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本文假设合谋竞标者在拍卖之前采用第二价格预拍的合谋机制,求解了第一价格拍卖下的合谋均衡。我们不但考虑了拍卖方对于合谋的最优策略性响应,而且考虑了参与合谋的竞标者与没有参与合谋的竞标者之间的策略性响应,研究表明没有参与合谋的竞标者为了抵消合谋竞标者对于自己的不利影响,在竞价时考虑到合谋的存在会比不存在合谋条件下的竞价更具有进取性,而且拍卖方合理的设定保留价格对于合谋的难易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吉吟东  李平  张子柯 《管理学报》2010,7(8):1165-1170
采用一个简单的重复博弈模型分析了网上拍卖市场中卖方声誉的价值,并利用从淘宝和eBay网站收集的邮票类物品的竞价数据,实证检验了卖方信用度对拍卖物品成交概率和成交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卖方在网上拍卖市场建立良好的声誉是富有价值的,并且其价值将主要体现在显著增加了物品的成交概率上.相对而言,卖方信用度对物品成交价格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很多网站采用在英式拍卖中加入固定价格选项的方式销售多件同类商品.我们证明了,在此规则下存在一个弱占优投标策略.若顾客对商品的估价低于固定价格,那么,当拍卖价格低于他的估价时,该顾客参与拍卖,且以自己的估价作为报价是他的弱占优投标策略;否则,当拍卖价格超过他的估价时,他退出拍卖.若顾客对商品的估价高于或等于固定价格,他会在参与拍卖和接受固定价格之间进行选择;若他参与拍卖,将固定价格作为报价是他的弱占优投标策略.我们发现,该顾客是选择参与拍卖、还是选择以固定价格购买主要依赖于顾客到达拍卖时距离拍卖结束的剩余时间.最后,通过算例,我们对影响顾客参与策略的因素进行了数值分析并得到了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4.
网上拍卖中卖者声誉的非对称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贝叶斯学习分析了网上拍卖中卖方声誉非对称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利用从淘宝网站收集的书画和书籍类物品的竞价数据,实证检验了卖方获得的好评次数与差评次数对拍卖物品成交概率和成交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买方对卖方的好评(差评)将增加(减少)新的买方对拍卖物品的预期价值,进而增加(减少)物品的成交概率和成交价格。此外,卖方所获差评的影响大于好评的影响,并且这种非对称性效应在容易辨别其质量的物品拍卖中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风险投资退出股权歧视价格拍卖为研究背景,运用演化博弈的方法研究异质投标企业的竞价策略,得出了在不同的市场供需情况下竞价策略演化的一般规律。研究表明:竞价系统最终均衡不仅与投标企业相对支付有关,而且与市场供需情况以及系统初始状态有关。最后指出通过设置竞价下限、隐藏市场供给以及信号传递可以有效地促进投标企业选择高价策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拍卖作为一种以议价为基础的在线交易方式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拍卖,可以看作是一种采用"一对多"这种议价方式的电子商务形式,如果在多个买方的相互竞价过程中引入对自动竞价的支持,将可以使在线拍卖系统工作得更灵活,更有效.在对自动竞价的研究中,Agent技术已成为业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研究了构建一个基于Internet的、具有自动竞价功能的拍卖网站的主要方法和过程,阐述了用多Agent协商技术实现多用户之间竞价的具体实现,提出了一套较完整的网站建设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7.
搜索引擎关键字广告是一种新兴的获得巨大成功的在线营销方式.本文分析了搜索引擎广告位的拍卖规则,给出了在质量因子因素下,广告主的竞价行为.首先给出了广告主单阶段同时行动的竞价均衡,在该情况下,广告主单独竞价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其次给出了多阶段情况下,给定一个广告主的最小加价策略,另外一个广告主的最优策略,并给出了相关的证明;最后用实际观测到的数据对该策略进行验证.另外还给出了三个相关的推论,该推论对于搜索引擎如何提高自己的收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前,竞标在线广告位是广大广告主宣传其产品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线广告位的拍卖已成为搜索引擎企业最主要的盈利手段之一。在国内,广告位拍卖机制的逐利本质诱发了大量的虚假广告,引发了公众的广泛争议;拥有高报价的广告主并不总是带给搜索引擎用户好的用户体验,这些问题已成为搜索引擎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既考虑广告主信誉又考虑用户体验的可信有效竞价广告位拍卖机制,定义了在该机制下的对称纳什均衡,给出了广告主的均衡竞价策略,证明了在该均衡下的配置是有效率的。通过与单纯竞价GSP拍卖机制进行比较,我们发现用户的满意度得到了提高,这增加了搜索引擎的竞争优势。此外,本文的拍卖机制不仅有利于促进广告主提高信誉,在提高搜索引擎的长期均衡收益和拍卖效率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我们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竞价上网是电力行业实现市场化的基础条件,竞价机制设计是深化市场化改革亟需探讨的议题。基于离散多物品逆向拍卖的理论框架对电力市场竞价上网的交易机制进行建模,在考虑需求状态、市场结构和报价区间等现实情形下刻画出统一价格(UPA)和差别价格(DPA)两种常用竞价机制下发电厂商的均衡报价策略,并从期望收益和生产效率两个视角进行机制比较。结果表明:(1)在低需求状态下,两种机制的市场均衡价格均为未被调用的最高效率发电厂商(机组)的边际成本;在高需求状态下,UPA存在多重纯策略均衡,DPA出现混合策略均衡。(2)在需求确定(较短报价区间)的情形下,DPA比UPA更可能形成更低的均衡价格;在需求不确定(较长报价区间)的情形下,对称发电厂商在两种机制下具有相同的期望收益。(3)两种机制在生产效率方面的比较是不确定的,具体取决于模型参数和UPA多重均衡的选择。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完善电力竞价上网交易机制和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借鉴。  相似文献   

10.
基于演化博弈的电力竞价市场均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非对称演化博弈原理,分别时MCP与PAB竞价机制下的电力竞价市场演化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市场效率的角度对上述演化均衡进行政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MCP机制下,选择适当的竞价上下限,可诱导电力竞价市场收敛于市场效率最高的竞价下限;但在PAB机制下,则不一定.最后,对由5个发电商组成的电力竞价市场进行了算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