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学是研究经济行为主体如何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以求人类欲望和社会福利要求得到最大满足的一门科学。经济学中所说的经济行为主体包括居民户、厂商、政府和其他经济组织。经济学作为一门最主要的社会科学,它所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资源配置。而资源配置之所以作为一个问题存在,是因为资源具有稀缺性。一方面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无止境的,  相似文献   

2.
比较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不同的经济如何处理资源稀缺这一基本经济问题的学科。实践证明,每一种经济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而其消费者的需要却是无限的,资源和需要两者的差额则为稀缺的程度。大多数经济学家都关心上述方程式的“资源”方面,并对可以获得更多资源的方法以及如何更有效地使用资源提出种种建  相似文献   

3.
经济学的帝国主义”是说西方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其他学科领域 ,经济学侵入了其他学科。由于经济学的大举入侵 ,许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导致许多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的出现。公共选择理论就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研究政治和政治制度的一门“新政治经济学” ,它是在2 0世纪七八十年代流行起来的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前沿学科之一。西方经济学家自称经济学是一门选择科学 ,因为根据他们的定义 ,经济学是在资源稀缺和人们的欲望无穷多样的条件下研究如何选择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来满足人们当前最为…  相似文献   

4.
分配结构与资源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调节手段与资源配置资源配置研究是经济学这门科学的基本使命。由于资源供给是有限的,而人的需要是无限的,这就产生了有限供给和无限需要之间的矛盾。在资源供给有限的条件下,经济学需要研究的是如何有效地把经济中的各种资源分配于各种不同的用途,以便利用这些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劳务。概括起来说就是:经济学研究人和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它分析改善资源配  相似文献   

5.
经济学具有丰富的人学蕴涵。经济学的研究应该以人为中心 ,研究人的发展。经济结构和经济行为的人性分析的根据 ,就在于人的经济行为与人性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经济人”假设和“有限理性”假设是市场经济人性分析的逻辑假设和基本前提。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从一定意义上说 ,也是适应人性完善和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资源配置问题是人类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可以说,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到今天,乃至未来,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就离不开资源配置过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讨论的“如何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和西方经济学所研究的在“资源稀缺性和人类欲望无限性条件下如何进行生产活动”,其实质与核心都是配置资源问题。  相似文献   

7.
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不仅无法解释由“囚犯困境”所引发的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悖论,也无法解释现实中行为主体在“囚犯困境”情境下对合作行为的选择。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总是将追求自利最大化的行为等同于理性,进而再把实际行为等同于理性行为。其实,不仅人类寻求自利最大化的行为是理性的,而且对利他行为的追求也是理性的。现实生活中,行为主体体现出理性“经济人”与理性“道德人”的双重性。对“囚犯困境”悖论的解决应该引入道德维度,引入理性“道德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信仰的效用     
文章试图为经济学理性主义寻找一个“边界点”,超越这条边界,经济学将走向谬误。本文只找到了这条边界上的一个“点”,一个“反例”。“信仰的效用”正是这类反例之一。宗教信仰、人生观、价值体系、审美意向以及由此重大的私人体验造成的“判断力”的变化,都难以用经济学方法来解释。相反,这些私人体验和由此确定的人类普遍的“判断力”,恰恰构成经济学的心理学基础。这一基础可以称之为消费的“意义结构”  相似文献   

9.
经济活动是人类基本的活动,是人类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而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科学,没有任何理由忽视对经济活动的研究。就经济学而言,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对经济学概念的解释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因此,经济学和心理学有着深刻的渊源。纵观经济学说史,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在主流的古典的政治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还是在非主流的其他各种经济学里,都可以发现对心理因素分析的思想。一、心理学的变迁及其主要流派现存最早的与心理学有关的书面材料是公元前350年亚里斯多德写…  相似文献   

10.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和全球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带来了重大影响,通过系统梳理相关文献,厘清了“疫情经济学”的理论渊源,界定了“疫情经济学”的学科定位,并介绍了“疫情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认为,“疫情经济学”的创立具有丰富的理论渊源,包括流行病学的学科基础理论、相关学科的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政府有关疫情政策文件以及百年来人们应对疫情的实践经验; “疫情经济学”的学科可以定位为一门涉及多种门类学科的交叉学科,研究对象可以界定为人类社会在疫情发生、发展、疫后的各种经济活动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经济关系,研究主线为疫情的管理、影响及机遇; “疫情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疫情的概念及其演进、疫情的危害及其对经济的影响、疫情预防、疫情控制与管理、疫后经济发展特点与政策、应急产业发展与管理和疫情管理体制等; 创立“疫情经济学”学科,能够通过系统分析疫情来源,研究疫情防控措施,从而对疫情进行事前预控、事初急控、事中管控以及疫后经济恢复、疫情相关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对“大”的使用,并非完全基于经验参照的“大”的“有限”性,更多的是基于原始认知的“无限”性与艺术创作的“变型”性。“大”的“无限”与“变型”的隐喻功能,反映了人类对非现实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显示着人类缘于神话与童话的艺术气质;而“大”在现实中的“无用”的隐喻义,则启示人们对现实与人性中的种种缺陷,做出理性的思考,并由此管窥“大”与“小”所构成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真实状态。  相似文献   

12.
经济哲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自在中国形成以来引起了人们众多的关注和讨论。本文针对经济哲学研究中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认识和观点 ,进一步探讨了这一新学科的几个基础性问题 :经济哲学的内涵、定位 ;哲学视野中的经济学方法 ;经济主体性质的哲学剖析  相似文献   

13.
欲望竟然是财富增殖的幕后推手。18世纪思想家休谟的这一观点可谓惊世骇俗,影响着经济学的研究主题和发展进程。在哲学向度上,他把欲望界定为痛苦或快乐的情感体验,自私或慷慨的情感动机,并通过祛魅揭开了欲望的不知餍足的本性;在经济学向度上,他把欲望看成经济活动的根源:欲望是劳动的唯一动机,单个人的劳动产品无法满足欲望的多重性导致了交换,欲望无限与财富稀缺的对立,造成了私有制的分配方式,等等。然而,休谟彰显的欲望是自然性的欲望,从自然欲望的膨胀到社会财富的增殖之间存在断层。这种遗缺历史、物质维度的欲望致使休谟不能从根本上揭示欲望和财富之间的内在关联。但他从理论上对问题开启性的探讨,为斯密、马克思等后世思想家的理论创新预设了逻辑前提。  相似文献   

14.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 ,是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为综合解决这些问题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形成不仅十分必要 ,而且也非常紧迫。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以经济过程和经济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各自所起的作用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边缘性的社会科学 ,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对于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躺平“”摆烂“” emo”等词语充斥青年网络生活及其现实世界时,学者们一方面认为青年“低欲望”是挫折后的无奈和缺乏奋斗精神的低迷状态,另一方面指出青年“躺平”“摆烂”只是面对社会竞争压力偶尔休憩,并非真正的欲望降低。那么现状究竟如何?这种“低欲望”的认同状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调节?为此,本文以抗逆力的缓冲与免疫模型为研究框架,对青年“低欲望”认同的调节过程进行探究。结果发现,青年“低欲望”认同的发生率为19.39%,其“低欲望”认同受韧性品质与韧性资源共同调节,韧性资源与性别等人口学指标共同构建了青年的结构性不利,两种路径缓冲机制与免疫机制同时存在,且其间接效应同等重要。这提示人们对青年“低欲望”的教育引导可通过韧性品质培育与韧性资源两种方式来进行。  相似文献   

16.
刘继东 《今日南国》2008,(13):47-48
“哈租族”指的是一群以租为乐的族群,他们信奉“买不如租”的租用主义,高唱“不求一生拥有,只求曾经享有”的口号,他们花着手里有限的钱,享受着无限的租用乐趣:穿着租来的名牌,开着租来的跑车,养着租来的小狗,睡着租来的床铺,租用生活稳底地从原有的租房、租车向更为广阔的方向扩展。  相似文献   

17.
“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20世纪50-60年代的出现应归功于西方语言学者奈达、韦内、达贝奈特、穆南、威尔斯等人,但自70年代以后,通过霍尔姆斯、勒菲费尔、伊汶-佐哈、图里、巴斯奈特等人的努力,发生了“范式转移”,与文化研究结下不解之缘,并在90年代后殖民批评家斯皮瓦克、妮南贾娜和女权主义批评家谢莉·西蒙等人手中达到极致。这一“文化转向”昭示着翻译是浸透了时代欲望和社会关系的文化政治实践,并促使我们对传统译论有所反思。  相似文献   

18.
人类向自然过度索取的深层根源是人类对自己欲望的无限度放纵和追求.为此,发掘荀子提出的“节欲”、“养欲”、“导欲”理论,把“欲”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既不搞禁欲主义,又反对纵欲主义,这对于欲望横流的当今之世就有了非常重要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优化我国资源配置的对策选择许登昌人类社会的发展对各种经济资源的需求是无限的,这和各种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有限的,甚至是十分稀缺的将永远存在着矛盾。因此,如何把有限的经济资源合理、有效地配置于不同的使用方向,并有选择地将它们分配于各个需要使用经济资源的经...  相似文献   

20.
辛谭 《华人时刊》2005,(12):5-5
中国一些经济学者分析认为,“穷人经 济学”将是“十一五”规划的理念之一。未来 5年,中国在追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 “政策取向将关注增长的均衡、机会的均等 和社会的公平”,避免陷入“穷人更穷、富人 更富”的贫困陷阱。 “穷人经济学”不仅仅从道德上容易获 得大家的共鸣,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它也有助 于提高宏观经济效率,从而提高社会福祉。 “穷人经济学”需要关注收入分配和资 源分配,注重‘增长的均衡”即社会民众整体 收入水平的均衡增长,特别是关注民众收入 金字塔塔基的稳步提高。按照福利经济学的 一个基本观点,只有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民收 入水平提高了,才意味着社会福祉的增长。政 府需要调整收入和资源的分配,使得现有社 会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 譬如对于“富人”而言,收入增加后,个 人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使得其中用于消费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