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民警察权益,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人民警察在执行法律过程中应该享有并受法律保护的公民权利和利益,如宪法赋予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休息权、获得劳动报酬权、人格权等。二是人民警察在执法过程中特殊的执法权益。如警械、武器的使用及对特殊装备的要求等。这两项权益相辅相成。对武器、警械的使用及对特殊装备的要求,这一权益的实现目的:一方面是打击犯罪所必需;另一方面也是为保障其自身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人民警察工作权,是公民从事警察职业所享有的获得报酬以及得到相应的工作保障的权利,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人民警察天天有牺牲,时时在流血的职业特点,使得加强和保障人民警察工作权十分必要。人民警察工作权有:获得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抚恤优待权、特殊保险权、培训权、申诉控告权、执法特别保护权、职业安定权等。人民警察权力和工作权有根本的区别,但是二者不是矛盾的,在一定意义上人民警察工作权服务于人民警察权力,保护人民警察工作权是人民警察行使权力和履行职责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3.
交流制,是<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规定的一项重要制度,轮换是交流的一种形式.担任领导职务的人民警察的轮换已进行了几年,取得了一定经验和较好的社会效果,而担任非领导职务人民警察的轮换却尚未全面、规范、科学地展开.本文就非领导职务人民警察的轮换的涵义、原则、方法和意义等做了初步分析,以期深入贯彻执行公务员法规,提高人民警察的管理水平和组织活力.  相似文献   

4.
2010年6月,美国最高法院以5比4的微弱差距作出的芝加哥禁枪令违宪的裁决,在美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也把美国的枪支管制问题再次推上了风口浪尖.本文以美国宪法第二条修正案为着眼点,选取美国枪支管理过程中1976年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禁枪、1981年芝加哥禁枪、2008年联邦最高法院裁定华盛顿特区禁枪令违宪、2010年联邦最高法院裁定芝加哥禁枪令违宪四个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探讨美国公民拥有武器权(下称持枪权)的多方面成因,并对宪法第二条修正案进行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5.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权力结构 ,包括其权力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内部结构是指人民警察权力的构成要素 ,即权力必须是法律赋予的 ;权力必须是由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行使的 ;权力行使的目的必须是为履行职责。外部结构 ,其一是权力的种属结构 ,即权力可分为 :总权力、类权力、权力项 ;其二是权力的法律结构 ,分为三层 :即《人民警察法》 ;其它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处于特定体制转轨期,历史文化根源现行体制的失控,执法水平的滞后,执法环境的影响,导致了公安执法中的失范。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的现象大大损害了群众公安机关的声誉和人民警察形象,引起了群众对公安机关、对党和政府的不满……  相似文献   

7.
试论明代的茶禁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一、明代茶禁政策的渊源与背景 首先,明代茶禁政策是唐宋以来茶禁政策的历史延续和发展。重农抑商是历代封建王朝的基本经济政策之一,而禁榷制度则是它的一个重要支柱。此制可追溯于周,而正式形成于汉,后禁榷范围不断扩大,至唐代始将茶叶也纳入了禁榷的轨道,成为与盐、铁并重的专卖品。这是因为,从唐代开始茶叶生产出现了划时代的发展,“茶为食物,无异米盐”,成  相似文献   

8.
自恢复高考以来,大学生婚恋观左右着《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的修订。从禁恋——不提倡恋爱——结婚开除——禁“租房”——不限制结婚一步步走过来,这是大学生民主意识逐步觉醒的铭证。尤其是“禁婚令”的解除,彰显着国人民主意识的进步、管理理念的改变、性观念的更开放及践行“八荣八耻”,标志了一个法治国家的不断完善历程。  相似文献   

9.
朝野禁政观念与清末禁烟激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增合 《文史哲》2004,26(2):60-67
清末禁烟是晚清历次鸦片禁政中规模和影响较大的事件。清末朝野各方对待鸦片禁政的认识颇有区别,知识界和官方的立场接近一致,而烟农和烟商则以不同的方式加以抵制。随后酿成的禁政激变风起云涌,愈演愈烈,尤以烟农抵制禁种罂粟的"民变"最为激烈,使鸦片禁政的历程充满了血雨腥风。朝野对禁政激变的反应十分复杂,当局的善后筹划和应对政策软弱无力,致使纷乱局面难以控制。清末禁烟虽系善政,但时人看法与当今评说颇有距离,其中蕴涵的学术载道的现象值得思量。  相似文献   

10.
警察担负着使用武器预防、制止、惩治违法犯罪的神圣职责。为了规范警察公务用枪行为,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公务用枪及行为进行了规制,包括法律法规和刑法规制。一方面,我国的法律法规对警察公务用枪行为从主体资格、使用情形等方面作了授权性规定;另一方面,警察公务用枪的法律规制中的相关规定又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国家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之适应警察公务用枪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