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哲  ;王茂福 《兰州学刊》2014,(7):104-110
文章基于CHIPS2007流动人口数据,对农民工城市居住质量与婚姻稳定性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相对于在城市独立租房的农民工而言,合租和居住单位宿舍农民工婚姻不稳定系数变动增大;与居住非城区的农民工相比,居住在城区农民工婚姻更加稳定;与居住在平房的农民工相比,居住在楼房的农民工婚姻更加和谐。随着城市住房使用面积增大、饮水条件改善、卫生设备提高以及取暖设备完善,婚姻稳定性也显著增强。同时也发现农民工城市住房使用面积存在边际递减效应;农民工城市住房产权不显著影响该群体的婚姻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应建立无效婚姻宣告制度黄军通常,人们都是从法律意义上去理解婚姻一词的内涵的,即婚姻是男女双方以共同生活为目的,为当时的社会制度所确认的,以夫妻双方的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结合。我们不难发现,如果仅仅以这一角度去认识婚姻,那么“无效婚姻”这一概念则显得自...  相似文献   

3.
转眼间,独生子女政策已经施行三十年了,作为对社会人口进行的一项重大改革,这项政策必然引起社会多个层面的变化。通过在吴江地区的调查,笔者发现赘婿婚姻的比例开始上升,人们对赘婿婚姻的观念也有一些改变。本文试图从文化层面阐释独生子女政策对赘婿婚姻的影响。运用马克斯.韦伯关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笔者认为独生子女政策与赘婿婚姻之间是一种亲和性关系,人们对赘婿婚姻的接受也有利于独生子女政策的执行。  相似文献   

4.
邱婷 《天府新论》2022,(2):130-138
基于豫北农村的经验发现,在家庭婚姻偿付能力普遍偏弱的情况下,农民长期面临较重的结婚负担。由于家庭再生产任务和社会文化结构的共同作用,农民家庭往往采用变通方法克服压力以实现婚姻缔结,从而形成了早婚和入赘婚两种稳定的非常态婚姻实践形式。前者通过婚后补偿实现了家庭结婚压力的时间分散,后者通过男性“屈尊”实现了家庭结婚压力的空间转移。婚后补偿与男性“屈尊”的婚姻策略都试图突破家庭能力、条件不足对男方家庭造成的婚姻缔结压力,是有明确目标指向的家庭整体性婚姻实践;但两者都存在婚姻基础薄弱的共性,仍面临婚姻不稳定与婚姻离散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佟新  戴地 《学术探索》2013,(1):12-17
本文利用2011年北京市婚姻家庭会进行的调查数据,分析北京城区已婚人群的婚姻质量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多数夫妻对婚姻的评价是满意的。积极的夫妻互动是影响夫妻婚姻满意评价的重要因素,物质性因素对人们评价婚姻满意状况无显著关系。夫妻间积极性的互动关系包括:夫妻间积极的意见沟通、相互陪伴、有满意的性生活和知心。其中夫妻间的相知和默契是最重要的影响人们评价婚姻质量的因素。个人自评的身体状况和是否雇用保姆亦对人们评价婚姻满意状况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6.
农村青年闪婚现象是农村婚恋研究领域新近关注的重点和焦点,本研究从文化的角度来探讨农村闪婚现象的产生以及快速发展。在对婚姻礼仪与过程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农村婚姻原有的文化意涵逐渐远去,这也即是本文所称的文化流离。婚姻仪式的极大简化不仅仅是传统文化无力的表现,更是现代性观念冲击农村青年婚姻观念的客观结果。农村传统文化的流离与解体是农村青年闪婚的内在原因,而农村婚姻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也是通过传统文化的消解对农村婚姻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帮助渴求幸福婚姻的人们 在决定放弃央视高薪和稳定之前,茱莉就已经发现身边有很多人的婚姻并不幸福.采访过几百对婚姻幸福及不幸福的夫妻之后,她分析,婚姻不幸的真正原因并不在于表象上的出轨或是喜新厌旧,根本原因在于价值观、人生观、沟通方式等的巨大差异.简言之,就是两人"不适合".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的世居回族民众的婚姻心态变迁做了尝试性研究,从中发现,管城回族区的世居回族民众的婚姻心态逐渐融于多元化的社会变革中,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互动、融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低生育问题已经成为不争事实,女性教育水平提高强化其在婚姻匹配中的优势地位,对生育意愿与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文章运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7)数据,建立家庭内部生育决策模型,构建以收入赋权的婚姻教育匹配指数,探究婚姻教育匹配对女性生育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婚姻教育匹配指数增加,即妻子的受教育水平越高于丈夫,会显著降低女性生育意愿、减少生育行为,并扩大生育意愿与行为的偏离程度。婚姻教育匹配对低收入、夫妻双方均未接受过高等教育及农村家庭女性生育意愿与行为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并且女性在婚姻教育匹配中的优势增加会显著降低男孩偏好。进一步发现,婚姻教育匹配会通过改变女性生活满意度与性别角色转换度对生育意愿与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围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树立新时代婚姻家庭观念等方面制定政策有助于提升生育水平。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0年、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微观数据以及2015年中国人口抽样调查微观数据,构建中国婚姻市场匹配数据库,测度各城市居民婚姻收益,在此基础上以城市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中国城市规模对居民婚姻收益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规模越大,居民婚姻收益越低,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城市规模扩大会导致地区住房成本的提升和婚姻匹配质量的下降,从而对居民婚姻收益产生负向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城市规模对婚姻收益的负向影响仅存在于早婚、适婚居民以及低学历居民中,且对农业户口居民婚姻收益的负向影响比非农业户口居民更显著。本文旨在拓展城市化与中国婚姻市场的相关研究,为城市住房保障、基础教育扶持、家庭合理分工、青年婚恋服务等方面的政策制定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1.
农村婚配问题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采用实地研究方法,在区域差异视角下对浙东不同工业化程度的地区进行考察,发现工业化核心地带和工业化边缘地带农村婚配秩序存在差异。在工业化核心地带的乡村,形成经济社会互嵌的社会经济结构,在本地工业整合作用下形成本地婚姻,就地城镇化会降低婚姻成本,完整的社会结构会提升婚姻稳定性,最终实现本地婚姻资源的高度适配。在工业化边缘地带的乡村,经济活动脱嵌于村庄社会,异地工业化的性别区隔推动本地婚姻圈的破裂,形成多样化的婚姻模式,县城城镇化推动婚姻成本上涨,瓦解的村庄结构和“无主体熟人社会”无法调解婚姻危机,婚姻稳定性较差,本地婚姻资源配置出现结构性失衡。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形成不同的婚配秩序,其背后是区域经济结构与乡村社会结构的差异。工业化差异为农村婚配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是研究经济活动对村庄社会、婚姻生活秩序影响的新切口。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陕西贫困山区商洛市六县一区农村留守妇女的调查和对商洛市W镇若干村留守妇女婚姻状况的深度访谈,发现这里留守妇女的婚姻呈现出较高的稳定性。婚姻稳定的原因有传统婚姻观念和婚姻习俗的影响、子女亲情的促进、夫妻人格特质差异小、经济收入的增加、离婚和再婚的经济负担太重。然而,留守妇女的婚姻仍然存在或潜伏着不稳定因素。提高留守妇女婚姻的稳定性,“治本”的方法是消除丈夫外出、妻子留守的生活方式;“治标”的方法是尽可能增加夫妻团聚的机会、缩短夫妻之间的人格特质差异、排减夫妻分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几年来,有关宋代婚姻问题的研究,颇为史学界所重视,出现了一些较有特色的论文,如方建新的《宋代婚姻论财》(见《历史研究》1986.3)和张邦炜的试论《宋代婚姻不问阀阅》见(《历史研究》1983.6),在史学界引起较大的反响,从而推动了对宋代婚姻的研究.笔者对上述二位同志的观点表示赞同,同时想对他们的研究成果作些补充.在阅读史料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宋代婚姻的另一特点——重科举士人.本文试图对宋代婚姻的这一特点作些论述,以求教于史学界的同行们.  相似文献   

14.
媒介信息获取是形成价值共识、建立社会认同的重要方式,可能促进个体的婚姻满意度。本研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2020年两期面板数据,基于媒介的社会整合功能,运用混合OLS估计模型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媒介信息获取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媒体信息获取和传统媒体信息获取均对我国居民婚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传统媒体信息获取的影响更大。异质性分析表明,新媒体信息获取对青年和中年群体婚姻满意度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传统媒体信息获取对老年群体婚姻满意度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两种媒介信息获取渠道对城镇居民婚姻满意度的影响均高于乡村居民,而以意见领袖为代表的人际传播对乡村居民的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从跨文化的角度对中、美不同地区的人进行婚姻沟通方式的异同以及婚姻沟通方式与婚姻满意度进行调查,同时对不同文化中的"要求/退缩"的概念进行梳理。研究发现,"要求/退缩"的婚姻沟通方式受到文化因素和教育时间、收入等的影响;在地区差异中,美国被试呈现最多的"妻子要求/丈夫退缩"的沟通方式,其后依次是中国城镇被试、中国农村居民和生活在美国的中国移民。中国农村被试呈现最多的"丈夫要求/妻子退缩"的沟通模式。"要求/退缩"作为一种消极的沟通模式,直接影响人们的婚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性格不合"是夫妻离婚最常用的借口。美国福克斯新闻台网站最近有文章称,研究人员发现,夫妻性格不合未必会导致婚姻破裂,有时反倒会增进夫妻之间的感情。这项新研究以结婚40多年的老年夫妻为调查对象,结果发现夫妻性格的契合与否,对婚姻幸福没有影响。由此看来,相亲网站对男女双方做的性格匹配测试可能无效。该项研究的发起者、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心理学家柯立芝表示:"若你想跟某人建立亲  相似文献   

17.
高惠娟 《殷都学刊》2006,4(4):55-58
正因为古代婚姻是女性唯一的归宿和目标,《诗经》中的爱情大都有明确的婚姻目的性。也正因为婚姻与女人的命运息息相关,《诗经》重章叠韵的唱叹声中才会夹杂着弃妇们伤心欲绝的啜泣。《诗经》弃妇诗叙述了一个共同的事实:女主人公惨遭遗弃;叙述了她们被遗弃的原因:色表。但考察文本会发现,无子才是她们被休弃的真正原因,而这恰恰是《诗经》弃妇诗的叙述盲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家庭的性别关系出现了一些变化。通过对河北省Y村的调查,发现农村妇女在婚姻、生育自主性方面都大大提高,农村妇女在家庭事务方面拥有较大的决策权。男女平等的制度、有利于女性的婚姻市场造成了女性的家庭地位的提高,夫妻的情感需要进一步强化了女性的家庭地位。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2010年吴江居民生活质量调查数据,采用交互表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农村婚姻移民群体身份认同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发现,相对于流动人口和城市婚姻移民,农村婚姻移民的群体身份认同程度较高,同时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控制其他变量后,是否拥有本地户口、与本地人的交往意愿、是否按照当地习惯做事等3个因素对其群体身份认同仍然有显著影响,且影响作用由大至小。  相似文献   

20.
婚姻是男女之间依照社会风俗或法律规定缔结的较为稳定的两性关系,是建立家庭的开始,也是被社会所允诺的进行合法生育的前提,因此有关婚姆的研究不论是对社会学还是人口学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对少数民族婚姻的研究又是民族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所引用的资料多来自于1987年1%抽样调查以及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希望能通过新疆少数民族与全国以及全国少数民族婚姻状况的比较,新疆几个民族之间婚姻状况的比较,发现其表现在婚姻状况上的共性与特性,研究形成这种状况的婚姻心理及婚姻行为,存在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