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漕政与国家稳定休戚相关,历代统治者皆极为重视.进入晚清,在官、吏、绅组成的既得利益集团的把持下,漕政百弊丛生,不但漕粮征不及额,更严重的是,在漕粮浮收的重压下,底层百姓不堪忍受,屡屡酿成激烈的抗漕事件,严重威胁到清王朝的统治基础.太平天国起义后,财政更为窘迫,社会矛盾激化,危局下,清王朝被迫整顿各地漕政.面对积弊深重的湖北漕政,巡抚胡林翼以圆融老练的政治手腕,一方面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切实可行的漕务章程,通过清丈等方法抑制官员、胥吏、缙绅藉浮收牟利的不法行为;另一方面,则一本雍正朝耗羡归公用为养廉之要旨,采取将州县陋规合法化等举措,调整、平衡各方的利益,营造出“自上而下”的让利态势,促使湖北各州县顺利裁革漕粮浮收,达到了“取中饱之资,归之上下”的效果,使湖北成为有漕各省整漕减赋的典范,其为政之道值得后世借鉴.  相似文献   

2.
自隋炀帝开通运河之后,漕运成为历朝历代统治者所重视的一项内容。延续到了清代,更是被称为“三大政”之一。清中叶以后,清朝的封建统治日益腐败,世风日下,萎靡不振,漕政也是弊病丛生,已严重威胁到京师的粮食和财政供应。有着“干国良臣”美誉之称的陶澍,为了打通这条大动脉,维系清政府的正常运转,在“经世致用”思想的指导下,通过裁汰冗员,删除浮费;严禁包漕,严格制度;治理运河,疏通河道;另辟新径,漕粮海运等措施,对漕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给后世留下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文章试以陶澍漕政改革为中心,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晚明思想家李贽因为思想史的背景、生活阅历,以及个人思想上的喜好,40岁之后便以求生死之道为人生之首务.他从求"真人不死"之道到寻"出离生死"之道,其生死观可谓亦儒亦道亦佛,又是非儒非道非佛的,只能定格为"李贽的生死智慧",是一种综合性的创新.其意义在于为现代人树立起一个观念:思考死亡问题有着重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处于古今中外交汇之际的林则徐,正视西方国家的双重挑战,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他所继承的民本主义思想,随着以恃民兴邦、恃民卫邦为中心的救亡图强斗争实践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发展升华,这就是从恤民生以筹国计到恃民力兴民利抓固本之根本的升华;从传统的富民强国之方到商农并举,开眼看世界,着力扶持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升华;从恃民兴邦到足民实边,恃民卫邦,实现民本主义在与爱国主义并进中的升华,这就是林则徐这位近代伟大的民本主义思想家、爱国者和民族英雄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5.
林则徐是被近现代学者尊称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伟大历史人物。经过一百年来对于林则徐的热点讨论,我们应该在以往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传承的视野中来考察林则徐的伟大历史贡献及其地位。虽然说,林则徐在当时对于"睁眼看世界"的深度和广度是有限的,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反思与启蒙远不如他的后辈们来的完备和具有系统性。但是,他继承了自宋代以来朱熹、李贽等所秉承的勇于创新进取的文化精神,率先突破固有的文化思维,探索新的适应时代变化的图强之路,其艰辛困难是后人所难于想象的,其阻力的强度是后来者所无法比拟的。正因为如此,林则徐作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在中国传统主流优秀文化传承重要转折时期的"筚路蓝缕"之功,应该被永久地载入史册,为我们后世所敬仰和继承发扬。  相似文献   

6.
明成化十年,漕粮行改兑法,运军需赴州县水次收兑漕粮,这是一次重要的制度变动。"一条鞭法"推行前,漕粮民收民解,旗军、运丁常常盘剥里甲和粮长,至嘉靖朝这一现象更加普遍化。为避免旗军、运丁的勒索,加上江西河道不利航运,自万历朝起江西州县即在省城购置漕仓,于省仓兑粮与运军。"一条鞭法"推行的过程中,漕粮官收官解,这时州县也设立了一批漕仓。至清乾隆朝,南昌城外西北、西南已漕仓林立。这些城外漕仓后来成为试馆、会馆,供士子考试及州县官民赴省之用。通过明清江西省城外漕仓兴起的历史,可以认识贡赋体制对于形塑城市空间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魏源称道光六年试办海运漕粮"费仅百四十万",河运帮费"丝毫无有焉";而主持海运全局的琦善向皇帝密陈海运所用皆为外筹办漕杂费,不但丝毫未费帑项,且较河运省费甚多。经考证,海运之费不仅包括海上水运之费,还包括首尾两段的内陆河运之费,合计白银1424380两,其中州县帮费银约1007880两、帑项约416500两。琦善深知道光帝只不过把海运视为权宜之计,为迎合道光帝吝惜帑项的心理,故意把海运费用窄化为海上水运之费,又把饱受诟病的河运帮费说成是海运杂费,以邀功沽宠。魏源明知海运用了河运帮费而称河运帮费"丝毫无有焉",反映了他希望兴海运以除漕弊的变革大计。  相似文献   

8.
漕运是封建王朝的生命线,“国家大计,莫过于漕”①。清嘉庆道光年间,伴随着吏治的腐败,漕务弊端丛生,南漕北运屡屡受阻,清王朝面临着严重的统治危机。江苏巡抚陶澍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力排众议,行海运,除漕弊,使漕务得到明显改善。陶澍漕务改革对于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漕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前,史学界对此研究不够,陶澎的历史地位没有得到充分肯定,本文就此作些探讨。一、嘉道时期的漕务危机清嘉道之时,漕弊丛生,大端如下:1.漕政衙门冗员充斥。有清一代,人们视漕运为利薮,漕政衙门人员日多,到嘉道…  相似文献   

9.
孙婧婍 《中州学刊》2022,(2):121-124
南宋时期的东南漕运因漕供机制变化、转般与直达供漕方式的交替进行、漕供运程远及供输压力大而产生了水脚糜费。官般与民般这两种承运方式在运行中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脚糜费。漕粮交卸地变动与州县官员违规办漕过程中的水脚糜费,导致上供欠折。对水脚糜费造成的上供欠折,宋廷借助货币政策与司法手段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魏源,1844年考取进士时,年已五十,后数年间任江苏兴化知县、高邮知州。他在为政期间,致力于盐政、漕务、河运的改革,兴修水利,取得了显著的治绩。然而他一生最大的成就,乃是体现其“变革”思想及以“富国强兵”为主旨的大量著述。其中,他自称为“创榛辟莽,前驱先路”的《海国图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论林则徐的货币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了林则徐的货币思想.文章共分三部分:一是论述了林则徐主张对外国银元实行市场管理,规范其流通轨迹,毋须对之实行"抑价"或禁止流通,并按市价收缴小钱的思想.二是论述了林则徐主张自铸银元以取代外国银元和维持钱票流通的思想.三是论述了林则徐主张严禁鸦片以塞漏厄,防止白银外流,挽回货币和财政危机的思想,及其禁烟的思想特点.  相似文献   

12.
林则徐从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即二十二岁时,担任厦门海防同知书记起,至道光三十年(1850年),即六十六岁任钦差大臣,驰赴广西镇压天地会农民起义,途死于广东普宁县行馆止,前后经历了四十多年的仕宦生涯。他先后在厦门、南昌、杭州、江苏、陕西、湖北、河南、山东、湖南、广州、甘肃、云南等地任官,其中以江苏连续任官时间为最长。清道光二年(1823年),林则徐升江苏按察使,主持全省的司法刑狱之事。道光十二年(1832年),又出任江苏巡抚,主管全省的民务。今年是林则徐诞生二百周年,本文拟对林则徐在江苏任官期间之政绩作一些论述,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13.
监狱问题的法理透视--以狱务公开为解析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狱问题是法学界鲜有人问津而又颇具挑战性的边缘学术课题.本文拟以狱务公开为监狱问题的学术切入点和现实考察背景,对监狱学术问题作一番初步的探讨.本文认为,当前中国监狱系统正在积极推行的狱务公开可以视为实现监狱惩罚改造权与罪犯基本人权的适度均衡的一种有益的探索.狱务公开是保障囚犯这类典型的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实现监狱惩罚改造权与罪犯基本人权的适度均衡的不可或缺的程序性保证和有效路径.本文作者呼吁:让阳光与监狱亲密接触,让刑罚的执行在阳光下进行,让人道主义的光芒普照包括监狱在内的大地.本文作者希望中国监狱改革能为国际社会贡献出具有独创性的"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14.
弥衡是三国时期的一个小人物,但他却是一个不同凡响的人.世人皆知他狂傲,大骂曹操的弥衡最后被黄祖杀死.表面上弥衡之死是"他杀",其实是"自杀",而且是"借刀杀己".他以此方式维护生命的尊严,探求生命的意义,因此,留给后人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庄子继承老子以"道"为美的学说,把"道"从物之外移入物之内,建构了他适性为美、全性为美的美学思想体系。在美本质论上,他主张"自适其适",认为美在生命体本性的张扬,实开生命美学之先河;反对"适他之适","役人之役",成为身外之物的奴隶和殉品,对于认识美是人性的对象化而非异化弥足珍贵;在美感论上,他提出"至乐无乐",对认识深度审美颇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焱 《船山学刊》2016,(2):22-30
道学传统上由濂溪的《太极图》之第二圈出发并结合象数易学上的《河图》与"天地之数",构成了其基本的宇宙生成论模型并以之为其伦理学思想服务。而王船山对这一传统进行了批判,他对"五行"做了去实体化的处理,重新诠释了"天地之数",将其中的思想范式由"借天为说"改为"自天而说",把传统象数融入到对于以"神化"为核心的气学宇宙论之生成学说的诠释当中。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同志号召全党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他明确指出 ,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 ,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 ,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 ,是建党兴国之本。当前 ,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对于确保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具有重大意义。贯彻落实求真务实精神 ,关键是深刻理解和把握胡锦涛提出的“四求四务。”其中的“四求” ,为解决“四务”指明了方向 ;而“四务”既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关键问题 ,又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重要经验总结。只要我们把求真务实精神落实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18.
邢学敏 《齐鲁学刊》2006,(1):103-105
郑当时是西汉武帝时期的著名大臣,他历任右内史、詹事、大农令等职,在治理黄河、议开漕渠等方面颇有政绩。同时他还以爱贤、敬贤、荐贤的侠风闻名于世。他的显达为中古荥阳郑氏家族开辟了兴盛之路,从而成为家族的兴盛始祖。  相似文献   

19.
儒家的"中庸"之道,认为"允执其中"、"时中"、"权",这是高明的统治者把权力运用得恰到好处的一个"政治秘诀","无过无不及"的主张充分显示了政治策略上的辩证法思想,而"致中和"则是解决政治矛盾的总体思维.当然像"明哲保身"之类的训务,则反映了"中庸"之道的两面性.  相似文献   

20.
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林则徐遣戍新疆一百四十五周年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六年八月一日至七日在祖国西陲边城——伊宁市举行。这次讨论会上着重研究和探讨了林则徐谪戍新疆时期的思想和实践,颂扬了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和高尚品质。有的同志认为,林则徐在新疆的实践都是在其筹边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在整理屯政、履勘荒地、调协民族关系等方面的活动,又丰富和发展了他的两防筹边思想。而兴修水利、勘垦荒田是林则徐在新疆经济建设上的主要贡献。林则徐在新疆期间,还非常注意和调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搜罗新疆当地兄弟民族的历史与现状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