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官民协同治理代表了政府社会管理的发展取向,它要求政府与国民形成一种合作共事的关系,共同承担对社会公共管理事务的责任。但是,由于国民社会生活知识和素养的匮乏,以及长期以来国民管理主体地位的缺失,使得其对公共利益的期望日益淡化,国民中的不合作、不服从甚至对抗情绪滋长,使政府社会管理压力增大、效率下降、成本上升;传统的政府与国民之间"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两极"态势,严重影响到国民对于政府的认同意识和支持度。这些都反映出我国官民协同治理的社会基础还很薄弱。所以,从官民协同治理的角度看,促进当代中国社会管理的创新,需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公民权利体系;政府要切实端正其公共性角色;要培育多元化的社会自治主体,充分发挥其社会管理职能和作用,形成政府和社会良好互动的格局。  相似文献   

2.
孔子在对"足食"和"民信之"作选择时选择了后者。他说:"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对此,历来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孔子主张"人民宁可饿死而不可无信",一种认为孔子主张"统治者宁可自己饿死而不可失信于民"。徐复观先生是持第二种观点,并为此作了许多论证。但无论从该文本自身看,还是从孔子的其它言论看,联系孔子的基本立场和态度,第二种解释都是不能成立的。孔子整个谈话的意思是,在让老百姓吃饱肚子和让老百姓对政府有信之间作选择时,统治者宁可让老百姓饿肚子(甚至饿死部分老百姓),也不能让老百姓对政府无信。  相似文献   

3.
以2011—2021年我国A股涉农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涉农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及政府补助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正向激励涉农企业创新投入。异质性检验表明,这种激励作用在政府补助额度高、SA指数高、国有产权性质、南方地区、中部地区的涉农企业中更明显。政府补助负向调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涉农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异质性检验表明,这种调节效应在政府补助额度高、SA指数低、非国有产权性质、南方地区、东部地区涉农企业中尤为显著,但对政府补助额度低的涉农企业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研究结论可为政府适度调整经济政策以激励创新、适度减少政府补助以降低补助政策负外部性提供现实佐证。  相似文献   

4.
潘序伦先生(1893~1985)是我国著名的会计学家和教育家,他从事会计事业长达60余年之久,不但是一位杰出的会计专家,而且是一位长期从事会计教学的著名教育家。潘序伦早年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东吴大学法学院、上海商学院(现上海财经大学)和复旦大学等校任教。之后,他自己兴办了立信会计各类学校,包括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立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立信会计函授学校和各种立信会计补习学校;兴办了立信会计事务所和立信会计图书用品出版社。用潘序伦的话来说,立信会计学校、立信会计事务所、立信会计图书用品出版社这三者是“三位一体”,总的目标就是为了培育会计人才,发展会计事业。学校是在课堂上栽培人才,会计事务所是在实践中栽培人才,出版社是为育才提供教材,为人才提供发表成果的园地。应当说,在50多年前的中国,潘序伦的这种“三位一体”的独特的育才方式是一种可贵的创新之举。按照上述方式,潘序伦在半个多世纪中为我国造就了数以万计的多  相似文献   

5.
从"人伦"到"契约":中西方信用文化的比较分析及法律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信用是建立在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是借助于血缘关系和熟人关系而形成的一种由人伦基础所构成的德性范畴,它强调的是行为人的操守和自律;而在西方国家,可以说契约文明构成其信用文化,信用是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契约关系之上,它强调的是规范和监督,体现了平等自由、等价交换和正当权利的法律原则。当代中国社会相对传统社会而言在社会结构、伦理关系、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往那种借助于血缘和熟人关系而形成的人伦信任心理和权利义务关系,均被由市场经济利益调整所形成的契约关系所取代,由法律调整的现代信用,完成了我国信用文化从"人伦"到"契约"的现代转换,进而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真正建立。  相似文献   

6.
从政府的社会地位、当前我国市场发育状况角度论述了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必要性,指出政府的政策取向、行为示范和监督力度影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当前我国市场失信惩戒机制和信息传递机制的不完善也在客观上要求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作用.政府发挥作用的原则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发挥作用的核心是建立有效的"奖优罚劣"机制.分析了政府发挥作用的主要方面,包括信用法制建设、信用教育建设、信用网络建设和信用试点建设.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会计先父潘序伦先生曾指出,"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可见,诚信是会计行业的灵魂,会计行业丧失诚信,那么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公允性和可靠性将是一纸空文.近几年来,虽然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多项措施对普遍存在的会计诚信缺失问题进行了治理和整顿,取得了明显成效,使会计信息质量有所提高,但会计诚信缺失的问题屡有发生,使会计行业面临着"诚信危机"的挑战.因此,如何重塑会计诚信,是政府和企业以及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政策与村民自治是三农领域的重要议题。基于2017年3844位农民样本数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考察农民的涉农政策满意度与村民自治参与的关系,并进行异质性和影响路径的分析与讨论。研究表明:涉农政策满意度可归因为综合性涉农政策满意度和保障性涉农政策满意度,其中,农民对保障性涉农政策的满意程度要高于对综合性涉农政策的满意程度。涉农政策满意度与村民自治参与呈显著的正向关系,即农民的涉农政策满意度越高,其参与村民自治的可能性就会越大,且对农村男性、老年、中等收入家庭农民的影响尤为明显。从影响路径看,保障性涉农政策满意度主要通过提高农民的政府满意度来增进村民自治的参与度,而综合性涉农政策满意度通过这一路径影响村民自治参与的表现并不明显。未来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涉农的相关政策,以更好地服务于村民,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官民共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但政府公共服务不到位和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官民矛盾,缺乏公众有序参与治理的沟通和引导机制妨碍着"官民共治"的实现.国家审计对协调官民矛盾、促进公众参与治理具有重要作用.国家审计可以提供协调官民矛盾的两类信息:"掌握事项"和"建立诚信",一定程度解决了政府决策、执行和监督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为协调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矛盾创造了前提条件.通过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可以解决政府与公众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促进公众行使其作为"委托人"和"纳税人"的权利;引导公众作为治理主体参与问责,并提供良好的信息平台,有利于实现"官民共治".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公共论坛:政治参与和协商民主的兴起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协商民主是20世纪晚期在政治学界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互联网公共论坛作为一种立基于新传播技术之上的参与方式,打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增加了公民全面的参与以及公民与政府之间直接沟通的可能性.随着网络在中国的普及,中国公民越来越多地借助互联网来获取政治信息,通过互联网的公共论坛及时、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并且与政府发生互动.互联网公共论坛中的政治参与在"近似地"实践着协商性民主的理想,体现了民主的价值和精神.虽然互联网公共论坛还有待于规范,但这种政治参与方式在推动公民政治参与的广度、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政府决策的优化等方面,无疑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政府信用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是政府施政效能得以提升的重要基础.在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的施政过程中,存在一些严重影响政府信用的因素.比如,政策缺乏连续性和协调性;行政执法过程中超越政策授予的权限滥用自由裁量权,行政不作为等.我们必须从建设政治文明的高度来大力推进行政公开;完善决策听证制度,保证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培育政府官员的民主观念,严格依法行政,从而塑造良好的政府信用.  相似文献   

12.
债信文化是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文化形态,从一定意义上讲,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就是要建立全社会的信用基础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债信文化和契约文化.针对中国缺乏而又急需债信文化的现实,开放民间金融和民间信用,已成为建立和发展债信文化的必由之路.而放弃政府对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银行的隐含担保,清除债信文化的形成障碍,已成为建立和发展债信文化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体现当代我国政府类型的经典表述。经过几年的探索.在我国正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服务型政府的执政理念.这种理念决定未来服务型政府的决策是民主的和官民互动的,政府主要通过提供良好的制度、政策服务和公共服务来运行,政府的运行具有透明性、公正性和法制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官僚制的传统政府治理范式逐渐失效,治理的理论和实践也推动着各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在中国,封建社会传统“家天下”的治理模式和儒家等级思想导致社会缺乏民主的基础,“全能型政府”制约了公民社会的发展,从而阻碍了政府治理变革的进程,以后工业文明为基础的治理模式也不完全适用于中国。因此,需要经济、行政和政治体制改革相互配合,进一步培育社会力量,构建“政府主导-官民协同”的多中心治理模式,建立“管理-服务型政府”和“强政府-大社会”的治理结构,以逐步实现善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家法中蕴含着丰富的“信”伦理思想,“立心以忠信,不欺为主本”不仅是历代家法共同倡导的立身处世原则,还是启蒙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继承和传播诚信思想的过程中,家规起着将儒家精英们的抽象命题转化为民间话语的中介作用。在经济方面,家法既强调自身的诚实信用,也十分讲究运用法律手段提供信用保障。家法中体现的信用思想和制度具有鲜明的特色,是中国“信”伦理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长,社会无信不稳。“信用”历来被人们看重。可是在目前的中国,信用缺失日益严重。我国目前的信用缺失现象包括:(1)企业信用缺失;(2)消费领域的信用缺失;(3)人际关系中的失信现象。当今社会各个领域日益严重的信用缺失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企业信用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企业的产权问题、信息不对称、自身诚信管理意识缺乏、体制转轨的影响、政府政策不稳定、法律约束乏力等;消费领域和人际关系中信用缺失的原因有:片面强调“经济人”、司法制裁不力、对传统文化的路径依赖等。信用的重建已刻不容缓。信用是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农村融资环境是推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条件,也是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的重要抓手.本文从社会政策的视角,通过对山东潍坊坊子区的实地考察,全面剖析了"文明信用创评"实践的学理基础、政策基点、绩效评估、政策风险和改革出路,这对地方政府管理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包括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在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显示出巨大的生机与活力.安徽省太湖县采取鼓励资金互助、引入"政府信用"等金融手段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但尚存在正规金融涉农贷款比例下降、农村信用社改制后支农意愿减弱等不足之处.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在金融领域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促进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完美联接,打好农业资本内生和外生组合拳;加大农业资金供给,加强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广"政府信用"模式,发挥村干部和农业主管部门在农业融资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土地作为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形态。在儒家“不患寡而患不均”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历代王朝对土地兼并都有着严格的限制。而宋代一反历代王朝抑制土地兼并的惯例,采取“田制不立”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这是中国历史上关于土地制度的一大奇异现象。那么这样的一种土地制度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指出了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信用失衡问题的严重性:信用缺失导致了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极大混乱,成了中国市场经济的"败血症",正在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交往造成巨大的损害。界定了政府信用的概念和内涵,分析了政府信用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中的重要性,以及政府在社会信用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和政府失信的危害,列举了政府失信的种种表现,提出了建立政府信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