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礼物交换充斥于人们生活的始终,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并且,在春节这样一个超常规的时空中,它更成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特殊社会现象.礼物运行在春节期间强化着村民的特殊权利义务时空.通过调查访谈,了解春节期间礼物交换的种种现象,对礼物的社会生命进行现象学归纳、符号学解读,试图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去剖析春节送礼的独特话语系统,并对春节送礼传统的现代化走向作了相关探索.  相似文献   

2.
有关交换方面的研究自莫斯对礼物馈赠的探讨之后,一直为社会文化人类学界所关注.虽然礼物交换在很多书中都有详细的论述,但劳力、资金、物品等方面的互惠交换现象却很少被涉及.论文通过对一个农村的互助体系的田野调查,阐明了互助行为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互助是以互惠互利为基本原则,以人情和关系为文化基础的社会交换.它既是一种利益交换的工具,也是一种表达感情和履行道德义务的方式.互助不仅保障了经济与社会的正常发展,而且加深了人们的感情,创造、维持和强化了人际间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3.
土家族人是重情讲义的,在土家社会的各种礼仪场合,送礼是不可以少的,而在土家社会的许多婚俗礼仪场合,猪脚又是必须的礼物,猪脚的制作与交换也非常特殊。在现在的金钱社会里,猪脚的使用价值虽说没有降低,但与其它的名贵礼品相比其价值还是明显的在降低。但在土家社会中,猪脚文化并没有降低,相反还有加强的趋势。通过对土家社会婚俗中,猪脚这一特殊礼物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窥探土家社会的乡土文化。土家社会送礼送猪脚以前是送给丈人的,而现在则演变为对他所尊敬的人送礼,如师傅、老师等。从猪脚文化的这一变化,我们也可以看出土家社会文化在变迁。猪脚文化的变迁是随着改革开放土家族人的社会观念而改变的,是对外部动力的一个适应过程。  相似文献   

4.
礼物交换是乡土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一现象是一种民俗文化,礼物往来可以调解乡村社会关系,是维持乡土社会情感的重要纽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消费主义成了时代的主要特征,互联网礼物出现了.互联网礼物既在虚拟空间中完成礼物的授受,又可以在现实中流动;既可以是虚拟形态,也可以是实物形态.礼物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这些改变并未影响到类似传统社会的礼物功能,只是因社会的变迁强化了某种功能,有的功能以新的形式而呈现出来.互联网礼物也在悄然地改变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5.
礼物交换是都市人情感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从情感社会学角度研究礼物交换现象对构建和谐情感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运用100名个案访谈资料发现礼物交换在都市情感生活中具有多样性、情境性、仪式性、感受性四个基本特征.礼物交换的基本功能是抒情和实用.随着社会的变迁,抒情功能的强化幅度大于其实用功能,表现为礼物的符号化趋势加强,礼物运用的仪式主义特征更为突出,礼物的情感功能更加鲜明.  相似文献   

6.
考察1927-1937年间上海知识分子日常生活中的礼物馈赠行为可见,知识分子的礼物馈赠行为既涵括了上海地方习俗文化的特点,又具有知识分子自身群体的行为特征。互赠书籍、相片与字画等礼物,成为相互之间表示友好、信任,构建认同感与强化私人社会关系网络的重要途径。装饰摆设品类型的礼物旨在加深社会关系网络的建构,生活日用品旨在巩固已经成型且更具稳定性的社会关系网络。婚礼、公众与私人节假日是送礼的重要场合。在"打秋风"这一上海地方习俗中,礼物不仅因回收而失去礼物之性质,还成为赠礼者变相敛财的工具。知识分子并不主张杜绝与取缔礼物及送礼行为,而是对礼品选择、送礼对象以及送礼场合等方面提出看法,赋予礼物以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对知识流、礼物交换、关系网络等研究进展情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展开了基于关系网络的知识转移促进创新的研究,探讨了网络关系建立与维系的根本原因,主要基于礼物交换理论,运用社会网络中的礼物交换现象和机理来解析知识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作为研究社会关系的主要关注点,礼物交换作为一种交换系统,有助于群体和社区内聚力的形成。与之相对,商品交换则被认为是生发于市场社会的交换形式,易催生个体化和原子化的社会关系。文章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指出社会学者关于礼物与商品不同社会关系指向的主要争论:一种观点认为礼物是一种隐性的商品;与之相对,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礼物与商品指向的是完全不同的社会关系形式。通过对文献的深入分析,进一步指出现代社会“重建”礼物关系或许是一个不可实现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礼物交换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通过礼物交换表达感激之情、友谊之情,或者意图达到某种目的。通过礼物交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得以强化,社会的联接得以完成,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不同国家的礼物交换的时间、物品以及原则不同。通过研究礼物交换我们可以发现和理解不同文化规则、社会关系结构。本文拟从西方学者的礼物交换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历来就是一个重人情的社会,尤其是在人情关系型的传统农村社区,人情是村民之间进行交往、建立关系的主要依据和准则,礼物则是交换的载体。婚礼中礼物交换不仅规范人们行为、促进人际关系的社会支持功能,还能在物质和精神方面裨益人们,使公众感知和承认生命周期中的重大决定——婚姻关系的社会维系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中国历来就是一个重人情的社会,尤其是在人情关系型的传统农村社区,人情是村民之间进行交往、建立关系的主要依据和准则.礼物则是交换的载体.婚礼中礼物交换不仅规范人们行为、促进人际关系的社会支持功能,还能在物质和精神方面裨益人们,使公众感知和承认生命周期中的重大决定--婚姻关系的社会维系功能.  相似文献   

12.
礼物的流动不是盲目的,而是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和文化。仪式性场合中的礼物交换占据着礼物馈赠的大部分比例,而婚姻仪式就属于仪式场合的一种。傣族对礼物往来的重要性有极强的意识,礼物馈赠和其他交换在该社区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维持、再生产及改造他群与我群之间的人际关系方面,建立起了一套关于礼物的话语的丰富涵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送礼的情形,文明国人都讥为是一种恶劣的风气。社会中彼此送点礼物,可以表达敬意,融洽感情,本可以算是很好的一种行为。但是民国以后,北平的政府,把表示好感的送礼,变成了迹近行贿及贪污的行为,这当然可以算是极恶劣的一种风气了!各国各民族,都免不了偶尔送点礼物,但不过稍稍见意就是了,中国在前清光绪中叶以后,虽然已经渐露奢侈的风气,但在中叶以前,保持的旧日风俗还不少,兹大致分类略谈如下。  相似文献   

14.
“伴礼”指同村民众之间互相陪伴送礼的习俗,也指陪伴者所赠送的礼物。当一个家庭面临婚丧大事时,将获赠来自其姻亲家庭所召集的“伴礼”。布依族“伴礼”习俗具有注重粮食意象、礼物份额固定和女性作为实践主体等特征。“伴礼”交换以人作为中介,打破了二元赠受的关系结构,将更多的实践主体纳入交换体系中,使得交换关系和回报义务呈现出更为多元和复杂的样态。“伴礼”交换将村际之间的民众联结为有机团结的整体,建构和维系着错综复杂的“泛亲属”社会关系网络,在理念上形成“人人都是亲戚”的社会结构。既影响着地方民众的日常生活和交流实践,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之内涵的集体认同与世代追求。  相似文献   

15.
<正>德国人不兴厚礼。一瓶香水、一条领带、一张贺卡,甚至自制的蛋糕、果酱都是送给亲朋好友的最好礼物。如果是为公事或外事送礼,他们就更注重礼品的意义了,如介绍德国名胜古迹和城市风貌的画册等等。在德国,下属向上级送礼、公司向官员赠礼的现象非常少见。因为个人的升迁、公  相似文献   

16.
文章考察了黑龙江省嫩江县三个自然村落之间的礼物交换模式,并由此展开相关的理论探讨。当地社会主要由三个族群组成,“站人”“东北人”和“关里人”。首先,其礼物一交换体系的考察应当与不同群体的历史结合起来,如此才能看到,各个群体的交换模式是与过去三个世纪中其各自的历史及社会结构紧密关联的;其次,一个特定群体的交换模式只有与其他相关群体并置起来,才能显示出各自的独特性和彼此的相关性;最后,一个群体的礼物一交换模式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无论是双边交换模式,还是三方交换模式,都有可能随着族群历史与关系的变化而转化。  相似文献   

17.
在近代殖民主义扩张的过程中,跨文化接触常常会伴随着礼物的交换,这类交换行为往往体现着深层次的社会价值观念差异乃至冲突。詹姆斯.库克在其最后一次造访夏威夷群岛的过程中,经历了多次与夏威夷人的赠礼交换。这些赠礼交换是一种象征性交换,在夏威夷社会的理解中具有权力让渡的文化符号意义,但对以库克为代表的西方人而言,它们不过是一种物权转移和权力宣示行为,与社会权力的转移无关。这一分歧源于双方因不同的历史发展条件形成的文化认同差异,反映了两个交换主体各自代表的不同社会价值判断与文化心态,体现出两者在民族文化意识方面自觉性认知的差别。库克造访夏威夷的事件,应当被理解为是一个部族社会和一个民族国家、一种社会文化意识和一种民族文化意识之间的碰撞。  相似文献   

18.
布迪厄探索包括各种资本间的转化在内的实践经济学的努力是极富洞见的,但同时这种探索却建立在了一组界定相互矛盾的不同资本的基础上。在这里,我将尝试鉴定符号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这四种资本的核心意义,并通过思考礼物或贿赂等交换形式的社会建构来考察各种资本间相互转化的实践过程。文章的探讨建立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实地研究和已发表的礼物交换相关著作的回顾的基础上。通过考察可以发现,礼物和贿赂的界线并不在于交换是否有工具性动机,而在于能否有效地赠送一个东西,使它被认为是把发展和保持一种社会关系而不是获得短期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基于这种探讨的需要,文章考察了香港企业家的投资策略背景下的关系这个中国概念。在对现存政治系统很大程度上不信任的情况下,这些企业家们更多地选择了通过培养社会关系来建立信任。  相似文献   

19.
一、实行农村经济合同制的必要性中共中央一九八三年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指出“要建立和健全承包合同制”。认为这是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重要环节。”合同是组织社会经济活动、实行商品分配和商品交换必不可少的形式,是实现社会经济往来的重要手段。从广义上来说,农村经济合同是指在农业社会化大生产中,国家与集体生产组织、集体与集体以及集体生产组织与社员个人所订立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制是一种法律制度,是法律化的经济手段,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属于法律范畴。马克思指出:“先有交易,后来才由交易发展为法制。……这种通过交换和在交换  相似文献   

20.
人类学擅长对物的研究,除了这一学科与达尔文《物种起源》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外,还凸显了民族志对物之研究的独特的认知和知识谱系;比如通"礼物的交换"建立对对象社会的关照视野,特别是由礼物所建立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我国的"物"与众不同,嵌入在了悠久的历时性传统中,也反映在复杂的共时性社会中,民族志研究当持有另一种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