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而地处中国西北地区的甘肃省农业发展更是频频受到干旱天气的威胁。水资源缺乏与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状况严重制约着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增收难以得到有效提高,因此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是以甘肃省为代表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发展必经的一步,也是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步骤。考察"甘肃内陆干旱区交替灌溉节水技术示范与推广试点项目"的实施过程与农户接受节水技术效果的基础上,从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角度分析内陆节水灌溉技术的扩散与应用,以期从中发现具备推广价值的思路,实现节水灌溉技术的滚动发展,促进当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党中央提出要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目前全国范围内正掀起一个发展节水农业、推广节水灌溉的高潮。针对各地在制定节水规划时遇到的问题,详细论述了地面灌溉与压力灌溉的关系,衬砌渠道输水和管道输水,井灌和渠灌,工程节水技术和农业节水技术,先进节水技术与传统节水技术,以及专业管理与农民参与管理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3.
论发展节水灌溉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中央提出要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目前全国范围内正掀起一个发展节水农业,推广节水灌溉的高潮,针对各地在制定节水规划时遇到的问题,详细论述了地面灌溉与压力灌溉的关系,衬砌渠道输水和管道输水,井灌和渠灌,工程节水技术和农业节水技术,先进节水技术与传统节水技术,以及专业管理与农民参与管理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需水量的增加,发展节水灌溉,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已经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河海大学开展的主要农作物节水高效灌溉制度的研究,紧密围绕“节水高效”这一中心,综合研究土壤水分调控后,水稻、小麦、玉米和棉花等主要农作物生理生态指标的变化和作物生长补偿效应,提出了作物关键需水期与节水高效灌溉量化指标;建立了作物的耗水量模型及作物—水模型。在作物节水机理及田间灌溉模式方面取得突破,理论方法先进、内容全面,技术上创新。水稻节水高产控制灌溉技术研究将节水灌溉理论和技术与管理技术、农作技术相结合,对农作技术、生…  相似文献   

5.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扩散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对于提高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非常重要,为了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更好的扩散,本文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扩散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扩散过程中的扩散源、被扩散的节水灌溉技术、扩散技术采用者等影响扩散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农村地区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扩散效果的提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金昌市地处西北内陆地区,水资源紧缺已长期制约农业的发展,发展节水灌溉成了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对金昌市金川区农业水资源及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针对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农民节水意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管理机构等对策,为金川区农业节水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利用469份农户调查数据,探究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对其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进而剖析农业风险转移效果评价和异质性风险偏好在其中的作用机理。研究显示:农业风险转移与降低工具呈现互补关系,具体表现为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将直接促进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纳,并将通过提高其农业风险转移效果评价间接促进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纳。此外,道德风险和挤出效应将限制农业风险转移与降低工具互补性的发挥,表现为风险厌恶型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将降低其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可能性。为提高农户的风险抵御能力,需提升农业风险转移工具的保障效果,完善农村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降低农户采纳农业风险转移与降低工具的资金约束。同时,应协调农业风险转移与降低工具的关系,深入开展指导服务,实现农业保险与节水灌溉技术的协同推广,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推进节水灌溉与农业绿色治理协调发展对于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和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该文在探析节水灌溉效率与农业绿色治理绩效关系的基础上,以新疆2010—2019年数据为依据,将熵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相结合,对两系统协调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从时间序列上看,2010—2016年是以节水灌溉为主导的发展模式,2016—2019年是以农业绿色治理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两者耦合协调度逐渐呈现上升趋势,但两系统间发展不平衡,节水灌溉效率后期发展滞后是制约耦合度提升的重要因素。据此,该文从坚持技术创新理念、提升农业绿色治理水平、贯彻用水分区指导原则、创新水资源利用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用水资源需求管理的技术经济原理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农业用水在全国的水资源耗用总量中占有特别大的比重,加强农用水资源的需求管理,控制农用水资源消耗量意义重大.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分析了灌溉技术对农用水资源需求量的影响,明确指出,终端用水户的冷漠是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的重大障碍.因此,应从节水技术的应用领域、节水灌溉技术的选择和经济激励政策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加快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以期实现农用水资源需求管理的节水目标.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连云港市农业节水灌溉的调查总结,分析了该市在农业灌溉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现状因地制宜地提出了该市今后的节水目标和节水措施。  相似文献   

11.
农田水利是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程,决定着我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与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密切相关。然而我国农田水利存在农田灌溉条件和技术落后、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农业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与农田水利需求不足的矛盾逐渐凸显。从科学规划农田水利角度重新审视现代农业的农田水利建设内容、标准和功能,从建设高标准农田灌溉区方面推进高质量农业发展中的灌溉水源开源和节流技术推广,从市场化供给农田水利方面促进现代农业生产中农田水利管理效率将成为补齐农业高质量发展中水利短板的有效措施,使构建动态、全面和综合的现代农业体系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
农田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对提高农业干旱防御能力、制定节水灌溉计划、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归纳了农田土壤水分的测定方法,阐述了反应土壤水分能量的土壤水势的概念及其测定方法,并分析了土壤水势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土壤?植物?大气动态水分连续体的关系,分析了土壤水分的有效性,指明了农田土壤水分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0—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综合运用DEA Malmquist指数法、面板工具变量法和面板门槛模型分析节水灌溉设施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节水灌溉设施通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进两条路径提升粮食全要素生产率,且技术进步效应大于技术效率改进效应;从区域与作物异质性来看,粮食主产区节水灌溉设施的增效效应大于非主产区,节水灌溉设施对小麦、玉米和水稻全要素生产率均有显著提升作用;节水灌溉设施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其正向影响随农村人力资本、人均种粮规模、人均GDP的提高而呈阶梯型上升。因此,因地制宜发展节水灌溉设施,与外部经济环境发展相协同,政策扶持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完善节水灌溉设施产权和管护机制,是实现节水灌溉设施高效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对新疆水资源的概况和时空分布特征基本情况进行阐明,同时指出了新疆存在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然后对开发利用潜力进行了分析,提出农业节水是关键。最后,提出在农业、工业、生活方面的节水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从农用水资源的供求矛盾出发,阐述了水资源价值评价的基础理论和主要方法;介绍了国内外水价理论的最新观点,并提出作的看法。在评价方法的运用上,突出了边际成本的重要性,认为使用成本和外部成本是水资源价值的组成部分,全面科学地评价水资源从价值有利于灌溉用水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根据黑龙江省西部灌溉区的地理气候特点和通常的节水灌溉措施,以及膜下滴灌节水灌溉技术的实施特点和效果,分析了大面积推广膜下滴灌技术的必备条件,并通过大庆市杜蒙县玉米膜下滴灌示范区的建设实践,探索出大面积推广膜下滴灌技术的运行机制,并对完善大面积推广膜下滴灌技术运行机制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7.
新疆渭干河-库车河灌区农业生产资源丰富,但也正遭受着土壤盐渍化的严重威胁。对其改良治理巳刻不容缓。根据灌区的盐渍化现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应着重抓四方面的工作:加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完善排灌系统;大力种植耐盐碱植物;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采取化学手段,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18.
河西走廊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的现状、优势条件及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指出了河西走廊的农业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必须通过建立节水型农业、科学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生态农业和效益农业耦合等手段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及效益农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东北地区农田水利事业是随着拥有寒地稻作经验的朝鲜移民移居东北,在东北地区种植水稻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奉天省农田水利事业成为侵略东北的日本重点投资与经营的领域。奉天省地方政府在面临民族危机与近代化的双重历史背景下,逐步制定的各项调控和管理农田水利事业的政策措施,突出了政府“控制”和“发展”两个方面的作用。对于该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深层揭示东北地方政府推进农业近代化以及维护国家利权方面的作用,将东北地区农业近代化特色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