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放风筝     
今天是周末,妈妈带我到乡下的麦田边放风筝。我放的是一只“奥特曼”风筝。妈妈先帮我把风筝放到了天上。我牵着风筝线跑了一会儿,风筝飞得时高时低,有时它还想往下落。我赶紧拉手中的线,它又飞了上去。风筝越飞越高,我放了一次又一次的风筝线。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名风筝爱好者,今年已是八十岁高龄了。每当春天唤醒了大地,也唤来了天上的风筝。风筝把孩子们的幻想系上了蓝天,我的思绪也飞回了童年…… 嫩嫩的竹枝,细细的麻绳,薄薄的藤片,轻轻的彩绸,拴着我孩提的欢乐。我从小酷爱风筝,自幼就开始学习扎制风筝,我的业余时间,几乎全花在风筝上,不惜投入大量精力和财力。有时制作风筝,一天就长达十几个小时,真是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蚊龙、蜈蚣、老鹰、蝴蝶等造型各异的风筝陆续在我的手中诞生了,当我看  相似文献   

3.
广场上,那么多的人在放风筝。风筝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着,无忧无虑。我想:如果风筝可以说话,那么他一定会说,能自由自在地翱翔是无比快乐的一件事。看着这些风筝,我忽然觉得我们的孩子就像这天上的风筝,而老师就像那放风筝的人,手里拽着放风筝的线。  相似文献   

4.
正孩提时我喜欢风筝,用压岁钱买了一只沙燕风筝,但一次也没放起来,见别人的风筝飞上天空,好不羡慕。而立之年的我,常领着女儿去天安门广场看别人放风筝,广场上的风筝各式各样。超大型风筝由几名壮汉操纵,微小型风筝只见老叟手牵细线,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看别人放风筝,成了我的一种乐趣。离休以后,我对风筝仍怀"旧情",拜师求艺学会制作沙燕风筝。如今,做风筝和放风筝已成我生活中最  相似文献   

5.
A不甘心玩《寂静岭》的小屁孩 从小在北京安定门长大的唐果,平日喜欢在灰色楼房前放风筝,“风好的时候,每放完一个风筝我就用石头把线轴压在地上,不一会儿就能放出七八个飘在天上,躺在草地上我便这样看呀看……”有时候,女孩子会设想放出一个“蝴蝶状文胸的风筝”,那样会不会太招摇、太“流氓”了呢?  相似文献   

6.
般若 《社区》2013,(23):25-25
一位登山家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高耸入云的山巅是我年轻的梦想里放飞的一只风筝,时光流转,我才发现这只风筝的线被栓在深谷里……那里有澄碧的潭水,宁静的百合花,各种各样的草木鱼虫,它们都曾是我年轻的时候在山巅撒下的梦呓,现在,我要把他们一一捡拾。真正深入到群山环抱的峡谷,我才发现,流逝的时光里错过了很多东西,幸亏现在醒悟还为时未晚。  相似文献   

7.
我抬头,果然看到两只风筝纠缠在了一起,蝴蝶的主人正在费力地扯着,而我只是笑了一下,便放了手……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风筝文化对龙的传人的影响是久远而深刻的。我是一名风筝爱好者,已是90岁高龄了,尽管鬓发已经花白,但精神矍铄,步履稳健,思路清晰,肤色红润,几十年放飞风筝的实践使我受益匪浅。我酷爱风筝,健康也得益于风筝。归纳起来,放飞风筝对身体的健康有如下益处。风筝与运动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人类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一种本能,宋代李石云“:春日放鸢,引线而上,令小儿张口仰视,可泄内热”。的确,放飞风筝,动形体,畅气血,集运动健身于一体。在宽阔的广场郊外,沐浴着阳光,呼吸着清新空气,仰首远视,彩云无际“,鸟儿”飞翔,凝神专注,牵线…  相似文献   

9.
一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小狗旺旺想放风筝,于是,他拿起五颜六色的风筝向外跑去。不一会,风筝慢慢的飞了起来。风筝飞呀飞……忽然,风筝不小心挂到了树枝上,旺旺心想,"怎么办呢?"这时,小狐狸正好路过这里,小狐狸对他说:"怎么了?"小狗旺旺皱着眉头说:"我的  相似文献   

10.
风筝的传说     
风筝的发明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它出现在秦汉之间。古代传说,风筝的发明者是楚汉相争时的韩信。唐朝赵昕的《息灯鹞文》说垓下之战时,韩信制成风筝,叫张良坐风筝上天,高唱楚歌,楚歌传到楚营,动摇了项羽的军心。宋朝的《事物纪原》记载有韩信曾利用风筝测量距离之事。在2000多年以前,中国早已使用丝绸、麻布、竹子等,而这些是制造风筝的原料,所以风筝在此时出现是可信的,并且韩信出于军事需要考虑而发明风筝也是可能的;至于说叫张良坐风筝上天,则是令人难风筝的传说@罗磊  相似文献   

11.
司德珍  刚子 《新少年》2024,(3):38-39
<正>每次读到清代诗人高鼎的诗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我总会不自觉地想起童年放风筝的时光,以及那开在风筝上的花朵。小时候,我生活在乡下。每到草长莺飞的季节,村里的孩子们就相约一起去放风筝。那时候的日子过得清贫,谁家也没有闲钱买风筝,况且村里的小卖部也没有这种新奇玩意儿。我们都是自己动手扎风筝。几根细柳枝搭建成骨架,糊上旧报纸,再系上麻线,就是一个粗糙简陋的风筝了。当时,若谁能拥有一只成品风筝,那一定是全村孩子羡慕的焦点。而我,有幸成了第一个拥有成品风筝的孩子。  相似文献   

12.
我们老两口儿都是“风筝迷”,酷爱风筝、爱放风筝、爱扎制风筝、爱收藏风筝……十几年来,不仅扎制风筝和放飞风筝技术提高了,而且身体也健康了。放风筝是一种娱乐与健身相结合的活动,当风筝在天空展翅飞舞时,会使人顿感心旷神怡。这种乐观的情绪,可将任何忧虑烦恼之事,随着风筝高飞,全部置之九霄云外,这种精神上的愉快,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延缓和推迟衰老,促进心理和生理的健康。扎制风筝用手又用脑。常言道:“脑是手之师、手动而用脑,脑子是个宝,愈用愈不老。”确实是这个道理。医学家认为:多用脑可延缓脑功能的衰退,…  相似文献   

13.
放飞理想     
今天,老师讲《理想的翅膀》一课,讲的是小朋友们放飞风筝的事。读完课文后,老师笑眯眯地问:“你们想放飞什么样的风筝?”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大家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李倩首先站起来说:“我想当一名护士,所以要做一个红十字风筝。”陈锐没等李倩说完,急急地说:“2008年奥运会很快就到了,我要做一个五环旗风筝迎奥运。”刘欢也不甘示弱,他站得高高的,说:“我要做—个乌龟风筝。”同学们一听,哄地一下笑起来。老师问:“你为什么要做乌龟风筝呢?”刘欢说:“因为乌龟个子小,爬得又慢,它很难看清周围的世界。我要让它飞到天上,把我们祖国的大…  相似文献   

14.
爱情是爱情,生活是生活 我来杨家埠是为了找一个叫杨笙的人,我要从他那里取回3年前姐姐落在这里的蝴蝶风筝。  相似文献   

15.
风筝的思绪     
小时候,我一直很胆怯,并认为自己是个笨拙的孩子。到了放风筝的季节,我看着小伙伴们自豪地把他们亲手制作的风筝,放飞到蔚蓝的天空上,我只能站在远处,充满羡慕地凝望着天空上那些飘摇的风筝。  相似文献   

16.
一位父亲牵着小男孩的手在都市的街心花园广场上散步。广场上空除了白鸽,还飘飞着许多风筝。小男孩的视线完全被那些五彩缤纷的美丽风筝吸引住了。小男孩央求父亲:“爸爸,我也想放风筝!”在广场的一侧,恰好有人在卖风筝,于是父亲  相似文献   

17.
聆听细节     
许永礼 《老友》2011,(9):17-17
连日的阴雨天气,让我的心境也暗了。好不容易盼到一个晴朗的日子,我便携小儿,去乡下放风筝。和风拂面之处,阵阵花香扑鼻而来,让人神清气爽。7岁小儿,牵着线奔跑在田埂上,那只风筝却怎么也飞不高。我接了过来,顺风跑去,放线,调整方向,风筝抖着尾巴,飞上了天空。  相似文献   

18.
论风筝文化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风筝文化的社会功能梁俊雄,朱琦(湛江师范学院体育系湛江524048)(安微淮南矿业学院合肥232001)我国风筝文化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千姿百态,饱含着华夏先哲们的聪明智慧,记载着炎黄子孙的辉煌业绩,给人类的文化生活增添了灿烂的光彩。传统的风筝文化...  相似文献   

19.
从<我的兄弟>和<风筝>的文本异同中可探究<风筝>的创作真意,并联系兄弟失和一事以及厨川白村理论对鲁迅的影响,可以看出<风筝>的真意其实并非如李天明所说鲁迅对兄弟的"忏悔",而是曲折表达了他对周作人的怨恨之情.  相似文献   

20.
阿谁 《北京纪事》2010,(4):56-59
孔炳彰,1981年3月出生,曹氏风筝艺术传承人,第四届北京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德艺双馨奖获得者。风筝作品曾获2002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优秀新作品展”优秀奖。2003年风筝作品“比翼燕”被国家博物馆收藏。2004年风筝作品“孙悟空”获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主办的“山花奖”银奖。2005年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大俗之雅”风筝艺术展览,6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2006年《曹雪芹风筝艺术》一书被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评为年度“世界最美的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