农村改革的同时,消除对城乡关系认识中的一些误区,强调城乡统筹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杨风认为,表面看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推进城市化进程相互矛盾,但从深层来看,由于两者的宗旨和目的都是为解决中国长期以来积重难返的“三农问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所以两者之间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10.
近三年来,中共中央制定出台了关于“三农”问题的三个一号文件,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和重大方针政策。其中一些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需要研讨,为此,本刊组织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笔谈。张淑敏认为,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期,政府必须拿出更多的投入,采取更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李长健、张锋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农村社会利益的协调问题,而利益的协调必须依托一定的社会组织。传统的村民自治组织的功能机制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必须建立村民自治组织功能发挥的利益机制,通过村民自治组织的参与机制、动力机制、整合机制和保障机制,来实现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刘展宏认为,“三农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城乡二元结构”,要解决这一问题,要求国家在深化农村改革的同时,消除对城乡关系认识中的一些误区,强调城乡统筹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杨风认为,表面看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推进城市化进程相互矛盾,但从深层来看,由于两者的宗旨和目的都是为解决中国长期以来积重难返的“三农问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所以两者之间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11.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后,为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在新时期重新学习和领会邓小平新农村建设的思想,对于深化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想的认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步伐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加强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核心要素。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是基层政府向农村提供公共服务的新型手段,对于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将发挥积极作用。当前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在农村的发展不乐观,面临诸多困境。公共服务相关行为体角色不到位、购买服务的运行环境差,监督评估体系缺失等问题较为突出。培育农村社会组织,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法规制度,规范购买流程与健全监督评估,提高居民参与度,是基层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创新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妇女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她们或外出打工,或返乡在农村独当一面,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许多女性农民工在城乡流动的过程中,提高了能力,增强了自信,改变了她们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从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入了新的血液。但是,我们仍能看到农村妇女在城乡流动中所面临的困惑、无奈和牺牲。因此,应必须重视这一问题,努力为农村妇女营造更为公正的城乡流动环境,以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农业长时间发展缓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够,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结构已经很不平衡。所以,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成都作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部署,表明成都的发展部署具有超前性。这超前性既基于成都的发展实际,也基于决策层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真心实意为农民的胆识。成都推进的“城乡一体化”,由两个层次组成。一是面上的的“一体”,如同发达国家那样,虽然城市现代化水平和农村现代化水平有不同的指标,但都具有现代性。二是核心层次的“一体”,着力于建立健全支撑乡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努力构建良性互动的新型城乡关系。  相似文献   

15.
河南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农村全面小康总体实现程度偏低,存在问题较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只有实行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方略,加快取消城乡二元制户口步伐,大力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积极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扶持农村公共事业建设,改进农村教育,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才能推进河南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城乡结构:中国社会转型中的迟滞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试图从制度性层面和关系性层面对我国城乡结构做出一些新的解读和分析。作者认为,我国城乡结构不只是城市与乡村的区域或空间关系,而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的身份性二元社会地位体系,它体现的是城乡居民在基本权利、社会地位、资源享受上的不平等和不合理。如果不改变这样的城乡结构,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都会遭遇挑战。当前我国城乡严重失衡、城乡差别不断扩大等问题得不到解决,似乎成为社会痼疾,症结就在于存在这样的城乡结构。改变城乡结构作为社会结构的属性,是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对于国家来说,最关键、最首要的任务是推进新一轮的城乡体制综合性改革。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充分认识并理解新农村建设的现实依据及实现途径具有深刻的战略和时代意义。文章提出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要求;同时提出通过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社会发展、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村民自治制度等方面进行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关键引擎,是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信息化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鉴于我国特有社会经济体制下出现的“三农”问题,从城市化深刻内涵出发理解城乡关系,深谙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发展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将成为破解目前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所出现“僵局”的关键点。通过对城市化进程不同阶段城乡功能演进中农村发展特征的分析,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现阶段新农村建设与日本、韩国乡村发展的对比研究中,探究我国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新契机,提出:以建立在区域差异性基础上的城市化水平为轴线,在划分区域功能分工中延续城市功能建设新农村,最终达到城乡一体化的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三农”问题是一个社会系统问题。作者借鉴西方社会学家T.帕森斯的社会系统论及其“四功能范式”对我国的“三农”问题进行了剖析,指出这一问题的实质是农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农村社会进步的不可持续性与农民生计的不可持续性交织而成的农村社会系统失衡问题;由于特定历史制度安排所造成的农村社会系统相对封闭以及内部子系统边界不清、功能模糊和反分化倾向,使大系统趋于“无序”或“混沌”状态。为此作者认为,“三农”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于城乡两个社会系统的融合。本文的对策思考是,应当以统筹和协调的系统论发展观为指导,在增加新农村建设投资的同时,推进农村政治、法律制度、道德规范教育等配套社会改革,促进农民行为模式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