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6 毫秒
1.
刘岳在《地理学报》第42卷第4期(1987年12月)上发表文章,叙述了《中国人口地图集》的编制特点。《中国人口地图集》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十亿人口状况及其地理分布的大型科学参考图集。它以准确可靠的我国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并利用了1953,1964年人口普查资料和我国历史上人口资料,对我国人口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特征及人口发展作了科学的概括。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而制定我国人口统计  相似文献   

2.
张天路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民族人口学家,几十年来,孜孜不倦地耕耘于民族人口研究领域,成果颇丰。最近,他集几十年研究心血,改编和撰写了《民族人口学》。该著作的问世,可说是对中国人口学家在民族人口研究方面的总结,标志着中国民族人口研究走向成熟,它将推进民族人...  相似文献   

3.
由林盛中同志撰写、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鄂伦春民族人口》一书和读者见面了。这是我国系统研究鄂伦春民族人口的第一部著作,它填补了鄂伦春民族人口科学研究的空白。 鄂伦春民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数量在全国56个民族中居第53位。这个民族的人口分布在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大、小兴安岭—带。由于历史的原因,鄂伦春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给研究鄂伦春族人口造成一定的困难,所以,  相似文献   

4.
<正>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探索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人口问题是制约我国走上现代化发展之路的瓶颈。为了在经济起飞阶段形成良好的人口环境,我国对人口发展开始实施有计划管理和调控。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逐步形成了系统的人口政策体系,在人口转变上创造了奇迹,我国的总和生育率从20世纪70年代的5.8下降到本世纪初的1.8左右,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优良的人口环境,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口发展道路。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急速转型,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2003年11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计划生育年鉴》自2004卷起更名为《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年鉴》,由国家人口计生委主管,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主办,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年鉴社编辑出版。此次刊名变更,意义深远,是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结果,对《年鉴》质量及内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名后的《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年鉴》将在内容上体现“太人口”观念,加强对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前瞻性研究等领域的报道和宣传,推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综合协调,促进人口问题的综合治理.更好地反映当前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由张光照、杨致恒著的《中国人口经济思想史》,已由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虽然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和中国人口思想史的论文和著作,在我国已经发表和出版过一些。但是作为阐述我国人口经济思想史的专著,这本书还是第一部。全书共八章,洋洋三十六万余言,对我国自有文字记载以来,一直到近现代的人口经济思想作了较为全面地介绍、叙述和评论。这对于了解我国人口经济思想的历史和现状,对于探索我国人口经济思想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揭示其中的规律,对于我们吸收和继承祖国人  相似文献   

7.
<正> 人口,是一个内容丰富和关系复杂的总体。人口现象可以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和层次去加以研究,因而形成了人口学的许多分支学科。人口结构学,就是把人口结构抽取出来加以单独研究的一门科学。它研究人口结构状况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由刘长茂任主编、张纯元任副主编的《人口结构学》,就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人口结构的专著。现已由中国人口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人口科学研究的一项可喜的成果。它的问世必将把我国对人口结构的研究向前推进一步。该书共六篇,二十章,三十多万字,对人口结构的各个方  相似文献   

8.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领域的一部基本法律。它首次以国家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地位,将具有中国特色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成功经验上升为国家的法律制度,把国家推行计划生育的基本方针、政策、制度、措施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为进一步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治理人口问题,为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立法提供了法律依据。它的颁布实施是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最根本的保障和最有力的推动。它的颁布实施顺应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社会主…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口》丛书是我国第一部大型区域人口科学著作,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重要科研活动。它不但是我国人口科学的基本建设,而且更是直接为四化建设服务的重要国情文献。本文仅就这套丛书的性质、结构及编写中的两个共同性问题谈一点看法,与大家共同讨论。 一、《中国人口》丛书的性质和特点 《中国人口》丛书究竟编成一种什么样的书,这是首先应该明确回答的问题。虽然大家都认为《中国人口》丛书应是一套区域人口的科学著作,但什么是区域人口著作,它具有那些性质和特点,看来还需要进一步明确,这是编好人口丛书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已故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马寅初先生的著述——《新人口论》发表三十周年了。今天联系我国人口政策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具体做法,重读《新人口论》,倍感亲切,更感《新人口论》不是一般的人口论,它是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口理论;马寅初先生为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口理论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一、《新人口论》首次较全面、科学地论述了我国人口问题的性质、特色及其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1.
1《全书》汇编的历史经验,对完善跨世纪的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人口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书》汇编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史料,是同类著作中,最完整、最系统、亦是最精选的一本。特别是关于计划生育工作的转折与发展,基本国策的形成,执行政策的主要经验,以及稳定政策以来的良好人口环境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使读者对中国的计划生育道路获得全面、清晰的认识,从而对中国人口发展的前景满怀信心。《全书》翔实记载了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几起几落的过程,它明显反映人口控制与政治、经济形势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口问题研究》是哲学社会科学第六个五年计划重点科研项目之一。我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这个项目,是考虑到: 第一,70年代以来,对我国控制人口的理论已作了较多的探讨,并已取得较好的成果,但在我国人口领域中,许多问题尚未进行认真地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3.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新近推出的、由该院人口经济研究所所长冯立天教授主编的《中国人口生活质量研究》,是目前我国学术界对这一课题研究最全面、最系统的一本学术性专著。它开拓了人口学一个新分支学科及其研究领域,填补了我国人口学科体系中的一个空白。 大凡一门新学科的建立,离不开长时间、多学科知识的积累,离不开实践的客观需要,当然也离不开一个好的社会和政治环境。冯立天、潘纪一、马淑鸾三位教授审时度势,瞄准了超前研究生活质量与人口素质的重要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学者编写的第一部《人口学辞典》,是我国社会科学界的一个创举。这实在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它说明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在向前发展。对编写《人口学辞典》的重要意义,我想讲三点意见: 第一,在中国,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中国人口从1949年的5.4亿,增长到1980年的9.8亿,现在恐怕达到10亿以上了。这种形势是不能不使人关心的。世界上有哪  相似文献   

15.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也出现了空前未有的局面。尽管人口流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但人们仍然对它的出现始料而不及,而往往冠之为“盲流”。但“盲流”不盲,人口流动表现出自身强烈的规律性。据统计,我国目前的流动人口已达1·4亿。如此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将会证明  相似文献   

16.
从70年代以来,人口科学在中国大地上复苏,并结出了累累硕果。在众多的成果之中,有一部引人注目的巨著,这就是拥有32个分册共1200万字的《中国人口》丛书。它不仅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区域人口科学著作,而且也是计划生育、经济计划,人口研究和教育的科学基础,因而被列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六五”重点研究项目和联  相似文献   

17.
由路遇、滕泽之合著的《中国人口通史》一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重在考证人口数据,揭示历史人口发展规律,意在为解决中国人口问题提供历史借鉴。 一、该书着重于历代人口数量的考证,形成了一个代代相连的人口数据链,从而展示中国历史人口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对秦朝以来一些重要时刻的人口数据,作了初步考证,提供了一个基本上能反映各个历史时期人口发展变化的数据系列,展示了中国人口发展历程中的四个高峰期。二、 该书通过对中国人口历史发展变化的研究,试图揭示人口发展的历史规律。在中国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由于生…  相似文献   

18.
背景《人口研究》是中国最早创办的人口学学术刊物,自1977年创刊以来它已经走过了30年历程。在人口学上,按照目前中国的平均世代间隔,30年也就相当于一代人的时间。然而,就是在这短暂的一代人时间,中国经历了最迅速的经济发展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的人口学和人口研究也迅速成长起来。现在的《人口研究》和30年前时相比有了很大不同。浏览《人口研究》30年的历程,记忆中的许多往事使人感慨、动人情怀。《人口研究》见证和记录了中国社会的变化和中国人口学的发展。《人口研究》到了而立之年,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回顾《人口研究》30年,…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了《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一书,内容非常丰富。其中有关人口问题的论述,是江泽民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正确回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人口问题所形成的创新理论成果。它对于我国在新世纪解决人口问题,坚持人口与经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来说 ,2 0世纪既是历尽沧桑苦难曲折的百年 ,也是一个天翻地覆的不平凡的世纪。她经历了清末、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截然不同的时代。虽然不同时代所要解决的国内外诸多矛盾 ,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但她们都面临人口不断膨胀这一现实。这是引发不同时代政府官员、政治家和学者研究这一人口现象的历史背景。于是 ,便产生了不同时代不同人士的各种人口思想。 1 9世纪末西方资产阶级人口学说传入中国 ,而我国在 2 0世纪初人口估计已达 4亿 ,当有人提出“人满为患”的见解与忧虑时 ,不少学者持信奉和传播马尔萨斯主义的立场 ;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