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风生水起,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品牌效应的扩大,中国-东盟自贸区和泛北部湾区域建设给广西经济的腾飞插上了翅膀.中国工商银行广西分行紧紧把握这一发展机遇,挖掘金融区域发展潜力,加快创新发展步伐,推动经营转型,开创了经营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前言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区之一,防城港市是中国惟一与东盟有陆地和海上通道的城市,也是中国内陆腹地进入中南半岛东盟国家最便捷的海陆门户。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鼓舞下,在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战略构想下,防城港市正乘势而上、乘势而为,以构筑中国-东盟最便捷的国际海陆大通道为目标,狠抓港口码头建设,积极发展临海工业,加快推进城镇化、工业化步伐,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抒写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3.
7月23日,全国政协在政协礼堂召开专题协商会,围绕"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与建设,推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问题建言献策。7月26日,"2007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正式开幕,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在论坛上提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新亮点。从中央到地方,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构想的提出和实施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加快建设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符合国家发展战略要求,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旖"十一五"规划的一个战略性重要举措,对繁荣地方经济、促进西部大开发,推动中国与东盟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机遇难得,时不我待。  相似文献   

4.
金秋十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广西考察工作时,对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构建由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两个板块和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一个中轴组成的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的构想给予了充分肯定。广西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与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相连,沿江、沿海、沿边,地理位置独特,交通优势明显。除了陆上交通联系内地以外,还拥有北海、钦州、防城港等港口群,是我国惟一与东盟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是西南地区的出海大通道,在中国与东盟泛北部湾、泛珠三角等国际国内区域合作中,广西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桂平市地处广西东南部,居黔、郁、浔三江交汇地带,毗邻粤、港、澳,背靠大西南,距北部湾海岸直线距离110~300公里左右,与位北部湾海岸的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城市陆路交通便捷。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的构想,也为桂平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光辉美好的发展前景。桂平市将以此为契机,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加快融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步伐,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山水旅游城市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5.
泛北部湾商业银行经营合作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CAFTA框架下,泛北部湾是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核心区域,也是促进中国--东盟全面合作的重要桥梁和基地.金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对泛北部湾地区的开放和开发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在泛北部湾区域内是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结构,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与该区域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实现金融与经济的良好互动,必须加强商业银行之间的经营合作,更好地为该区域的经贸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6.
粱姗 《今日南国》2010,(15):20-21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和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全面开展,使得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城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南宁经济高速增长,城市建设成效显著,社会和谐目益加强。在泛北部湾经济论坛等区域合作重要平台的助推下,南宁在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前沿优势、通道枢纽及核心城市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南宁的变化让人惊叹,南宁的兴盛更让人憧憬和期待。  相似文献   

7.
唐宁 《今日南国》2007,(2):8-11
北部湾,南海西北部一个半封闭的海湾,湾顶是广西,东面是广东的雷州半岛和海南省,西南为越南。广西南濒北部湾,背靠大西南,远眺十多个海外邻邦。潮起潮落的北部湾(广西)沿海地区,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多次经济发展机遇中,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一轮又一轮的改革开放大潮中沉寂着、等待着……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并连续三届成功举办以及“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广西对沿海地区开放开发的思路逐步形成。2006年10月5日晚,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北海召开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放开发座谈会。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在座谈会上提出,广西要主动融入和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放开发,努力把广西沿海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一极,把广西打造成为中国与东盟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相似文献   

8.
整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式。广西北部湾企业所具有的独特地理环境决定其既有广西北部湾的悠久的文化特点,又有东盟国家的多样的文化特色.对广西北部湾企业进行文化整合,事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北部湾经济的发展和东盟经济圈的壮大,鉴于此,进一步对建立广西北部湾企业文化的整合途径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的推进和加强给广西中小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使其面临巨大的挑战.在此环境下,跨国经营是增强广西中小企业经济技术实力和经营活力的有效途径,是调整广西产业结构转移过剩生产的要求.开展跨国经营可以在更大范围配置资源,扩大出口,打破贸易壁垒,能够促进广西中小企业发展,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和泛北部湾新经济区域的形成,广西与东盟各国频繁的国际区域合作及对外交流活动对广西高级翻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尽快培养合格翻译人才服务社会,广西高校对翻译人才培养制定了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今日南国》2007,(21):10-15
近年来,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这些平台,广西在对接东盟方面不断迈出新的步伐。建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对东盟的贸易增速加快,也使广西在东盟国家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广西的区位优势得到东盟企业的关注,广西的平台作用得到东盟国家的认同,而广西的市场与商机同样也成为一个香饽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其中。这些投资者不仅来自国内东部沿海发达省市和港澳地区,也来自东盟10国和欧美日韩,广西已将自身发展形成一个雪核,在滚动中积累着资本能量,随着发展的加快,最终形成一个稳定快速发展的雪球效应。在中国和东盟10国的共同孕育下,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就像一个成熟的苹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对广西来说,通过几年的努力,终于让广西随着博览会带来的机遇焕发出新的活力。随着广西在东盟国家中的影响更加深入,广西对外开放的步伐将更加坚定从容。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北部湾开发,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两会一节”落户广西,我国与东盟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沟通与合作愈加紧密。作为双边沟通的首善之区--广西,无论从服务于国家发展计划还是其自身发展建设的需要考虑,保证并加强双边的信息交流与畅通十分关键。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与个别东盟国家在领海存在一些摩擦,为达到双边的政治互信、加深理解、化解矛盾,更要搭建畅通无阻的信息平台。为此,具有视听优势的广西电视媒体应该在促进双边的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并且,无论从国家战略的媒体责任,广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还是媒体本身的差异化竞争、突出重围、利用优势资源等方面来看,广西电视选择“打东盟牌”都是明智之举。实际上,广西电视媒体已经意识到自身的使命与责任,比如,广西电视台将其定位为“广西电视台面向东盟,努力打造区域性国际传播平台”。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改革,广西电视媒体努力践行着“打东盟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完善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和开放合作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自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概念提出以来,各界人士为本区域的发展不断出谋献策,由于种种原因,发展的效果还是远远落后于其他具有相同地位的经济区.如何赶上全国经济区发展步伐,突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地理位置优势,本文通过对构建大企业集团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中的意义进行探讨,分析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构建大型企业集团的有利条件,最后对如何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有效构建大型企业集团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泛北部湾区域包含我国四省及东盟海上六国.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盟海上六国经济体的金融结构已呈现出向市场导向型转变的特征,但在直接融资内部结构上,东盟海上六国经济体仍呈现多样化的特征;而泛北中国四省的金融结构仍是银行主导模式.泛北部湾区域金融发展具非均衡性,该区域产业结构具有二元特性以及该区域法律制度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泛北部湾区域金融结构主导模式应具有层次性,并渐进发展:政府主导型--银行主导型--银行、市场混合型--市场主导型.在这种转变过程中,政府、银行、市场各方要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赵廷和 《今日南国》2008,(16):44-46
广西与越南有1000多公里的陆地边境线,涉及东兴、防城、宁明、凭祥、龙州、大新、靖西、那坡等8个市县。这一带以及云南与越南和缅甸的交界,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两廊一圈”的前沿。广西沿边地区是广西对外贸易尤其是对东盟贸易的重要平台。2008年1月,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我国与东盟合作的一个重要支点,作为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一个战略高地,对于毗邻北部湾经济区的沿边各市县来说,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这新的历史阶段,广西沿边各市县要主动融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努力发展沿边经济。而农村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的发展关键在人才,深入研究广西沿边农村人才发展战略,对推进广西沿边地区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力推进共同市场建设,把广西建设成中国与东盟商贸基地,这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双方深化合作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而广西,具有成为中国与东盟商贸基地的条件. 建共同市场促对外开放 近年来,广西与东盟贸易占广西外贸总额的比重逐年提高,从2003年的25.9%上升至2009年的34.8%.东盟作为广西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市场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相似文献   

17.
过去10年,广西倾全区之力与智慧,借力中国-东盟合作,成功实现了地方发展战略与中央国家外交、经济战略的有效协同与融合,实现了发展战略国家化、发展态势东盟化、平台优势持续化和沟通渠道南宁化,形成了区内双核、国内三南、国际东盟三个层面的主动开放战略格局,走出了一条全方位开放驱动后发腾越发展的"广西道路"。展望未来10年,广西应积极战略作为,创新与拓展"南宁渠道",成为中国-东盟合作"大事作为"的主要平台;构建面向东盟开放的"两角一线"战略支点,形成南南合作的纵深梯度;开放倒逼驱动海陆协同,进一步提升中国-东盟合作中广西区位优势;全方位"借势",突破广西自身开放资源与能力的极上限束缚,聚集和调动更大的开放力量;创设中国-东盟合作"飞地",建设面向东盟开放的"国内命运共同体";"政之交"与"民相亲"携手,推动"中国-东盟合作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8.
广西在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中具有的独特的区位优势,是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过程中经济交往最邻近、最便捷的地区,中越"两廊一圈"的构建使北部湾三角经济区的区位优势越来越明显,因此研究广西与东盟沿海国家在次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工业产业对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产业对接是基于比较优势的产业分工与协作的具体表现,是产业价值链及其各环节之间的相互衔接与整合。  相似文献   

19.
陈秋华 《今日南国》2007,(11):34-37
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等国家领导充分肯定了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是一篇大文章,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前景广阔,希望广西沿海发展应形成新的一极;全国政协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列为今年专题协商议题;《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纲要》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列为西部大开发三个率先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加快,“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深入实施,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西南六省区市区域合作不断深化。这些都给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指明了发展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提供了叠加机遇。可以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正风生水起,有望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经济区之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抢抓叠加历史机遇,积极实施重大发展战略,努力实现率先发展,着力打造成为泛北部湾经济发展新高地,使广西沿海发展尽快形成新的一极。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自2002年全面启动到2010年零关税的实施,中国与东盟10国在进出口贸易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力争实现互利互赢的局面.文章通过仔细分析广西农产品经营现状,并结合1994~2011年中国—东盟农产品进出口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广西农产品出口来说零关税并非实际性利好.在此基础上,寻找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提出对策,创新适应零关税影响的广西农产品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