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炉雅韵     
元尚 《北京纪事》2013,(6):104-107
香文化历史有多久,香炉的历史就有多久。香炉虽是日常用品,然自古以来,即为文人墨客、才子佳人所喜好,焚香沐浴。即战古时时尚生活之一。书房中有香炉,可以静心;闺房里有香炉,可以暖意。香炉型制。千姿百态,质料不拘一格。  相似文献   

2.
药香     
家里的茶香炉,本来是用来烘烤茶叶闻香的.闷热的夏季,从药店里买来苍术和白芷,放在茶香炉上烘,丝丝缕缕的药香立刻弥漫开来.微苦的药香混着栀子花清甜的味道,让我想起宝玉的那段话:“药气比一切的花香、果子香都雅……这屋里我正想各色都齐了,就只少药香,如今恰好全了.”  相似文献   

3.
宋代平民在医疗、饮食、佩香、化妆、建筑、婚育仪式、宗教活动、节日习俗等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香药,香药成为他们生活中一种不可缺少的常物。出现这一现象有诸多原因:宋代海外贸易兴盛,进口香药大量供应;宋代平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长期以来香药知识文化的逐渐积累。香药极大地丰富了宋代平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他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这无疑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折射出宋代平民不但享受物质生活,还进一步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们的生活面貌。  相似文献   

4.
香包文化是庆阳地域传统民俗文化当中的精品,在庆阳当地社会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学界对庆阳香包文化也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的分析,目前关于庆阳香包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庆阳香包的起源、庆阳香包的艺术特色、庆阳香包的制作工艺、庆阳香包的文化意义以及庆阳香包的产业开发等几个主要问题上。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早期巴人历史考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调查和发掘出的大量与古代巴人有关的历史文物,加之对我国古代早期巴人的历史作考证,考古学家们由此作了多方对比和综合研究后,提出“香炉石文化即为早期巴文化”的论断。这揭开了我国古代巴人的起源之谜,也开创了我国早期巴文化研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考古的发展,一系列巴人文化遗址被发掘,文化遗物得以面世。湖北长阳香炉石等遗址出土了诸多的巴人甲骨,这不仅对于了解巴人的占卜习俗,深化巴文化研究有重要意义,就是在中国甲骨学上的地位也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7.
宋代女子的闺楼一般在住宅建筑的西边。闺房在闺楼的第二层,由楼梯、门、户和扉、窗以及栏杆构成。闺房之内有窗帘、镜台、铜镜、香炉等日常用品,陈设有床榻、绣被、枕头、帐幔等寝具,还收有妆奁、香帕、亵衣、扇子等女性物事。女子的日常生活都在闺阁之中,这是女子的安身立命之地。  相似文献   

8.
《香奁集》因其艳情旨趣,历来成为诗评家争议和诟病的焦点之一,本文从文学的生态环境、文学自身的发展、诗人的性格特征和经历等多方面,质疑了有些论者所持的香草、美人的寄寓之说,肯定了《香奁集》是一部叙写恋情、艳情的个体心灵记录。并进一步从文化的层面揭示其在中国艳情文学史上的划时代的意义,通过对诗歌文本的解析,深入探讨了《香奁集》独具个性的情性之美,肯定其对儒家诗教传统的突破,表现了自然而最具本真色彩的人性光辉。  相似文献   

9.
阿哲主摩奢香夫人与水西彝族文化调查探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初贵州宣慰使奢香是中华民族杰出的女政治家。她出生于四川永宁宣抚使门第,与贵州宣慰使水西安氏世代姻亲,她从出嫁水西,佐夫理政,代夫袭职,教子成名直至英年逝世。在她短暂的三十多年的人生道路上,对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对开设驿道发展民族经济,对其后的贵州地区建省奠定了有利的基础,对水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奢香是出身川南彝中的大姓,彝名“扯勒”是川南彝族中的统治家族。奢香属于扯勒家族的后裔,家氏至今仍分布在赤水河两岸的川黔境内。这里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近些年来在赤水河两岸的叙永、古蔺、毕节、大方、黔西、金沙、仁怀、赤水、习水等县境内也发现不少历史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10.
蜀身毒道、麝香之路与丝绸之路,都是古代中国西部民族与世界民族交流的古道。在这些古道的一端是具有适合香料产生的湿热、高寒自然环境的中国西部地区,历史上,这些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多元,且瘟疫、瘴气等自然灾害多发,并关系国家疆域的安危;在这些古道的另一端,是同样适合香料、香药生产的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等异域国度的世界各国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香文化在丝绸之路等古道上,与世界各个民族传统文化交融并生、和合共存。一直以来,香料、香药是丝绸之路等东西方交流古道上朝贡、商贸等活动中的重要物品,香被广泛的应用于古代中国的世俗生活和神圣世界,在民族传统文化交往、医疗卫生及文化精神生活等方面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香文化成为实现边疆社会稳定发展、维系丝绸之路等东西方民族交往古道兴衰的重要文化纽带。借助香及香文化,古代中国各民族与异域世界民族的传统文化不断交流、借鉴、融合创新、和合共存。古代中国与西方世界民族交流古道上丰富多元的香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有效构成。汉唐以来,香文化深刻的影响着古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多元构建。挖掘、整理香文化是共享丝绸之路精神、把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之宗教文化核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需要。  相似文献   

11.
英国的展现惊动周恩来总理 六十年代中期,周恩来总理出访英国,意外地见到一只产自中国的斑铜八耳香炉,光斑闪烁,造型严谨——这是在北京故宫里也没有见到的珍品! 周总理回国后,指示查找这只斑铜八耳香炉的产地。结果,“会泽”两字收入他的眼底。 会泽,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历史上曾以丰富的铜、铅、锌物产吸引川、黔、湘、浙、赣等省的商贾云集,经济文化繁盛一时,为滇东北的历史名县。 斑铜出在铜匠街  相似文献   

12.
诗之真谛往往在可说与不可说之间,恰如白居易《花非花》所咏,如香如花如雾,而香道是理解中国诗歌的一扇别致之窗.在白居易身上,体现出诗人与香道、香道与诗情、诗艺与香韵的不解之缘.在这位一代诗魔的生活中,香道具有特殊地位和文化功用.一方面,展现出其情性修养,志趣爱好,审美观念.另一方面,这一特殊的吟咏对象与其诗风、诗境产生千丝万缕的密切而微妙的互动.“一瓶秋水一炉香,香山逍遥坐道场”,在白居易经历了人生的宦海浮沉之后,由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将香文化倾注在满含人生体验的诗行词句里,以诗咏香,以诗赏香,以诗赞香.在香的世界里,寻求创作的灵感,在香气缭绕的氛围中,捕捉诗篇的俊美灵魂.由香入道,香韵与诗情交相点逗,既促进了香道文化的发展,也推动了酿就香文化与诗生活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3.
香道     
沈嘉禄 《社区》2011,(29):54-54
香道,在明代以前,它被叫做香席,与挂画、品茶、插花一起并列为文人墨客的“四般闲事”。如果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的话.也叫香学。今天在中国大陆沿海城市,品香悄悄地作为一种时尚享受已经流行开了,相继开设的香道会所与香馆也成熏香品香的俱乐部了。  相似文献   

14.
萍心 《社区》2008,(17):18-19
四年前,台北街头正进行着一场宁静的咖啡馆文化革命。就在这个时候,一本名为《打开咖啡馆的门——欧陆三百五十年的文化风云》出版了。没多久,几乎每家咖啡馆的书架都摆上了一本,每个嗜咖啡的都人手一本;而书中引用一位维也纳艺术家的自述做开场白的一句话——“我不在家里,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也在瞬间成为人人传颂的流行语。整个台北市,就像端进了一杯Expresso,骤然香了起来。  相似文献   

15.
一、民间香社与乡村社会性质著名学者顾颉刚在20世纪20年代调查妙峰山香会时,认为“香会”即是从前的“社会”,与社祭有密切的关系,后来由于佛教的传播,固定的“社会”逐渐演化为流动的“社会”。香社活动大约出现于南北朝时期,与佛教祭祀有很大关系。后来香社活动逐渐普及到民间社会中去,到明清时期,成为民间祭祀活动中的组织主体。现存最早记载泰山香社的资料,出现在唐末五代时期,就山东地方文献资料而言,泰山香社却是在明中期以后成为民间香客朝拜泰山的组织主体,明嘉靖万历时期,德州、临邑都已经出现了祭祀碧霞元君的香社,章丘善人张自成连结同志,  相似文献   

16.
跳香仪式是"武陵民族走廊"沅水流域瓦乡人的宗教仪式,在多元文化互动、融合与发展的背景下,仪式的集体性、狂欢性消退,出现世俗化、功利化的趋势,其传承的文化空间逐渐扩展,传承方式呈现自在、多样化的状态。尽管在现代社会族群认同多元化的背景下,跳香仪式传承区域的族群成员分别归属于汉族、苗族、土家族,但瓦乡人认同这种凝聚内部力量的文化表征,使得跳香仪式得以传承延续,成为表现和强调族群认同的一种叙事,体现了全球化社会中文化的多样性,从而证明族群间的文化互动与文化共享是宗教仪式变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晋城县鸣凤班是上党梆子久负盛名的班社。对这个戏班曾经有许多传说,甚至说它是明代建立的,有明代香炉为证。然而,传说不等于事实,而香炉也始终无从寻找;倒是从1978年开始,人们陆续发现了立于1817年至1838年有关鸣凤班的石碑6块7面(有一块碑是两面两个年限两个内容),书写于1803  相似文献   

18.
东北是满族的发源地,满族文化在东北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萨满教作为满族的传统信仰,既是满族文化的母源,也对东北文化的其他内容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仅就满族萨满教对东北地区的汉军旗香和地仙信仰的影响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文化日益渗透到校园文化中,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校园网络文化体系建设,是现代科学教育技术发展的必然,也是在新形势下对发展高校校园文化的创新,而且对于高校网络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本文分析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体系的组成,对构建校园网络文化体系的重要性、途径及管理方法进行了论述,对如何构建和完善这个体系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莞香是东莞地区特产的一种香料:自唐代以来,莞香作为岭南地区向朝廷进献的珍贵贡品,历时千年而不衰,对岭南地区的社会经济、商业贸易、手工业制作以及经济作物的种植与栽培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莞香作为香山文化的物质栽体,历史悠久、积淀丰厚,它在香山文化的形成、发展与传播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物质文化特性,深刻地体现出香山文化具有历史性与传承性的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