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它在整合和浸润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受到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并在少数民族文化的选择与整合中得以丰富与提升。本文试图通过对少数民族文化特点的探讨,来阐释少数民族对儒学的影响,进而论述了儒学在与少数民族交融整合中的变迁。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汉族移民的文化教育需要而广播儒学,以儒学为中介的文化交流,中原政权开疆拓土过程中推行府县儒学,在少数民族土司贵族群体中推广儒学,著名儒生、地方官员及谪臣等推行儒学,以及以儒学思想影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等,都是儒学在青藏地区传播的重要方式.儒学及其文化传统在青藏地区的传播促进了这一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和社会风 尚的优化,是该地区构建文化认同意识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4.
川边藏区历来与西藏关系密切,可以说是西藏的大后方.在"清末新政"改革中,清政府为了实现"固川保藏"的目的,派赵尔丰在川边藏区实行了包括近代教育改革在内的"新政".在这场被称为"改土归流"的近代改革中,赵尔丰顺应全国废除科举、广兴学校的历史潮流,在川边藏区大力推行近代教育改革,通过采取广办学堂、劝谕藏民子弟入学等措施,普及了文化,推动了川边藏区和西藏地方近代教育的兴起,对安边御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为张荫棠、联豫和十三世达赖喇嘛在西藏地方推行近代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试论八旗在近代反侵略战争中的地位王景泽对八旗在近代反侵略战争中的地位,史学界或避而不及,或级以点墨,间有持否定议者。笔者仅略加综括,以求同仁评鉴。众所周知,清道光中叶时,八旗已经衰落了。但自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华民族二反抗外敌侵略斗争中,八旗子弟以其英... 相似文献
6.
以《古兰经》和"圣训"为基本精神的伊斯兰教的婚姻伦理观,是指导穆斯林婚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在伊斯兰教的日常生活和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回族的婚姻伦理观受伊斯兰教的直接影响和中国儒教的间接融合,呈现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价值。尤其是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变革,回族的婚姻伦理观也在发生着变迁,逐渐趋于成熟和理性。 相似文献
7.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西藏由于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成为英、俄等帝国主义国家角逐的重要对象.西藏在1888、1904年的两次抗英斗争中均以失败告终,作为西藏地方政教领袖的十三世达赖喇嘛被迫两度出走.在两次出走内地和印度的过程中,他亲眼目睹了内地和英国在印度的近代化设施,再加之受"教育救国"思潮和张荫棠、联豫在西藏推行近代教育改革的影响,为改变西藏传统教育与现实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巩固自己的统治,十三世达赖喇嘛在西藏地方推行近代教育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道光二十年(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标志着近代中国历史的开端。从此,中国社会进入一个畸形的发展阶段——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同国内众多兄弟民族一样,苗族社会在这一历史阶段中,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受到重大冲击,并引起重大变化。研究这些变化,对于进一步探讨苗族社会历史发展特点,从历史延续性这一视角分析今天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苗族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都不无意义。关于经济方面,笔者已另文探讨,本文仅就政治方面,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作一归纳阐述。不当之处,请专家学者指正。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建构始于近代,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华民族的外在边界,一是其内部结构安排.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建构的基础和开端,单元民族构成要素成为民族精英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建构中援引的基本素材.同时,近代中国民族主义也造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建构的内在紧张:西方古典民族主义理论与中国多民族国家实际的错位、单元民族意识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冲突、进化论哲学与共同体建构援引资源历史性的矛盾.民族精英结合实际努力消解这一紧张关系,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是一个”, “中华民族”最终成为凝聚民心、共赴国难的时代旗帜. 相似文献
10.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四大节日之一,端午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近代,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传统文化经历了解构、重构的历程,端午文化也未幸免。在其解构、重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主题的“端午文化空间”。本文在绘出近代以前端午文化系统的基础上,剖析了近代端午文化解构的全过程,厘清端午文化空间“爱国主义”主题形成的历史过程,最后得出近代以来端午文化空间重构的“爱国主义”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11.
近代北海、龙州、梧州和南宁四个口岸的开放,使广西区位优势彰显,东连国际市场和沿海市场、西连滇黔内陆。贸易格局的变化引发了农村民生尤其是农民的离乡谋生。这主要表现在:内外贸易的扩大促使大批农民加入苦力运输队伍;口岸及大小圩镇工商业的勃兴导致从工、经商农民数量与日俱增;国门敞开使得闯南洋蔚然成风。农民离村谋生对农村社会影响极为深刻,一方面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和相对改善农民生活,另一方面又造成了精壮劳力过度流失和陋业泛滥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试论近代广西圩市发展与民族经济融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纪之交 ,广西正在加强民族地区的市场经济建设 ,以此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贫力度 ,推进民族经济融合的进程 ,以提高落后民族的经济层位。从历史学的角度 ,探寻近代历史上广西圩市发展对民族经济融合的影响 ,将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广西当前加快民族地区市场开发建设的决策思考。在目前尚未有专文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情况下 ,笔者进行了广泛的社会历史调查 ,并结合大量有关历史文献 ,试对此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3.
钱宗范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4)
就仁学起源于东夷族,孔孟思想是对先秦时期各民族优秀文化的总结;儒学文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孔子没有删<诗>、<书>,作<春秋>等三个问题作了论述.认为儒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当前儒学文化研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试论十三世达赖喇嘛对藏军的近代化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具体考察了十三世达赖喇嘛对藏军实行近代化改革的社会背景和主要内容,认为达赖喇嘛对藏军的改革,是在内外部的压力下被迫进行的,虽然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西藏的政教合一制统治,但客观上它加快了西藏由封建农奴制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是西藏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起点或标志,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重要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5.
16.
郑成功对于人民而言,一直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在社会动荡、内忧外患的明朝末年,其不仅组织领导了台湾反清复明的斗争,又在台湾被荷兰占领的同时,率领将士不畏艰难险阻驱逐了侵略者,成功收复了台湾,在收复台湾之后,郑成功还兴办学校、鼓励发展生产、垦荒种田等.郑成功从坚持抗清复明到收复台湾,进而鼓励台湾大力发展,无一不体现了其对儒学思想的应用及其理解. 相似文献
17.
河西儒学是以河西地区为中心形成的具有承续两汉经学传统,提倡兼容并蓄、经世致用,学术与生存样态颇为灵活、功利的一种地方儒学形态.它肇始于两汉,形成于魏晋,曾对统治势力延及河西的吐蕃的政治、教育、伦理观念等产生过一定影响.河西儒学对吐蕃的影响,既是我国历史上以儒学为纽带的民族文化交流、互融的典型史实,也是儒学及其文化传统辐射和影响青藏地区的典型实例. 相似文献
18.
19.
试论近代昌都地区的民间信仰与民间宗教(1840-1949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藏区的民间信仰中神灵众多、由来庞杂、颇具民族特色和历史传统,经历漫长岁月而世代传承。它们在当地民众的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影响,成为中国民间文化、社会习俗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在简要概述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近代史(1840~1949年)上的民间信仰与民间宗教坛庙后,认为昌都人民的信仰习惯,与藏区其他地区有所区别,在中国藏区众多的信仰习俗中占有不容忽视的位置。 相似文献
20.
自秦汉以来,我国东北少数民族就在思想文化上不同程度地受到孔孟儒学的影响,无论是契丹、女真族,还是满族等少数民族,都有选择地接受或尊崇儒学中的三纲五常、仁学、理学、心学、气学、天命观、人生哲学等思想,使其成为少数民族思想文化的组成部分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儒家思想文化在东北少数民族中的传播,对提高该地区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