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宪民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45-49
庄子"终身不仕",是先秦诸子中"独往独来"的"独有之人".他既不教授弟子,也不游说诸侯,只是偶尔做做白日梦而已.究其原因,从表面上看,是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他担心,"千世之后,其必有人与人相食者也".就实质而言,是对个人自由的追求.庄子要做逍遥游,"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为此,必须明白齐物的道理,齐是非,同生死,"道通为一".从独断论到相对论,其间相距甚远;而从相对论到逍遥游,只有一步之遥.但愿以此化解"人相食"的悲剧,而不仅仅是庄子的白日梦. 相似文献
2.
近代汉语"去+VP+去"句结构类型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维强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6):10-16
"去+VP+去"句是近、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句式.现代汉语对它的讨论仅限于"去"在句子中表义的虚实上,而对这一句式产生时代及其发展还没有涉及到.因此,本文就这一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1.近代汉语"去+VP+去"句结构类型;2.近代汉语"去+VP+去"句产生时代及其发展;3."去"的词性及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白的恃才放狂,极度自负,并非如学界所言乃其本性,不过是一种无奈的姿态.科考制度的资格限定,主流文化的排斥,使得李白只能由"不能赴"转为"不屑赴",以外在的自负掩饰其内心的自伤自怜.对李白复杂性格的研究,有助于透视古代文人的文化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4.
何念龙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25(2):50-54
“二谢”作为山水诗的开创者功不可没,他们的山水诗尚处于主体对客体观照品鉴的层面,总体说来,他们的山水诗是一幅幅写实的静态图画,风貌较为单一;李白的山水诗倾注着主体的生命,是主体与客体亲拥的产物,涂抹着浓烈的感情色彩,展示出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且无论那种风貌,都是李白自我的展现,自然被主体化了,这就是李白“我化自然”的山水诗,也是李白对中国山水诗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5.
阮堂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6(3):47-51
"两入长安"之说虽已基本确立,但仍然争论未休.造成这种局面,除了史料欠缺这一主因外,与考据中陷入多重"误区"也有很大的关系.这表现在或随意理解史料,以主观臆断代替客观分析;或孤立地看待材料,以偏概全,一叶障目,不及其余;还有的不守考据之规则,随意使用未经证实的材料.这是李白研究界存在的学风问题的反映.因此应该建立学术规范,以确保在"对话"的环境中推进李白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6.
王国巍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3):22-24
历代对崔颢<黄鹤楼>的评价都非常高,而对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多有贬低.其实崔诗开篇滞缓重复,在精神上是消极的、悲观的,是个人之愁.李诗在句法上概括精炼;在章法上抒情怀古巧妙地结合;在境界上积极奋发、乐观向上,是时代精神的代表.所以李诗不论是艺术性还是思想性都胜于崔诗,即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相似文献
7.
刘恭懋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9(3)
考察古人谦称自贬的用词取义,与王候同类谦称“孤、寡”类比,认为旧注对“不榖”一词的释义有不妥之处。追溯“不榖”的语言文化历史,确认其称源于古代楚国,按“榖”义“乳”当释为“无德以恩养(百姓)”,可以引申为“不德”;“不善”之释不符原意,有订正的必要。 相似文献
8.
裴世俊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0(1):21-25
清代康熙年间王渔洋主盟诗坛,神韵诗风因皇权的支持席卷天下,独赵执信以《谈龙录》等展开论战,影响深远,这是清初"诗家一大公案"。赵以在野之士,抗衡名公巨卿,虽未根本动摇王渔洋的地位,但其诗论与创作奏出"变徵"的不协调之声,是清诗由初期转入中期的过渡性代表和衔接桥梁、中介,肇开乾隆时期袁枚及近代的龚自珍、黄遵宪等,为清诗嬗变的一翼和主要轨迹,具有诗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伪士当去,迷信可存"--谈鲁迅的宗教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福湘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5):72-78
鲁迅研究宗教的重心不在宗教的理论,而在其传播的实际过程,特别是中国民间的宗教状况,表现出鲜明的平民立场和个性特色,融合着冷静的现实主义认识和热烈的人道主义感情。他从宗教看国民性的“无特操”,其宗教思想总是与现实斗争密切联系在一起。他把宗教区分为官方的与民间的两类,在情感态度上坚决地拒斥前者而一定程度地亲近后者;其中也不无偏颇之处。鲁迅关于“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的论断真正抓住了要害,最终的解决是用科学替换迷信。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汉寿方言被动标记"等"的特点及成因.被动标记"等"源于使役动词"等",使役被动兼用,是汉语南北方言共有的现象,是汉语历史语法规律作用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朵英贤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Z1):30-35
叙述了轻武器更新换代的规律及其原因,讨论了枪械设计的特点和方法.着重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步枪的演变历史,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的提出 ,是唯物辩证法的胜利。要建设中国翻译学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我们还需要继续奋斗。 相似文献
13.
唐代以前,诗的地位重于文、诗影响其它文体;宋代以后,文的地位重于诗,文影响诗."以文为诗"产生于唐代诗与文的地位发生根本转变的背景之下,又是古文运动的副产品."以文为诗"有其特定的内涵和时间限定.陶渊明的时代,似乎还谈不上"以文为诗"的问题.陶诗脱胎于玄言诗,但他摆脱了玄言诗过分"文化"的不足,力图恢复诗歌的诗意,他是在"以诗为诗"而不是"以文为诗".尽管其诗中尚残留一些散文的特点,也不宜称之为"以文为诗".从玄言诗到陶诗与韩愈等人从散文到诗的道路是相反的,前者是在排除"文"的特点,后者却是在引进."以文为诗"始于陶渊明的说法,还有商量的余地.而对于陶诗所取得的高度成就,也不宜归结为所谓"以文为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刘冬妮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1(4):12-18
向国君进谏、匡正国君言行中的缺失是臣子的责任和义务.国君若能虚心纳谏,既可塑造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亦可实现"贤者在位,能者在职"的清明政治,如此君明臣贤则国可大治.反之,国君若三谏而不听,臣子可因道不行、不显君之恶、不塞贤人之路、希望国君觉悟以及避免杀身之祸等原因而去君甚至去国."三谏不从则去"是先秦时期君臣关系以义相合、以礼相交的政治伦理思想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5.
胡晓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5(5):5-15
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及本世纪初,中国文论学界的一个渐渐明朗的思潮,即"去西方中心主义".以近年来的若干现象为观察对象,分析了这一思潮不仅体现在明确的宗旨、口号和主张上,而且体现为深入的学术史反思,以及实实在在的考证材料和重建批评历史的工作中.认为,求用和求实相互歧异的两种学术取向,在这一思潮中的联手合力,有利于从单一的知识逻辑中解咒,有利于本土文学思想传统的强调,有利于参与当代文化实践,有利于中国文论在21世纪的正名.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传统文化身份被西方书写、撕裂、扭曲。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化身份的重构,存在着不少的误区。文章从这些误区谈开去,运用后殖民理论分析了西方汉学再现中国文化身份背后的权力运作。同时,笔者对后殖民批评的批评,剖析了中国文化身份建构的困境,并就中国文化身份建构的策略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鲁迅与陈源围绕“女师大学潮”、“五卅惨案”、“剽窃案”、“三·一八惨案”等几个事件展开几个回合论战。这不是敌我之间的较量 ,而是是非曲直的辩白。有“公理”之争 ,也有“私仇”之争。论战双方都受到了伤害 ,也都呈现了自己的锋芒 ,树立了自己的风格。 相似文献
18.
孙燕华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4):64-65
张炜一直是当代文学创作中一位独特的作家 ,他近些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外省书》和《能不忆蜀葵》 ,在评论界引起的争论非常激烈。争议者都感受到张炜面对多变的现实世界时 ,其表意系统的变化 ,以及叙事中思想理念的表达与小说文体的不和谐。但也都同意他在艰难而真诚地进行着个人精神的掘进与探索。本刊本期推出由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主持的一组讨论 ,参加者是复旦大学中文系的一群博士研究生。相信这组讨论将有助于我们对张炜作品中一系列生活与艺术问题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19.
朱首献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8(6):53-56
文学阅读行为既是阅读者与文本以及写作者的一种对话行为,也是阅读者在阅读行为中主动参与、介入,与文本、写作者、自我建构对话关系的一种行为。在文学阅读行为中,阅读者的主体能力的参与形成了他的"在场",而文本所具有的内在规定性对于阅读者的"在场"产生一种反向解构力,这种反向解构力又导致阅读者的"不在场"。这种阅读者的既"在场"又"不在场"的辩证关系就构成了文学阅读行为的人学辩证法本质。 相似文献
20.
朱楚宏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6):71-76
成语"望其项背"的运用存在着肯定与否定不对称现象.其肯定用法趋于萎缩态势,否定用法则呈相对活跃状态.此外,"望其项背"有表示"赶不上"意思的新型用法,这种变异用法多出现在肯定句,可以看作平衡肯定与否定的一种自然生态调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