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道德意识:传统与现实的困惑也许还没有哪一代青年像当代青年面临如此纷杂、对峙的道德观念的困扰。倘若说许灵均《牧马人》、高加林《人生》和禾禾《野山》这一代青年在人生、事业与爱情方面的痛苦抉择,典型透视出人民共和国的同龄人在现实生活大裂变中那种无所适从的精神惶惑感,那末80年代青年(大跃进至文革初出生的一代),他们今天面对的历史与道德之间的选择就显得更加坦率、浮躁与焦虑。因为他自懂事起,就受着十七年正统思想和“文革十年”极左思潮的双重裹挟。但他们又没经历大哥哥大姐姐从狂热“愚忠”到备感受“愚弄”的沉重历史磨难。他们的个体社会化过程几乎是在上述这两种既相似又背离的价值体系中展开的,但仅仅又都只接受其边缘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1992年10月14日至20日俄罗斯召开“青年与欧洲社会变迁:综合与分化”国际研讨会。在欧洲的发展中,20世纪末突出了两大矛盾进程,一方面是西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一体化,另一方面是东欧总体的分解和新的独立国家的形成。目前,东欧社会的新极权为未来一代的生活提供了新的生活条件,其社会文化也将影响作为一体化中的东欧的好几代人。这次会议与FSA教育社会学和青年社会学研究委员会、俄罗斯议会青年问题委员会联合召开。会议在莫斯科举行全体会议和小组讨论。小组讨论的专题有:(1)青年、代和社  相似文献   

3.
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当代青年在感受世博、参与世博的过程中,以自己旺盛的青春活力和开放姿态,不断接受新观念、呼唤新精神、演绎新时尚,以青年特有的开拓精神和创造潜力,不断催生和创造新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在体现青年新的精神风貌和生活品位的同时,为城市发展和文明进步注入了新的动力。世博会在上海召开不仅对上海以及中国经济社会产生积极影响,而且对市民特别是青年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对青年素质的提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是个体与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文明与市民素质是长期认知和行为的积淀,那么,后世博时代青年素质仍会持续深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二大把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至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提到了全体人民面前。今天的一代青年,出生在新中国,经历了十年内乱一大曲折之后,他们将要在党的领导之下,亲手完成这一战略任务,迈入新的世纪。他们能否胜任历史赋于的重托?这是众所关注的。如何认识这一代青年?如何看待这一代青年?社会上众说纷纭,评价不一。我们在发动各方面力量对青年现状与特点作了一番调查研究之后,于十一月下旬,召开了“青年现状与特点”座谈会。会上交流了三十份书面材料,有论述大学生、青年工人,待业青年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的文章,有对各类青年队伍现状、业余爱好及需要的调查报告等。  相似文献   

5.
香港青年的特质及对参与社会服务的看法规时香港的青少年大多出生在70年代末。十几年来香港的社会风气及传统观念产生了重大的变化。虽然.这一代的青年毋须承受香港早期的贫困压力;然而,面对这个信息发达.竞争剧烈的大都会,他们所面对的困境,亦是可以想见。这也就造成青年在参与社会服务或青年团体的参与上体现出特有的取向和表现。一、消费主导“消费的一代”似乎是现今香港青年的代号。由于香港的发展渐趋向高科技和商品化。我们更容易接触世界其他地方的潮流信息。面对生活上的压力和竞争,在商业世界鼓吹的以享乐作为主导的生活模…  相似文献   

6.
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垮掉的一代”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着自身的感受和诉求。其自发式写作方式、性态度、吸食毒品、流浪和参禅等生活方式与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现阶段出现的部分非主流青年行为方式有着很大的相似性,研究“垮掉的一代”的表现表达方式并分析其实质内容,对我国非主流青年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调研思路、目的与实施 历经近百年沧桑的上海淮海路商业街,经过大规模的建设、改造,这条汇聚了东西方文明和现代商业文明的老街在世纪末回复了青春,与上海特大城市地位相称的、具有高雅特色的、多功能、国际性现代化商业街区已初具规模.新的功能定位、日趋白热化的商业竞争,向沿街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道德和行风状况被称为社会风气晴雨表的“窗口”行业正处在竞争的前沿,其从业者、特别是职业青年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整条商业街的繁荣和未来发展.我们不禁要问:沿街“窗口”行业职业青年素质状况是否与淮海路的功能定位相适应呢?在新一轮的挑战来临时,他们能否抓住机遇、勇于竞争、争做上海青年的示范群体呢?对于青年的成才要求,社会、单位是如何应对的?青年的成才环境又如何呢?等等.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正是我们希望通过调查研究能够解答,并从中获得启示.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在当代一些青年眼中,似乎已经失去了他们前辈眼中有过的那种夺目光彩。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面对资本主义国家遥遥领先的技术、经济、文化和物质生活水平,一些青年疑窦顿生: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吗?有些青年甚至直言发问:如果我们也搞资本主义,中国不也早就富强起来了吗?何言以对当代一些青年发出的这种疑问,这对于青年工作者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工作来  相似文献   

9.
青年研究及其基础理论建设,应从厘清“谁是青年”和“青年是谁”这两个问题入手,不求构建那种主观的、封闭的庞大体系,而应注重回归青年自身,回归社会与青年的种种互动关联研究,在一个开放的状态下,在一个自然生成的过程中,以高度的学术自觉,吸纳和吸引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力量,走一务“集约化”发展的路子,逐步改变中国作为青年人口大国却是青年研究弱国的不合理局面。  相似文献   

10.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党的领导下,高举爱国主义光辉旗帜,自觉肩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勇于探索、执著追求、不懈奋斗,使我们国家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用“前所未有”、“翻天覆地”、“突飞猛进”等词来形容怎么也不过分。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背景下,街角青年的街头生活状态已有了新的变化。鉴于此,笔者使用田野调查的方法,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深入访谈,对街角青年的街头生存状态进行调研。研究发现:街角青年处于“黑暗生存”状态,呈现出“黑暗的家庭生活、黑暗的街头空间、黑暗的帮派文化、黑暗的资产经营及黑暗的犯罪手段”等五大特征。  相似文献   

12.
敬告青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今年是“五四”运动七十周年,“五四”是怎样开始的?在学术界有很多争论,我们认为,“五四”的上限,可以溯至陈独秀的“敬告青年”,正是陈独秀的“敬告青年”揭开了“五四”的帷幕,吹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号角。青年朋友们,当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重读这篇文章,你就会明白,我们仍然没有超越“五四”,陈独秀在文章中响亮地提出的: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不仅规定了七十年风风雨雨的格局,而且成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之血洒荒原的宿命。骄傲是它,悲衰亦是它; 爱是它,恨亦是它。那是一九一五年。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学术界流行一个新词,叫“组群”,大概相当于以前说的“代”。过去讲“代沟”,现在改作“组群隔膜”,意思没有什么不同。有人认为,20世纪的中国读书人可以分为四代,即:五四学潮一代、救亡一代、四五运动一代和“世俗”一代。这是一个有意思的划分。与“世俗”一代相比,前几代人无疑更充满政治激情和社会理想,也无疑更多地感受到集体理想的负面作用。如果面对同一话题。他们心灵的河床又会怎么样? 也许编辑部匆忙之中选择的多是“午后的阳光”,很局限,也许作者的观点仅是代表个人,但是,他们会使我们多一双真实的眼睛……  相似文献   

14.
青年与风险:反思性及其挑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某种程度上说。当今的青年一代可被认为是在一个以风险社会为主要标志的社会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当今青年社会化环境向“脱域”与陌生变迁;青年社会化机构向“时空压缩”与即时性转变;青年个体化方式也产生了“选择‘与责任的革新。在风险社会中。青年的教育、就业及亲密关系都表现出新的特征,在这种境况下,一直以来被认为权威的专家调查和分析也越来越使人感到迷惑,一种有效的方式就是深度反思新一代青年在未来的时期中将要面对的各种挑战。所以,适当的反思是可行而且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面对部分留守孩子的成长问题,有学者警示:他们可能成为“被毁掉的一代”,可能成为新的不稳定因素。在诸多问题暂时还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做?听一听来自社会各层面的声音。  相似文献   

16.
也许还没有哪一代青年比当代青年更令人感到困惑、目眩和捉摸不定了。因为当代青年其实是个很难下定义的社会现实:十六七岁至廿三四岁、少年向成人的过渡阶段。具有儿童和成人两极心理的“边缘人”。一组骚动不安、情绪波动起伏的混合物。处于身心发育、精力过剩、求知欲强、渴望成才“黄金时代”的心理断乳期的生物群。于是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这个中国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如今已经鲜活而又现实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时代的列车以其固有的速度驶到了20世纪90年代的站台,幸运的当代青年终于得以跻身其上。毫无疑问,当代青年将是建立和塑造中国市场经济的一代,也是中华民族完成跨世纪飞跃的一代。  相似文献   

18.
李黄珍  张慧娟 《职业》2009,(2):13-13
“千名研究生争当猪肉佬了”“某名牌大学生应聘当保安”“中山大学博士生当上了宠物美容师”“百名海归硕士争当居委会大妈了”“牛倌职位遭大学生哄抢”……我们可以看到,人们的求职理念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究竟该以怎样的姿态面对?《职业》杂志提出“以变应万变”来适应特殊环境的新观点、新理念以及新解决办法,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社会结构的变迁,必然导致人的文化价值观念结构的变迁。初创于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动,同时也是青年价值观变化最快、最深刻的时段。该文聚焦于“后一代”青年特性融入社会结构变迁这一背景,分析其时代特性以及社会结构的嵌入性。近20年来,青年在接受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影响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挑战主流文化及其价值观,创造其新的文化和价值观。因此,主导价值观被青年所认同与接受的同时,也将更多吸纳青年价值观中具有活性的成分.从而使社会主流意识因为得到青年文化的反哺而走向年轻。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主题:青年发展与发展青年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如果说20世纪青年研究主题是“青年教育”,21世纪青年研究主题则将扩展至“青年发展”。研究青年发展,首先应研究影响青年发展的内在动力与维度取向。新世纪青年的发展,不再像以往几代人,仅在某一维度追求发展。而是希望在三个维度(价值、技术、效用)上都得到发展。青年已从“边缘”走向“主流”;青年从成人“接受”转向对社会“反哺”。因此,要关注青年发展中的“新白领”与“后现代”现象。改善青年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加强对未来的青年政策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