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论取得时效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取得时效”是一项古老的法律制度 ,在罗马法、法国民法典中都作了规定。我国民事立法是否应当建立取得时效制度 ,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通过驳斥反对者的意见 ,提出建立取得时效制度是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的需要 ,具有促进物尽其用、更好地发挥财产的社会经济效益的功能 ,是立法就社会财产之归属与分配所作的强制性物权配置 ,并具体分析了取得时效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2.
取得时效制度已经被大多数的国家所承认 ,而我国的民法通则并没有规定取得时效制度。学术界有两种观点 ,一为肯定说 ,一为否定说。笔者认为我国在制定民法典时应建立取得时效制度 ,采用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立法体例。  相似文献   

3.
取得时效制度已经被大多数的国家所承认 ,而我国的民法通则并没有规定取得时效制度。学术界有两种观点 ,一为肯定说 ,一为否定说。笔者认为我国在制定民法典时应建立取得时效制度 ,采用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立法体例  相似文献   

4.
时效取得制度在大陆法系国家民法上一直是极为重要的制度设计,然而该制度在我国立法上却几度沉浮,我国物权法草案现已明确抛弃该制度。究其原因主要是认为时效制度应予统一,诉讼时效可以包容取得时效,并且认为时效取得制度对公有财产的保护极为不利,故当取消。实际上,诉讼时效和取得时效是根本不同的制度,二者存在诸多差异,不可能统一或包容,时效取得制度的妥当设计更不会危及公有财产的保护,我国物权立法应当确立该制度。  相似文献   

5.
取得时效制度应当被引入到我国民法体系。取得时效与消灭时效、善意取得、不动产登记及公示公信原则有各自独特的作用和价值。消灭时效的势力范围应当及于物权和物权请求权,并与取得时效衔接起来。取得时效的适用范围包括已登记的不动产。取得时效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高效率的制度。  相似文献   

6.
物权请求权能否适用诉讼时效,理论界存在较多争议。物权请求权与债权请求权虽有不同,但本质上仍是请求权,理应受诉讼时效的限制。在具体制度安排上,除办理了登记的财产的返还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以外,其余的物权请求权都应适用诉讼时效。物权请求权与取得时效的关系实质上是关于是否设立取得时效制度的问题。我国民法中应设立完整的取得时效制度。最后对我国的时效制度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7.
作为物权的取得方法之一 ,取得时效是民法中的一个重要制度 ,也是我国物权立法不可或缺的内容。通过对取得时效的基本类型、适用范围、与诉讼时效的关系及其中断和中止等问题的分析 ,探讨建立我国取得时效制度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取得时效是民法物权制度的重要内容.探讨取得时效的价值功能、构成条件等理论问题,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取得时效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取得时效制度是传统民法的一项重要制度,产生于古罗马法,与消灭时效共同构成了传统大陆法的时效制度,已经被大多数国家所承认。取得时效,是无权利人以行使所有权或其他财产权的意思公然、和平地继续占有他人的财产,经过法律规定的期间,即依法取得该财产所有权或其他财产权的法律制度。由于受到前苏联时效制度立法模式的影响,我国仅规定了诉讼时效,而未将取得时效包含其中。为了构建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我国构建取得时效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社会,取得时效维护秩序、公正之价值已经难以为继,促进效率之实证效果更差强人意,已成为渐趋没落之制度,我国物权立法不应予以采纳。  相似文献   

11.
我国设立取得时效制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民法理论中 ,民事时效制度包括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我国《民法通则》中只设立了诉讼时效制度。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设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取得时效制度 ,利用比较法律研究 ,提出了立法建议 ,以达到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取得时效制度保护真正应该取得权利的勤勉之人,在保证良好经济秩序的基础上,使得物尽其用,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保证了交易安全。所以我国民法典应当增设取得时效制度,这对完善民事法律制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取得时效制度是以法定形式重新界定产权归属,将权利人怠于行使之权利转移于能够充分利用它的人.从制度供给与需求的关系看,中国有必要引入取得时效制度,而建立取得时效制度需考虑法律成本问题.取得时效的客体范围,可以先限定于动产、不动产和用益物权;对于担保物权和知识产权,可暂时定于适用范围之外,待理论和实践经验成熟后再对法律进行调整;对于可交易或需要交易的国有财产,原则上定于适用范围之内,但必须予以特殊保护.  相似文献   

14.
建立取得时效制度,是实现民事时效制度体系以及物权制度体系协调性的内在要求。取得时效制度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仍有存在的必要。我国作为大陆法系国家,特别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要参与世界经济循环,适应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要求,就必然引起法律制度的变革,设立取得时效制度正是顺应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5.
内地和澳门属于中国一个国家内的两个法域,两地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民事时效法律制度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无论是在民事时效制度的立法模式、适用范围,还是在法律效果等方面均有不同的法律规定,研究这种差异,协调矛盾,互相借鉴,让两地的民事时效法律制度为经济建设服务,促进两地的经济交流.  相似文献   

16.
时效制度立法是各国民事立法的重要内容。文章主要通过对取得时效与消灭时效在历史上的起源,发展和现代变革的简单论述,借鉴各国成熟的时效立法制度及差异,在我国物权法已经出台,即将完成民法典编撰的契机中,阐述自己对于我国时效立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重点阐述了在我国设立取得时效制度的价值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制度构想,希冀对构筑我国民法典中的取得时效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社会,取得时效维护秩序、公正之价值已经难以为继,促进效率之实证效果更差强人意,已成为渐趋没落之制度,我国物权立法不应予以采纳。  相似文献   

19.
善意取得制度是民法物权的一项重要制度 ,旨在维护交易安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我国亟需建立此项法律制度。本文拟就善意取得制度的起源、构成要件、适用范围及其法律效力等问题作系统的探讨 ,并对学术界所主张的传统观点提出商榷意见 ,以期裨益于我国物权立法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善意取得制度之立法目的在于维护动产交易安全,而我国民事立法中缺乏明文规定,不利于市场经济中的产权归属,有补充立法之必要性,在理论上,我国传统观念认为善意取得只能是有偿取得,而文章依民法之基本原则,认为出于公益目的之无偿取得也可以成为善意取得的一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