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馨  张宁 《山东社会科学》2006,(10):106-107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个新兴的学科,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单就其研究对象而言,在学术界就没有一个一致的观点。本文结合“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从分析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入手,提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创业环境研究框架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创业环境研究是创业领域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以资源依附理论和经济学供需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创业环境研究理论框架,所构建的研究框架以创业资源需求与供给为基本关系,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即创业企业战略目标决定创业资源需求;比较现有资源与资源需求之间的差距,从环境中寻找弥补资源缺口的途径;环境主体与环境要素之间的映射关系;创业企业应主动去适应环境。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及其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于从"空的世界"到"满的世界"的历史背景之中。可持续发展理论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资源环境观和理论范式都提出了强烈的挑战,而回应这一挑战也正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发展的新契机,应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要求不断完善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并重新认识资源环境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自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畜牧业经济的实际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的思想空前活跃,对畜牧业经济的许多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的研究正在蓬勃展开,对畜牧业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也已经提了出来,它是创建和发展畜牧业经济学这个学科的首要问题,很有必要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本文试图以畜牧业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为中心,就创建畜牧业经济学的几个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并愿以此一孔之见同大家共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以杨小凯、罗森、贝克尔、博兰、黄有光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运用非线性规划(超边际分析)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思想变成决策和均衡模型,掀起了一股用现代分析工具复活古典经济学的思潮,形成了一个以超边际分析为基础工具,以专业化经济、分工和经济组织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分析框架。新兴古典经济学产生以来已经对贸易理论、企业理论、产权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增长和发展理论及城市经济学等都进行了重新思考,并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文献,本文是对这一分析框架及其进展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自王亚南先生1940年在《政治经济学在中国》一文中提出“中国经济学”这一概念以来,已有71年,期间许多经济学家进行了积极探讨.中国的大国地位和中国经济发展的特质对中国经济学创立提出了现实要求;美欧日经济学研究的误区、国外经济学的中国化、中国经济实践的理论化与国际化则成为创立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必要;“中国经济学”提法与范式的不断探讨、研究方法的不断引进与创新和众多部门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为中国经济学创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经济学“资源、区域、产业、环境、协调”的研究对象及其之间的关系,而中国经济学的目的是提高资源配置与培育的协同效率,任务是研究如何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理论界》2017,(6)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既决定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也决定了经济学的作用。本文从经济学哲学名篇进行梳理,得出结论:马克思经济学是以"人和物"作为其研究对象,其研究方法只可能是辩证法的方法,其作用是以人为终极目的的,经济学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相反,西方经济学偏重对物的研究,尤其是对人的利益最大化的研究,其偏重实证方法等"形而上学"方法,其偏重人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也就不可能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因此,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境界。我们有理由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充满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8.
张闻天在著名的论文《关于生产关系的两重性问题》中,首次提出生产关系有两重性:生产关系一般和生产关系特殊。根据张闻天的生产关系两重性理论,文章认为经济学范畴的分类不再停留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大类上,而分为生产力、生产关系一般和生产关系特殊三大类。生产力范畴可以不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以生产关系一般范畴为研究对象的政治经济学可以称为分工经济学,以生产关系特殊范畴为研究对象的政治经济学可以称为所有制经济学。作为独特的生产方式的经济学都是分工经济学和所有制经济学的有机组合。  相似文献   

9.
正如收入分配在不同类型的国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不同特征一样,发展经济学作为现代经济学体系中专注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一个分支,其研究对象、研究任务以及研究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对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有着区别于一般经济学的特殊视角。本文首先探讨了发展经济学研究收入分配问题的特殊视角,然后梳理了发展经济学收入分配理论随着发展经济学关于贫困与发展问题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发展的基本脉络,接着简要介绍近年来发展经济学收入分配理论研究微观化的发展趋势,最后作了几点启示性的评论。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经济学一直视经济系统为一相对孤立的系统,充其量只是关注社会因素对经济过程的影响,而忽视了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的相互影响。环境经济学的产生,结束了经济学对自然环境的漠视,开始把长期被经济学拒之门外的自然环境作为经济运行的内在因素进行研究。但是.囿于传统经济理论的限制,在主流经济学的研究中仍然没有纳入自然环境因素,割裂了经济行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致使在以往的经济研究中存在着下列问题:把自然环境排斥于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之外;不能正确评价环境资源;无视环境资源所有权的特殊性;忽视环境资源再生产规律;对环境外部性认识不足;传统的国民收入指标体系不能反映生态效益的变动;经济学的基本规范──经济人假定的局限性;怕累托最佳发展不等于可持续发展等等。只有从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高度重新思考与研究这些问题,才能使经济学某些方面的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同时,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也可以作为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探讨的线索。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经济学发展的现实要求和博弈论研究方法  博弈论在西方经济学及经济实践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社会主义经济学引入博弈论理论和研究方法,对于丰富社会主义经济学内容、利用新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成果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学在为现实经济提供理论指导的同时其自身也要不断发展,凯恩斯以后的西方经济学,在战后已发展起了一个新的体系,即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为对象的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学原是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政治经济学,主要探讨社会主义经…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的讨论,表明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已无法为现实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也使中国经济学面临如何研究、怎样拓展的问题。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为主题,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邓小平经济理论,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种新的理论形态,它不仅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否定,而且也为构建中国经济学提供了新的经济学范式。邓小平经济理论对建构中国经济学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既表现在这一理论在经济领域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重大论断和基本观点,也表现在它为我国经济学变革提供了以求实创新为灵魂,以生产力理论和标准为主线的哲学思维方式。它所表现出的特有的思维方式,对我们理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如何构建中国经济学这两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也具有极大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13.
韩国经济的发展模式,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更有异于其它发展中国家,其发展的成果也不相同.韩国式经济发展模式的核心就是政府通过一系列的发展政策来引导民间经济部门.与西欧发达国家相比,韩国在历史背景、国际环境、知识与信息及技术上的质与量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在民族性和文化特性方面,以及在国民对于自身发展的意志方面也大有不同,因此,即便是利用西方最新的经济理论,也难以反映韩国经济的真实机理.韩国经济学者们和政策制定者们并未生搬硬套西方主流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说,而是根据韩国的实际情况加以取舍,必要时对各种理论进行折中、补充和修正.实用主义的韩国经济学综合了各种理论中对自己有用的部分来加以利用,这为其它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14.
西藏经济学从性质上讲,是属于理论经济学的范畴;从研究对象的范围来讲,它则是民族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本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及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以西藏的客观经济条件为根本依据,探讨西藏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依据。  相似文献   

15.
如果把政治经济学从产生到发展看成是一个历史系统的话 ,系统中会呈现理论的区间和层次。区间的划分是以生产力的发展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不同选择和倚重为标记。在世界经济向全球化、一体化快速跨越的阶段 ,国际交换正成为矛盾的焦点。因此 ,经济学的注意力将转向流通领域并将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共同的理论选择目标。与此相关的重商发展理论也会应运而生。本文在对经济学周期性演进诠释基础上 ,从生产力发展的现实条件出发 ,分析了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重商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科学中,经济学是实践性最强的一门学科。现在着手思考和策划中国特色经济学理论框架和学科体系,已经是时候了。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如何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学进行了论述,即(一)要建立中国特色的经济学;(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三)原理和范畴的科学概括。  相似文献   

17.
新结构经济学是近年来林毅夫教授对发展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世界性经济危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成败案例、主流经济学理论对现实问题的无能为力,促使林毅夫教授另辟新途来探索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本质和决定因素,最终推出为它们取得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和理论指导的第三波发展经济学理论——"新结构经济学"。本文通过梳理新结构经济学的有关论述,给出其明确定义,并就该理论产生的历史脉络、内容要点、创新和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政治经济学由其学科性质所决定,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因此应明确界定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生产关系。主张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进行所谓的调整,势必把政治经济学弄得不伦不类,但这并不意味着固守传统政治经济学的旧体系。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发展的学科,应根据时代特色和新的历史使命,进行理论创新,建立新的政治经济学体系。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密切结合中国独特的制度文化背景和经济环境,对如何促进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以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和创立一门新的经济学——综合经济学,阐发了作者的设想和见解。  相似文献   

19.
以往对于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经营活动的研究,多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出一套比较完善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其适用性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出地,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流出也十分必要。基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以及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特点,在该理论框架中,进行某些概念扩展或者调整,目的在于诠释日益蓬勃的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20.
早在20世纪初,制度经济学就已经从有选择地勾画几个原则的情形发展到其理论几乎完全超出了新古典主义工具范围的状况。本文认为,这一状况不能为经济制度提供令人信服的论证,而要提供这种论证,需要以经典社会学理论为基础将经济目标和经济活动嵌入社会目标和结构之中。经济活动只有通过不同群体协调才能进行,而不能由孤立的个体付诸实施。发展中国家的工厂以及美国的商业集团和电力公用事业的先驱都被看作是“经济制度的社会结构”的案例。文章认为,尽管这些案例的适度分析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在一系统理论论述中是可以容纳这种偶然性的,而且这样做还可以避免历史的陷阱。本文为新经济社会学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