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成松柳 《船山学刊》2001,(1):99-103
忧患,确实是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主线,也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基础。可以说,它作为中国古代文人艺术创作的主体精神一直贯穿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艺中。翻开中国古代诗文,我们会发现作者总在体验着愁绪。关于忧患意识的形成原因,很多学者都有过探讨。但笔者认为美学家高尔泰先生的论述最为精辟(1)。高先生认为中国艺术中忧患特色的形成与中国哲学的发展有自觉的联系。中国哲学较早达到了人的自觉,而这种自觉正是建立在忧患意识的基础上的。《易·系辞传》云“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其有忧患,才表现出对于人间吉凶祸福同…  相似文献   

2.
《江西社会科学》2013,(12):5-10
毛泽东一生忧党忧国,忧患是其党建思想的鲜明特色。在每个历史关口,毛泽东总是从强烈的忧患意识出发,对党自身所存在的问题表现出强烈的忧患,并以此作为强化党的建设的依据,不断探索党夺取革命胜利、永葆革命本色、确保长期执政的道路,在消除忧患中,把党的事业推向前进。毛泽东的忧患意识来自于他对共产主义无比坚定的信仰和对民族利益、人民利益无比忠诚的信念,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充满了不畏挑战、敢于并善于解除忧患的政治勇气与理论勇气。  相似文献   

3.
“轴心期”是雅斯贝斯提出的一个历史命题,他认为“在公元前500年左右的时期内和公元前800年至200年的精神过程中”,人类经历了一个“对于人性的形成最卓有成效”的文化飞跃与突破时期。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就被包含于这一时期内并成为它的一项重要内容与组成部分。由于“轴心期”是一个政治分裂与社会动荡的整合时代,因而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与危机感,衍生出浓烈的忧患意识并努力实现对忧患的超越,从而促发了人类精神的觉醒。在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整合运动中,传统观念与社会格局同动荡复杂的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使古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在自然、社会自身内部结构、人类自身三个层面上均产生了浓厚的忧患意识并实现着对忧患的超越  相似文献   

4.
牟宗三建构的道德形上学是以儒家传统的主体性为理论支点,而这种道德主主体性真正奠基于主体在“忧患意识”中的觉悟,忧患意识是在对人的忧患负责中形成的,主体的觉悟意味着责任意识的产生。从原始的本能到主体的觉悟,以“心性”范畴为核心的道德哲学成了中学文化的主流,这也是现代新儒家以“道统”自居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李金坤 《云梦学刊》2007,28(1):59-63
《诗经》、《楚辞》是两部充满忧患意识的早期诗集。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承继《诗经》精神,尤其深受《诗经》大、小《雅》贵族士人忧国忧民思想之影响,其忧患意识约有八端:自修之忧恐,不遇之忧思,育才之忧患,颓风之忧叹,遭诬之忧愤,疏放之忧怨,民瘼之忧伤,国难之忧戚,而其忧患之焦点则在于“忧国忧民”。《诗经》与《楚辞》忧患意识的本质相似,而其内涵与形态则有差异。《诗经》表现为:人称多样,无主名,集体性,句短情促,多用复句与赋比兴手法,个人、家庭、社会忧患层面丰富,多呈平民化色彩;《楚辞》表现为:诗人直抒胸臆,有主名,独立性,句长情婉,多用香草美人比兴象征手法,集中抒发忧国忧民情怀,属贵族阶层身份。《诗经》、《楚辞》共同奠树了我国文学忧患意识的里程碑,对后世影响甚大。在21世纪,我们应当继承忧患意识优良传统,为治理环境污染、保护自然生态、维护世界和平等伟大事业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6.
有宋一代,士大夫忧患意识的主旋律是忧国忧民。他们以强烈的政治忧患意识,积极上书论政,大力倡导社会改革;唐末五代以来儒家道统地位的衰微,直接引发了宋代士大夫的文化忧患,并在文化领域自觉承担起振兴儒学的重任;同时在文学创作和社会实践中又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宋代士大夫的忧患意识主要源于民生、对社会、对国家的终极关怀意识。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学忧患意识的文化审美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进行文化审美阐释,将会发现,忧患意识始终是贯穿在中国文学发展中的一条红线。尤其是中国文学忧患意识本身所特有的文化意蕴和美感包容力,大大强化了以忧为美的民族审美心理,拓展了中国文学表现内容的审美空间,使得诸如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相思怀故、失意别离等丰富的人生内容,均可以在融入忧患的情愫中加以抒发和表露。不仅如此,忧患意识还构成了中国文学独特的忧患主题系统,使得中国文学包含的内容和意蕴,丰富而深厚,沉郁而感人。因此,认真地对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进行文化审美阐释,将对于整  相似文献   

8.
我认为,把郭小川称为“战士与诗人”,把他的诗称为“颂歌和战歌”,不是没有道理,却显得一般化。实际上,郭小川是新中国难得的一位忧患诗人。郭小川表现在许多诗中的,是对祖国,人民和人生、生命由爱之极,知之思之渐深而生长起来的一种崇高、强烈、深沉的忧患意识。正是这种忧患意识,才使郭小川成为具有“过人胆识”的“思想战士”和诗歌大家”,才使他的诗蕴含着超乎时伐的较为丰富和深刻的社会忧患内容,才使他的诗独树一帜,呈现出人格的崇高美、思想的忧患美艺术的艰难美。现在,是深入认识郭小川诗歌忧患意识的时候了,这对当代诗歌的创作和研究都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忧患”一词,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下》。其曰:“《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忧患意识,也就是“安不忘危”或“居安思危”的意识。它是从政治实践中升华出来的一种政治意识。这种政治意识以危机感为基础,寄托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因此,忧患意识又是祖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政治智慧,也是先驱们必备的政治素质。黑格尔不止一次用米混尔巴的猫头鹰入夜才开始飞翔的现象来比喻哲学家当社会濒于没落而出现,毫无例外,每当国家多难,民族危亡之秋,也正是先驱们忧患意识凸现的时候。屈原忧愁忧思而…  相似文献   

10.
周朝取代殷商后,为了巩固政权,稳定天下,统治者十分强调“德”的作用。特别是到了幽厉时代,天子失德,天下大乱,此时提倡“德”更为必要。《雅》、《颂》的作者不仅形象地反映了周人失“德”的事实,还从正反两方面来提倡“德”。从反面提倡“德”,即揭露和批判朝廷的腐败现象。正面则着眼于颂“德”,以确立道德原则。周人提倡“德”,除了时代的需要,还跟周人“天命靡常”“以德配天”的天命观和周代的宗法制度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邓联合 《江淮论坛》2006,(4):122-128
按《尚书·周书》各篇写定的先后顺序,其中的历史叙事在总体上表现出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商纣的罪状愈说愈杂多,二是历史图景不断向古远之世后退。通过追溯、反思历史,周人不仅为代商而立的新生政权建构了合法性,并且还从中洞悉了天不可信、事在人为的历史真相和国运无常的历史宿命,这促使周人萌生了深重的忧患意识并因此在治国理政方面表现出了恭谨慎重的政治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12.
尚“文”之风与周代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人尚“文” ,“文”体现了周代社会的整体风尚。浓厚的“文”风 ,对周代社会及华夏文明产生深远影响 :周人政治中重“文”的传统 ,使当时的各族属能够在平稳的环境中协调、融合 ,为形成统一的华夏文化奠定了基础 ;周人对“文”的追求 ,显示了周人的精神自觉和对自身价值的体认 ,它促成推进了周人整体修养的提高 ,对华夏族气质、性格的形成 ,起到关键作用。与社会制度相比 ,时代精神与习俗风尚往往有更深厚的影响力。尚“文”风气不仅塑造了周代社会独特的社会风貌 ,而且保证了华夏文化生生不息 ,传承不断。  相似文献   

13.
青年毛泽东生活在一个忧患的时代.这个时代,造成了他的忧患性格,孕育了他的忧患意识.因此,探讨青年毛泽东忧患意识的形成、内容及其特征,对于科学地说明青年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变化,特别是他怎样向马克思主义转变的,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瞿秋白对中国现代文化和文学的发展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人的经历较为典型地体现了20世纪初激烈变动的中国社会中知识分子心灵苦闷和矛盾心理;二是典型地反映出那个时代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心灵和思想追求。这种矛盾和苦闷的心理在其早年的文学作品《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中留下了清晰而鲜明的发展轨迹,典型地体现出“后五四启蒙者”新一代知识分子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杨厚均 《云梦学刊》2002,23(2):57-60
彭家煌的小说,无论从其语言风格,还是其所表达的一悲到底的悲苦内涵,还是其对人性弱点的“忠厚人的讽刺”方式来看,都体现出一种沉郁的格调,而其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自卑心理,是这种沉郁风格形成的内在心理动机。  相似文献   

16.
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的社会大变革给思想文化领域带来了巨大变化,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在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下风格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从雍容典重的雅、颂诗篇,到直抒胸臆、讽喻时政的变风变雅诗。在“变风变雅”的一些诗篇中,诗人以激愤的怨恨之情对天呼号。《诗经》再也不是传统风、雅中对现实半真实、半理想主义的讴歌了,而是体现出一种深沉的忧患意识。“变风变雅”可以说是一个更进步、更活跃、人类意识更加觉醒的时代的序曲。  相似文献   

17.
<正> 李商隐是人们公认的唐季最重要的诗人,在短短的四十六岁的年华中,他创作了大量的丰神独秀的爱情诗篇,这些生命的结晶,构筑了诗人瑰丽的艺术宫殿,它以缥缈幽杳、沉博绝艳的面貌,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十分丰富的忧患世界。从这里,我们不但可以体会到诗人爱情生活的坎坷,还可以领略到“古来才命两相妨”的诗人政治上的失意和整个大唐帝国暮年的萧瑟景象。这种多层次、多结构的特点,把诗人的忧患意识推上了普遍的和历史的地位。商隐的忧患意识的发展脉络是十分明晰的,从总体上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一)婚前期(——838)(二)婚后期(838——851)(三)悼丧期(851——858),这三个时期以各自不同的特点,展现了不同的忧患风貌,共同组成了诗人完整的忧患意识,这不但为传达这种忧患意识的艺术形式——商隐的情诗取得了应有的价值,而且也为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取得了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传统.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一位有"终生之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忧患意识主要包括忧国家落后、忧人民生活水平低、忧党的建设和忧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等几个方面.邓小平忧患意识的显著特征主要表现为现实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忧患与解放思想的统一、忧患与乐观进取的统一、忧患与实干创新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进行文化审美检视,将会发现,忧患意识始终贯穿在中国文学发展的脉络之中。尤其是中国文学忧患意识本身所特有的文化意蕴和美感包容力,大大强化了以忧为美的民族审美心理,拓展了中国文学表现内容的审美空间。不仅如此,忧患意识还构成了中国文学独特的忧患主题系统,使得中国文学包涵的内容和意蕴丰富而深厚,沉郁而感人。因此,认真地对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进行审美阐释,将对于整体地认识和把握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与特征,是十分有意义和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20.
意识一般指自觉的心理活动,即人对客观现实的自觉的反映。翻开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发展史就可以发现,古代文学艺术家的生活与创作实践,往往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含蕴着穷愁、忧郁、痛楚的情感因素,不妨称之为忧患意识。由于忧患意识强烈地表现在非功利的艺术氛围以及文化心理结构中,因而特别使得代表中国文化建构重要基因的诗词书画,沿着“诗可以怨”的分支发展,并形成“蚌病成珠”或诸如“狂”“怪”等独特的审美心理定势。本文拟就此作一概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