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信息已被提升到第一生产力要素的战略高度 ,成为促使一国经济发展 ,提高生产力水平的关键因素。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国力强弱的主要标准之一。当前的全球信息化浪潮 ,既给我国社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也对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教育的发展趋势引导下,现代教育与信息技术相整合,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弹性理论为主要依据,综合考虑教师、媒体和学生三方的角色地位,形成了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多元化交互式的现代教育新模式.现代教育信息化趋势对高校教师的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加强教师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关键.高校教师要根据信息时代的要求,树立新的教育观念,通过改善教育技术条件、加强培训和教学实践等途径来培养主要包括以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等为内容的信息素质.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作为一项富有竞争力的战略资源越来越受到关注,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无论从信息化发展综合指数角度还是从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角度来看,河南省信息化的价值和水平都在全国中下等水平。改变这种现状,不仅要强化信息产业管理,制定有特色的发展规划,还要注重新技术的应用,把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技术逐步深入到行业和企业应用中,获得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信息化水平测度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明确山东省信息化发展水平在全国所处的位置 ,确保山东省“十五”规划提出的“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目标顺利实施 ,本文选取了最能反映我省信息化状况的变量作为测度指标 ,构建起山东省信息化指数模型 ,对 1 996-2 0 0 2年期间我省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发展对策 :一、进一步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宏观管理 ;二、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三、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四、努力提高公民信息素质  相似文献   

5.
制造业信息化是福建省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福建省制造业发展趋势和信息化进展,提出了推动福建制造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周闯洋 《学术探索》2014,(10):57-60
金融信息化是随着西方金融发展趋势递进的,同时又是在金融业和信息技术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的.目前跨国经营和混业经营成为发达国家金融业的主流模式,信息化已成为影响现代金融发展的核心要素,成为欧美金融业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驱动力.本文介绍了欧美银行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通过对比我国金融信息化的现状,提出我国要借鉴发达国家银行业信息化的经验,同时结合自身优点及特点,提升我国银行业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前,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信息化运行机制与绩效方面存在的问题,大体为:农村信息化队伍不够稳定、农村信息消费市场不够旺盛、信息化建设效益不平衡、农业经济转化效率不佳.其原因在于:政府对农村信息化队伍建设缺乏必要的配套制度、信息消费市场体系建设滞后、信息资源建设的"统筹协调与共建共丰"体系缺失、信息化宏观环境还不能完全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等等.  相似文献   

8.
叶帆 《兰州学刊》2005,(4):118-120
信息化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是正相关的,也关系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信息化差距发展到一定程度还会产生马太效应.当前,我国东西部地区间的信息化差距比较明显,正日益成为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巨大障碍.西部地区应从人文基础、人才结构、制度建设、投资规模、信息资源以及服务体系这六大根源着手,结合区域特点,缩小信息化差距,实现地区间的平衡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经济时代的来临大大加快了全球旅游业信息化的发展,也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旅游业应当顺应这一发展趋势,积极推动旅游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其重点是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强化信息开发,保护网络营销.  相似文献   

10.
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信息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教育信息化中人的要素入手,提出教育信息化要重视教师信息素质的培养,并提出了培养和提高教师信息素质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新型工业化以信息化为核心,科技为动力,效率为中心,追求工农业协调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为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我们要根据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特点,把握“两化融合”的重点与难点,找准“两化融合”的切入点,创新信息化管理体制,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创造良好的组织条件;推动企业信息化,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构建微观基础;建立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相关配套措施;提高工业对信息化与信息技术的吸收与应用水平,增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效应;重视人才工作,构筑高层次信息人才平台.  相似文献   

12.
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全国31个省市的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大部分信息能够通过"农村信息化社会投入"、"社会支持环境"、"农民投入"等三个公因子较好地反映出来。(2)湖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可以划分为"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一般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四种不同的类型。  相似文献   

13.
制造业竞争力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是制造业强市。全球正加速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 ,制造业信息化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改造制造业、改造企业 ,应成为南京赢得竞争优势的重大战略。南京要加快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  相似文献   

14.
信息化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与全国相比,西北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偏低.比较和研究西北地区信息化研究,可以明确西北地区在信息化研究中所处的位置,发现西北地区信息化发展中的问题,加快西北地区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本文对近十年(1998-2007)来有关西北地区和西北各省区信息化研究的论文从分布的年代、数量、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统计分析,总结出西北地区信息化研究存在研究深度不够、研究领域不广、研究分布不均三方面的不足,并由此为西北地区及西北各省区的信息化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社会中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信息化水平日渐提高的今天 ,图书馆走到了十字路口。建立资源共建共享、优势互补的信息合作模式 ,通过技术改造建立网络信息服务的新模式和培养一支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高素质专业人员队伍是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利用信息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生产要素利用不合理、成本上升、产品积压、结构失衡、科技进步缓慢等缺陷;我国当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是利用信息化;具体策略是利用信息化调整产业结构使其升级换代、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信息化、大力推行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科学管理、利用信息化走资源节约型的综合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制造业竞争力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是制造业强市。全球正加速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制造业信息化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改造制造业、改造企业,应成为南京赢得竞争优势的重大拽略。南京要加快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及主要推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构建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变异系数权重的综合指数法对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估,结果显示:2010—2017年,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稳步提升,其中,农业信息化基础支撑发展速度最快,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农业服务信息化发展速度相对比较慢,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从总体上看,我国近年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非常大,但是农业信息化管理和服务等软环境改善相对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内在关系及交互作用的制度结构安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信息化与工业化是后起发展国家面临的双重发展任务,也是其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内容,也是信息化与工业化交互作用的具体写照。然而从目前来看,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交互作用的发展机制还在形成过程中,迫切需要构建起相应的制度结构加以推进。为此应在如下方面积极采取措施:一是要以体制创新为核心营造全社会综合创新环境,通过推动技术创新发展,为信息化服务于工业化创造基础条件;二是要以人力资本发展为重点构建起完善的激励机制,加大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三是要以深化经济对外开放为契机,调整经济结构体系,提高工业化对信息化的需求水平;四是以政府推进、市场化运作为主体,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加快推进贵州县域经济信息化进程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快推进贵州县域经济信息化的发展,可以缩小同发达地区的差距,提高县域经济市场化程度,促进产科教紧密结合,提高政府管理县域经济水平,提高各级干部和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当然要实现县域经济信息化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如:观念落后、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等,但只要领导重视,以农业信息化作为县域经济信息化的突破口,把各方资金统筹使用,加强人才的培育,县域经济信息化一定能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