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朱翊敏  李蔚  刘容 《南开管理评论》2012,15(3):33-41,71
本文通过实验设计,探讨了慈善营销中产品与慈善组织的契合度、消费者对慈善组织的熟悉度以及产品性质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并得出了结论:契合度、熟悉度和产品性质对消费者响应存在主效应,契合度与熟悉度之间、契合度与产品性质之间存在交互效应。根据研究结论,作者针对企业选择合作伙伴、开展慈善营销提出了相应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现代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开始承担企业社会责任(CSR),企业履行不同的CSR方式对消费者品牌评价会带来不同的影响、企业如何结合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CSR行为方式实现社会与企业的共赢等问题是现有文献的研究断层。本文通过实验研究,检验了产品相关责任行为、慈善行为、公益实践这三种CSR行为方式对消费者品牌评价的影响。研究发现,CSR行为中产品相关责任行为和慈善行为对消费者品牌评价的提升作用显著,其中产品相关责任行为的影响作用最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在企业慈善行为中,产品与CSR行为的匹配性对消费者的品牌评价具有调节作用。本文的理论创新点在于,测量了产品相关责任、慈善行为、公益实践三种方式对消费者品牌评价的影响差异,进一步分析了CSR行为与产品的匹配性在善因营销和捐赠行为这两种慈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的不同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对企业进行CSR决策提供了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柳键  吴鑫  唐艳群  邹子涵 《管理学报》2023,(8):1225-1234
以善因营销为竞争手段,构建基于善因营销策略的两企业博弈模型,对比分析不同情形下实施善因营销策略企业利润的变化,并探究消费者社会责任感对企业公益行为的影响,优化确定企业获利的公益投入区间。研究表明:(1)消费者社会责任感越强烈,企业实施善因营销策略的动力越大;(2)相比于两企业均实施善因营销策略情形,单一企业实施善因营销策略获利更大;(3)当企业双方公益投入差额较小时,两企业均能通过善因营销获利;(4)相比于市场强势企业,弱势企业也有动机提供更多的公益投入。  相似文献   

4.
基于消费者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归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归于理论,探讨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归因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事件的实证调查,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利他归因会正向影响消费者的企业态度和产品感知质量,而利己归因会负向影响企业态度和产品感知质量,并且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归因经由企业态度、产品感知质量的中介,影响产品态度和购买意愿.研究结论有助于企业管理者正确开展企业社会责任活动,降低利己归因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情景下消费者的伦理购买意向研究——基于TPB视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运用大样本问卷调研法,基于TPB视角重点分析消费者的伦理购买决策机制,旨在考察中国情景下影响消费者伦理购买意向的深层次因素。研究结果发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与感知行为控制会显著影响消费者的伦理购买行为意向,其中主观规范是购买意向最有影响的预测变量,表明中国情景下消费者在进行伦理购买决策时更倾向于遵从社会规范的影响;进一步感知行为控制不仅直接显著作用于伦理购买意向,还通过行为态度对伦理购买意向产生间接的重要影响,表明在中国情景下如何真正提高消费者伦理购物时的感知行为控制程度是企业实施伦理营销时面临的关键性问题。总体而言,本文结果表明,修正后的计划行为理论对中国情景下消费者的伦理购买意向能够进行有效地解释与预测,说明计划行为理论具有良好的跨文化适应性。最后,本文为中国企业伦理营销战略的实施提供重要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企业营销社会责任理论的推动下,我国企业越来越重视公益营销策略的运用。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基于4R营销理论,对公益营销策略的内涵进行了新的诠释。通过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对社会和沈阳工业大学两组样本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初始题项适合作为量表测项,由此开发了一套适用于我国企业的4R公益营销测量量表,以期成为我国企业营销调研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信息框架下企业与慈善事业的契合类型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采用两个2×2的组间实验设计,探讨了契合类型(形象契合/功能契合)、文字表述方式(积极表述/消极表述)与图片呈现方式(突出企业/突出慈善事业)对消费者响应的主效应以及交互效用。结果表明,契合类型、文字表述方式和图片呈现方式对消费者态度的主效应显著;另外,在形象契合情况下,文字表述方式和图片呈现方式对消费者态度影响的差异显著,而在功能契合的情况下,这种影响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企业声誉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消费者口碑传播行为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彧彧  娄卓  刘军  宋继文 《管理学报》2009,6(3):348-353,389
在拓展企业声誉的态度结构基础上,借鉴"态度-行为"模型,从消费者角度研究企业声誉态度的形成影响因素,即企业声誉对消费者口碑传播行为的作用.对261名消费者的调研数据的分析表明:情感导向的企业声誉态度对消费者口碑传播行为的影响最大,企业声誉的行为倾向因素对口碑传播行为存在显著影响,而认知因素的影响不明显;对企业特征包括发展、吸引力、质量和责任的感知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企业声誉的各方面.另外,责任、发展和吸引力感知三者通过情感态度影响消费者口碑行为,质量、发展和吸引力感知三者通过行为倾向态度影响消费者口碑行为.  相似文献   

9.
李雯  夏清华 《管理学报》2013,(9):1338-1344
以创业事件理论为分析框架,通过对广东、浙江、湖北三地创业者的问卷调研,系统探讨了感知合意性、感知可行性及其交互效应对创业行为形成的影响机理,以及社会网络构建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感知可行性对创业行为形成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感知合意性的影响却并不明显。在社会网络构建能力的调节效应下,感知合意性与感知可行性存在着一种交互机制,低感知合意性(感知可行性)情境下,个体的感知可行性(感知合意性)对创业行为形成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营销伦理对品牌重生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构建了非营销伦理行为、品脾资产衰减和品牌重生难度三个变量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利用来自教育培训业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非利他主义营销行为和非社会公正营销行为直接影响品牌重生难度;利己主义营销行为对品牌衰减影响显著,并对品牌重生难度产生间接影响;非经典效用营销行为对品牌资产衰减和品牌重生难度都产生了直接影响,并对品牌重生难度产生间接效应;品牌资产衰减对品牌重生难度存在显著的直接影响。消费者从不同视角感知到的企业非营销伦理行为越严重,企业品牌重生的可能性就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