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企业家社会资本是企业获得持续成长所需的不可或缺的资源。企业家社会资本可以从微观、中观和宏观进行层次界定,企业家社会资本与企业成长各阶段具有非常高的匹配关系,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通过构建相应类型的社会关系网络,获取相应类型的社会关系网络关键资源,保证了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健  高灵芝 《东方论坛》2009,(1):101-105
通过对济南市40户低保家庭调查研究发现,城市低保家庭的社会网络资源的主要特点是,兄弟、姊妹、父母等亲戚是低保家庭最主要的社会网络资源。关系紧密、交往频繁的网络资源同质性较高。就业支持主要来自弱关系,弱关系提供的网络资源质量比较低。低保家庭获得的民间社会组织提供的社会支持非常少,社会组织网络资源稀缺。  相似文献   

3.
企业的发展除了必须依靠企业的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外,还与企业的社会资本 息息相关。企业家社会资本积累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影响企业发展的内外 资源的分类,对这些资源拥有者特点的分析提出了企业家应做出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社会网络理论在解决民营企业家资源获取问题中的价值进行了分析;根据社会网络领域与创业领域的经典观点的分析与相关研究的探讨,本文认为社会网络能够加强企业家获取资源,提高企业绩效并帮助企业有效的追求新机会。同时也进一步启发研究者深入理解社会网络对企业家获取资源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企业社会资本概念模型及运作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社会资本的概念模型,认为企业社会资本是企业的网络资源、关系资源和特定的能力资源的有机集合体,并就影响各种资源形成的因素及运作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网络资源和关系资源是企业社会资本形成的基础,它们决定企业社会资本的存量,特定的能力资源是企业社会资本发挥功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企业的创新活动要由企业家来组织和推动。企业家在推动创新的过程中,必然受其根植的个人网络和社会网络的影响。文章试图通过社会学中社会网络的分析观点指出,企业家网络及其构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家获取信息与资源的能力。此外,相对于企业家的个人网络而言,企业家的社会网络对企业家的创新行为将产生更为重要的影响,因为通过社会网络企业家能够获取和动员异质性程度更高的信息与资源。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对企业家社会资本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然后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企业内生成长理论、企业外生成长理论、动态能力基础观等理论,并在企业家社会资本与企业成长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成长的内在作用机理,最后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揭示了两者的内在逻辑关系,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企业的创新活动要由企业家来组织和推动.企业家在推动创新的过程中,必然受其根植的个人网络和社会网络的影响.文章试图通过社会学中社会网络的分析观点指出,企业家网络及其构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家获取信息与资源的能力.此外,相对于企业家的个人网络而言,企业家的社会网络对企业家的创新行为将产生更为重要的影响,因为通过社会网络企业家能够获取和动员异质性程度更高的信息与资源.  相似文献   

9.
发挥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绿色行为的促进作用,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基于因子分析法和微观企业调查数据,本文探究了私营企业家地位感知对企业绿色行为的影响。从理论机制来看,企业家地位感知通过强化私营企业家的亲社会行为和自信心来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进而对企业绿色行为产生重要作用。进一步地,本文采用第十一次中国私营企业调查(CPES)数据,并基于主成分法的因子分析构建企业家地位感知指标,实证考察了私营企业家地位感知对企业绿色行为的实际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私营企业家地位感知水平的提高,显著提升了企业治理污染投入规模和企业进行治理污染投入的可能性。机制检验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是私营企业家地位感知促进企业绿色行为的重要渠道。此外,私营企业家地位感知对不同类型企业绿色行为具有异质性影响。相对而言,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高污染行业以及国有资本参股企业,其私营企业家地位感知对企业绿色行为的提升作用更为强烈。因此,“十四五”时期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释放企业发展活力、增强私营企业家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私营企业家地位感知,从而更好地发挥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绿色行为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什么是社会企业家 社会企业家是与我们所见的一般商业企业家相对的一个概念。一般的企业家以利润来评估经营成效,把盈利作为创办企业的唯一出发点和落脚点;而社会企业家则以造成的社会变化作为经营的成效评估基础。我们一般认为,通过创办企业获取利润的同时又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自己贡献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11.
社会保障制度被誉为社会的稳定器和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在现代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下岗职工成为就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作为改革开放、社会转型代价的直接承担者,已逐渐沦为城市中的贫困群体,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中国一个独特而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这一问题对下岗职工的社会保障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全社会尤其是国企下岗职工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应是促成国有企业改革成功的要素之一,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国企职工下岗及其社会保障的相关研究进行简单介绍,再讨论分析国企下岗职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状况及现存问题,最后提出一些完善国企下岗职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思路,希望能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宅坦村是以胡氏宗族为核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村落共同体。为了弥补国家在乡村教育上的"缺位",胡氏宗族积极整合宗族内部的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教育事业。胡氏宗族在乡村教育上的行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宗族成员的文化素质,进而推动着宗族成员的社会流动,完成从"民"到"官"或"民"到"商"的身份转换。社会流动并未导致胡氏宗族分崩离析,反而强化了宗族认同。  相似文献   

13.
由于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哈国近几年来在矿产资源政策上进行了频繁的调整,主要表现在国家优先权制度、哈萨克斯坦含量规则、社会安全与环境保护制度等方面,使中国投资者面临了矿业投资的诸多限制。在此情形下,中国投资者应当在遵守相关法律政策的基础上,从尊重哈国经济社会利益的角度出发,发挥自己的投资优势。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整个世界面向未来的客观变化。它正在改变着世界政治经济的结构、性质以及人们的生活。它对所有国家都是难得的机遇 ,同时也是严峻的挑战。如何适应这一环境 ,适时调整自身的定位与方向 ,就成为各国政府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拟就对我国政府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 ,从中归纳出政府社会服务职能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古代中国王朝的周期性崩溃,与土地资源有限条件下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有关。人口的增加稀释了人均生存资源,生存资源的紧缺又加剧了社会冲突,最后导致社会体系的崩溃。中国古代社会始终没能摆脱这种"治乱循环"的困境。从系统论角度看,以土地为核心的生存资源构成相对不变的边界条件,人口数量是一个有起有落的变量,"改朝"是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交织形成的历史振荡。明末以来一些思想家对人口数量自然增长给社会带来的问题有所认识。中国自清末以来人口基数增大,人口的质量受到关注,但土地问题仍影响了20世纪中国政治的走向。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经济方面的成就,与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数量的控制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驱动轴、稳定轴、联接轴和枢纽轴,雄厚的资源配置、纵横的交通网络、潜力巨大的广阔市场、多元交融的长江文化和经济开发的国家战略,造就了长江沿岸区域经济带的综合优势;长江沿岸区域经济带将在全国产生东西联动、南北呼应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目前中国高校总体服务资源有限、投入不足的状况下,中国高校学校社会工作,应该借助心理咨询等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来发展自身的专业,同时应该发挥社区工作在整合地区资源、提供预防性和发展性服务上的优势,针对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空白处来拓展专业发展的空间。在这一过程中,高校社会工作者要与心理咨询专业工作者形成建设性的合作伙伴,以共同促进高校的学生服务性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为例,运用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得出了"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林区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原有的社会保障体系受到很大冲击"的结论。社会保障是现代经济社会的"减震器"和"安全网",因此在国有林区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保证林区社会稳定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为解决当前国有林区职工生活贫困的问题,提出了"在充分发展社会保险的同时,重点落实社会救济工作、充分发挥社会福利的基本功能、设立统一的社会福利管理部门、完善国有林区社会保障体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嵌入性”视角,将社会关系网络———信任———经济行动者三者整合起来分析。在中国社会中,经济行动者间的信任是不同于其他个体间的信任情况,一方面他们具有工具性目的(赚钱),另一方面他们在交易过程中建立起一定的情感性关系,因而他们间信任中既有工具性信任又有情感性信任,即所谓的中间信任。另外本文结合个案分析,还提出两个假设:一是经济行动者间存在的信任中工具性成分总是大于情感性成分,二是经济行动者随着交易处于不同阶段时会相应地形成不同的信任状况(工具性成分和情感性成分的不同组合)。  相似文献   

20.
论道清铁路对沿线社会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清铁路是英商福公司为了便于对河南省煤炭资源的掠夺而修筑的,但铁路出现之后,对沿线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由于交通状况的改变而引起的农产品的商品化和新式工业的涌现,改变了当地居民自给自足的的自然经济和生活状态,也引起了当地经济结构的改变;交通邮政事业的发展,则有效地改变了消息闭塞的状况,加强了人际间的沟通与联系,也使资金、信息的流通更加便利和可靠;铁路的出现也引起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的解放。这些变化表明铁路这种当时的新生事物成为促进当地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由传统向近代变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