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王亚南对新中国经济的理论探索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亚南运用《资本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对新中国的社会性质、经济改造与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这些理论探索在当前不仅仍具有现实意义 ,而且对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对待资本主义与西方经济学 ,以及如何创建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等 ,都有着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文溥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10-16
王亚南一贯倡导建立中国经济学 ,并身体力行。当前关于创建中国经济学的讨论 ,表明了斯大林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失效。现今需要建立以中国经济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中国经济学 ,但无须构建新的理论范畴体系。发展中国经济学 ,应提倡不同研究纲领的竞争。 相似文献
4.
章娇娜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1):1-3
戴维·伊斯顿的《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和王亚南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都是值 得珍视的学术瑰宝。本文试图用科学的政治系统分析理论来论证《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若 干观点的合理性。这种新视角的解读有重要意义。重新解读,对当前的体制改革、制度创新 有重要启示,有助于我国当前更好地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5.
潘懋元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2)
王亚南同志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也是令人钦仰的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工作,也毕生从事高等学校的教学与领导工作。他的教育思想,在宏观方面,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深刻理解教育与经济的发展,教育与科技的发展,自然科学教育与社会科学教育的内在关系;在微观方面,他懂得人才的价值,善于 相似文献
6.
王亚南的经济文化观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民重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3)
一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多次兴起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西文化的论争·然而文化是什么以及如何评估中国传统文化问题,迄今还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王亚南研究文化,并不直接从文化的定义入题,虽然他提出文化是人类在征服自然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这个“自然”究竟指什么,许多学者的看法却不尽一致。为了把握文化的本质,王亚南通过阐发自然的涵义,说明文化的对象与根据,从而揭示它与经济基础的关系。这就是他的经济文化观。 相似文献
7.
林青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2)
为纪念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教育家、厦门大学已故校长王亚南诞辰八十五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厦门大学于1986年10月15日在厦门大学联合举办于亚南经济思想和教育思想学术报告会。会后,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隆重举行了王亚南铜像揭幕仪式。参加学术报告会和铜像揭幕仪式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国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北 相似文献
8.
徐辉军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67-169
王耀东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体育教育家。这位体育元勋为西北大学体育教育做出了卓越贡献。王耀东的体育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体育救国强国;体育为学生服务;放眼世界,取长补短;教师以身作则。学习和研究王耀东的体育教育思想,不仅可以对他的一生做出更为准确、全面的评价,也是对西北大学体育教育史乃至整个中国体育教育史研究的拓展。 相似文献
9.
(四)官僚资本是封建买办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产物,它具有三个形态,是对民营产业资本的致命打击近代意义的官僚资本是在资本主义列强入侵后,伴随着洋务运动而产生的,是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结构所决定的。历来的官僚资本都带有封建的买办的和垄断的性质,但是这种性质表现得最直接、强烈,并且“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垄断了全国 相似文献
10.
引言王亚南同志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教育家。他的一生,无论是在传播革命理论、培育人才方面,或在研究中国封建及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方面,都有很大 相似文献
11.
不正确的哲学教育观念是制约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不是纯粹的知识教育,而是批判性、反思性、创新性的教育.要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吸引力,必须在批判性、反思性、创新性教育观念视野下对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教育方法、评价方法等进行全面改革,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12.
陈增辉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0(3):9-12
朱之瑜是我国明清之际的学者。他力倡“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的教育为本论;“学者,所以学为人”的教育目的论;继承并发挥了儒家笃志好学、循序渐进、少而精等传统教学法。其言行对日本明治维新实践的成功、教育兴国理念的确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论哲学视角中的教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晖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7(6):23-26
社会技术是技术哲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技术属于社会技术范畴。按此推理,教育技术应该在技术哲学研究范围之内。从技术哲学角度来说,教育技术主要由经验形态技术、物化形态技术和知识形态技术等三大类要素构成。三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共同促进教育技术向前发展。从技术哲学角度研究教育技术,对于我们重新审视教育技术,全面理解其内涵,进而树立全面教育技术观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于建福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2):15-22
简要回顾了中国大学校训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力图说明中国大学校训源于传统文化,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里;就我国若干大学校训的文化价值传承取向作了分析,有些校训直接来自传统文化经典,有些校训是多部经典的结合,不少校训传承着院校自身的文化命脉,同时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之价值;着重探讨大学校训蕴涵的丰富而深刻的育人理念,如勉励师生明确为学之序,力求知行合一,激励师生遵循大学之道,厚德诚正而止于至善,昭示师生实事求是而追求真理,营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优良文化氛围,唤起师生自强不息的精神,促进大学时中日新,引领学校追求卓越,进而影响社会的价值形成。中华传统文化是构建校训并使校训更具文化魅力的源泉,构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校训,也应立足传统文化,结合学院文化,精心凝练,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5.
罗钢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0(5):23-30
文章探讨了王国维早期思想发展与德国哲学家泡尔生(FriedrichPaulsen)的联系,分析了泡尔生在哲学观和有机论的历史观两方面对王国维早期思想所产生的影响,并揭示了在王国维接受和疏离叔本华哲学的过程中泡尔生所起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阳明心学与蒋介石力行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志钢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7(5):74-80
通过对王阳明心学、孙中山三民主义、蒋介石力行哲学的比较分析,说明后者与其说是继承孙中山,不如说是继承王阳明.有关孙中山"行易知难"与王阳明"知行合一"精义完全一致的论点是缺乏根据的. 相似文献
17.
张阳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4):118-123
教育哲学在现象学哲学的观照下,衍生出了现象学教育哲学。现象学教育哲学在教育、教育学、教育哲学层面对传统发起问难。现象学教育哲学给教育带来了新气象,同时也需要不断克服发展困境,真正引领教育走向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8.
人的两重性和教育的两重性——康德教育哲学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朗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3,40(1)
康德的教育哲学思想是其批判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德从物的两重性引申出入的两重性,又从人的两重性引申出教育的两重性;在此基础上,他把教育哲学的重点放在道德领域,将人的自由意志与服从道德律的意志等同起来,强调意志的自律、道德义务感的养成。康德的哲学教育思想对近代西方及中国的教育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即使在今天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钟麟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6(2):32-35
李达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他从教 40年 ,有着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 ,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教育哲学思想。他主张实行平民教育 ,提出“进步思想 ,健气体魄 ,科学知识”三位一体的办学方针 ,倡导教学相长、师生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 ,积极推行改革 ,对于创造性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教育思想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宋清华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4):43-48
哲学陷入困境的原因在于我们以非哲学的方式教授哲学,哲学有自己的特点,哲学的特点就是沉思和分析。哲学本身是一种本体的或形而上学的思;哲学是一种面向前提的思;哲学是一种面向生活世界的思。哲学应体现出对智慧的追求,对人的价值、意义的思考以及对时代的关注,应引导学生学习哲学的思维方式,进入哲学活动的世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