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科学立法是前提、严格执法是保障、公正司法是生命线,法治建设的成效如何则要看全民守法的情况如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同时强调,“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这些论述深刻阐述了守法意识、法治精神在法治中国建设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何莲 《科学咨询》2007,(11):18-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市场经济既是法治经济,也是道德经济。2007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答法国世界报记者问时指出“就是要实行依法治国,完善法制,建设法治国家。”那么,什么是法治、什么是诚信呢?它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扮演什么角色呢?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重要人民团体。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力量。工会通过坚持依法治会,建立法制化工会;开展普法教育,建设法治文化;积极参与立法,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强化维权意识,落实依法治国等四个方面工作,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试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泽亮 《决策导刊》2006,(12):13-15
法治是人类社会共同的文明成果。法治是规则之治,而非意愿之治;法治是良法之治,否认“恶法亦法”;法治是民主之治,反对“权力无制约”:法治是平等之治,不承认“法外特权”。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5.
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科学的、先进的理念,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根本指导思想。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肩负着保障国家法律正确统一实施的重要职责,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模范实践者,在实现依法治国进程中发挥检察工作的积极作用。在全党全社会努力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下,检察机关能否充分发挥新时期检察工作独特的功能和优势,为社会_串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是检验检察机关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效果的一块试金石。  相似文献   

6.
在把“依法治国”当作我们的基本国策,并写入《宪法》之后,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又提出了“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关键是止确理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含义,以及它在何种程度上区别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法治”和“德治”。  相似文献   

7.
近20年是中国经济转轨、体制转型、社会观念急剧变化的时期,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取代了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的世界性发展潮流为法治代替人治、法理解构伦理奠定了基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国方  相似文献   

8.
以良法促善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良法是基础。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目标下,良法不仅要具备形式上的科学合理,更要体现公平正义等法律价值。以良法促善治,维护宪法权威是根本;维护宪法权威,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框架内稳步推进合宪性审查。以良法促善治,提高立法质量是关键;在立法活动中,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加强地方立法,助力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深圳市委书记王荣日前在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指出,新的历史时期,改革更要依靠的是制度优势和环境优势。下一步,深圳将把“一流法治”作为最为显著、最为核心的竞争优势,进一步推动立法创新,最大限度创造“制度红利”,确立法治在城市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基础作用,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率先探路。  相似文献   

10.
法治观念是领导干部法律素质的核心内容,是否具有较强的法治观念以及具有什么样的法治观念,不仅决定着领导干部对法律知识的需求,而且决定着领导干部法律实践的方向,关系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成败。笔者认为,在依法治国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领导干部应该树立以下法治观念:  相似文献   

11.
依法行政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而行政执法是依法行政的一个重要环节,事关法治政府的建设。但目前在我国行政执法实践中还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问题,严重损害了法治政府的形象。因此必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行政立法,加强行政执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提高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素质,以推进我国法治政府的建设和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13.
《咨询与决策》2014,(10):1-1
法是社会利益的平衡仪,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和政府始终把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作为孜孜以求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实现了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的历史性转变.法治的探索是艰辛的,涓涓细流终究汇聚成河。党的十八大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4.
“依法治国”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是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精髓。近年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依法治国”的问题。在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又明确提出要“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将“依法治国’提到“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的高度。可以说,这是党中央在领导全国人民努力实现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突破的同时,对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新的里程碑。一、“依法治国”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法治(即依…  相似文献   

15.
《咨询与决策》2013,(12):17-21
法制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把法治湖北纳入“五个湖北”建设总体部署,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6.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是自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以来,对依法治国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实现路径的深化阐述和发展提升,更是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新目标的理论扩展和实施构想,必将成为我国法治史上的里程碑。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法治中国建设目标上,三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法治既是国家治理的基本遵循,也是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7.
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科学立法是前提、严格执法是保障、公正司法是生命线,法治建设的成效如何则要看全民守法的情况如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同时强调,"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这些论述深刻阐述了  相似文献   

18.
依法治统,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内在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要充分发挥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必须要保证统计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正确行使职责,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这些都需要统计法律来规范和指导,依靠统计法来保障。在这种形势下,依法管理统计,加强统计法制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强调运用“法治方式”来“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换句话来讲,若把法治比作“剑”,这就是要求我们举起法治之“剑”击破障碍大胆前行.在当前新的形势下,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发展的最大障碍,如何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用好法治之“剑”攻克环境梗阻,值得深入思考与研究. 法治建设与环境问题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以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瞩目成就,但不可否认,我们的法治建设还相对滞后,导致当前新旧环境问题不断出现.概括起来,主要包括这么几个问题:一是地方政府过多干预经济,二是权力大于法,三是人情关系影响社会公正,四是少数部门和个人捞“偏门”,五是为经济利益不公平竞争.  相似文献   

20.
咨询参考     
《咨询与决策》2014,(10):79-79
专家谈依法治国升至2.0版,将对中国法治建设有深远影响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做客人民微博微访谈,解读“依法治国升级至2.0版的意义”。汪玉凯表示,十八届四中全会涉及有关依法治国的所有重大问题,将会对未来中国法治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汪玉凯解释“为何定义依法治国升级至2.0版”时表示,他认为所谓依法治国2.0升级版,是因为从1997年中共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后,尽管我国法律条文越来越完善,但法治效果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