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是系统的向西方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使者。他通过创作英文小说,塑造了丰富的中国形象,集中的向西方世界传播了中国文化,其主要特点有三:侧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对以西方为中心看中国立场的解构;选精撷要的文化传播特色。  相似文献   

2.
文化交流对文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文学巨匠林语堂不仅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有重要影响,对中西文化交流更是有深远的影响。林语堂自幼受到西方式的教育,成年后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造诣颇深,他也由此获得对两种文化的深刻理解。一方面,林语堂对中国社会与人民的描述、对幽默闲适之风的推崇、对翻译文学理念的革新,极大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其作品中的不实描写使得西方人对中国人产生了根深蒂固的文化偏见。  相似文献   

3.
《京华烟云》是一本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的书。本文立足从客观的角度,以林语堂先生在《京华烟云》中所展示的民族化的伦理道德观念为切入点,透视了林语堂中西文化互补融合的文学框架。本文的论证和分析,目的仅仅在于探索民族文学的特色,以及在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方面的成功和经验。  相似文献   

4.
中西文化之分歧、区别,根源在于中西文化智慧起源之方向上,即在智慧原型上是歧向的。西方主智思,以因果律(逻辑理性)贯注于西方文化中,其"极因"是上帝;中国主仁心(心性),以五伦(纲目网络)贯注于中国文化中,其顶峰是"良心"。西方逻辑理性文化之严正起点是亚氏"四因"说;中国心性文化之范式起点,是孟子"四端"说;故西方人,多言"真理";中国人,多言"道理"(西方人之学科形态,是"逻辑结构"之范畴体系;中国民族的学科形态,是"纲目网状"系统)。西方文化面临的危机是"上帝死了";中国文化面临的危机,是失掉了"良心"。中西文化互补互动,于方法论上就是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西文化挽救危机之策略就是互为对方:西方之上帝"良心"化,中国之良心"上帝"化。一旦"上帝-良心"互为对方,呈现出来的中西文化之新形态,便是各自的新活力、新生命。这正如人类大脑左半球与右半球功能相互代偿一样。  相似文献   

5.
中西文化之分歧、区别,根源在于中西文化智慧起源之方向上,即在智慧原型上是歧向的。西方主智思,以因果律(逻辑理性)贯注于西方文化中,其"极因"是上帝;中国主仁心(心性),以五伦(纲目网络)贯注于中国文化中,其顶峰是"良心"。西方逻辑理性文化之严正起点是亚氏"四因"说;中国心性文化之范式起点,是孟子"四端"说;故西方人,多言"真理";中国人,多言"道理"(西方人之学科形态,是"逻辑结构"之范畴体系;中国民族的学科形态,是"纲目网状"系统)。西方文化面临的危机是"上帝死了";中国文化面临的危机,是失掉了"良心"。中西文化互补互动,于方法论上就是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西文化挽救危机之策略就是互为对方:西方之上帝"良心"化,中国之良心"上帝"化。一旦"上帝-良心"互为对方,呈现出来的中西文化之新形态,便是各自的新活力、新生命。这正如人类大脑左半球与右半球功能相互代偿一样。  相似文献   

6.
王兆胜 《南都学坛》2004,24(5):53-60
林语堂有着中西文化融会的思想 ,其渊源既与他所处的地域文化环境息息相关 ,又与他的家庭背景不可分离 ,还与他在中西方的双重经历脱不了干系。可以说 ,中西文化自始至终对林语堂产生双面的影响 ,这是林语堂中西文化融会思想形成的客观原因 ,它通过林语堂的内因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7.
林语堂:学贯中西的奇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个风格独特的奇才,1975年其长篇小说《京华烟云》在维也纳第40届国际笔会上被推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作品,本人也被公认为“幽默大师”和“二十世纪最有智慧的人物”之一。林语堂在其长达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据不完全统计,他一生出版了中文著作17种,英文著作及译著达51种。林语堂一生致力于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通,自谓“最长处是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而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的抨击者和兜售者以西方文化为参照系,来探讨中…  相似文献   

8.
林语堂先生为中国文化输出的先驱,在其诸多译著中又以《浮生六记》最见功力。以该译本为例,探讨了林语堂先生在“东学西进”的翻译探索中如何突破重重困难,通过翻译选择来挑战文化预设,并在“忠实、通顺和美”的原则下灵活应用翻译策略以求得中西文化共鸣的成功经验,对于二十一世纪如何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面对20世纪初中华民族面对的民族和文化的双重危机、以辜鸿铭、杜亚泉、梁漱溟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以复兴传统文化、振兴民族精神为使命,对中西文化进行了深刻且详尽的分析。辜鸿铭的"道德力"高扬了中国人的精神,杜亚泉认为中西文化之异即动静之别,梁漱溟以"意欲"为基点,把文化分成西洋、中国、印度3种模式。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他们各自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在文化的发展程度上,辜鸿铭与梁漱溟认为东方文化是成熟的文化,而西方文化尚未成熟;在文化的性质上,辜鸿铭、杜亚泉、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重义,西方文化重利;在儒学的宗教性上,辜鸿铭与梁漱溟认为,儒学似宗教非宗教;在文化的未来走向上,辜鸿铭主张中西融合,杜亚泉主张中西调和,梁漱溟主张中国文化复兴论。他们对中西文化的独特见解,对当下如何看待中西文化仍可引为借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翻译工作者都把翻译看做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能否成功交际的关键主要在于是否能够将文化信息处理(翻译)得当。在林语堂生活的时代,中西方极少进行交流,以至于西方读者不能够正确地认识并了解中国文化。因此,这就决定了林语堂在创作《京华烟云》时必然会以异化翻译为主,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目标语读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在林语堂的异化翻译策略中,又以"音译"和"直译"两种方法见长。本文即用"音译"和"直译"的异化翻译策略来分析《京华烟云》中婚丧文化的英译创作。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林语堂是一个相当活跃、很有影响的人物,大概没有人比他更西洋化,也没有人比他更东方化。林语堂一贯注意东西方文化异同的比较,并强调东西方的互相学习、互相补充。不管是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还是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林语堂都力图从东西互补的角度进行文化综合。这种对东西文化作综合观的关键在于老庄思想,是老庄思想使林语堂理解的东西文化交汇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2.
林语堂《京华烟云》的写作过程是独特的,可以称其为“翻译性写作”,这一写作特征从小说中的人物名字与称谓、文化词汇与谚语、古典诗文引用等几个方面都能够得到印证。小说将中文里较具本土文化特色的信息资料和事件利用特有的表达方式展现给西方读者,使得文本在符合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的基础上还能保留独特的中国文化意味。但是,林语堂还是无法完美逾越中西文化、语言间的差异,他对某些中国文化内蕴的表达还是有所缺失。  相似文献   

13.
以林语堂先生翻译的《浮生六记》作为个案研究,促使人们更加关注林语堂在翻译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林语堂在翻译此书时,在归化和异化策略间转换,努力在译文中保留异国情调,译者对中西文化的领悟力令人赞叹。本文从林语堂的翻译观出发,分析译者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采取何种翻译策略来更好的体现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  相似文献   

14.
以林语堂先生翻译的《浮生六记》作为个案研究,促使人们更加关注林语堂在翻译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林语堂在翻译此书时,在归化和异化策略间转换,努力在译文中保留异国情调,译者对中西文化的领悟力令人赞叹。本文从林语堂的翻译观出发,分析译者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采取何种翻译策略来更好的体现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  相似文献   

15.
林语堂的小说表现出中西文化融会的特征,而文化致用性无疑是林语堂对中西文化进行抉择,确立其文化理想的一个支点。林语堂小说对生存状况的关注,对生活、人生的享受,对个体快乐和幸福的张扬以及对理想人格的塑造四方面构成林语堂中西文化致用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将严歌苓融合中西文化视阈的"中国记忆"小说置于比较文学领域进行跨文化解读,发现作者在流散语境中以双重文化视角回望母国的态度具有多种内涵,其作品蕴含独特意蕴。流散作家的身份使严歌苓在中西两种文化的选择与运用上格外自如,她在作品中努力实现中西文化的沟通和融合,即以西方文化中的人性观念反观中国历史,以中国传统文化来建构对应于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女性想象,以中西互渗的生态意识来构筑理想的生态家园。这一跨文化选择不仅为作者提供了独特的观察视角和对象视阈,同时极大深化了作品的内涵意蕴。  相似文献   

17.
林语堂在20世纪西传中华文化智慧及其所作出的贡献,需要人们作出更为公正的评价与全面的理解。从根本上说,林语堂仍旧是现当代中国文化"走出去"这一域境的标杆。将林语堂思想感力的造成及其精神视点定位这一命题的思考放置于20世纪中国现代文艺思想史的历史语境及新兴的跨学科的比较视野中,透视林语堂脚踏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产生的伏在影射,同时从这一角度来重新了解林语堂"浪漫兼古典"风味书写的精神特质与现代学术批判价值立场,并且挖掘出林语堂思想得以孕育与催生的内涵镜像与审美起点有重要意义。该文从原生态的家学渊源与情感启蒙、审美旨趣的生发与精神观念的发轫、脚踏中西方文化的期待视野,三方面进行透视与研究,以期让人们更清晰而深刻地把握20世纪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与时代共命运的自我精神世界暗处的一种历史共振节点,同时有助于人们理解中国文化精神传承者站在中西文化比较的视野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的文化血脉内涵及固本思源的殷殷人格风骨。  相似文献   

18.
林语堂的第一身份,首先是基督教徒。这也似乎注定了,他始终游离于中西文化的边缘,而以一名审视者的身份出现和在现代文学上扮演角色。并且,他不仅仅对于儒教文化以至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都是个人化的现代性解读。西方文化是属于价值根基层面的,而中国文化的接受与欣赏只属于,也只能属于他的审美情趣层面。  相似文献   

19.
林语堂以其对日常生活的审美观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个性化书写,展现出一个让西方世界广为接受的中国文化形象.在中西比较的视野中,林语堂通过三个策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即日常生活审美精神的策略化萃取、经典文化形象的浪漫式形塑和文学人物性格的理想化构建.林语堂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诠释与重构,唤醒西方读者的文化认同意识,实现东西方文化视野的融合,为当下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近代,中国人被迫走上了学习西方,吸收西方文化,重新认识自我的艰难历程。随着西方文化大规模地传入中国,中西文化冲突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如何处理中西文化关系问题,是当时的中国人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方面要保留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又要引进西学,“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