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京晓庄“行知园”,这座尊师重教的丰碑,坐落在南京北郊晓庄,占地800平方米,是南京市人民政府投资70多万元兴建的。 1927年,陶行知先生怀着唤醒贫苦农民、改造旧中国的强烈愿望,毅然辞去东南大学教授、教育系主任的职务,来到南京北郊老山脚下只有3户人家的晓庄,在荒山野岭上创办了一年“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 (即后来的晓庄师范),决心“培养一百万个乡村教师,去创办一百万所乡村学校,改  相似文献   

2.
自1930年晓庄被封至1946年陶行知逝世,凡十六年.此间,陶行知多次力图恢复晓庄,终于未果.但陶行知一直对他的这一"母机"式创造怀有深切的希望与珍爱.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构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平台,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通过对南京晓庄学院的实地调研,针对社团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领导、规范管理、提高活动质量、注重交流等措施,引导高校学生社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当代社区建设大事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子凡  孟谦 《社区》2005,(23):6-6,8,10,12-14,16-18,20,22-26,28
我国的社区建设运动最早是20世纪初期开始的,受国际上一些农业国家的“民众教育”与“乡村建设”等民间自发的社会改良运动影响:1924年晏阳初先生在河北定县推行了平民教育;1927年陶行知先生在江苏南京创办了晓庄学校及其后来在江苏各地创办的乡村师范学校;1929年梁漱溟先生创建的河南村治学院及其后来在江苏、山东邹平县推行的乡村建设运动都是中国社区建设的先行之举。30年代初,吴文藻等将社区概念引入中国的社会学研究,社区研究随即成为中国社会学的主流。1952年院系调整取消社会学后,社区以及社区发展也就不再被提及,使中国在其后几十年…  相似文献   

5.
为了维护蒋介石的“威信和尊严”便于他领导全国共同抗战,也为促使蒋介石“所答应的条件”“不至于反悔”,张学良在宋氏兄妹和政府的保证下,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于12月25日亲自送蒋介石回了南京。蒋介石背信弃义,回到南京后,不仅不履行诺言,不放张学良回西安,反而扣押了张学良将军并调大军压迫西安。张学良将军以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置个人的安危于不顾,在身陷囹圄的情况下,始终考虑的是“国家的前途”“故乡的惨状”。在1937年元旦“告东北军将士书”中,他告诫他的将士们要振起精神,坚强意志,认清目标,巩固战线,“来为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和平而奋斗!”  相似文献   

6.
"书呆子莫来馆"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办晓庄师范时,还设立了一个校图书馆,他给图书馆起了个独特的名字:"书呆子莫来馆"。陶行知倡导"在社会实践中学习"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7.
1936年12月12日,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东北军和西北军在陕北“围剿”红军接连受挫的形势下,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了蒋介石及其南京方面的一批军政要员,这就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事后的十三天,即12月25日,在蒋介石以“领袖人格”保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条件下,张学良亲自送蒋介石回到了南京,从而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对于张学良亲自送蒋到南京去的这一举动,当时的东北军、西北军的一些高级将领,以及共产党的代表周恩来,博古等同志,是不赞同的,同时也是难以理解的。他们都曾说服过张学良不要亲自…  相似文献   

8.
7月27日上午,以"相约南京·牵手青奥"为主题的2013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开营式在南京晓庄学院莫愁校区举行。南京市副市长华静、江苏省侨办副主任徐开信出席致辞并为夏令营团组授旗。南京市侨办主任朱晓煜、南京晓庄学院党委书记李洪天、南京青奥组委新闻宣传部长丁铭、南京青奥组委文化教育部长焦勇等与来自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德国、泰国、老挝和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名营员共同出席了开营式。徐开信致辞欢迎华裔青少年朋友来江苏开展夏令营活动。他介绍了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希望营员们能够充分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学习中华文化、领略锦绣河山、体  相似文献   

9.
赵锐 《金陵瞭望》2008,(10):65-66
南京晓庄学院的邵建先生始终把自己定义为“边缘人”。其实。他可是国内颇有名气的人文学者及时评作家,在“一南一北”的《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亮相频频,口碑颇著。今年以来,邵氏新著《瞧,这人——日记、书信、年谱中的胡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二十世纪的两个知识分子:胡适与鲁迅》(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1月版)甫一问世.就受到学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近水楼台先得月.  相似文献   

10.
一六四四年三月,大顺农民军开进了北京,结束了明王朝的腐朽统治,但不久农民军功败垂成,被迫退出北京。久居关外的满族王公贵族窃取了农民军的胜利果实。次年秋冬,大顺军与南明政权联合起来,进行了有名的“联明抗清”斗争。后来大西军也走上了同一条道路。“联明抗清”前后近二十年,对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倡乡村教育,办乡村学校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乡村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九二六年,陶行知积极提倡乡村教育,在为中华教育改进社起草的《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中,他提出要“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希望能通过乡村教育来改造农村社会。一九二七年,陶行知在南京郊区创办了晓庄学校,后又支持  相似文献   

12.
南京大屠杀期间,日本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两次到南京。但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境中,对于这段史实,却有不同的表述。挥兵占领“敌国首都”南京时,松井洋洋自得,对已经发生的南京大屠杀,态度是“在所难免”,故作姿态而实际并未严明军纪。而当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追究其作为甲级战犯的战争责任时,松井声明自己并不知情,反复声明自己已经尽责,企图与南京脱离干系,但在起诉方的质证下全面“失守”,渎职之责暴露无遗。松井的南京之行,需要面对“他者”的印证,兼为上海派遣军参谋长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被告方证人的饭沼守的观察和陈述,生动地体现了场境转换的影响。对松井石根南京之行三个方面不同的描述,反映了南京大屠杀丰富的历史之维,也体现了历史记述和书写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1 上巳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因节日定在农历三月上旬巳日,故取名“上巳节”。从魏晋以后,开始定三月三日为上巳节。古时,每到这一天,人们都去水边洗涤污浊,举行“消灾除邪”仪式,古语叫“祓禊”。它起源于商族的高禖祭祀,有简狄吞玄鸟之卵而生契的传说。《诗经·商颂·玄鸟》中写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记载说:“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这种传说到后代逐步演变为三月三上巳节的祓楔求子之事。  相似文献   

14.
翰墨寄真情     
赵修身 《山西老年》2011,(11):17-17
续范亭,1893年11月27日生于山西崞县(今原平市)西社村,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担任义军“忻代宁公团”总团卫队长。1935年冬,他不满蒋介石不抵抗日本军侵略,在南京剖腹明志,以示抗议,血染中山陵,震惊国内外。“西安事变”后,国共合作,携手抗日,  相似文献   

15.
元顺帝至正十八年(1358)十二月,作为农民起义军领袖的朱元璋,亲自率兵攻占金华。为指挥浙东军事,他在金华住了半年,至翌年六月始还建康(今江苏南京)。在金华期间,他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而攻占金华又是朱元璋接受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建议以后的首次重大军事行动。研究朱元璋在金华的活动,对于了解他的思想发展过程和早期  相似文献   

16.
一九二三年四月,郭沫若发表了历史剧《卓文君》,翌年二月,他的史剧《王昭君》又被刊出。一九二五年六月,他又作了两幕史剧《聂》,并于同年九月出版。一九二六年三月,作者将这三个历史剧合编为《三个叛逆的女性》出版。 《三个叛逆的女性》从它问世以来,人们的看法就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例如一九二三年浙江绍兴女子师范学校上演《卓文君》时,“竟闹起了很大的风潮。”“县议会的议员老爷们,借口剧中相如唱的歌词是男先生唱的……以为大伤风化,竟要开除校长。”  相似文献   

17.
师范学校要重视培养学生教育管理的能力孙国璋,金玉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师范教育可以兴邦,也可以促国之亡。”“有生活力的国民,是要靠有生活力的教师培养的;有生活力的教师,又是要靠着有生活力的师范学校训练的。”①他的话道出了师范学校的重要作用。说它重要...  相似文献   

18.
我们这一代人对祖籍已十分淡漠,那似乎是一个遥远的密码,是一个古老的传说。每当人们问起我是哪里人时,我总是自豪地告诉他,我出生在中国最美丽的城市——桂林;生长在中国苦难最深、文化积淀最厚的城市——南京。“我是南京人! ” 我是南京人,血管里奔流着南京人的热血,也奔流着南京的屈辱、南京的抗争、南京的骄傲。 我父亲曾是个抗日的热血青年。1937年抗战爆发,他是南京国民党守城部队71军87师师部副官。从淞沪抗战到南京突围死里逃生的故事,几乎成了我们儿时的教科书。故事的结尾父亲总是表情痛苦地长叹一声:“这一仗打得真窝囊,眼睁睁把一座南京城几十万同  相似文献   

19.
周燕 《社区》2004,(10):41-43
1964年,在排演“东方红”时,“总导演”周恩来总理对第二场“星火燎原”提出建议。刘伯坚烈士的“带镣行”与夏明翰烈士的“只要主义真”被合并为雄浑悲壮的“就义歌”。而刘伯坚烈士写就那首气吞山河的千古绝唱的“带镣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40年过去了,笔者有幸走近刘伯坚烈士的后人,听他惟一健在的二儿子刘豹讲述了歌声背后那段浸染着血和泪的亲情家事。一场轰动西安古城的特殊婚礼1927年3月,西安古城举行了一场隆重的婚礼。新郎是西北军总政治部部长刘伯坚。新娘是西安女子师范学校的女学生王叔振。刘伯坚是四川平昌县人,1920年6月…  相似文献   

20.
鲁迅于一九一二年进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是他一生中的大事件之一,但关于此事的具体时间,历来的记叙却都相当简略而且不确,直到最近还是如此。如纪思、孙瑛同志均将此事系于一九一二年三月;龚济民同志更说:“鲁迅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当在教育部正式成立之后,具体时间以三月下旬为妥”,其根据之一是他认为鲁迅在进入教育部之前曾在杭州浙江教育司工作过一段。对此孙瑛同志曾提出商榷,但他们二位的通信中却不谈鲁迅进入南京教育部的时间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基本上是一致的。其实,这个问题是可以根据有关材料比较准确地推算出来的。鲁迅在三份自传中都提到他民国元年进南京教育部是应教育总长之招;《朝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