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使得众多商家将其作为目标受众。儿童没有独立的消费权,要靠家长来帮助其实现消费行为。本文针对儿童这一特殊消费群体,通过分析品牌形象的内涵及重要性,以及儿童和家长对儿童电视广告的认知心理,立足于广告法规和广告道德,探索如何建立起令人印象深刻,且具有良好美誉度的品牌形象的儿童电视广告。  相似文献   

2.
李敏 《管理科学文摘》2010,(10):256-256
电视和网络等媒介上的许多广告多以儿童为目标受众,或以形象直观的实物展示,或以隐含间接的方式对儿童介绍各种各样的商品。很多儿童广告在内容上或形式上对辩认能力尚未健全的儿童产生不良的影响,从而危及儿童的健康成长。我国现行广告监管制度对儿童广告的监管还存在很多缺陷,有必要在借鉴其他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完善我国的广告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3.
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儿童在玩的过程中学会认知,养成习惯.绘画作为儿童玩耍的一个重要形式,理应得到每一位家长的重视.有人曾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喜欢画画的,如果你的孩子不喜欢画画,那一定是家长的错.可见家长在儿童的绘画过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而家长学会欣赏孩子在幼儿阶段的绘画作品更是重要.对于家长来讲,要评价、欣赏幼儿绘画首先应该了解、理解幼儿的各个方面的特点.不能用成人画的审美观来要求幼儿画,不要以成人画的标准评价幼儿画,要站在孩子的立场来看待幼儿画.  相似文献   

4.
李莉 《科学咨询》2007,(13):58-58
近年来,脑与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使我们认识到儿童数学认知能力并非始于对抽象符号系统的认知,依赖于具体实物表征的认知能力才是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的最初表现形式。这一发展过程不仅会受到数学认知进化基础的影响,生态环境因素将为其发展提供更直接的帮助。既在学校止式教育环境之外儿童所获得和发展的数学能力,研究者把这种数学能力称为儿童的非正式数学能力,或日常数学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独生子女自理能力差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学校、家长、社会的普遍关注。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成为“众心捧月”的“小皇帝”、“小太阳”,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优越的生活环境,导致学生自理能力差。据调查,十岁的儿童不会做饭的人数占82%;不会自己洗衣服的占73%。六岁的儿童,不能自己穿衣服的占63%;洗脸、洗脚需要父母等帮助的占72%。八岁的儿童上学需要家长护送的占96%;学习用具需要依靠家人帮助整理的占72%。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学校、家长、社会的高度重视。独生子女的自理能力差,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笔者认为:1、家…  相似文献   

6.
私语现象在学前儿童中普遍存在。它对儿童的语言发展和认知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私语的研究,我们可以对儿童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模型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本文通过对20个5-6岁儿童在给定主题下的私语类型进行比较后,发现男女儿童在私语类型的使用比率上存在着差异。笔者尝试用男女儿童针对同个主题的CM(认知模型)差异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7.
私语现象在学前儿童中普遍存在.它对儿童的语言发展和认知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私语的研究,我们可以对儿童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模型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本文通过对20个5-6岁儿童在给定主题下的私语类型进行比较后,发现男女儿童在私语类型的使用比率上存在着差异.笔者尝试用男女儿童针对同个主题的CM(认知模型)差异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独生子女自理能力差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学校、家长、社会的普遍关注.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成为"众心捧月"的"小皇帝"、"小太阳",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优越的生活环境,导致学生自理能力差.据调查,十岁的儿童不会做饭的人数占82%;不会自己洗衣服的占73%.六岁的儿童,不能自己穿衣服的占63%;洗脸、洗脚需要父母等帮助的占72%.八岁的儿童上学需要家长护送的占96%;学习用具需要依靠家人帮助整理的占72%.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学校、家长、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袁学伦 《经理人》2013,(6):58-59
儿童在互联网中的参与度越来越高,然而在很多家长眼里,网络如同鸦片,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盒子世界却巧妙地把教育和游戏相结合,成为激发儿童潜力和培养团队精神的交友空间,并在儿童SNS社区的基础上,力图打造出一条集网络社区、影视、图书、商城为一体的儿童产业链。  相似文献   

10.
正消费者对事物的接受程度是有很大差别的,这种差别以消费者的心理差别为基础。消费者对广告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以及对广告内容的把握,直接影响能否实现广告的目的———销售。所以,企业在广告策划中要以消费者心理为中心,用感性打动消费者、引导消费,将其潜在的需求转化为现实购买力。消费心理在广告策划中应用的理论基础遵循消费者的心理是广告策划的重要原则之一。将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渗透到广告策划中,使两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心理上打动消费者。消费者的心理过程分为认识过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广告已成为商业社会不可或缺的经济行为,它不仅影响着企业,更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和体验。广告对消费者心理影响的过程大体如下:吸引注意→引起兴趣→勾起欲望→确信需求→实现购买和消费体验。情感广告除了像普通广告一样对消费者的心理产生影响之外,还对消费者产生以下四方面的影响。第一,它们能够影响认知的反应,进而间接地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第二,这些情感可能通过经典条件化过程同特定产品联系起来,其结果会影响到对该产品的态  相似文献   

12.
探讨受众的调节定向与信息框架的集成调节匹配对受众广告态度的影响以及集成调节匹配影响广告态度的边界条件.基于调节匹配效应和信息处理理论建立假设,通过两项以学生为被试的实验收集数据,采用方差分析方法进行假设检验.实验结果表明,集成调节匹配的广告较不匹配的广告更能塑造受众积极的广告态度,当广告侧重描述问题时,广告采用亏损框架宣传更能塑造受众积极的广告态度;当广告侧重描述问题解决时,广告采用得益框架宣传更能塑造受众积极的广告态度.实验1和实验2分别从受众情境性信息处理动机和特质性信息处理动机两方面发现,集成调节匹配对广告态度的影响作用产生的边界条件分别为受众高话题卷入度和高认知需求,即受众具有较高的信息处理动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回顾,首先根据玩家与游戏中产品/品牌的交互程度将游戏营销划分为优惠券促销游戏、植入式游戏广告、定制化游戏广告,以及工具游戏这四种类型;随后着重探讨了产品/品牌特征、游戏特征,以及消费者相关特征对消费者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影响;最后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蒋玉石 《管理世界》2013,(10):180-181
本文结果表明:产品卷入度高时,切换速度为4s时是一个分水岭,因为1s、2s、3s和4s获得消费者的注意要显著优于5s和7s;产品卷入度低时,动画切换速度对消费者注意无显著影响,此时其对广告的注意出现了"视觉盲区"现象。为让消费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认知加工更多的广告信息,建议最佳动画切换速度为2s。  相似文献   

15.
预防阅读困难对儿童身心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需要指出的是,本文的阅读困难并不是指特殊儿童所具有的阅读困难,而是指正常儿童的阅读困难.学前期是幼儿身心发展最为快速的时期.预防学前儿童阅读困难能为他们成为未来成功阅读者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幼儿的首任教师--家长,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力.那么,预防幼儿阅读困难,家长应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大连市30位儿童家长和2位钢琴教师分别进行开放式问巷调查和访谈,从家长和钢琴教师的不同角度采集他们对儿童学习钢琴所持有的观点.进而建议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扮演一位敏锐的观察者、责任心的培齐者、环境的营造者.  相似文献   

17.
植入式广告是企业常用的形式之一,吸引了很多学者和企业人员的注意,并且成为了一种很流行的广告形式。而植入式广告中一个基础的问题就是显著的植入式广告能够带来更好的品牌态度。已有的部分研究指出,植入式广告中品牌的显著性程度增强,会提升消费者对植入品牌的认知,但有的研究也认为过分显著的植入式广告会降低消费者对品牌的评价。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以往的文献并没有区分显著程度的两个维度: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本文在区分以上两种维度的基础上,着重检验空间维度上广告显著程度对于品牌态度的影响。我们的研究结果指出消费者对于植入式广告中品牌的态度,由于会受到感知信息处理流畅性的影响,会呈先升后降的倒U型,即存在一个最优值。通过模拟实验研究发现,植入式广告中品牌与情节的关联性对品牌显著程度的最优值有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8.
植入式广告是企业常用的形式之一,吸引了很多学者和企业人员的注意,并且成为了一种很流行的广告形式。而植入式广告中一个基础的问题就是显著的植入式广告能够带来更好的品牌态度。已有的部分研究指出,植入式广告中品牌的显著性程度增强,会提升消费者对植入品牌的认知,但有的研究也认为过分显著的植入式广告会降低消费者对品牌的评价。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以往的文献并没有区分显著程度的两个维度: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本文在区分以上两种维度的基础上,着重检验空间维度上广告显著程度对于品牌态度的影响。我们的研究结果指出消费者对于植入式广告中品牌的态度,由于会受到感知信息处理流畅性的影响,会呈先升后降的倒U型,即存在一个最优值。通过模拟实验研究发现,植入式广告中品牌与情节的关联性对品牌显著程度的最优值有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9.
如何在同样的重复次数中加强受众对广告的认知,或者,在同样认知的情况下,如何减少重复次数以便降低购买媒体的成本.这是直逼广告传播本质的核心命题.在这两个问题上,李元霸给了我们深刻的启发.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60年代以来有关消费者认知方面的观点和模型,从实践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把认知规律运用到广告策略中去,归纳出广告设计的一些原则,从而把消费者认知理论和广告实践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