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动人口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而产生的,是指在居住地处于不断变动过程中的人口,通常是指"人在户不在"或"户在人不在"的人员。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重点和难点工作之一是查实核准流动人口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浙江的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其中有相当部分是妇女儿童.作为特殊群体,他们的生存发展状况亟需引起关注.2003年,省统计局、省妇儿工委办公室会同卫生、劳动、教育等9个省级相关部门和11个市开展了浙江省流动人口中妇女和儿童状况调查.调查内容涉及流动人口中妇女的劳动就业、权益保障、婚姻家庭、计划生育、卫生保健、精神文化生活以及流动人口中儿童的就学、健康保健等方面,通过调查,比较全面地掌握了我省流动人口中妇女儿童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3.
一、武汉市现有人才的存量、结构、素质及其分布状况 1.武汉市分年龄分性别分文化程度的人才总量分布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利用厦门市流动人口和全国各地市流动人口在择偶、婚姻建立、婚姻生活以及生育方面的一些个人看法和实际情况进行的调查资料,用流动人口在调查当  相似文献   

5.
广东流动人口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口与劳动力的流动,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的一大社会现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人口与劳动力的流动随之频繁和加快,并对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稳定构成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广东流动人口的总量居全国首位,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全省跨镇流动人口有2530万人,跨县(区)流动人口有2105万,如此大的流动人口规模,给广东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一系列巨大的影响。因此,对广东人口与劳动力流动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在宏观上把握流动人口的发展规律,发挥政府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流动人口与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根据流动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构建了系列指标体系,并运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对流动人口与经济发展进行了综合测评,找出了互相影响的量的界线,初步探讨了应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指标体系内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4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专题调查数据,分别以经济融合、社区融合、文化接纳、自我认同中任何一个变量为因变量,剩余三个变量为自变量,构建由经济模型、社会模型、文化模型和自我认同模型组成的联立方程组,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为主要方法,引入流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户口性质、流动区域、民族等六个变量为控制变量,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四个维度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经济收入与社区融合统计关系不显著,与文化接纳和身份认同统计关系显著,表明收入越高文化接纳越好,身份认同却越差;经济收入对心理文化及社区参与的影响要略微强于心理文化及社区参与对经济收入的影响,经济融合有一定的独立性特征,而社区参与、文化接纳与身份认同存在更高的一致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流动人口已成为影响温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温州的大多数流动人口对目前生活较为满意,但也存在总体收入较低、劳动强度较大、法律保护意识不够、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现象;从而提出实行产业转型升级,引导流动人口合理分布;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流动人口归属感;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改善流动人口劳动保障条件;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推进城镇化进程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流动人口已成为影响温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温州的大多数流动人口对目前生活较为满意,但也存在总体收入较低、劳动强度较大、法律保护意识不够、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现象;从而提出实行产业转型升级,引导流动人口合理分布;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流动人口归属感;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改善流动人口劳动保障条件;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推进城镇化进程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四川农村流动人口的经济社会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作为全国人口大省.近年来人口流动特别是农村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不仅为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和改变家庭生活状况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同时也为改变农民生活观念、生活习惯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11.
基于SEM模型的流动人口迁移意愿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流动人口迁移意愿一直是流动人口研究的热点问题。首次将结构方程模型应用到流动人口迁移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中,通过选取经济条件、生活环境、社会福利保障、迁移意愿4个潜在变量,采用问卷调查获取数据,构建流动人口迁移意愿SEM模型。结果表明:基于SEM的流动人口迁移意愿影响因素分析模型拟合效果较好,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更加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统计》2012,(11):21-23
在人口转变既定的情况下,人口不是越少越好,也不是越多越好,而是结构越和谐越好,这包括自身结构的和谐与外部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特别是人口流动,会影响人口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既有配置,出现人口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失衡、人口内部结构的失衡。因此,研究基于人口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及条件相适宜的人口均衡度,成为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本文以"六普"流动人口相关数据为依据,阐述并分析青岛国际化城市建设中的人口均衡发展及其实现途径。一、人口均衡度释义及重要性人口均衡是指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13.
黄娟  肖芬 《统计与决策》2013,(2):109-112
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服务外包的诸因素进行甄选,从一个新的视角得出评价服务外包承接地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再将武汉市与其他20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外包竞争力进行横向比较.结果表明,武汉在吸引服务外包的城市服务设施水平方面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其中最主要是由于武汉高等教育优势明显.但由于武汉市经济发展和服务外包企业竞争的劣势地位使其在吸引服务外包综合竞争力方面在全国处于相对弱势.因此着力发展第三产业,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提高企业自身质量才是武汉市提升服务外包竞争力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4.
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在另一行政管辖区内暂住、滞留、活动,并在一定时间内返回户籍所在地的人口.本文所探讨的流动人口指由低收入地区向高收入地区、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以"打工"为目的的人口.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流动人口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流动人口已达到1.44亿人.  相似文献   

15.
要重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佳 《中国统计》2006,(2):23-24
背景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推算: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已超过1亿人,其中18周岁以下的流动人口有1982万人,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9.37%。义务教育年龄段的人口有9.3%处于失辍学状态,近半数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的教育问题日趋突出,已经  相似文献   

16.
流动人口的构成状况既改变着人口的空间分布和结构变化,又影响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本文利用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了四川省的流动人口构成情况及其人口学与经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文章综合空间自相关、地理加权回归和PAM聚类方法,对我国地级及以上290个城市的流动人口心理融入水平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流动人口心理融入分布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心理融入水平的高低不仅受流动人口自身经济、社会等因素影响,还与流入城市的规模以及公共服务水平有关;且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呈现空间聚集特征,不同区域的异质性明显。  相似文献   

18.
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继 《统计与决策》2008,(3):137-140
文章界定了产业创新的内涵,分析了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在产业规模、产业绩效、产品创新、创新政策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组织管理、体制创新、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创新人才培育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9.
基于MAPGIS的武汉市统计GIS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IS已经广泛用于企业决策和经营活动之中,在统计行业也正处于起步阶段,应用前景广阔.文章综述了统计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势以及统计GIS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MAPGIS的武汉市统计地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及功能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0.
赵昕东  李翔 《统计研究》2018,35(10):69-80
本文采用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运用半参数Cox回归对我国流动人口的生育间隔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第一,不仅人口流动会延迟女性的生育时间,而且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女性的婚育间隔、第一次生育间隔均有显著的延迟效应。第二,结婚年龄越大,婚后越有可能选择尽早生育,且不同初婚时间对生育间隔的影响差异明显。同时,参加医疗保险对婚育间隔存在显著的缩短效应,而参加生育保险对生育间隔存在显著的延迟效应。越有经济实力以及在工作中担任重要职位的女性越有可能扩大生育间隔;而随着婚育间隔的扩大,第一次生育间隔反而会缩短。第三,初育子女的性别对第一次生育间隔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即若初次生育为女性,则第一次生育间隔会缩短。第四,根据生育政策效果分析发现,放开生育政策虽无法促使女性缩短婚育间隔,但会明显缩短第一次生育间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