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源流》2007,(11)
离新兴县城南面13公里的龙山上,郁郁葱葱之中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国恩寺。这寺因是禅宗六祖惠能出生和圆寂之地而闻名遐迩。国恩寺内天王殿正门两旁镌刻着一副对  相似文献   

2.
以《唐五代佛寺辑考》一书所考索辑录的佛寺为基础,从佛教典籍、唐人小说、诗文、方志、画史等文献之中又新见该书未收入的大觉寺、国恩寺、招庆寺、福业寺、禅定寺、金华寺、龙丘寺、开元寺等佛寺8处,以期对该书加以完善.另外,对该书中已收录的天居寺的地理位置、创建时间,广果寺与南华寺的名异实同等未能详尽之重要信息亦予以补充.  相似文献   

3.
从音乐人类学的研究角度出发,对广东新兴国思寺僧人进行了佛教音乐观念问卷调查。调查研究表明,国恩寺的佛教音乐世俗化明显;该寺僧人认同传统佛教音乐有净化人心、弘扬佛法、和谐社会等功能;并认为,世俗音乐只要能够达到净化人心等佛教功能,均可作为佛教音乐。  相似文献   

4.
游国恩是我国著名的楚辞专家,现代楚辞学的奠基人。1946年、1953年、1963年、1980年他出版过四个版本的《屈原》。通过比较四个版本的差异,分析游国恩对屈原形象、屈原思想以及对其作品认识的差异,勾勒出他学术思想发展演变的轨迹,并对四种不同版本背后的社会文化原因及游国恩个人的学术背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常怀感恩心     
庄子 《老友》2009,(10):25-25
在新中国60华诞到来之际,我心潮澎湃,感受甚多,于是挥笔书写了一副国寿贺联,以表示自己感激和祝贺之情:"锦绣中华与乾坤共寿民生有幸;大好江山同日月增辉国运无疆。"横联是:"不忘国恩党恩。"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旗在天安门  相似文献   

6.
有关清末西藏盐井"腊翁寺事件"的起因,保罗和觉安拉姆认为:由于盐井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所引发的管理上的混乱、设立盐厘局与腊翁寺"不应"、天主教的进入引发宗教间的冲突是导致腊翁寺该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但是,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充分梳理并密切结合实地调查调查资料,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建构并分析"腊翁寺事件"的全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清末在川边大力推行改土归流、巴塘事件的影响和腊翁寺、边军对经济利益(盐税)的追求才是引发该事件的三大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唐代佛寺所在考异二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芳民先生《唐五代佛寺辑考》附录"所在待考佛寺"中列有皎然诗中的"报德寺"和《唐鍪藏寺碑》中的"鍪藏寺"。其实皎然诗题中"报德寺"所在有两处:其一为唐淮安郡枣阳县,今属湖北省襄樊市枣阳县境;其二为唐润州上元县,今属南京市白下区内。而"鍪藏寺"即为古新罗国鍪藏寺,所在即今韩国庆尚北道庆州市暗谷洞山。  相似文献   

8.
中会寺系千山“五大禅林”之一。位于千山中部五老峰南山坡上,因居千山五寺之中,且昔年五寺之僧多集会于此,故名“中会寺”。中会寺历史悠久,据寺内明万历八年(1580年)重修碑记记载,中会寺“历汉唐宋元,中经水火,不知几变”。清嘉庆四年(1799年)重修碑记记载,“襄平南千山上自唐敕建古刹有五,中会寺居中”。可见,中会寺于唐代已经建成,甚至可以追溯到汉代,几经水火,多次易址,后于明万历八年在现址进行了重建。至今在寺北山和西山等处有古庙遗址多处。现寺殿宇大多为明代建筑,清康熙文华殿大学士张玉书在《游辽东千山顶记》中曾记述:“中  相似文献   

9.
日本学者气贺泽保规先生在《武则天的感业寺出家问题与德业寺》一文中认为,唐太宗驾崩后,作为太宗才人的武则天并未出家感业寺,而是栖身于长安城休祥坊母亲家中,"感业寺是在强烈意识着德业寺的心理状况下虚构的寺名"。揆诸史实,武则天出家为尼于感业寺,确凿无疑。感业寺不是"一个架空的影子寺院",并非人为虚构,它位于唐长安禁苑内,遗址在今西安市未央区六村堡街道办事处感业寺小学内。感业寺与德业寺没有必然联系,都是唐长安禁苑内的宫人尼寺而已。  相似文献   

10.
长沙寺是东晋南朝时期江陵一带著名的佛寺.长沙寺由长沙太守、江陵人滕畯"舍宅为寺"而成.自昙翼起,不断利用神异故事和制造神异事件的方法来宣传佛寺,渐至成为"天下称最"寺院.长沙寺首开质库,聚敛财富,成为我国典当业的滥觞.  相似文献   

11.
从佛教社会史的角度,对宋代寺制中的甲乙与十方寺制的区别及其例外情况、"革律为禅"的特定含义,二寺制与佛教戒律精神的错位、十方寺制的起源,二制寺在宋代寺院格局中的动态关系,政府对二制寺的管理,十方制的弊端及其产生原因,十方制在宋代政教关系中的意义等问题作了考论。  相似文献   

12.
张涵 《华人时刊》2009,(2):66-67
2008年10月7日,计划投资上亿元的河南省嵩山少林寺下院——河南新密超化寺,拉开了恢复重建的序幕。超化寺仅是少林寺重建的十几个下院中的一个。此时,计划投资2.5亿元的荥阳市洞林寺正在紧张施工。近几年,少林寺不乏"大手笔",而投巨资重建的诸多下院更是引起了人们的关  相似文献   

13.
唐代两京天下诸州的龙兴官寺存在一个共同起源,即中宗神龙元年(705)设立的中兴寺,神龙三年(707)又改额为龙兴寺。《佛祖统纪》所载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敕天下诸郡立龙兴、开元二寺",实为释志磐误系,并无史源依据。传世文献中所谓设立于开元年间的三所龙兴寺,均系史料讹误所致。唐代全国的龙兴官寺均系奉唐中宗神龙年间(705—707)的诏敕而设,并由此形成了一个广布整个帝国疆域的官寺网络。唐代的龙兴官寺与同额非官寺之间在设立时间和设立背景,寺院地位和特殊功能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别,不可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4.
1925年铃木虎雄在《支那诗论史》①一书中指出三国魏之后中国进入"文学的自觉时代"。他说:"魏以后……文学底自身是有价值底思想已经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所以我以为魏底时代是中国文学上的自觉时代。"[1](P47)在鲁迅一次演讲中提及这个观点②之后,文学史家如刘大杰、罗根泽、王瑶、游国恩、钱穆、余英时等都从不同角度述及这个观点。③所谓"文的自觉",一则  相似文献   

15.
文章着重论述了从唐代"变文"到宋代"宝卷"的演化过程及"宝卷学"的前瞻性影响,并运用大量的文献史料和碑刻,阐明了传入中土的佛教观世音菩萨,是如何在中国人的信仰心理影响下,由原本产生于印度的男身菩萨,逐渐演变成在河南汝州香山寺出家的妙善三公主所修化,从而实现了观世音菩萨信仰中国化的过程.并且进一步地论证了我国迄今所知最早的一部宝卷《香山宝卷》,确实如该卷中所载是北宋杭州上天竺寺普明禅师在崇宁二年(1103)撰写完成,无庸置疑.  相似文献   

16.
法轮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大城子镇,原系元臣济拉玛之后裔、喀喇沁部落蒙古王公的旗庙。该寺为清代较著名的十大黄教寺庙之一,在辽代寺庙灵隆寺废墟上,修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至嘉庆八年(1803年),前后经历了五十八年之久,历经主持喇嘛24代,是宁城自清代以来最古老、最宏大的古建筑群中至今保存完好的唯一一座寺院。法轮寺在建筑艺术上集伽蓝  相似文献   

17.
北石窟寺,被称作陇东高原上的一颗明珠,是甘肃第四、庆阳第一大石窟寺。从北魏永平二年(509年)始建至今,先后经历了十多个朝代、1500多年的历史风雨,为后人留下了丰富多彩的研究课题和佛教文化遗产。然而,关于北石窟寺历代行政归属,学术界至今缺少专文考证,笔者依据现有正史和地方史资料,试图对北魏始建到现代的北石窟寺行政归属做一个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1931年,国民政府代表唐柯三与西藏地方代表琼让就如何解决大金、白利两寺冲突进行协商,深刻体现了西藏与中央的政治关系。中国内部有关各方就会商地点、会商前提展开沟通与争论。国民政府只想解决两寺之间冲突,十三世达赖喇嘛虽然希望解决康藏划界问题,但最终接受了马福祥"康藏问题,当另案商办"的建议。虽然唐柯三与琼让议定了解决两寺冲突的八项条件,但是因反对声太大而未正式签订。这次协商未能解决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9.
"窜三苗于三危"的地望研究,是一个关乎西北民族发展流变的话题。以往关于"三危"地望的争鸣,以在今甘肃敦煌市东南三危山,在康、藏、卫三地及在今甘肃中部(鸟鼠山西南)者最有影响力。徐南洲"黑水即洮河"的观点,是能够符合人文地理学实际的。齐家文化陶器(包括辛店文化、寺洼文化)相对于马家窑彩陶,其历史时段、彩陶器形、彩陶图案内涵三个方面,均与马家窑文化陶器不符,比对分析得出齐家文化、辛店寺洼文化,不是马家窑文化的延续,而是戎狄部落的文化遗迹。故"三危"地望在今甘肃中部(鸟鼠山西南)的观点,比较符合历史真实和考古发现。  相似文献   

20.
大安寺位于鞍山市旧堡区千山南沟中部,周围群山环抱,在千山“五大禅林”中素以“雄旷”著称,系鞍山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辽阳县志》载:“寺西通明山和金刚山之间有隋碑。寺内有唐代重修碑。唐太宗……曾驻跸。东山下有英烈观,相传即驻地。”“山中石碾甚多,谓当日屯兵碾米所用。”惜碑碣无存,现已无可考证。大安寺周围有较大遗址数处,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万历十二年(1584年)、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道光四年(1824年)、辛卯十一年(1831年)、癸巳十三年(1833年)均有重修碑记。说明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