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助学贷款是我国为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的一项重要举措。当前,政府指定由国家政策性银行向贫困大学生提供助学贷款,助学贷款业务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是仍将面临一系列的信贷风险,本文试图对新政策下高校助学贷款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扼并提出控制风险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2.
生源地助学贷款在申请对象、贫困学生认定、贷款办理和贷后风险等方面优势突出。但是,高校在生源地助学贷款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还应该在贷款宣传、银校信息反馈、“校—生”沟通机制、学生诚信教育、贷后管理等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在高校发放助学贷款时的申贷时间长、操作流程繁多、信息更新滞后等实际情况,以我校学生助学贷款实际操作需求为蓝本,设计了此助学贷款管理系统希望逐步实现高校助学贷款的信息化操作。采用UML对系统建模并给出用例图和序列图,C/S和B/S相结合的模式设计开发此系统。本系统包括四大功能模块:学生个人信息管理、学生贷款管理、还贷风险控制、系统管理。  相似文献   

4.
《决策导刊》2006,(11):36-37
农行重庆分行自2004年lO月中标成为27所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独家经办行以来,严格按照国家助学贷款有关政策,组织人力物力,积极配合市教委、市财政、学校,努力将党和政府对贫困学生的关怀真正落到实处,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和管理取得了突出成绩。截至2006年6月末,农行重庆市分行与27所高校全部签订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合作协议,与20000多名学生签订国家助学贷款合同,累计发放国家助学贷款12,166万元,累计收回552万元,收回率4.54%;现有国家助学贷款余额11,614万元,其中不良贷款431万元,不良贷款占比3.71%。但因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机制、操作、管理中的缺陷,也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国家助学贷款是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有效措施,而当前助学贷款却面临着诚信缺失的问题,这就会制约着国有银行贷款的积极性,也会影响高校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进行。影响诚信缺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高校诚信教育、学生自身的素养的问题,也有制度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提高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能力,是贯彻落实好国家助学贷款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对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从加强高职院校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工作上,提出风险防范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肖君丽 《经营管理者》2013,(2X):295-295
高校是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重要主体,其作用是否有效发挥直接关系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的有效性。本文从梳理国家助学贷款校级管理的现状出发,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敏 《管理科学文摘》2009,(31):166-166
自国家实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收费以来,贫困学生上学难成为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本文通过对助学贷款现状的数据统计研究,逐步说明“难”在哪里。并从助学贷款的各相关利益方研究其现状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9.
自1999年国家正式实施助学贷款制度以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使得助学贷款工程不断推向深入。但是,实际操作中却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与政府要求,学生愿望相差很大,而且商业银行风险很难控制。由此,本文将回答助学贷款的特征,有效的国家助学贷款条件以及如何创新制度使得它能有更好的效果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国家助学贷款是我国高校推行收费制度改革后,国家为了保证家庭困难的学生能上大学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实施的现状,发展缓慢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从银行、学生、高校、社会等方面分析国家助学贷款不良率不断升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工作措施与建议,以提高有关各方对国家助学贷款的认识,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与信任,共同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生源地助学贷款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介绍了一下生源地贷款的优势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从问题出发,对高校如何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管理工作提供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吴国锋 《科学咨询》2006,(13):24-25
国家助学贷款是我国高校推行收费制度改革后,国家为了保证家庭困难的学生能上大学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实施的现状,发展缓慢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是商业银行对高校的在读学生发放的信用助学贷款。如何建立国家助学贷款的长效机制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5.
当下贫困大学生问题日益明显,助学贷款政策实施以来出现了很多问题。笔者就四川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究贫困你大学生现状和助学贷款拖欠归还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和国家为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能顺利进入大学,完成大学学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金融手段完善高校资助政策,加大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自 1999年国家助学贷款实施以来,在国家助学贷款的资助下无数贫困大学生顺利进入了大学校同,并完成了大学学业,解决了无数贫困大学生上学难的问题,深受广大贫困大学生的欢迎。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使国家助贷款预定的目标未能完全达到, 2004年6月8日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国家助学贷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贷款学生毕业后还贷率逐年走低。  相似文献   

17.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和国家为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能顺利进入大学,完成大学学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金融手段完善高校资助政策,加大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自1999年国家助学贷款实施以来,在国家助学贷款的资助下无数贫困大学生顺利进入了大学校园,并完成了大学学业,解决了无数贫困大学生上学难的问题,深受广大贫困大学生的欢迎.  相似文献   

18.
财政部教科文司有关负责人称,从2007年秋季学期起,进一步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今后每年用于助学的财政投入、助学贷款和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达500亿元左右,将惠及全国1800多所高校约400万名大学生和1.5万所中等职业学校的1600万名学生。  相似文献   

19.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为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高等教育问题而对困难学生实施的一种资助方式。本文从银行外部——国家、学生、高校三个角度浅析了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高校扶贫工作中诚信缺失问题的主要表现与危害做出简单的描述,进而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对策。主要表现为:伪造贫困事实,贫困证明不符实际;助学贷款及奖助学金和补助的申请审批中不合理现象显著;恶意欠费,使银行助学贷款的坏账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主要危害有:导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增加银行贷款风险;使其他学生产生不公平心理,败坏了学校风气。而解决对策主要是从扶贫对象所在地相关部门、高校本身、银行、法律法规的健全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