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马师端(公元187g~1962年),字正卿,雅号“牌牌马老”,尊称“和平老人”,陕西省西安市人,曾毕业于长安少墟书院。为中国同盟会会员,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西安知名人士。他于20世纪初在西安市大学习巷创办的回民图书馆,三易馆址,四更馆名,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和革命传统的私立图书馆,知名人士于右任、邵力子、李墀曾题写馆匾。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各地越来越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大量名人故居被公布为文保单位或文保点并加以保护利用,其所承载的名人精神、人文气质及历史文化也借助陈列展览这种艺术方式得到了有效体现.因而,众多的名人故居被布展成小型专题陈列馆向公众普及历史文化,传递人文精神,此举既可以深度挖掘文保单位的历史文化价值,又能发挥文保单位的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3.
白寿彝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对回族史研究,成就卓著,开拓了回族史研究的新领域,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回族史的研究,探索了新编回族史的体例,搜集和整理了回族史料。白先生的这些成就对于指导和推动我国回族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白寿彝先生是我国当代蜚声中外的回族历史学家。在他近70年的学术生涯中,在多学科领域辛勤耕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提出了许多颇有价值的卓越见解。文章着重论述了白先生在中国史学史、中国民族关系史以及回族和伊斯兰教等学术研究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5.
禹得彦原是陕西有名的回族大财东,为反抗清朝民族压迫,曾主动放弃万贯家产,投入到陕西回民起义的斗争中,并成为陕西回民起义十八大营元帅之一。起义失败后,被强行安插在甘肃华亭县。晚年为民族团结、地方建设做了一些事,曾出资修建数座清真寺。  相似文献   

6.
瞿林东 《回族研究》2006,1(2):25-40
白寿彝先生的学术思想集中表现为社会责任和理论追求;其成就反映在中国史学史、中国通史、民族史和宗教史等许多领域;他的学风和文风作为精神境界和表现形式,则深深地浸润着他的学术思想和史学成就。白先生是一位有广泛影响的史学家。探讨他的学术思想和史学成就,具有学术史的价值和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谢启源先生,回族,原籍河北易县,1948年生于山西太原,现供职于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先生工诗词文章,擅金石书画,精于鉴赏,善于刊镌碑版石刻;书法诸体兼通,尤其对明清之际书法大家傅山的书法、思想研究具有很深的造诣;对傅山书法艺术的继承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文中对先生成就论之颇详,透过许多当代文化名家对先生的中肯评价,可以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先生作为回族文化名人的不凡业绩及其独特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8.
伯笃鲁丁是元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其诗文清丽流畅、借景抒情、情理兼长;其为官关心地方和民族文化教育事业,清廉善政。他又是广西回族白氏家族始祖。研究和考证他的生平、事迹、诗文,对回族史、回族文学史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学"自娱"功能是文学与生俱来的特性。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五柳先生"常著文章以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酣觞赋诗,以乐其志",言其赋诗著文与饮酒相同,而不是为了"荣利""得失"。这种说法虽非首创,但仍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哈正利 《回族研究》2007,(3):106-114
题记:2007年是答振益先生的七十寿辰,也是先生从事教学和科研48周年,借此机会回顾先生教学和科研的经历,总结其学术成就和治学方法,不仅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回族学的发展,对启迪后学也意义重大.笔者有幸受教于先生,特撰此文向先生祝贺,以报答业师的无私教诲.  相似文献   

11.
试论马援对古代民族地区的贡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史实客观地论述了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在古代民族地区的重要建树:治陇6年,镇抚边众,开渠引水,郡中乐业,开创了安抚少数民族、团结少数民族并与之和睦相处的羁縻政策,为后世封建民族羁縻制度的形成,提供了成功的范例;经略岭南3年,百越民众“奉行马将军故事”,马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用法律形式巩固自己斗争成果的将军,有力地推动了岭南百越地区郡县制和封建生产方式的发展,为岭南地区社会进步和民族和谐,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从当代的行政管理学意义上着,马援在陇西执行的民族羁縻政策,在管理上有了质的突破.在岭南,"悉定郡县为令长也,"用拥护汉朝的骆越贵族和骆越族的平叛将领作为新设郡县的官吏,并且用汉朝法律予以约束.这实际上是民族羁縻制度的雏形,为后来最终形成一套严密、完善的民族羁庶制度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马德新(1794-1874),清朝后期享誉云南的回族大阿洪,完成朝觐功课的哈吉,同时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学者。他开创了经堂教育云南一派;在咸同年间领导云南东南回民起义;后与政府议和,投身学术,著有数十部阿拉伯文、波斯文及汉文伊斯兰教著作,为中国伊斯兰教和回族的文化、教育亨业作出很大贡献。本篇论文以历史事实为基础,以流播于口头、记录于文字中的多种评析为参照,以人物历史活动为引线,以人物著作为基础,全面阐述马德新的政治思想和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4.
随着佛教中国化过程的完成,儒释道相互融合,形成了修身以道,治国以儒,治心以释的局面。西夏是以党项人为主体在西北建立的民族政权,为了巩固统治,统治者采取了崇佛尊儒的国策,佛教和儒家文化在西夏都得到发展,尤以佛教最为突出。西夏时期佛教已不单强调出世离俗,而更多的表现为入世合俗,佛儒共容相济,与社会接触,去劝化世人,把出世离俗和入世合俗的思想紧密结合在一起。这种思想在文学作品中也得到充分体现。本文主要对儒释相融思想在诗歌、谚语及各类字书、韵书中的表现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5.
马福祥(1876-1932),字云亭,回族,甘肃临夏人,与其侄马鸿宾、子马鸿逵执政宁夏长达37年之久,先后出任宁夏护军使、绥远都统、西北边防会边、航空督办、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理事、青岛特别市市长、安徽省主席、蒙藏委员会委员长等要职,曾得到西北回族军人拥戴,以西北回民领袖身份自居。马福祥一生饱读经书,崇尚儒家文化,同时非常关心回族文化教育事业,为消除清代在回汉民族间造成的创伤及隔阂,提倡回儒对话,成绩显著,成为现代社会著名回族人物。  相似文献   

16.
马景 《回族研究》2011,(2):45-53
马君实作为中国伊斯兰教著名经师、汉文译著家之一,学术界很少对其有独立的研究。一般认为他是王岱舆的弟子,直到《经学系传谱》一书出版以后,认为他是王岱舆的老师。由此引发了学术界的争鸣,至今未有一个明确的定论。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新发现的资料,对马君实的生平和著述作一个初步的考证,以请教方家。  相似文献   

17.
杨华 《回族研究》2007,(1):45-48
本文在阐述回族伦理的起源和演变时,主要论述了回族伦理与伊斯兰伦理密不可分,回族优秀思想家及汉文译著家对回族伦理的贡献,回族伦理在现代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杨桂萍 《回族研究》2006,(1):128-134
马德新坚持务实的民族观、理性的宗教观和宽容的文化观,在极其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试图通过政治活动与学术活动,为中国伊斯兰教和云南回族寻求一条理性的发展道路,为云南回汉冲突寻找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由于种种原因,他的理想未能实现。但我们以为马德新务实的民族观、理性的宗教观和宽容的文化观今天依然有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19.
当代各民族作家致力于模山范水,故都之风物,草原之壮美,亚热带风光,南国奇观,以及生活于其间的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及其历史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民族历史和民族风情画卷,体现出当代少数民族散文创作浓郁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20.
文章参阅大量藏文典籍,通过分析和整理藏传佛教各教派高僧大德之颇具影响的学术成果,较全面系统地概述了高僧中部分杰出之梵藏翻译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佛学理论家、藏医药大师和天文历算家的生平事迹,为系统研究藏传佛教宗教人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