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暂时的和易逝的,是否是同一性的有条件和相对的标志? 关于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中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之间的关系问题的争论过程中,涉及到一个问题,矛盾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然而,同一性的有条件的含义是什么?对此,众说纷纭,但其中的主要理由之一,即同一性的相对性的标志,就是因为它要有一定的条件。而它为什么是有条件的?又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因为它是“暂时的和易逝的”,所以,它是有条件的和相对的;另外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2.
抽象的、共性和普遍性能作为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的依据吗?具体的、个性和特殊性能作为同一性的相对性的依据吗?特提出如下浅见: 一、关于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和同一性的相对性问题争论的焦点 对于矛盾的斗争性的绝对性和同一性的相对性之间的关系问题的争论,其中涉及到一个问题,即是否可以把矛盾的斗争性的抽象的、共性和普遍性作为绝对性的根据,把具体的、个别的和特殊性,作为矛盾的同一性的相对性的根据?实际上,这是一种不公平的比较。 从理论上说,抽象和具体、共性和个性、普遍和特殊等范畴之间,抽象的、共性和普遍 相似文献
3.
最近以来,从理论上对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了各种意见,但涉及社会主义时期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问题比较少。本文着重说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社会主义时期的新情况,新特点,作为抛砖引玉,共同探讨。一、社会主义时期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在社会主义时期是有新情况、新特点的,从我国实际情况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整个精神求看,可不可以说有这样几点: 第一,在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民内部矛盾中,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工人和农民的矛盾,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矛盾,领导和群众的矛盾,等等,他们的同一性是建立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之上的。这是崭新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是过去任何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所未曾有过的更高的同一性。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流行这样一种说法,即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这就是把相对性看成同一性的特有属性,把绝对性看成斗争性的特有属性,并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相对绝对关系。我们认为,同一性和斗争性,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那种把同一性单纯看成相对,把斗争性单纯看成绝对的观点是错误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也不是相对绝对关系,而是对立统一关系。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矛盾的斗争性是五条件的。这种观点在现行中学政治教材中有着突出的宣传,说:“矛盾的斗争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为什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呢?其理由是:“矛盾的斗争贯穿于过程的始终,矛 相似文献
6.
在许多哲学教科书中,通行着“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这一说法。此说法近年来又引起了哲学界的争论。总的说来,争论中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维护原“同一性相对,斗争性绝对”说;一是认为“同一性和斗争性都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①我认为这场争论的产生,首先是因为教科书中“同一性”等概念内涵的不确定所引起。本文拟就“同一性”等概念内涵的确定,并在此基础上就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相对绝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一 相似文献
7.
事物发展的动力问题,是唯物辩证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过去学术界曾开展过讨论,有过不同的意见。不同意见的争论是完全正常的,有利于活跃思想、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但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从篡党夺权的需要出发,歪曲篡改对立统一规律,别有用心地只讲矛盾的斗争性,否认矛盾的同一性,片面强调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他们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十多年来,只准宣传 相似文献
8.
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一篇题为《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及其作用》的文章(载《内蒙古社会科学》杂志1986年第3期,以下简称《关系及其作用》)。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本来是哲学界争论多年的一个老问题。在哲学界争论多年之后来写这样一篇文章,而且说是要“谈一些自己的见解”,人们当然有理由要求文章至少对这个问题的论述有所深化,或者说出一点新意。但是,很遗憾,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份编述别人论点的低水平重复层次的东西。没有新意,也没有深意。这里我只是借评论这篇文章,就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以及与这场争论有关的问题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9.
究竟什么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对于这个问题,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有根本不同的回答。前者认为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发展的动力;后者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因而,把事物发展的动力归于外力推动。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矛盾就是指其内部的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因此,不仅事物内部矛盾的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而且事物内部矛盾的同一性也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结合起来,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这是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矛盾中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拟提出一些初步的想法,作为引玉之砖,以便共同探讨,加深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结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不可分割地互相联结的。离开了斗争性来讲同一性,或离开了同一性来讲斗争性,同样是不符合于辩证法的。正如恩格斯所说,所有的两极对立,“它们的相互联系,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分离之中,它们的相互依存,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对立之中。”(《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94页) 相似文献
11.
矛盾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毛泽东同志根据列宁的论述,在《矛盾论》中进一步阐发了这一原理。怎样理解矛盾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理论界众说不一,有的同志坚持这一论点,但却把相对和绝对的关系,说成是个性和共性的关系,有的同志则根本否定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的相对、绝对关系。这些同志的失误都在于没有从事物矛盾运动过程中去考察,研究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一 列宁在《谈谈辩证法》一文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事物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原理。他指出:“对立面的统一(一致、同一、均势)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毛泽东同志对此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把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看作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从事物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过程来考察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对和绝对的关系。认为对立面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问题是我国哲学界长期讨论的一个问题。近年来,通过批判林、江反革命集团的“斗争哲学”,又使这一问题的讨论有了新的进展。但至今在下述问题上仍有分歧:同一性的含义问题,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问题,以及同一性和斗争性作为事物发展的动力问题。我认为,事物的矛盾运动有 相似文献
13.
在目前的讨论中,有同志提出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否也是“对立的统一”的问题。这个问题很有讨论的必要。有的同志在这方面已经作了许多论述,在这些论述中有一种倾向很值得注意,即在论述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的“相互统一、相互制约”和“相互否定、相互排斥”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时,有以同一性和斗争性来代替事物矛盾的具体对立面的倾向,即把作为事物矛盾属性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事物矛盾自身分割开来,离开事物矛盾的诸方面而抽象地谈论同 相似文献
14.
<正> 目前讨论对立面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文章很多,在立论上都持“对立面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对立面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立论上似无分歧,但在具体的理解和论述上,其观点却不尽相同。在研究和分析对立面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时,一般地都注意到并引用列宁的这样一段话:“对立面的统一(一致、同一、均势)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但是,紧接下去还有另一段 相似文献
15.
我区哲学学会于一九八○年十一月二十日至二十八日在包头举行年会。年会学术讨论的中心议题是矛盾的心斗争性和同一性问题。 讨论中,对这一问题基本有三种观点: 多数同志认为: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相结合,共同推动事物发展。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自身两种基本属性,不能把这两种属性混同于对立面的双方,它们之间没有主次、高低之分。它们互相制约、互为条件,共同作用,决定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在矛盾的统一体中,同一性规定着斗争的形式、内容、性质和发展方向,使对立双方在斗争中彼此相互渗透、贯通;斗争性又使对立双方力量彼此消长,使同一不致成为僵死的同一。一般说,在事物的量变阶段,同一性表现得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我认为,单一的斗争性或同一性都不能引起事物的运动发展,只有斗争性与同一性的有机结合才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指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联)".(《列宁全集》第三十八卷408页)这里显然指的是整个对立统一规律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说明只有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有机结合,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毛泽东同 相似文献
17.
关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问题,长期来,在哲学界存在着一些不同看法。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不同看法,未能通过充分的争鸣,在理论上形成科学的共识。而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这样那样的偏离,必将在实践中导致甚至极为严重的恶果。因此,我觉得当前有必要对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通过探讨、争鸣,求得科学的共识。为此,笔者不揣冒昧,把自己的一些想法提出来,求教于社会科学界的同仁。 相似文献
18.
关于同一性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问题,人们已经进行了不少的讨论,看法已经基本趋于一致。就同一性和斗争性作为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而言,无所谓哪个相对哪个绝对,两者都有相对的一面和绝对的一面。就它们的普遍性和抽象性而言都是绝对的,就它们的特殊性和具体性而言都是相对的。现在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同一性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的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 查阅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根源出自列宁的《谈谈辩证法》一文。列宁是这样说的:“对立面的统一(一致、同一、均势)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 相似文献
19.
軍事科学是研究武裝斗爭規律的科学,武裝斗爭又是阶級斗爭的最高形式。这样說来,在軍事科学中,在这一特殊的对抗性矛盾的領域里,是否只有斗爭性而无同一性呢?回答是:否!那么,在这里,矛盾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它們在軍事斗爭中的作用是怎样的呢?怎样正确地利用这个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辯証法来发揮主观能动作用呢?这就是作者想在这篇論文里所要試作研究的問題。 相似文献
20.
一、双方争论的实质 关于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中的绝对和相对之间的辩证的关系问题,双方争论的实质在那呢?主要是围绕着什么是绝对和相对,它们在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中又是如何体现等问题展开的。对于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这不存在分歧。分歧主要是在矛盾的斗争性的绝对性之中是否包含有相对的成分,在同一性的相对之中是否包含有绝对的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