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中国经济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及东中西部梯度开发的区域特征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民的消费行为,对中国城乡以及不同地区居民的消费习惯形成进行差异性研究能够揭示许多政策意义上的事实。借鉴Dynan提出的具有习惯形成的生命周期消费模型,一方面,结合状态空间模型求解出各时点上城乡居民的消费习惯参数,实证结果揭示了城乡居民习惯形成的变化路径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另一方面,结合面板数据模型求解出东中西部居民的习惯形成参数,揭示了中国居民消费习惯形成所具有的地区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消费习惯形成与经济发展水平、现期与预期收入水平以及市场化发展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2.
不确定性的测量是研究居民消费行为中的重点和难点,已有的测量方法常由于其对不确定性内涵界定不清、变量单一和适用性差等问题而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本文充分分析了已有方法的不足和可取之处,从居民对不确定性的心理感知出发,创造性地用心理偏差和心理偏差率来量化不确定性。通过对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的不确定性感知的科学计量发现:(1)农村居民的不确定性感知整体上大于城镇居民的不确定性感知;(2)不确定性感知的波动幅度在1993年之后呈现出下降趋势;(3)心理偏差和心理偏差率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虽然同为负向,但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影响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文章建立了一个含有消费习惯形成的实际经济周期模型来解释中国1978~2008年之间的经济周期性波动,其结果表明模型能很好地解释GDP和消费的波动性、投资与GDP的高度相关性以及投资的一阶序列自相关性,模型也能解释大部分的投资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同时包含有财富偏好和习惯形成的新效用函数,并构造了基于该效用函数的消费-投资组合模型.本文使用随机动态规划求解了模型,得到了最优解.此外,本文还使用最优解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投资者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的数值均小于3,从而解释了股票溢价之谜.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习惯偏好引入传统的预防性储蓄模型,构造出检验具有习惯偏好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的计量方程。然后利用中国26个省1999-2011年城乡居民消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发现,在控制了习惯形成效应后,城乡居民依然存在显著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但是该动机强度比无习惯偏好时降低了约1/2。同时,城乡对比结果表明,在绝对层面,农村居民具有更大的衡量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的绝对谨慎系数,其值约为城镇居民的1.5倍;然而基于现有消费,农村居民衡量预防性储蓄量的相对谨慎系数则要小于城镇居民,约为后者的60%。本文最后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对上述结果进行解释,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使用马氏链描述美国消费增长率,并使用马氏链算法求解了基于习惯形成的资产定价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发现,通过选取参数的合理数值,可以得到与美国历史数据相吻合的较高股票溢价和较低无风险利率,从而解释了Mehra和Prescott(1985)指出的股票溢价之谜和Weil(1989)提出的无风险利率之谜.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近二十多年来 ,在对具有可加性和时间可分离的常数相对风险规避系数期望效用模型的经验检验中 ,国外研究人员发现两个重要问题 :( 1 )欧拉方程或最优化问题的一阶条件被拒绝 (例如 ,Hansen和Singleton,1 982 ) ;( 2 )存在“股权溢价之谜 (EquityPremiumPuzzle)” (Mehra和Prescott,1 985 )。这也是对这类模型进行扩展和修正的原因。而在国内 ,肖俊喜和王庆石 ( 2 0 0 4)却发现了与其截然相反的研究结论 :( 1 )在通常的显著性水平下无法拒绝欧拉方程或最优化问题的一阶条件 ;( 2 )我国股票市场并不像美国等发达国家资本市场那样存…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在不同的要素替代弹性下,包含习惯形成的经济增长模型是否仍然能够解释“经济增长率越高,储蓄率便越高”的现象.本文采用CES生产函数对Cuadrado等(2004)和席晶等(2013)的模型进行修正,并运用数值模拟发现:无论要素替代弹性等于1还是小于1,经济都具有唯一的均衡点以及动态转移的运行趋势是一致的.当要素替代弹性等于0.8时,技术进步带来当期消费的增加不会导致经济出现长期的负增长和负储蓄现象.此时,若要储蓄率满足最终随着经济增长率加快而上升,同时满足在趋于均衡路径的过程中不断攀升,仅要求习惯形成强度大于0.23即可.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内部习惯形成、外部习惯形成与消费结构相结合,在构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广义差分矩估计对中国26个省农村居民1994-2007年住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农村居民的各项消费支出都表现出显著的内部习惯形成。内部习惯形成类似于谨慎,习惯形成参数越大,居民储蓄目标将越高,消费将变得更加节俭。这也是目前中国农村消费市场迟迟没有启动的一个重要因素。(2)城镇居民的消费示范效应集中体现在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及医疗保健支出方面。这三类消费支出都带有很强的“生产性消费”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农村居民消费更着眼于长期,而不是简单攀比。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习惯形成的原因以及对消费的影响,结论是:1.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城镇居民已经惯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他们追求的目标是保持消费长期稳定增长,而不是消费在各个时期的均匀分配,从而各期消费的效用是相互关联的。2.习惯形成参数越大,边际消费倾向就越低。即习惯形成下的消费行为类似于谨慎导致的消费行为。3.另一方面,较高的储蓄率也增强了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因此,消费的惯性越强,收入不确定性对消费的影响就越小。随后本文把习惯形成和缓冲储备储蓄理论结合在一起,利用1997-2007年中国26个省(直辖市)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习惯形成和收入不确定性都是导致中国城镇居民高储蓄现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理性习惯偏好与居民消费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城镇居民已经习惯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果一个家庭当年消费的数量和上一年相同,其幸福感就会打折扣;另一方面,消费还具有外部性,如果与他人相比自己的消费水平降低了,消费者的效用也会受到损失。因此,理性消费者的决策目标是保持消费长期稳定增长而不仅仅是消费在各个时期的均匀分配。利用1978-2008年中国26个省(直辖市)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得到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消费者的习惯偏好与制度环境有关。受传统计划体制影响,1990前中国城镇居民的习惯偏好具有明显的“短视”特征。1990-2008年的估计结果则支持了理性习惯形成假设。即内部习惯形成导致了边际消费倾向明显下降,并且消费攀比是理性的。 相似文献
12.
13.
《商业与经济统计学杂志》2013,31(2):131-143
This article explains the high level and the countercyclical variation of the equity premium in a consumption-based asset pricing model with low large-scale risk aversion. Investors have gain-loss utility over consumption relative to slowly time-varying habit. Stocks deliver low returns in recessions when consumption falls below habit; investors therefore require a high premium for holding stocks. The model's conditional moment restrictions are tested on consumption and asset returns data. The empirical estimate of large-scale risk aversion is low, whereas the estimate of loss aversion agrees with prior experimental evidence.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消费习惯引入Lucas (1987)模型,采用农村五等份收入户的人均消费数据进行数值模拟,结果发现: 消费增长比消费平稳更重要,且收入等级越高,这种相对重要性就越突出。相对风险规避系数一定时,两类福利成本之比随习惯强度变化的轨迹呈倒U型; 习惯强度一定时,两类福利成本之比随相对风险规避系数的增大而递减。相对于其他等级的收入户,促进消费增长的经济政策为高收入户带来相对较多的福利,而平抑消费波动的经济政策能为低收入户带来较多的福利。因此,政府在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同时,也应重视消费波动给低收入群体造成的福利成本。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使用者成本的角度解析参考利率,并根据2008年SNA构建用于中国FISIM核算的账户参考利率,利用实际数据核算并分摊现价FISIM总产出;借鉴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组关于FISIM价格指数的思想,结合中国存贷款特点,构建存贷款服务价格指数,并缩减现价FISIM。最后,分析现价 FISIM对 GDP与收入分配的影响,并探究不变价FISIM对实际GDP的影响。综观核算与分析结果,住户部门分摊的FISIM与净出口分摊的FISIM,会增加GDP。各机构部门的初次分配总收入、可支配总收入也因增加值、财产收入及经常转移等的变化而相应变化。不变价FISIM对经济增长波动率的影响大于其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住户生产核算是SNA2008的重要补充和完善。依据SNA2008经济生产的定义,本文界定出住户部门生产核算的范围,既包括住户部门SNA生产也包括住户部门非SNA生产,在SNA住户部门账户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对其经济交易项目进行相应的调整,得到拓展后住户部门账户体系的经济交易项目,并由此构建出住户部门的卫星账户。同时,本文还分析了住户部门非SNA生产对经济总体生产水平、收入水平及其对SNA2008体系下政府部门、为住户服务的为营利机构部门相关经济交易项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国内资本市场摩擦和国际资本流动摩擦引入RBC模型,并采用贝叶斯方法校准模拟了中国经常项目的波动轨迹。研究结果表明:(1)国内资本市场摩擦和国际资本流动摩擦是形成中国经常项目波动的重要传导机制,两类资本市场摩擦机制的引入有助于准确拟合中国经常项目波动的波动性、协动性和持续性等各项特征;(2)贝叶斯估计得到的中国的资本调整成本和利率风险利差的参数值反映了中国资本配置效率和国际资本流动程度介于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的水平之间;(3)中国经常项目波动主要由利率变动冲击和偏好冲击等两类结构性外生冲击通过国内资本市场摩擦机制和国际资本流动摩擦机制传导形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