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艺鉴赏学》一书,“从方法论的角度,系统地探讨文艺鉴赏的方法,这一成果在我国可谓是开导先河的”。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文艺的修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同时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目前国内有关文艺社会学的两派对立意见,认为文艺社会学是研究文艺这种社会性的审美实践的学科,它在学科性质上应划归于美学,是介于一般美学与应用美学之间的基础美学;在方法论上应以美学—历史双向研究方法为主,以社会学方法为辅,并引进现代自然科学方法构成独特的方法论体系;在理论构架上应展开为文艺行为社会学、文艺价值社会学、文艺史社会学、文艺形态社会学四个系统;在范畴体系上应借助“中介”这一基本范畴凝聚所有的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3.
文艺鉴赏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它同文艺创作、文艺批评有着密切的关系.文艺鉴赏具有审美性、情感性和创造性等特点.文艺鉴赏的作用主要是实现文艺的社会功能,即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美育作用,此外还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学鉴赏审美虚静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静”,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近年来,对这一命题的研究已有较深入的进展。但在其审美系统内某些专门领域的研究尚较为粗略,有的甚至近乎空白。本文试图专从文学鉴赏或曰文学接受的角度来探讨鉴赏虚静说的内蕴:“虚静”,不仅在文学鉴赏活动中显示其重要价值,而且也以它具有独特个性的“砖块”充实和加强了整个审美虚静说的大厦。从另一角度看,鉴赏虚静远不止方法论的意义,在这一命题中还更多地体现了人的主体性精神,蕴涵着人生与宇宙的大本大宗的意旨,从而显示了主体与客体融合为一、方法与本体融合为一、文学鉴赏与社会人生融合为一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从目前国内文艺心理学研究和教学的情况看,一方面,西方当代心理学理论,如精神分析理论、人本主义理论、格式塔理论等“新”的观点和方法,已渗透到我们的文艺心理学领域中来;另一方面,在此领域,旧的方法论和旧的理论范型,如经验主义、元素主义、联想主义等观点,仍被很多人当成唯一的“心理学”的东西加以介绍和运用。对此,笔者提出应以整体分析的方法,以“人格”为中介,重建我们的文艺心理学理论。并指出要特别注意文艺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本文还对人格心理学与文艺心理学之间的关系、新的文艺心理学的特点以及认识论、方法论的意义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  相似文献   

6.
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维果斯基创立了社会文化历史心理学派并影响至今,但其文艺心理思想却被国内心理学界严重忽视。基于其社会文化观,重点围绕《文艺心理学》论述维果斯基的文艺心理思想,包括:文艺作品是唤起人类情感的美学符号组合;文艺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法;对寓言、小说和戏剧所涉及的审美反应的分析;艺术作品作为一种净化过程所蕴含的“逆向感情”的运动。这对发展儿童审美心理的启示是:应以文学作品为文化工具,培育儿童审美感知;以文学作品为教学资源,激发儿童审美想象;以文学作品为思维训练方式,发展儿童审美情感;以文学作品传递人类经验,建构儿童审美理解。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的民族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文艺美学具有非常显著的民族传统,它们主要表现为:文艺和实用、功利的结合和发愤着书的精神;“无声之乐”的创作理想和审美境界;“形神兼备”的形象塑造原则;“无法之法”的艺术表现方法;“味外之味”的艺术鉴赏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格式塔”心理学派所提出的“整体性”、“闭合性”、“同构性”等理论主张 ,作为接受美学的心理分支及其原理 ,运用到诗歌鉴赏上 ,不仅可以从理论维度上破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创作法则 ,而且可以从审美实践上诠释中国古代诗歌独特的艺术意境。其方法论意义可以探得文学接受的审美真谛。  相似文献   

9.
《颜氏家训》和《郑板桥家书》这两部家训作品虽然前后相距1000多年,它们在文艺观念上却存在诸多相同之处,都具有明显的儒家文艺美学的特征。二者在文艺的功能、文艺的特征、文艺创作原则、审美风格、文艺鉴赏方法、少儿艺术教育等问题上的表述不尽相同,但思想要义却是一致的,都认为文艺具有立德齐家、塑造君子人格的重要作用,重视文艺潜移默化的感染力,坚持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的创作原则,反对浮艳浅露的审美风格,提倡入乎其内、全面客观的文艺鉴赏方法,将文艺学习视为少儿教育的重要内容,等等,体现了二者在文艺观念上的一脉相承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美学精神的历史承续性和积淀性。  相似文献   

10.
道家哲学对中国艺术理论贡献略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道”是中国哲学的元范畴,也是中国文学批评的元范畴。随着时代的发展,“道”的内涵不断扩展,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在审美主体、文学批评、自然观、辩证法等方面对中国文艺及文学鉴赏理论方面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以《十八岁出门远行》为个案,论述文学理论教学必须与文学阅读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文学理论教与学的质量。文化诗学理论视野下的文学批评的研究路径首先应从文本的诗意解读入手;其次,从艺术形式背后探究文本传达的审美理想和作者的审美心理;再者,从作者的审美理想挖掘出文本中蕴含的时代文化语境和文化精神。以此为理论观照,解读了《十八岁出门远行》梦境化的叙事表达、"精神的真实"的审美追求以及关注个体生存状态的人文主义文化精神。学生在学习文化诗学相关理论的同时,也学会了运用其理论来进行实际的文本批评。  相似文献   

12.
文学教师在文学教育中扮演两种角色:文学评论者和文学话语传递者.文学评论者通常被视为高级文学阅读者,他们将成熟的思维逻辑、理论素养和研究培训杂糅进阅读赏析中.而文学话语传递者重视对学生个体性的塑造,阅读和写作过程实际就是话语的描述性因子,文学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对文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消化,并逐渐培养其个体批判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文化鉴赏主体的建构要从文化知识素养、生活阅历和审美经验的积累等方面出发。在鉴赏活动中,鉴赏主体要确立审美的态度和严肃的态度,要养成纯正广博的趣味, 要多方面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4.
作为较少为内地学者关注的现代新儒学的第三代人物刘述先先生,其著《文学欣赏的灵魂》是新儒学为数不多的文学批评的代表作。该著拥有一个独立自足的完整的系统,包含了作者对文学与哲学、文学欣赏与文学批评等多重关系的思考,以及对文学背后的"人性光辉"的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15.
文艺美学是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新学科,在学科的交叉性质、学科的知识谱系定位、学科研究的方法论、学科的未来前景等方面出现了诸多争论,引发了学科更深层次的问题。本文通过中国文艺美学研究的学术史的梳理,分析和把握文艺美学的逻辑起点和价值终点,力求站在当代美学发展的前沿,注意吸收相关学科和新兴科技研究新成果,在价值论上将艺术审美同人的审美生成联系起来。认为:文艺美学的学术定位并不是缺乏理论体系,而是缺乏运用文艺美学这一学术视角来透视和剖析当代中国的文艺现状中的种种问题,在新世纪的学术话语中,文艺美学应承担的一系列极具现实意义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使文艺创作实践和文艺理论建设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6.
文本细读:“文学场”建构的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本细读作为新批评的重要理论遗产,在当下文学研究与文学欣赏中有着突出的现实意义.同时,文本细读在文学欣赏及教学中也是极富于操作性的实践方法,符合回到文本的中心理念.近几年,学术界集中标举了文本细读这一理念,但是多停留于方法论层面的抽象论述,关于其具体路径或者实践性步骤的理论发掘依然是个空白.回到微观层面,在文学阅读的过程中,结合文学作品的体裁特性,文本细读的具体方法可落定在三个方面:其一是语词细读;其二是结构分析;其三是语境把握.这三方面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农业集约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方向。其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农业基础设施还不够理想,产品质量不高,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集约化经营理念缺失。文章认为,应帮助建立和扶持集约化经营的企业,重视农业科技队伍建设,提高农民的从业素质,不断完善农业的社会化服务系统,用足用活中央政策,重视发展农地经营权流转的市场。  相似文献   

18.
百年轮回,有关上个世纪中国小说研究发轫期的回顾,在少数学者中引发了全盘推倒、一切由"我"重来的冲动。然而,以《西游记》著作权的发现为例,平静地省思可以发现,第一代小说研究巨擘的有关考据容有思虑欠周、方法未密、结论欠当的地方,但他们将文本和文献结合,确立从文学审美角度去研究文学的原则,在梦呓、臆说为学复行大畅的今天仍然不失路向意义;他们从社会异文化的沦陷中将小说的审美属性抢救回来的良苦用心和功劳,不容后人简单抹杀。  相似文献   

19.
在文学界和文学欣赏的圈子里,在一定程度上总是存在着一种见怪不怪的现象.那就是,人们多看重长篇小说,把它看作是文学创作、欣赏和批评的主流,而短篇小说的艺术价值经常受到冷落.这里,笔者有感于文学欣赏领域和文学评论界对短篇小说的忽视与遗忘,拟以'创作与解析'为切入口,把托马斯·哈代和他的短篇小说<彼特利克夫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在阅读过程中对该作品的整体把握和举例分析,来探讨哈代短篇小说的主要特质一"故事"性与"离奇"性.通过解读作者和他的该部作品,意图唤起人们对短篇小说的兴趣和研究激情.  相似文献   

20.
从多元系统理论角度看五四前后的外国文学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前后的翻译文学经历了从中国文学系统的边缘走向中心的一个特殊过程。五四前(1898年~1919年),文学翻译的目的往往是借鉴外国的思想和文明,“思想启蒙”和“消遣娱乐”成为当时文学翻译的选择规范,形成了保守的翻译文学形式库和静态经典性;五四后(1919年~1927年),西方各种思潮涌入中国,“文学改革”和“反映现实”的文学作品成为翻译选择的主流,译作竭力充分表现原文,形成了改革的翻译文学形式库和动态经典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