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体间性是指认知主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相互交往和交流的特性,主体间性理论是继主体、主体性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哲学思维方式,是对主体性的超越和深化.中国进入21世纪后,受哲学主体间性研究的影响,对于教育主体的研究开始进入共存与互存的天地--从师生孰为主体转向师生如何共为主体,即主体间性的平等对话.主体间性维度下的对话不仅是把某种真理、意义、态度等传递给另一方的方式和手段,更是一种理解过程和认识过程,语言是主体间信息和意义的传递手段,意义不是主体自身形成的,而是在主体间形成的.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是人的生存方式的根本变化.  相似文献   

2.
传统语言学派、文化学派、解构主义学派将翻译研究本体分别认定为文本、文化因素、译者.它们分别处于翻译研究中的单一主体地位.作者认为运用主体间性理论所主张的"翻译研究中的多元主体间相互平等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共同构建翻译研究的本体"这一理论能够使我们更加客观地认识翻译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美学呈现为主体性、主体间性和后主体性三种思想所构成的三元结构.主体性思想是工业社会的产物,它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原型,把审美活动归结为主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构成了新时期美学的主流,在当今中国仍有其合理性;主体同性理论以人与人的关系为原型,把审美活动看作主体之间的交流关系;后主体性思想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它致力于重建人与自然、身与心之间的一体关系,把审美活动看作人与对象之间的平等交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主体性、主体间性和后主体性三种思想之间明显存在着逻辑上的递进关系,这一点在近现代西方思想中已得到印证.但在中国当下的特殊语境中,它们却相互并存,构成了一种奇特的话语景观.究其原因.概因为当代中国正处于一种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想的土壤纷然杂陈,它们都有各自的合理性,因此无法互相取代.  相似文献   

4.
主体间道德交往是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客观历程的逻辑结果,也是实事求是思想解放的必然要求。现代思想政治工作是特定主体间的一种道德交往过程。其主体间关系是主导主体与对象主体的关系;主体间的交往是多方面的,但只有道德交往才从根本上成为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主体间的道德交往是以自律为主的相互规范过程,只有在这种尊重平等的道德关系中才能真正实现现代思想政治工作所科学预期的认同;主体间道德交往过程的制约条件,主要包括主体自身条件和客观环境条件,二者之间相互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主体间性理论重视共在主体之间的平等交往,注重共在主体之间的互惠共赢。如以主体间性为视角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付诸实践就能够更好地发挥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大众化实效。在主体间性理论的观照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具体表征为思想路径、目标路径、内容路径、群众路径、实践路径等,这五种路径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6.
关于教育中“主体间性”的一些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学、胡赛尔先验现象学和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均对科技理性予以批判,但在构筑他们各自的哲学、揭示社会现象与问题时,站在了不同的方法论立场上,导致对"主体间性"认识视角不尽一致.教育中的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尊重,在法律、各项学校规章制度与道德规范下的相互理解的关系特征.在学校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主体间性应是相辅相承的.为了实现主体间性,要注意运用平等对话与交流及交往等教育方式,但这些教育方式并不能排斥其他教育方式.教育改革过程应树立"主体间性"意识.  相似文献   

7.
主体间性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转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间性理论强调平等的"主体-主体"关系,是对主体性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改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益于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主体间性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转向包括4个方面,即教育关系:从"话语霸权"走向"平等对话";教育理念:从"教育条目"走向"回归生活";教育方式:从"单向灌输"走向"交往互动";教育过程:从"强调预设"走向"关注生成"。  相似文献   

8.
从翻译学科性质的视界出发,可以总结出翻译活动中各主体相互对立,相互渗透、补充,并共同承担交际工具的使命这一特质。探讨主体间性在翻译活动中的可行性问题,应充分注意主体间性所产生的作用及各主体之间所构成的复杂意识关系。  相似文献   

9.
论编辑活动的主体间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间性理论的核心在于以交互原则取代主从原则,以对话取代独白。以主体间性理论观照编辑活动,即编辑、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共在的主体间性关系。编辑的本质在于主体间基于交往的平等对话,编辑角色应定位于这种多元对话的策动者、组织者、生成者与建构者。  相似文献   

10.
"主体间性"是现代西方哲学中表现主体间共在关系的哲学概念,它强调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交往。主体间性理论不仅为德育理念、德育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对德育实践也有着重要的方法论启示。从开展对话教育、组织社团活动、拓展德育系统等方面,为实现主体间性视域下德育模式的平等性、开放性、互动性、生成性等特征指明了路径,对于树立高校新型师生关系、提高德育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源于哲学的主体间性教学理论倡导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是“教”的主体与“学”的主体之间的关系,即互为主体或交互主体性关系。这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关系的主客体二元对立,实现了教学交往中师生之间真正的平等、互动与协作。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践行主体间性教学理论并结合在互联网和多媒体辅助下而进行的多模态互动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效性与创造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哲学研究从主体性转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也开始以主体间性理论为着陆点。网络分解了传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同时也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互动创造了一个平等的空间,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迈入了新阶段。在网络社会中,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关系由网络人机关系、网络人际关系、网络自我关系构成。当然,目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在网络空间的实现还不够充分,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努力提升自身的主体素养,也需要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氛围。  相似文献   

13.
国内美学的认识论主体间性理论体系以金元浦的文学解释学为代表,主张主体与主体通过文学交流、解释活动获得趋同的艺术价值观和知识;本体论主体间性理论体系以杨春时的生存一超越美学、文学理论体系为代表,主张恢复人与世界的平等地位,通过主体间的对话显现各自生存意义;吴兴明则提倡社会学的主体间性,主张通过公共规范调节现实中人与人的关系从而达到建构合法社会的目的。结合文艺的独特性、对象、意义等的诸多因素考虑,主体间性理论建构应立足本体论立场。  相似文献   

14.
国内美学的认识论主体间性理论体系以金元浦的文学解释学为代表,主张主体与主体通过文学交流、解释活动获得趋同的艺术价值观和知识;本体论主体间性理论体系以杨春时的生存—超越美学、文学理论体系为代表,主张恢复人与世界的平等地位,通过主体间的对话显现各自生存意义;吴兴明则提倡社会学的主体间性,主张通过公共规范调节现实中人与人的关系从而达到建构合法社会的目的。结合文艺的独特性、对象、意义等的诸多因素考虑,主体间性理论建构应立足本体论立场。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的时政新闻越来越受到国外媒体的关注,新闻翻译的重要性日益突显.鉴于新闻翻译涉及到多方利益,把新闻翻译置于交互主体性的视野下进行观察显得十分必要.交互主体性又可译为"主体间性",所强调的是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与其他翻译主体平等对话与协商,相互牵制,相互影响,在不断的利益权衡中得出译文.  相似文献   

16.
从主体间性视域下分析高校政治社会化工作的缺失,表现为主体间缺少平等的话语权、缺少交往、缺失共同的观念,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主体间性的角度,提出优化高校学生政治社会化工作的方法,突出主体性、品味性、互动性、合作性,构建双向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交往模式,搭建主体间平等的话语权,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和教育合力的作用,激发高校学生的主体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权利意识,从而促使高校学生政治人格的完成。  相似文献   

17.
主体间性与《孙子兵法》军事译本的诞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译界对主体间性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它在翻译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仍处于争论之中。以哲学主体间性理论为基础,探讨《孙子兵法》的格里菲斯英译本涉及的多元主体间的关系,并和中国翻译家林戊荪的译文进行比较,得出总结:创作主体、翻译主体、读者主体三者间相互制约、互相协调的主体间性关系是促进《孙子兵法》英译本军事版诞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三毛创作个性 ,实现了“作家主体向本文主体”的“语言本体论”转变 ,建立了作者与读者平等交流对话的“主体间性”关系 ,取道现代文学创作的“优格式塔”选择  相似文献   

19.
笔者基于当今哲学研究由主体性转向主体间性的后现代主义背景,梳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译界主体间性研究的大致脉络,认为国内翻译研究仍处于主体性研究状态,主体间性研究不系统、不连贯、不深入,从哲学角度分析翻译主体间性的文章更是寥若晨星;重新界定了翻译主体,提出原文作者是创作主体,译者是翻译主体,译文读者是接受主体,翻译发起人是翻译活动发起主体,他们都积极参与翻译活动;指出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为翻译主体间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切入点,对翻译学的构建和翻译实践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在交往行为理论的观照下,所有的翻译都是翻译所涉及的各个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否定、相互协调与相互交流的结果;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主客二分、二元对立的认识论模式,构建起一种对话式互动的共在关系,一种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20.
意识哲学的个体概念以认知主体的自我关系为出发点,所得到的自我理解只能是被他者对象化的"客我",真正的自我需要从主体间性的维度去考察。因为只有在以语言为媒介的交往关系中,道德主体间的彼此确证与相互认同才是可能的,由此带来伦理视域由单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换。这意味着我们首先应该思考的问题不再是"我如何能过上良善的生活",而是"我们如何能合理地生活在一起",即道德主体间怎样才能得到相互协调与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