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德国统一后原东西德地区之间的法律冲突及其解决问题进行探讨:①德国统一前两德之间的法律冲突及其解决;②两德《关于实现德国统一的条约》对原东西德地区之间法律冲突的影响;③统一后的德国法院在审理涉及原东西德地区之间的法律冲突案件时所面临的若干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
如何看待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在1990年10月3日迅速地实现了统一,从当时的情况看,似乎完全是东欧剧变导致的结果。本文认为,东欧剧变只是两个德国实现统一的外部因素,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促成德国的统一确实起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两个德国重新实现统一,应该看成是两国人民的民族情感的再度融合。民族情感是实现两个德国统一的重要内部因素,是推动两个德国实现统一的强大动力;即使没有东欧剧变,两个德国最终也会实现统一。而两德关系由彼此对立、封闭、隔绝状态到友好交往、合作以至两国的民族情感逐渐得以融合,完全得益于两德关系《基础条约》的签订。《基础条约》为改善两德关系和实现两德统一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如果没有《基础条约》促使的在两国人民共同的民族情感维系下的两国之间的友好交往、合作以及要求实现统一的强烈愿望,即使有东欧剧变这一外部条件,两个德国也不可能迅速地实现统一。  相似文献   

3.
如何看待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在1990年10月3日迅速地实现了统一,从当时的情况看,似乎完全是东欧剧变导致的结果。本文认为,东欧剧变只是两个德国实现统一的外部因素,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促成德国的统一确实起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两个德国重新实现统一,应该看成是两国人民的民族情感的再度融合。民族情感是实现两个德国统一的重要内部因素,是推动两个德国实现统一的强大动力;即使没有东欧剧变,两个德国最终也会实现统一。而两德关系由彼此对立、封闭、隔绝状态到友好交往、合作以至两国的民族情感逐渐得以融合,完全得益于两德关系《基础条约》的签订。《基础条约》为改善两德关系和实现两德统一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如果没有《基础条约》促使的在两国人民共同的民族情感维系下的两国之间的友好交往、合作以及要求实现统一的强烈愿望,即使有东欧剧变这一外部条件,两个德国也不可能迅速地实现统一。  相似文献   

4.
德国在二次大战后分裂了四十多年。1990年8月31日,两德签订了《两德统一条约》,规定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分别以六个新联邦州(以下简称新州)的身份按《基本法》第23条的规定加入联邦德国,从而从法律上完成了德国的重新统一。  相似文献   

5.
德国的新(老)左派 1990年两德合并时,最明显 的受害者之一是东德的共 产党政权。总理科尔因为两德的绝大多数选民赞同他的统一主张而洋洋自得。除了少数共产党人的反对外,没有人对拆除柏林墙多加议论。对于前共产党人而言,光明的政治前景或许在于德国的军事力量没有卷人两德之间的冲突。 10多年过去了,科尔本人因为涉嫌竞选资金丑闻而退到了政治边缘地带,他所在的基民盟也进入了政治低谷。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政治生活发生巨大变化,两德统一神速变化就是巨变中最触目的事件。从传统的观点来看,德国的统一与德国的地位问题一直是欧洲安全和稳定的关键所在。统一后的德国在欧洲未来的地位,不仅关系到欧洲的安全与稳定,也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因此,研究和探讨这一问题,可以使我们在今后的国际局势的变化和世界格局的演变过程中,制定相应的对外政策,争取较长时期的有利的国际环境。众所周知,中国政府和人民,是支持两德统一的,希望有一个统一、和平和繁荣的德国。  相似文献   

7.
在一系列双边条约的基础上,1972年,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合作关系开始确立。对民主德国而言,两德来往促进了经济发展,也危害了国家的长期稳定。但两德合作有利于世界与欧洲的和平,也为德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二战后,受美苏冷战的直接影响,战败的德国被分裂为两个国家——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面对这种人为的分裂,民主德国起初坚持了"一个民族一个德国"的政策。但由于两德在统一问题上存在着根本性分歧,两德竞争中处于下风的民主德国逐步放弃了民族统一的旗帜。20世纪70年代初,昂纳克政府开始提出并践行"两个民族两个德国"政策,民主德国由此彻底走上了民族分裂主义道路。然而,该政策并没有实现维持国家稳定的目标,究其原因在于民主德国自身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失误、联邦德国"接触政策"施加的影响以及苏联在德国政策上的巨大转变。  相似文献   

9.
1990年,在德国统一前数周,在法德两国的一次最高级会议上,法国总统密特朗作了一次《世界报》称之为有点“苦涩”的简短发言。密特朗宣称,法国对在欧洲心脏地区出现一个强大的新德国“没有病态恐惧”。欧洲的一个新时代开始了,而他预测,这个新时代“不会缺乏冲突、对抗和误解”。  相似文献   

10.
1989——1990年,德国统一形势臻于成熟。联邦德国总理科尔顺应潮流,采取了坚决而灵活的政策,在统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内,科尔凭借联邦德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坚持“以西统东”,首先促使民主德国实现了多党制,尔后实行两德的经济统一,最终迫使民主德国加入联邦德国;对外,科尔在苏、美、英、法及波兰间展开了灵活的多边外交,尤其是通过作出安全上的承诺及提供巨额的经济援助,化解了苏联的反对态度,为统一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1.
德国迅速实现统一的原因就在于:民主德国政治剧变的影响;联邦德国抓住了有利时机,政策得当;两德人民有要求实现统一的迫切愿望;得益于德意志民族的哲学思维与心理素质;得到了美苏等几大国的支持。统一后的德国将变得更加强大,美国、日本和德国正在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在南北经济关系中,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境困难,削弱了南方的地位,特别在工业技术水平、出口竞争能力以及货币金融力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1990年l0月,两德统一,德国在世界政治、经济和外交事务中的作用显著增强。但据德意志联邦宪法保护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统一后的两年内,右翼极端主义暴力事件也逐年递增。1992年右翼势力的暴力活动多达2285起,比上一年增加了54%。一个与人类命运休戚相关的沉重话题——德国军国主义问题又一次引起了世人瞩目。 回顾德意志历史,整个18世纪普鲁士四处征战,扩充领土;19世纪中叶“铁血宰相”——俾斯麦通过三次王朝战争解决了德意志历史上长期悬而未决的统一问题;20世纪德国两度成  相似文献   

13.
信用合作社是社员以互助互利为目的、以合作方式共同联合组成的自有、自营、自享的资金互助组织,是经济弱者按照合作制原则在金融领域的自助联合。信用合作社发源于德国,其制度经由知识分子的广泛传播和民间组织的深入实践,成为民国政府发展合作事业、挽救农村经济的基本路径。德国综合统一的《合作社法》直接影响着民国合作社立法,并构成了民国《合作社法》的蓝本。对德国信用合作社思想、制度以及立法技术在我国的传播和运用进行系统的梳理、检讨,正本清源,有助于正确认识信用合作社的本质属性,彰显信用合作社机能,完善我国合作社立法并有效落实国家惠农政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回顾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中德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在冷战的背景下,历经波折,终致建交。但建交后,中德关系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深刻的冷战烙印。随着冷战结束,两德统一,中德关系在曲折中迅速发展深化。科尔政府时期实现了中德关系正常化,施罗德将两国关系推进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默克尔时期中德关系日趋成熟。中国的发展需要德国,德国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德关系的互补性决定了双边关系可望继续保持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的德国统一,虽然是由诸多历史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但联邦总理科尔无疑扮演了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这位"富有历史眼光"的政治家在其执政后审时度势,制定了比较务实的德国政策;他还充分借助了日益缓和的国际局势,积极地开展多边外交,在缓和东西方敌对局势的同时,稳步发展两德关系,增进民族认同感。他尤其能够牢牢抓住民主德国开放"柏林墙"这一"历史机遇",凭借联邦德国强大的经济实力,果断地对民主德国开展统一攻势,以及对四大国尤其是前苏联灵活地推行统一外交,最终促成了德国的再次统一。  相似文献   

16.
法德轴心轨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德两国关系问题一直是国际关系领域中一个重要而敏感的问题。在冷战特殊的环境下,法德两国出于各自不同的考虑,实现和解,从而共同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起了密切而成熟的法德关系。然而,德国的统一和冷战的结束,改变了这一状况,法德轴心出现松弛,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冷战期间法德关系日益密切,乃是冷战后法德轴心松弛的原因,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欧洲内部权力结构的变化是法德关系松弛的最核心因素,法德关系调整仍需时日。  相似文献   

17.
"社会伙伴关系"是具有德国特色的劳资关系,包含了两种制度,即企业代表会制和集体合同制。两德统一后,联邦德国的"社会伙伴关系"迅速扩展到东部地区。这一进程一方面反映了东部地区社会转型的历史,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这种劳资关系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建国初,立足于国内外形势,民主德国将完成德国统一确立为主要任务,并采取了争取两德谈判为主、发动群众运动为辅的策略。然而,民主德国争取德国和平统一政策最终失败,其主要原因是以美苏对峙的国际局势的走向是全面冷战而不是达成和解,同时也与两德政府的对立以及民主德国自身的政策失误有关。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70年代,民主德国政府推行与联邦德国划分界限的民族分离主义政策。这一政策限制了两德关系的深入发展,虽然一度维护了民主德国政治经济的稳定局面,但统一社会党政府最终无法切断长期历史形成的民族联系,更不能在民主德国形成独立的民族意识。1990年的德国统一宣告了昂纳克的民族分离主义政策的失败。  相似文献   

20.
“柏林墙”是美苏“冷战”在战后德国对峙的产物。“柏林墙”建成之后,两个德国相互对立、互不往来,民主德国逐渐放弃了德国统一的旗帜,两个德国的分裂局面进一步加剧。“柏林墙”在1989年11月被推倒,从而带来了德国统一的话题。联邦德国及时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重新提出了德国统一的问题,才导致了两个德国奇迹般地迅速实现了统一,从而从根本上动摇了以美苏“冷战”对峙为标志的战后雅尔塔格局。“柏林墙”的建筑和被推翻是战后德国历史乃至欧洲和世界当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