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保证民族利益的良性发展,制度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非正式的民族利益引导机制有时会起到超越正式制度的效果。社会资本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制度,能够进行民族利益的引导,减少利益矛盾,建立民族间和谐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2.
民族利益:多民族国家政治秩序运行与维持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类社会对利益的追求是政治发展的根本推动力.一个政治秩序和谐的社会必然是各种利益关系都比较协调的社会.目前,我国正处于剧烈的社会变革时期,由于利益分化所导致的民族利益矛盾和冲突日益凸显,而利益矛盾和冲突是社会中产生政治冲突的根源,所以,我国多民族国家要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秩序的和谐,首要的任务是协调各民族利益之问的关系,构建民族利益秩序,而建立健全民族利益提升机制、民族利益表达机制、民族利益分配机制、民族利益竞争机制、民族利益补偿机制等就成为具体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徐晓风  王秀敏 《北方论丛》2005,1(1):117-119
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个民族已经进入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阶段.人们所追求的民族利益逐渐扬弃个体本位,转向类本位,即向着自觉的类利益方向发展,二者在当代正呈现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从历史角度看,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其内在动力是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利益,由此催生了民族精神,使得民族精神不断升华和发展。在抗震救灾中形成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也是适应维护当代民族利益之需由人民创造的民族精神,她既是民族精神的继承更是发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这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共产党员,不管是哪个民族出身的共产党员,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出身于各民族的共产党员,都必须是执行这个决议、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的模范。在改善和发展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中,出身于各民族的共产党员怎样对待本民族的利益同其他民族的利益,是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一国制定对外战略的核心,亦是对外交往的基本目标。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利益在对外交往与对外战略中呈现出一个从隐蔽到明确,再到以文本形式出现的一个过程。对国家利益的重视程度也经历了一个由浅及深的转变,从最初的毛泽东时代所提出的民族利益到邓小平明确提出国家利益,到最后的2011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外交》白皮书,提出中国六大核心利益。这一转变的过程见证了中国的发展与强大,也同时展现出中国在对外交往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天的中国在世界舞台上不再依附于任何国家,有着自己独立的声音。所以,研究新中国从国家利益到核心利益的演变有其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构建西北民族地区的生态经济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生态经济系统是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运用和实践 ,它是解决我国人口、粮食、环境和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其对西北民族地区的迫切性更加突出。西北民族地区构建一个生态经济系统 ,不仅仅关系着当地各民族利益 ,也与长江、黄河流域所有人口的利益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它是利益根本对立的集团之间(部落与部落,国家与国家、阶级与阶级之间)为谋取自身利益而展开的武装冲突。有史以来,战争就分为两大类: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正义战争,一般是指被压迫者或者被侵略者为捍卫自己的国土和正当利益而进行的战争。奴隶起义、农民起义以及保卫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战争,都是正义战争。而那些以掠夺其他国家、其他民族或维护反动统治的战争,则是非正义战争。无论是正义战争还是非正义战争,都存在一个战俘问题。在生产力不怎么发达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对战俘  相似文献   

9.
<正> 民族问题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问题。从横的方面来说,它可以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文字、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以及宗教信仰等各个领域;从纵的方面来说,民族问题贯穿于民族产生、发展、消亡的全过程。只要有民族存在,就有民族问题存在,并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只有到民族差异和特点完全消失的时侯,民族问题才会最终消失,二者是同一的。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民族问题的产生是由两方面因素决定的,即民族因素和阶级因素。 在民族差异和民族特点基础上形成的民族感情和民族利益是产生民族问题的内在因素。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各个民族逐渐形成了在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各不相同的民族差异和民族特点。这些特点和差异一旦形成就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就形成了各个民族的自我意识、民族感情和民族利益。各个民族在自身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  相似文献   

10.
一、阶级利益仍是现时代的最高利益在阶级、民族、人类利益之间的关系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阶级利益高于一切,民族利益和人类利益都受着阶级利益的决定和制约。而当今世界是两种主要社会制度并存竞争的时代,马克思主义的这一观点仍然没有过时。首先,构成现时代的一切矛盾冲突,归根结底都是以阶级利益为辅心展开的。马克  相似文献   

11.
国际组织与民族利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两个问题:一是各国既已参加国际组织,由于这方面的经历,它们在决定事关国家利益的问题时,其行为是否与以往有所不同?二是现在有两个互相关联而又迥然不同的体系:一个是联合国体系,各国都可参加,奉行主权平等原则;另一个是工业化民主国家控制的体系。这些组织麇集到这两个体系之中会产生什么影响?结论是,有充分的证据说明,由于世界各国现在无不互相依存并因而参加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在确定和寻求自己的利益时,日益被迫考虑到其他国家的利益。显然,这两个国际组织体系反映着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野,它取代了冷战而成为国际关系分裂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人的利益问题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现实课题,深入研究人的利益问题目的在于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再调整。我国的改革实践,以承认人的利益为前提,调整了人们之间利益关系,也发展了人的利益,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同时也造成了人们观念的一系列变化。第一,利益意识觉醒。我们曾在一定时期把个人利益视为禁区,把个人利益特别是个人的物质利益当作资产阶段的东西加以批判,压制扭曲了人们对自身利益的…  相似文献   

13.
解决当代我国民族问题的条件和途径杨云宝,张晓琼一、民族问题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理应受到特别关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中心任务的新的历史时期,一也就是邓小平同志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时期。...  相似文献   

14.
赵毓琴 《北方论丛》2003,2(1):51-54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凭借其明治维新后迅速戒严化而成为东方经济、军事强国,加紧对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的武力吞并。侵略与反侵略、吞并与反吞并是当时东北亚地区政治矛盾之焦点,安重根事件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它反映出朝鲜民族的爱憎分明、以民族利益国家利益为重、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也说明一国国力的强盛是免遭侵略、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唯一保证。  相似文献   

15.
罗莎·卢森堡与列宁属于同一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革命家,他们在民族自决问题上有过直接的理论争论。其中,列宁是从政治方面来给民族自决下定义,而卢森堡是从经济方面来理解;列宁坚持一切被压迫民族有实现民族独立的自由,而卢森堡认为民族利益服从于无产阶级革命利益;列宁从批判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来主张民族自决,而卢森堡从批判被压迫民族中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来反对民族自决。另外,卢森堡与列宁在民族自决问题上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卢森堡的思想在今天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雷才丽  操文锋 《理论界》2006,(8):205-206
在普遍追求国家民族利益的今天,我们所面临的形形色色的国际冲突绝不仅仅是“文明冲突”那么简单,以领土争端、国家主权、宗教矛盾、经济利益为表现形式的民族、国家矛盾才是冲突的更深层次原因。本文依据几种常见的民族-国家冲突模式,对当前的国际冲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以孙中山、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为代表的留学生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早期中国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贡献集中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促成中国人形成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中华民族意识;二是揭示了民族的本质和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阐述了在民族矛盾不断上升的近代中国里,强调阶级利益的时候要注意民族利益;三是论述了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两个原则--民族平等和民族自决.他们的探索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提供了历史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现阶段,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的同时,在与其他民族交往的过程中,民族意识在不断的增强。民族意识主要表现为一个民族的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感悟,以及对自己民族利益的关切与维护。民族意识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对社会发展以及民族关系的进步也有不同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已经确立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历史表明,在我国,民族意识只有与社会主义意识;与祖国意识统一起来,才能使其内容得到真正的体现。在现实生活中;正确认识民族意识与…  相似文献   

19.
民族与民族问题,向来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武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去年前苏联的解体及东欧诸国因民族利益冲突引发出的各种矛盾,直至目前南斯拉夫境内因民族问题尚未停息的战争硝烟,都一再向世人昭示:民族与民族问题,是在当今动荡的国际风云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予以认真对待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20.
民族旅游的基本伦理问题是利益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在民族旅游中,政府、企业和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组成了一个伦理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以民族社区为基础,作为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民族社区的利益诉求应被给予优先和更多的重视,这一伦理要求对企业和政府来说是同时适用的。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使利益成为一种道德,也使道德成为一种利益。政府在民族旅游的各利益相关者中拥有绝对强势地位,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掌控者和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合理运用手中权力以实现公众的公共利益才是符合制度要求的正义之举和践行契约精神的诚信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