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通过减少贫困发生率、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及提高劳动生产率来促进经济增长。分地区来看,西部地区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大,而东部地区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小。因此,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应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而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应在公平的基础上注重效率的提升,以保持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考虑空间相关性,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并以河南省人口数据为例进行人口空间分布及迁移的实证研究。一方面,研究中运用全域空间性和局域空间性的相关知识分析河南省人口空间分布,通过定量性指标的运用得出河南省人口空间分布存在相关性,且是高值集聚,即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集中在一起;另一方面,在考虑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建立空间计量模型,主要研究各个政府支出对河南省人口迁移和分布的影响,结果发现各支出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中国地方债务规模的影响因素以及邻近省域地方债务风险的空间传染效应.结果显示,邻近省域之间的政府债务规模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传染效应;国内生产总值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弹性系数为负,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机构贷款、财政支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弹性系数为正;邻近地区国内生产总值、金融机构贷款及忽略掉的其他随机因素均对本地区政府债务存在显著的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省域工业集聚的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对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和经济政策等因素对中国省域工业集聚水平的影响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一方面证实了人力资本水平、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水平、企业数目、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对中国省域的工业集聚水平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证实了中国省域的工业分布存在空间相关性,并对我国工业集聚在省域间溢出效应的程度进行了估计。  相似文献   

5.
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在经济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马骊 《统计与决策》2007,(19):29-31
本文在简单介绍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经济方法的基础上,对它们在经济研究中的主要应用领域及代表性成果进行了阐述;并探讨了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在经济研究中广阔的应用前景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卢珊 《统计与决策》2023,(2):162-166
文章基于1978—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包含时间效应、空间效应与时空交互效应的动态面板空间杜宾模型,探究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并进一步构建双区制面板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在不同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区域之间,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的异质性。研究发现:社会保障支出在短期与长期均促进了本省份的经济增长,同时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在时间上存在差异性,短期内抑制了其他省份的经济增长,长期内促进了其他省份的经济增长,且省份间的空间溢出效应大于省份内的影响效应;在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处于低区制与高区制两种状态下,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显著差异,与低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地区相比,高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更强。  相似文献   

7.
为避免空间变量的内生性问题,文章构建了空间联立方程,采用多种空间面板模型,构建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基于中国区域数据,考察了R&D空间溢出对R&D投入的替代效应或互补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区域的R&D空间溢出对R&D投入产生了显著空间溢出效应,无论是其他地区的创新投入还是创新产出都对本地区产生了积极互补效应.制度距离是影响空间知识溢出的重要影响因素,知识产权保护积极促进了企业的R&D投入.  相似文献   

8.
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强国的建设离不开平台经济的蓬勃发展,平台经济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典型业态,将对实体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从3个维度构建平台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并测算出平台经济发展水平,选取2013—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来检验平台经济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及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平台经济发展能够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且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平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空间异质性,平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对实体经济发展的间接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我国区域间低碳经济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我国区域的低碳经济效率,同时分析了我国区域低碳经济效率的时空演变特点,随后基于空间计量模型考察分析了我国区域低碳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存在区域低碳经济效率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外商直接投资、第三产业占比、研发投入都与低碳经济效率呈显著的正向关系;能源结构中煤炭的使用占比对我国区域低碳经济有显著的负向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财政金融支农减贫效益进行了空间固定效应以及时序效应的筛选,并结合Hausman、Wald检验实施空间杜宾模型(spatial durbin model)的修正,以W空间权重矩阵标准化验证我国区域间时序基础上的财政金融支农减贫效应的空间关联.结果表明,金融支持以信贷的主要方式促进农村经济与农民增收来实现农村减贫,具有直接效应;金融支农减贫与经济效益存在正向弹性,区域的财政支农减贫效应扩散至邻近区域的可能性要高于劳动力增加带来的相应效益在邻近区域的扩散.  相似文献   

11.
运用空间常系数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变系数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中国省域的保险业发展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31个省域的保险业发展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空间正自相关关系,各省域保险业的发展主要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抚养状况、教育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的影响,并且这些因素对保险业的发展都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公共支出是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工具之一,支出效率反映了支出与收益的对比关系。基于中国25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4—2013年间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公共支出、支出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不确定,但支出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经济增长,并起到公共支出产出效应的门槛作用;东部城市、省会和副省级城市的支出效率分别大于0.60、0.68时,公共支出会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卫生支出作为改善人力资本的重要内容,必然对经济增长起到显著作用。但当卫生支出或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水平和高水平时,其贡献应当是有显著差异的。基于中国1998-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使用Hansen开发的门槛面板回归方法,得出如下结论: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确实存在门槛效应,并且这一门槛效应主要是由于卫生支出自身的变化带来。当人均年卫生支出高于86.49元时,人均卫生支出的产出弹性从0.187 9增长至0.205 5。基于此,下一步的医改措施应当将重点放在进一步加大投入规模上,而不是对医疗保障体制的结构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4.
张仲芳 《统计研究》2008,25(4):16-19
本文研究了国内和国际上政府卫生支出测算口径和方法体系的异同,指出在进行政府卫生支出的国际比较时,需注意国内外测算口径存在的差异。OECD口径下政府卫生支出水平的国际比较表明,中国政府卫生支出总体水平较低,医疗卫生的公共筹资力度不足。必须加大政府卫生投入,建立和完善健康保障制度,强化政府在卫生筹资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交通事故发生机制的空间计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1997—2007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城市化与交通事故发生之间关系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中国交通事故发生的空间相关性,并对影响交通事故次数和经济损失的因素进行了空间计量分析。结果发现: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率,家用车辆、人口密度和公路里程同样是交通事故发生的诱发因素,而发展公共交通则可以有效避免交通事故发生,道路配置水平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运用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方法对1997—2007年中国31个省级单位建筑业的空间依赖性和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证实:在建筑业省域差距日益扩大的背景下,中国建筑业发展存在空间依赖性,建筑业发达(落后)的地区和发达(落后)的地区趋于相邻。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追加的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集聚程度、城市化、建筑业资产和人力资本、技术支持、对外开放均是显著影响省域建筑业发展差异的因素,政府基建支出、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和建筑业市场化程度则无助于解释省域建筑业发展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解析及其展望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随着空间经济理论研究出现重大突破,空间计量经济学也从边缘走向现代计量经济学的主流。重点对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设立包括空间横截面数据模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以及空间离散数据模型进行讨论,对模型参数估计方法包括最大似然估计法、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矩估计法等进行分析,对模型检验方法包括Moran’s I方法和LM/RS方法等内容进行总结,最后展望了该理论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空间回归模型选择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空间计量经济学存在两种最基本的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这里旨在重新思考和探讨这两种空间回归模型的选择,结论为:Moran’s I指数可以用来判断回归模型后的残差是否存在空间依赖性;在实证分析中,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检验判断两种模型优劣是最常见的做法。然而,该检验仅仅是基于统计推断而忽略了理论基础,因此,可能导致选择错误的模型;在实证分析中,空间误差模型经常被选择性遗忘,而该模型的适用性较空间滞后模型更为广泛;实证分析大多缺乏空间回归模型设定的探讨,Anselin提出三个统计量,并且,如果模型设定正确,应该遵从Wald统计量>Log likelihood统计量>LM统计量的排列顺序。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化产业区域差异的空间计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2004年与2008年文化产业国家标准统计数据,分别利用Theil指数与Moran’s I指数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区域差异与空间自相关性进行了衡量,并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要素禀赋、集聚经济与产业政策因素对文化产业区域差异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文化产业区域差异明显,呈现东高西低的梯度分布格局,但区域间文化产业发展呈收敛趋势;中国文化产业区域间存在不断增强的正向空间相关性与空间集聚性;要素禀赋、集聚经济与产业政策均能解释文化产业的区域差异;文化产业的空间溢出效应有利于缩小区域间的文化产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