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宰相之职,在我国封建社会官制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宰相制度是职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宰相制度,对于研究封建社会的国家机器、上层建筑、阶级斗争和政治制度,是有必要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正> 宰相,是我国古代最为显赫的官衔,是君主领导下的政府最高执政官。史籍上说:“天下之宰,通于四海”,又说:“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宰相“与元首而同体乃谓之股肱,秉邦国之会要乃譬之钧轴”。儒家一向把圣君与贤相并提,作为实现其理想的太平盛世的首要条件。这都说明了宰相的重要性。宰相一职,在我国古代的官制结构中,居于首要地位。宰相制度是职官制度、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关于北宋前期的宰相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元丰官制改革以前的宰相制度,是讨论政治制度,尤其是宋代官制时,首先遇到的问题。 一、关于北宋前期宰相制度的三种说法 (1)认为:“宋代的尚书令,中书令及侍中,自始即为序进之位,不予朝政。其总领百官,统理众事而居宰相者,初盖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日本学者也认为:“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名称虽然存在,可是,在唐制中作为三省长官的宰相,即让位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及参知政事”。  相似文献   

4.
从政事堂会议看唐代的宰相政治龚维玲唐朝是中国古代王朝的鼎盛时期,唐朝的繁荣与统治者的开明政治有着紧密联系。研究唐朝的官制有利于我们透析唐朝政治经济的发展,对我们今天的政治体制改革具有借鉴作用。官制是关于国家政权的构成形成及其设官分职的管理制度,它是国...  相似文献   

5.
关于北宋前期宰相制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宋代官制极为繁乱,北宋前期尤甚。关于北宋前期宰相的官衔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陈振先生《关于北宋前期的宰相制度》一文,以其真知灼见,廓去许多迷雾。笔者完全赞同陈先生的观点。这里拟就其中的几个问题再作些补充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宰相是君主制下政府最高执政官的通称。在我国古代的职官结构中,宰相的爵秩最高。史籍上说:“天下之宰,通于四海”①,又说:“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②。这都说明了宰相的重要性。由此,宰相制度在几千年的古代社会相沿袭,并成为我国古代职官制度,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这一制度的演变,评述其利弊,对于我们今天的行政管理体制仍不乏借鉴意义。本文试从宏观角度论述宰相制度的形成、变化、发展过程和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7.
齐秀生 《东岳论丛》2005,26(1):136-140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产生较早,漫长的先秦时期是各种制度包括选官制度孕育、发展的时代。先秦选官制度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史前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整个先秦时期至少有六种选官制度:选举制、学仕制、军功制、客卿制、考核制、世官制。先秦多渠道选官制度成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渊源,对秦王朝以至后世官制产生深远影响,其中选举、荐举等选官方式直接发展为察举以至科举制度。  相似文献   

8.
在整个中国古代官吏制度中,秦汉的官制有其特殊重要的意义.因为秦汉以前的官制.虽然有不少专家学者写过不少的文章和  相似文献   

9.
朝鲜半岛深受汉字影响,作为一种制度文化,韩文创建初期的古代官制术语蕴含着特定时期的政治、历史、文化知识。通过对韩文创建初期官制术语的语义溯源,可知古代朝鲜官制术语结构主要有整体借用、双音节汉字词借用、单音节汉字借用等三种形式。通过分析发现,朝鲜朝的官制术语在制度需求、运思逻辑等实际运用层面上,主要效仿了中国唐宋时期官制,并在官职的名称和品阶上进行了重构,在形式上也体现出了多动宾、并列以及术语两两对称的语言学特征,从语义溯源和概念重构机制上不难看出,中国的儒家思想、汉字、科举制度以及朝鲜朝对韩文创建初期官制术语的使用以及官制文化体系的构建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的现代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巡视制度由来已久,它作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古代官制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在严峻的反腐败形势倒逼党在反腐败制度上进行制度创新的当下,回望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的发展历程与璀璨星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官制工具书,七十年代以前,罕见出版,遭遇冷落。进入八十年代,随着学术研究日趋自由,才逐渐被学界所重视,出版了不少官制辞典,如俞鹿年的《中国官制大辞典》、张政烺主编的《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徐连达主编的《中国历代官制辞典》、(日本)日中民族科学研究所所编《中国历代职官辞典》、龚延明的《宋代官制辞典》等等,初步统计,有十余种。这些多是历代正式官司、官名的解释,为读者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官制作出了重要贡献。可是,大量存在于典籍中、其总数不亚于正式官司、官名数量的职官别名,却很难在这些官制辞典中检索到,这给阅读…  相似文献   

12.
自开元十一年(723年),唐代行政运行体制由三省制转变为中书门下体制,固定的宰相机构中书门下成立,宰相职能日益政务官化。至贞元、元和年间,中书门下取代尚书省成为国家常务的主要裁处者。宰相职能的转变,导致唐人心目中宰相观念的变化。三省制下,宰相的决策职能不被强调,突出的是任相者本职事官的形象。中书门下体制下,为了避免宰相权力过度膨胀,宰相反而被描绘成为"论道之官",而非政务裁决者。但是,作为"论道之官"的"无所不统",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宰相行政权力无孔不入的真实写照。唐代后期,宰相扮演了被咨询者、亲躬细务者和任使者多重角色。唐人宰相观念的变化,正是宰相职能在唐代官制演变过程中政务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三省制是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官僚政治的重要制度之一。它从西汉武帝统治时期开始酝酿,经历东汉、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日趋完备,前后达八百余年,最后到明初废中书省,则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时间,用三省分权制代替个人宰相制,一直是同君主专制的加强和发展相始终的。三省制在我国漫长的封建政治生活中曾经产生过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官制发展史上十分值得重视的问题。三省制的酝酿和形成  相似文献   

14.
石冬梅 《天府新论》2007,(3):118-122
北魏孝文帝力行汉化政策,创立了一套不同于北魏前期的新官制。太和新官制并不像史学界一般所认为的是模仿的南朝制度,实际上它是以汉魏西晋、尤其是西晋官制为蓝本,而又加以发展创造而建立的,它与南朝官制差别甚大。太和新官制影响深远,它基本上被西魏以及东魏、北齐所继承,而隋朝官制又主要源自西魏以及六官制度,所以也可以说,太和新官制是隋唐官制的主要渊源。  相似文献   

15.
唐代宰相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人数多、名号多。除了以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尚书仆射(初期)、中书令和待中为正式宰相外,皇帝又经常让其他大臣以各种名号参预政事。最常用的名号是同中书门下三品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凡加此两种名号者,不论其本官如何,均为事实上的宰相。文献表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同三品与同平章事这两种名号同时并用,甚至在同日拜相者中,也存在有人为同三品,有人却为同平章事的情况。照理,两者之间应该有某种差别,但检诸《旧唐书·职官志》、《新唐书·百官志》及时下各种官制史著作,均未见说明。本…  相似文献   

16.
唐宋时期宰相名号制度经历了极其复杂的变迁过程.外宰相名号制度是唐后期以来藩镇干预朝政的产物,它的演变体现了朝廷对节度使控制政策的变化;超级宰相名号制度的出现和演变,反映了唐宋时期优宠年高德劭宰相政策及中央政治体制变迁;在任宰相名号由三省长官演变为左、右丞相,奠定了元朝宰相名号制度之基础;宰相加带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集贤院大学士等制度,一方面促进了唐宋文化的发展,但同时也使修史者不敢直笔当代政事,影响了历史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7.
“变官制”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的主要政治纲领,是戊戌变法的中心问题;戊戌变法中维新、守旧两派的斗争也主要围绕变官制问题进行的。因此,不具体而深入地研究“变官制”问题,就难以正确认识维新派的政治纲领、维新派与洋务派的区别以及戊戌变法运动的性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曾经长期实行以乡里制度和保甲制度为代表的乡村治理制度.乡村治理制度经历了三个主要的变迁阶段,即乡官制时期、转折时期和职役制时期,体现出不同的治理模式.随着中国封建专制的强化.传统的乡村治理受到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自治色彩逐步减弱,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的社会现实.最终被清末地方自治所取代.  相似文献   

19.
吐蕃王朝的宰相制度先后经历了前期的独相制,剪灭噶尔氏家族后独相制向多相制过渡并最终实行多相制的发展历程.吐蕃王朝在宰相官衔的使用上将实职与加衔相结合,实行以首席宰相领衔的多相制度,以宰相职领他官衔或以他官赋予宰相衔,并在唐朝宰相职务的翻译上采取意译而对其他职务进行音译的方式.这些显示,吐蕃宰相制度无论是形制,还是具体运行,均受到了唐朝多相制的深刻影响,深得唐朝多相制的精髓,其学习借鉴唐朝多相制度的过程,与唐蕃之间历史关系的发展脉络一致,对其政治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唐初的宰相制度 唐初的宰相制度,基本上是沿袭了隋朝的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始“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为宰相”,后因唐太宗李世民尝做过尚书令,百官为避讳,“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 唐初的三省制度组织严密,机构齐备,职权分明,三省长官俱为宰相,各自建立机构,职责严明,互为制约,共同辅助皇帝处理全国要政,进行集权统治。这种制度的确立,对维护强大的唐王朝的稳定的政治格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