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商品化到底对不对,从理论和实践上弄清这个问题很重要。本文想就此谈点不成熟的看法,以就教于理论界同志和读者。 一、从文化专制转化到知识商品化是社会的大进步 知识产品和物质产品一样都是劳动的产物。不管是创造和传播知识都是一种艰苦的劳动。马克思认为,物质的商品交换产生于原始社会的末期。如果我们把诸如作为商品交换的陶器,因绘有图画而增加了交换价值,看作是知识产品随物质产品的交换而交换,那么知识的商品交换与物质的商品交换是同一时代产生的。如果把术士卖卦才算知识产品的出卖,那知识的商品交换也不晚于奴隶社会。不过,那时它象物质商品一样处  相似文献   

2.
经济学界流行的所谓马克思把非物质生产的劳动看作也可以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劳动,这种不妥当看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把马克思的一般生产劳动概念说成包括生产非物质产品的劳动。我们探讨这个问题,有助于正确理解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一、马克思《资本论》开篇的一般人类劳动概念不包括非物质生产的劳动马克思在《资本论》开篇中考察生产商品的劳动时,把一般人类劳动看作只限于物质生产的劳动。马克思《资本论》开篇的一般人类劳动概念无所谓广义和狭义之分。马克思只是分别考察生产使用价值的一般人类劳动和生产价值的一般人类劳动。其一,马克思在《资本论》开篇中考察生产商品的劳动时,把一般人类劳动看作只限于物质生产的劳动,非物质生产的劳动被排除在外。这是因为马克思《资本论》是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在马克思看来,人们进行的物质资料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只有通过考察  相似文献   

3.
人类的意识——这朵"地球上的最美的花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62页)开放以来,人们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它的关注.但究竟什么是意识?目前人们对它的说明还只是停留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一定义上.按照这一定义,就有许多东西既无法纳入物质范畴,也难以划归意识范畴.比如书本、雕塑等凝结着人类的精神创造,物化了的精神产品,说它们是物质吧,显然不具备物质的特性.因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的客观实在,而书本、塑雕等精神产品则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产物,不能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没有人也就没有精神产品.说它们是意识吧,又同目前的意识定义相龃龉.因为目前的意识定义只规定了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一种观念、认识、映象.书  相似文献   

4.
一精神就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思想、观念、理论、学说、情绪、决心、干劲、政策、方针、计划、办法等都是精神性的东西,既包括思维、意志、情感等有意识的方面,也包括人的一般心理活动等无意识的方面。唯物主义常常把精神当作和意识同一意义的概念来使用。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唯心主义者所讲的“精神”是对意识的神秘化,把它看作是脱离物质独立存在的东西,从而否认精神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即人脑的产物,是对客观外界事物的反映。在哲学史上,精神的含义往往随哲学家本体论的不同而有所不…  相似文献   

5.
生态经济价值理论是现代生态经济系统的必然产物以往的经济学认为经济系统是与生态系统无关的,仅就经济系统内部的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现象和过程来研究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把人类劳动过程看成是一种单纯的经济过程,因而认为人类劳动只能投入在经济系统内部,经过人类劳动过滤的也只有经济产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就表现为商品。所以,劳动价值论,就是商品价值论。人们把自然生态  相似文献   

6.
一 精神就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思想、观念、理论、学说、情绪、决心、干劲、政策、方针、计划、办法等都是精神性的东西,既包括思维、意志、情感等有意识的方面,也包括人的一般心理活动等无意识的方面.唯物主义常常把精神当作和意识同一意义的概念来使用.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唯心主义者所讲的"精神"是对意识的神秘化,把它看作是脱离物质独立存在的东西,从而否认精神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即人脑的产物,是对客观外界事物的反映.在哲学史上,精神的含义往往随哲学家本体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精神劳动”和“精神产品”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界所谓的精神劳动就是脑力劳动或智力劳动,其本质是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作为精神劳动的产物,也具有与物质产品不同的经济特征,而科学知识是精神产品的典型代表,并且日益表现为精神生产资料,故澄清对精神劳动、精神产品等概念的模糊认识和误解,是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精神劳动和精神产品理论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通过人体的周围神经冲动传到中枢神经,在人脑的相应区进行的反映。也就是说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客观事物又是以多种属性组成。如色、光泽、硬度、形状等,其中形状又是事物的普遍属性,不论人造物体形象、自然物体形象,又是以点、线、面为最基本元素。但点、线、面在生活中并不存在,它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产物,是人类从感觉上升到思维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 1 0 0多年来经受了实践的检验 ,但也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关于生产劳动的内涵和外延 ,关于公共服务性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就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拓展。生产劳动是人类一切既有投入又有产出的社会性活动 ,作为政府公务员等从事的公共服务性劳动也是一种生产劳动 ,也能创造价值。其劳动产品主要有精神产品 ,如政策、法规等 ;也有无形的服务活动 ,如提供咨询、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等 ;还有物质产品 ,如兴办公益事业等。这些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的产品并非“免费午餐” ,而是以税收的形式获得经济回报。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劳动和价值虽有密切的联系,但却有本质的区别。劳动是人类赖以产生、存在、发展的基础,它和人类本身的存在联系在一起,而价值作为劳动的转化形态,只是由于商品经济出现的结果。前者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范畴,后者则是历史的范畴。因此,价值固然是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但是,不能反过来推论凡是人类一般劳动必然表现为价值。人类一般劳动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条件下才表现为价值。  相似文献   

11.
艺术商品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庞彦强 《河北学刊》2003,23(2):107-111
本文试图以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来研究与探讨艺术现象及艺术规律。艺术品作为商品是社会分工的必然产物,一旦艺术被作为谋生和获取社会财富的手段,它必然要表现出商品的客观形态和发展规律,我们也必然把它当做商品来经营和操作。然而,艺术商品又是用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劳动产品。跟一般商品相比,它又有许多独特的地方:一是艺术商品的形式和内容呈现游离状态,即它的“形”与“核”是分离的;二是艺术的消费过程是一个从物质到精神的转换过程。在把艺术同商品相联系的过程中,同时也要处理好几个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把握艺术商品。  相似文献   

12.
从文学艺术创作的实际看,文学意象主要是作家艺术家积极的审美意识活动的结果。因此,对文学意象生成条件的分析,本文侧重于文学创作主体的生理、心理条件。一、健全的脑机能恩格斯说过:“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这即是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发生器。文学意象的生成作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类社会一刻也离不开社会生产。因此一切经济关系都应该到社会生产中去寻找基础和解释。基于此认识,文章提出劳动过程的一般要素是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知识,是对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的拓广。文章具体分析这些要素,特别是知识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特点及其与人的关系,提出每种社会生产都有一个第一要素或决定性要素。它决定社会生产的性质和方式,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业是首要产业。文章最后就劳动过程诸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地位的变化解释了社会形态的演变。知识成为生产过程的决定要素将开创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4.
人的思想究竟是如何发展的?特别是它发展的微观内在机制是什么?弄清这一问题,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重要基础。本文试图就这问题作点初步的探索。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自己运动、自己发展和“思维自己构成自己”的思想,根据人的思想发展的实际,本文认为人的思想作为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作为人脑的机能和客观存  相似文献   

15.
知识与信息的关系是以认识主体为中介的相互转化关系 :一方面 ,信息作为事物的属性、关系和意义的表征是知识得以形成的中介和原料 ,信息经过主体的生理结构和认知结构的加工处理可以转化为知识 ;另一方面 ,知识也可以通过一定手段和途径转化为信息 ,以信息作为自己的存在形式和传播方式 ,并以信息方式发挥作用。在信息时代 ,知识只有转化为信息产品才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16.
1987年春,我开始对马克思的价值和价值规律思想表示怀疑——价值和价值规律存在吗?它在我国前的经济体制改革中起什么作用呢?这是一个不能不弄明白的问题.一、价值和价值规律并不存在1.马克思所表述的价值是什么?马克思对商品价值的表述是,"如果我们把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抽去,那么也就是把那些使劳动产品成为使用价值的物质组成部分和形式抽去.……随着劳动产品的有用性质也消失了,因而,这些劳动的各种具体形式消失了.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部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它们剩下的……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即不管以哪种形式进行的人类劳动力耗费的单纯凝结.这些物现在只是表示,在它们的生产上耗费了人类劳动力,积累了人类劳动.这些物,作为它们共有的这个  相似文献   

17.
人类区别于其他任何动物,在于他们具备一种发展高度完善的特殊物质——人脑,并有其特有功能——精神活动。人类社会生活离开了人的精神活动,也就离开了根本。精神活动的实质是物质(人脑)运动的特殊形式,是人脑与外界相互作用中,经由自身一系列物质过程的综合所产生的一种新质的存在形式。人脑既是自然发展(生物进化)的产物,又是社会发展(三大革命实践)的产物。如果由于机体内外各种原因引起人脑机能活动失调,就会发生精神疾病。表现为精神活动紊乱,精神活动能力削弱,精神发育不全以及人格异常。精神疾病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表现在与社会的关系上,不仅病因与社会因素关系密切,而且疾病表现的  相似文献   

18.
商品作为劳动产品,是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因此,从经济学和美学相结合的角度看,商品不但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而且还有审美价值。 一、商品是使用价值、审美价值和价值的三位一体 人的劳动是有意识和有目的的活动,它不但创造可供人类自身生存的使用价值,而且创造能够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审美价值。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结合在人类的劳动产品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劳动产品是劳动者直观自身的客体,它不但以其自然属性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而且其规则的形式、悦目的色彩以及优美的造型还作为审美价值满足  相似文献   

19.
科技革命,作为人类改造自然中的一种革命类型,既可以是改变人类知识背景的全局性的变革和跃进,也可以是在人类原知识背景下的某个方面或者某个领域的局部质变和突破。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它的革命过程,都是它的主体即人类自身的进步过程。科技革命与人的生理素质的改善人,首先是物质的,这个物质就是人的身体即人的生理构成。人的生理构成的进化是与科技革命联系在一起的。古代人钻木取火,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的科技革俞,这次革命使人类由生食到熟食,大大改变了人的营养状况特别是人的脑营养状况,从而加速了人脑的进…  相似文献   

20.
思维是人脑接受和处理客体信息的抽象活动。作为特定思维主体的人,只有以一定的知识、观念、方法和习惯等因素构成的思维方式为前提,才能进行人类所特有的思维活动。本文仅就思维方式的这四个因素的内容、功能以及对思维活动的不同规范作用,进行一些粗浅的探索。一、知识因素指的是思维主体具有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知识结构应当包括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两个基本的方面或层次。一般地讲,理论知识是经验知识的系统化,是属于知识结构中的高级层次,它既有思维主体学习获得的间接理论知识,也有思维主体对经验知识系统化的直按理论知识。经验知识是属于知识结构中的低级层次,它同样既有思维主体学习获得的间接经验知识,又有思维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