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揭示了中国古代小说先秦小说存在形式的几个共同特点,即驳杂性、衍化性和琐屑性,并进而以孔子、应予学派小说观念入手,比较他们的异同,探讨在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下,诸子的文学、哲学、政治观念和小说形式的有机联系及相互的渗透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网络时代促进了玄幻小说的新发展并诞生了网络玄幻小说。网络玄幻小说创作以网络为平台,其文本特征主要呈现为游戏性、臆造性、直白性、反叛性。同时,网络玄幻小说的文本审美特征深受青年读者和广大网民的喜爱,并日渐显现出它不可忽视的网络文化产业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尝试着用关系象似性解读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的框架结构,用隐喻象似性解读小说主题内涵和人物性格,用数量象似性解读小说的语言风格。并通过这种象似性解读,一方面帮助读者理解文学语言符号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帮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深层意图,同时也有助于读者深刻理解小说主题和人物性格的刻画。  相似文献   

4.
小说和绘画同属艺术范畴,它们之间的互文性特征不仅仅是外部影响的问题,而且也是小说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内部存在的需要。现代小说的绘画性特征首先是通过语词描绘的可观性而获得的。另外,从审美共性、审美个性的层次分析,现代小说的绘画性特征也是其作为一门艺术存在的必要性因素。现代小说因其绘画性特征的存在,其美学风格更加丰饶多姿。  相似文献   

5.
明清性爱小说的序跋及评点对小说本文的主旨、形象塑造、情节结构、艺术技巧等问题作了探讨,丰富了古代小说批评的内容。同时,它们还保存了许多文学的、社会的、思想的资料,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值得从多层面挖掘。所谓性爱小说是指反映、描述、展现人的性属性的作品,它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可以包括性活动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与性相关的一切活动和意识;狭义则专指以性欲表现为中心内容,在具体描写性行为和交媾关系或带有官能刺激和挑逗意味的性感和情欲的基础上,反映人的性心理、性意识、性观念、性情感等性文化内容的小说作品。本文所论只就性爱小说的狭义概念而言,不涉及广义概念的作品。与绝大多数其他明清小说的序跋与评点一样,明清性爱小说的序跋及评点在小说本文批评和小说理论建设方面,都不能与名著批评的建树相比肩。但作为中国小说批评发展长河中的一员,即便是模仿,也丰沛了这条大河的水量,何况它还有一定的理论贡献,更有保存史料,反映时代风潮和性文化特征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小说在对人物思想、情感、心理、性格、命运、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描写上具有意象的直观性、隐喻性和氛围性(意境性)特点,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张爱玲小说具有意象性特点。她小说中的意象描写不只是停留在对客观物象的机械复制和真实性的描绘与捕捉上,重要的是饱含着某种丰富的象外之象和言外之义的审美象征意蕴。细读张爱玲的小说,不难发现这种意象化的呈现艺术主要表现在小说的景物、人物和环境描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当下小说的叙事策略,既糅合了古今中外小说的特长,又在兼顾读者趣味的前提下,起着唯时代演变可以解释的变化,如故事结构时的单纯性、主题埋设时的影射性、无可推演时的回避性和欲擒故纵时的间离性,这些固然不是当下小说叙事的全部,但从一个方面表证了小说叙事的潜在走向。  相似文献   

8.
赵树理小说具有风趣幽默的特点。读者在阅读小说时形成的预设和真实内容之间的冲突造成了幽默。赵树理小说幽默的预设冲突可以存在于词汇、语句段落和语篇形式中。其中的幽默预设具有合适性、共知性和地域性的语用特征。  相似文献   

9.
鲁迅小说语言的独异性是鲁迅小说乃至文学的一个重要现象。独异性突出表现为模糊性、悖反性、混杂性、"空白性"等特征,它们分别给予读者以不确切的信息、矛盾的信息、芜杂的信息、尽少的信息或"零信息",从而使鲁迅小说显得不确定、多解、不易懂,体现出诸多"反常规"的表征,但其独异性并不是真正的"无理""无稽",而是创新、深化与扩张了小说语言意义的内涵和深度。  相似文献   

10.
鲁迅在对外国优秀文学研读、译介的同时,博采众家,取其所长,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小说文体。本文从《呐喊》小说文体的诗歌性、散文性和戏剧性三个方面透视外国文学对鲁迅的影响和启迪,并指出鲁迅小说文体的创造性和超越性。  相似文献   

11.
郁达夫和施蛰存的小说有同有异,很有可比性。其异同主要表现在:都属于心理分析小说,但其严格程度、感情烈度不同;都有对性心理的描写,但郁氏写的是性苦闷,施氏写的是性压抑;小说中都洋溢着一种诗情画意,但郁氏小说多描绘自然美景,施氏小说多渲染古典之美。两人小说风格的相同性主要是因为传统文化修养的共同性、现实人生的孤独和压迫感以及外来影响的共同性,不同性主要是生活经历、文学主张和性格不同造成的。比较两人小说风格的异同能让人们更好地把握两人小说的艺术特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窥探作家创作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2.
当下小说的意义悬置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悬置不是阙如,而是将意义化作血肉流淌并塑形于文学本身。这意味着小说的审美更为宏阔、更为练达,也更为技巧一些,这毋宁是当代小说成熟的一个标志。当下小说的审美倾向概括地说,有反讽性、悲悯性与状态性三个维度。较之80年代,当下小说的反讽更为成熟、大气;;当下小说的悲悯主要由苦难、无奈、见怪不惊的荒唐以及恤人惜物的温婉构成;;小说的状态性表现,是90年代文学的重要一页。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主义历史编纂元小说指称一类包含了很强理论内容、探究元语言、元历史和文本本身意义的小说,其中的史学性叙述是文学和历史哲学经过后现代主义洗礼之后相结合的产物。本文探讨二者的产生和发展中的相互关系,期望得出史学性叙述在后现代主义历史编纂元小说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冯梦龙"六经国史之外,其余著述皆为小说"的命题潜含丰富的理论内涵:延续了从班《志》开始的小说文化定位,以对经史文化的逆向超越和顺向认同肯定小说的文化价值;确认了小说范围的宽广无边性,是对小说从细流到大海的发展历程的总结;认定了小说文体和话语的驳杂性,揭示了小说超文体的独特特征,指出小说文体的包容力和活力的巨大.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西方现代小说文体的叙述特征和叙述模式在资本主义发展、经济危机、战争和革命的文化语境中以及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对西方传统小说叙事予以了全面、彻底的否定和变革,它转变了小说观念、审美价值取向,更新了叙述方式和方法,改革了小说的形态、作用方式和读者的接受方式,呈现出与传统小说迥异的“现代性”。本文着重探讨20世纪西方小说文体叙述特征的转变及其原因,以及在不同作家的创作中,现代主义小说文体根据不同的叙述特征形成的象征性、意绪性、客观物化等较典型的叙述模式。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主义历史编纂元小说指称一类包含了很强理论内容、探究元语言、元历史和文本本身意义的小说,其中的史学性叙述是文学和历史哲学经过后现代主义洗礼之后相结合的产物。本文探讨二者的产生和发展中的相互关系,期望得出史学性叙述在后现代主义历史编纂元小说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墙上的斑点》是弗吉尼亚·伍尔夫早期运用意识流手法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的内容看似纷乱繁杂,但实质上结构精密,思考深刻有序。文章借用“大树”这个形象来阐释该篇小说结构上的有机性、整一性和生发性,并以此对小说的思想内涵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精怪小说由来已久,数量众多,成为小说中的一大类别.蒲松龄在精怪小说的创作中进行了多方面的艺术创新,创造出全新的精怪形象,使<聊斋志异>中的精怪小说达到了艺术上的最高境界.他对精怪小说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巧妙处理精怪形象身上的物性、神异性、人性的关系;赋予精怪形象高于人的品性;增强精怪形象的文化蕴涵;诗化精怪形象的生活环境;巧用趣笔,增强精怪小说的喜剧性;强化精怪小说的神秘描写,使小说产生强烈的神秘美.从而使精怪小说产生无穷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小说类型理论与批评实践——小说类型学研究论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说类型是一组时间上具有一定历史延续、数量上已形成一定规模、呈现出独特审美风貌并能在读者中产生相对稳定阅读期待和审美反应的小说集合体。小说类型中那些具备相当的历史时段、具有稳定的形式和内涵样貌、具有一系列典范性作品的小说样式叫做“类型小说”。中国现代小说发轫之初,中国文论家、创作家们就开始了对小说类型理论的关注和对类型小说创作理论的研究,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的“阶层化”带来了“小说类型化”的新趋势。研究小说类型理论、发展类型小说批评是深入认识中国现代小说史的要求,也是新时期以来小说创作类型化新趋势的现实要求。小说类型研究的范围包括小说分类问题研究、类型更替及演变规律研究、类型关系及等级研究、“类型批评”实践等诸多方面。当前建构中国小说类型学要从综合性、体系性、原创性、实践性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以来,江苏小说创作取得丰硕成果,收获多个奖项。短篇小说获奖的连续性、长篇小说获奖的异军突起,以及作家队伍的老中青结合、区域小说获奖的均衡格局,是江苏小说获奖的主要特点。江苏获奖小说题材相对集中在农村乡土、农民工与城镇底层生活以及文化历史等方面,具有平常性、现实性、深刻性和正向性等特点。获奖小说艺术表现丰富多样,娴熟的现实主义手法、精致的细节描写、严谨的小说结构以及个性、诗性与智性语言,构建了新时期以来江苏小说整体的审美风貌。未来江苏小说创作应更加注重小说题材的开拓、艺术手法的新变、独特形象的塑造、地方文化的融入,以推进江苏文学创作和江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