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历史上法家跟儒家的斗争,以及尊法反儒和尊儒反法的斗争,历来是前进与倒退两条路线的斗争。这种斗争到了北宋以后,表现为理学(也称道学)与反理学的斗争。李贽就是我国十六世纪著名的尊法反儒的进步思想家。鲁迅说过:儒家对言论机关的垄断,“自宋元以来,尤其利害。我们几乎看不见一部非‘业儒’的书,听不到一句非士人的话。”明朝的进步思想家李贽敢于在言论机关被‘业儒’垄断的情况下,独树一帜,猛烈地抨击孔孟之道、反动理学,同时敢于赞扬秦始皇及法家学派,这说明他具有大无畏的反潮流精神。李贽在反儒和尊法两个方面,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了他前辈的进步思想家。结台批林批孔,研究李贽的思想对于我们汲取儒法斗争的历史经验,认清林彪所宣扬的孔孟之道的反动实质,提高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都是孕育在它所处社会背景的土壤中,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性。李贽“异端”思想的产生亦不例外。李贽作为中国历史上进步的思想家,其思想充满了反封建的战斗精神,被封建统治阶级视为异端,大加攻击,尽管他的进步思想在当时没有形成势力,但给中国文化思想界带来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反封建的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历史上的儒法斗争,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阶级内容和政治内容,但都是当时反复辟与复辟、前进与倒退、革新与守旧两条路线的斗争。自西汉元帝起,由于地主阶级开始向纸老虎转化,儒家思想经过改铸,虽被确立于独尊的地位,但儒法斗争并没有止息,坚持反儒斗争的思想家仍代不乏人。明代后期的李贽,就是一位坚持尊法反儒,富有反潮流精神的进步思想家。李贽反孔学、反理学的斗争是儒法斗争在封建社会晚期的继续。今天,我们认真分析李贽尊法反儒思想,总结他反孔学、反理学的历史经验,对我们把批林批孔斗争进行到底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贽是中国历史上进步的思想家,他在宋明理学盛行的明代,挺身而出,公开不服孔孟,宣讲童心,大倡异端,批判道学,提倡男女平等,揭露官场腐败等.封建统治阶级把他的思想视为"异端邪说",大加攻击,并对李贽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直至逼上绝路.尽管李贽的进步思想在当时没有形成势力,但给中国的文化思想界带来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反封建的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兴地主阶级的杰出理论家韩非,对历史的重要贡献就在于:他总结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实践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提出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历史任务,论证了新兴地主阶级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的战斗措施。 《五蠹》是代表韩非历史观和政治思想的一篇重要论文,明确地提出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理论,有事实,有分析,敢于批判,敢于肯定,字字铿锵有声,句句鼓舞斗志。  相似文献   

6.
范缜(公元450—515年),字子真,河南泌阳县西北人,是南朝齐梁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战斗的无神论者。在儒佛合流、神学泛滥的齐梁时期,他坚持唯物主义观点,积极宣传无神论思想,对维护门阀士族反动统治的佛教神学唯心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深刻的批判,表现了这个法家人物敢于反潮流的战斗精神。他的哲学著作《神灭论》,在我国哲  相似文献   

7.
我国十六世纪高举尊法反儒旗帜的进步思想家李贽写的《童心说》,是刺向孔孟和道学家的一把锐利匕首。李贽出身于没落小地主阶层,祖辈从事过航海经商。他所处的明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日趋没落的时期。封建统治者为了挽救风雨飘摇的局面,一方面对人民加强暴力镇压;另一方面,用经宋代朱熹之流将孔孟之道加以发挥和演变为更加反动的理学(即道学),来欺骗劳动人民,扼杀进步势力和阻挠进取革新路线的推行。明代王阳明又用主观唯心主义来维护孔孟之道,继承理学,企图挽救封建社会的灭亡。但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可抗拒,要求前进发展的思想扼杀不了。李贽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以“掀天翻地”的斗争精神,公开打出尊法反儒旗号,把斗争锋芒直指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猛烈地冲  相似文献   

8.
李贽平等思想传世的几百年间,因其超越时代的开阔与锋芒而常常被学人论及。而他的宽容理念特别是“恒顺于民”则或困于时代所限,或由于“异端”过甚,或源于世人认知不足,未能得到应有的阐扬。从承续、整合与创新三个视角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李贽平等宽容的理念和思想,把握李贽“疑”与“胆”的思想武器,进而还原其先进与新锐所在,有益于领悟李贽敢于怀疑批判的抗争精神与思想解放的启蒙品质,并能更为真切地定位其在思想史中的历史坐标。  相似文献   

9.
明后期思想文化发展的异端的代表是李贽.他介于王阳明和黄宗羲之间,是中国封建晚世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中介.李贽的异端特征主要表现在人格和思想上的相对独立性,即对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背离和思想上的叛离.李贽代表的异端,没有赖以依存的社会力量,失败是必然的.李贽只得以76岁的高龄自杀于狱中,以死对抗统治者的高压.李贽的价值取向在于思想的力量,但他的创造并不多,对旧思想的破坏多于新思想的建设,时代没有为他提供更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李贽,是从我国封建社会末期,反动孔学严密统治的政治思想界里冲杀出来的一位杰出的进步思想家。《四书评》是李贽的一部重要著作,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敢于公开批“四书”的战斗作品。历代反动统治阶级都把集中宣扬孔孟之道的四部黑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奉为“圣经”,强迫人民信奉。宋代反动理学家朱熹,为了维护官僚地主阶级的反动统治,把这四部书汇编成套,加以注释。此后各代反动统治者就只准人们按照朱熹的调子和框框,对“四书”注、解、疏、释,而不许进行评论。李贽却一反儒家传统,与孔孟之道“作对  相似文献   

11.
李贽的怀疑精神蕴涵着怀疑方法的精髓,他对于传统道学经典及其圣贤、宇宙本体论、人性论、道德伦理观、真理观、社会历史观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怀疑和批判.一方面冲击和瓦解了旧思想体系,另一方面对于新思想体系的建构也有巨大的启蒙作用.李贽著作堪称明末破除旧文化思想束缚的战斗檄文,具有超越历史性的价值,正确品评有助于总结中国古代进步文化思想发展的历史经验,可以鼓舞现代人挣脱各种精神桎梏,放手从事改革.  相似文献   

12.
李贽是明朝后期一位具有叛逆思想的进步学者,他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封建正统思想,勇敢地背经叛道,死而无悔,提出了一系列反映市民阶层利益的观点,在明清早期启蒙思潮中独具特色。本文试图通过对李贽思想中有关人的问题的分析,展示其学识和战斗精神。一、对人的自然本质的认识在人的自然本质的问题上,李贽提出了朴素唯物主义的生死观。认为世界上最初存在的只是阴阳二气,人和宇宙万物一样都是生于“两”,不生于“一”。“厥初生人,惟是阴阳二气,男女二命,初无所谓一与理也,而何太极之有?以今观之,所谓一者果何物?所谓理者果何在…  相似文献   

13.
李贽是在我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败、资本主义因素刚刚萌芽的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思想家。他高举反道学的大旗,勇往直前,百折不挠,敢于对传统的儒学思想和封建礼教进行猛烈的抨击。他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争取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先驱者,是勇于开启一代新思想和新文风的杰出代表。他虽然不是美学家,但是在他的文学理论中有不少观点和学说具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鲁迅,在他战斗的一生中,不仅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孔孟之道,而且以反潮流的精神与尊儒反法的反动思潮针锋相对,对历史上的法家人物作出了正确的评价。特别在其思想发展的后期,他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以马列主义为武器。从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高度,既充分肯定了法家人物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又指出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阐明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把对法家人物的评价同现实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紧密结合起来,有力地打击了敌人。鲁迅的战  相似文献   

15.
李贽以“童心”为心之本体,一反传统,提出人皆有私、人心必私的观点。李贽只讲利己,不讲整体利益,这无疑是错误的。然而,他的思想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却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的意义:它反映了下层群众反对封建压榨,要求基本生存条牛的正当愿望;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要求发展工商的愿望;为揭露、批判道学的虚伪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他的思想是对传统心学的叛逆,是封建正统道德伦理现念的异端,具有巨大的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贽是晚明人文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充满了反封建的战斗精神.他认为人生而平等,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肯定了追求物质利益和个性自由解放的合理性,这也正是李贽所认为的整个道德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思想家,杰出的唯物论者和无神论者,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具有反潮流的革命精神,他的哲学思想是在同孔孟之道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他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人定胜天”的唯物主义思想,有力地批判了孔孟鼓吹的反动复辟思潮。  相似文献   

18.
第一节曹操反天命怒斥尊古在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天下大乱,后来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一时期的法家和唯物论思想家曹操,为扫除分裂,统一中国,推行了一条革新进步、反孔尊法的路线。他坚持唯物主义无神论,反对唯心主义天命论,坚持历史进化论,反对复古倒退论,表现了大无畏的反潮流精神。  相似文献   

19.
李贽(公元1527——1602年)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高举尊法反儒旗帜的进步思想家。他以“头可断”“身不可辱”的大无畏精神,同官僚大地主阶级尊孔反法思潮进行了激烈的斗争。他提倡社会变革,赞扬法家思想,怒斥孔孟之道。在文学领域中,他更是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否定千古相传的儒家的文学主张,对儒家复古主义的逆流予以迎头痛击,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增添了光辉的篇章。李贽所处的明朝末年,正是我国封建社会趋于没落,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的时期。当时,  相似文献   

20.
李贽的家庭伦理现包括反“男尊女卑”为核心的男女平等观、以“情”为核心的新婚恋观以及以“孝行”为核心的孝亲观三个组成部分.李贽的家庭伦理观具有朦胧的自由性色彩,反映了李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勇于反对封建礼教,反对封建伦理纲常,试图建立新的家庭伦理的尝试.李贽家庭伦理观的提出是对封建礼教的沉重打击,具有冲破封建礼俗去争取自由的价值和意义,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历史潮流,对后世学者的思想认知和社会风气转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