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基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创业,为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这一群体的创业意向以及影响因素,研究者在全国多所高校进行了试验。研究表明,大学生创业主要是在电子商务的平台上,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微平台,这样的微商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每个人都做起了自己的小老板,有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平台,这种商业不仅节约了时间,节省了人力物力,也是一个很新潮时尚的行业,投资少,大家起点一样,在学校很受欢迎。  相似文献   

2.
张鸣跃 《职业》2013,(7):67-67
“连环创业客”王兴,15年创业,几起几落,在许多人看来也不过是年轻人创业的老情形:屡战屡败,败了再战,近乎骑虎之势。但奇妙的是,他的起落都是显形于潮头浪尖,而且是在一个定向区域,起时在上,落也在前,这就有趣可寻了。他自己说,他是在冲浪,的确,将他的创业的每一个“浪尖”连接起来,人们发现:他的成功其实是一条直线,而且是定向超越的一条直线。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 《金色年华》2010,(10):23-24
从一个怀揣梦想靠月收入260元谋生的打工妹,到一个崭露头角拥有百瑞达、裕丰、奥丰等多家企业的成熟商人;从一个只有技校文凭的懵懂少女到一个攻读完清华大学MBA、CEO课程的业界精英,平凡的李育珊用十几年的坎坷经历成就了非凡的事业,实现了人生的价值,诠释出一段白手起家的创业传奇。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充分发挥创新的作用,社会才会有实质性的发展。为社会培育创新创业型人才是高校肩负的不可推卸的使命。本文分析了高校”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并对”双创型”人才的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希望能给高校改进创新创业教育提供部分依据。  相似文献   

5.
强音  卢月丽 《职业》2015,(1):26-27
完颜金铭是一位90后创业者,他于2014年7月初与好友联合创建了“娱乐家”。“娱乐家”是一个为企业提供广告、公关、传媒三位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的新媒体平台。娱乐家刚成立一百多天,就已成为捷豹路虎的战略伙伴,并与CCTV、凤凰网、央视等3000多家媒体建立了线上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6.
海子 《老人世界》2013,(11):4-6
浙江临海最大的一家副食品批发公司的总经理不是一个人,而是钱家的四位兄弟姐妹,他们齐战商海,抱团创业。都说“亲兄弟,明算账”,他们不但没有明算账,还实行起了标准的“糊涂账”,大家不分功劳大小,平分股份,平分利润。他们不光生意在一起,6户人家还全都生活在一起,跟着70多岁的老父老母同住一个屋檐下,四世同堂,吃着“大锅饭”,所有生活开支“公款报销”,其乐融融。老大钱海欧幸福地说:我们这种新式“大家庭”,调出了世上最浓的家味。  相似文献   

7.
创业指南     
《现代妇女》2009,(12):58-59
精神陪护:为独处老人排谴寂寞 70多岁的杨先生终于找到了“听者”,倾诉了苦衷,不禁喜极而泣,“我除了心中的障碍,心情畅快多了,谢谢你。”杨先生对听者说。  相似文献   

8.
邮寄孝心     
即使是风云人物,即使是命运的宠儿,也会有狼狈不堪的时候。1994年的秋天,徐小平正处于人生的最低谷。 那时,他应国内朋友之邀回国创业,搞了一个音像公司。一年下来,他只出了一盒磁带。因为没人订货,不得不将磁带送进了废品回收站。他没有实现预想的创业计划,没有做成自己想做、能做的事情,没有赚到钱,没有出名,几乎一无所获。  相似文献   

9.
王胜永  骆潇 《职业》2010,(4):74-75
王彬彬是一个典型的东北女孩,个性爽朗、说话直快、做事利落。记者一到,她就兴致勃勃带着记者参观了她的公司,如数家珍地介绍起她的八音盒:“这些是木制系列的,那些是蛋雕系列、转马系列的,各种类型可以专门定做刻字,配置各种音乐……”谈起八音盒,王彬彬永远有说不完的话题,言谈举止问透露出自信、自强与自豪。  相似文献   

10.
李黄珍 《职业》2008,(6):17-17
这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创”时代。很多人在浪潮中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也有不少人被一个浪头打没了影儿。但仍旧有无数的创业英雄,前赴后继,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行。创业草根化了、通俗化了;创业,再也不是遥不可及的代名词,创业资金可以是一干万元,也可以是五干元;创业团队可以是一百个人,也可以是三五个人,而且现在不少大学生也走上了创业之路。那么,什么样的创业之路才是适合大学生的创业之路呢?  相似文献   

11.
张鸣跃 《职业》2009,(5):63-63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统计:一个乡里,20年来共有156名大学生,回乡创业的只有3名,那153名苫寻高就者最后只有4名所学对路成了白领,平均工资1600元。另149名一律沦为不断跳槽的打工仔,平均工资800元,而回乡的3人都成了乡里大富,拥资均在100万元以上。而这三名大学生当初回乡时,所有人都说他们是大材小用。他们一个养鸡,一个种山药,一个当起了菜农。  相似文献   

12.
25年前,他穷困潦倒前途黯淡,一个与他萍水相逢的北方汉子拿出自己一年的工资收入1000元帮他创业。孰料,创业失败,他们失去联系。20多年后,感念那次相助,激励他在海外创业成功,他决心要找到这位北方大哥,当面说声谢谢!  相似文献   

13.
钢都 《金色年华》2005,(7):28-28
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汽车运输公司的司机:“在我的账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着:“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赚很多钱!”店主再次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他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地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位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去谈这种生意去。  相似文献   

14.
唐真 《女性天地》2005,(4):13-15
一个漂亮女人,自幼就有一个创富情结,可是,一段不幸的婚姻差点把她逼上绝路。走过痛苦。走过辛酸,她走出了一道新风景。  相似文献   

15.
马云曾经告诫创业者,从创业的第一天起,你每天要面对的就是困难和失败,而不是成功。然而,在这个全民创业的年代,每个年轻人都有一个美好的梦想,想要自己创业,似乎只要走上这条路,生活立马就会发生改变,不久以后自己就能成为下一个比尔·盖茨,下一个谢尔盖·布林,或者下一个马化腾、张朝阳或李彦宏……但事实证明,创业过程困难重重,创业成功的概率远远小于失败的概率。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创业教育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面对严峻的国际竞争形势和国内就业压力,如何推进我省高校的创业教育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文中就解决该问题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7.
《女性天地》2013,(9):25-27
浙江临海最大的一家副食品批发公司的总经理不是一个人,而是几个兄弟姐妹,他们齐战商海,抱团创业。都说“亲兄弟,明算账”,他们不但没有明算账,还实行起标准的“糊涂账”大家不分功劳大小,平分股份与利润。他们不光在一起做生意,还跟着70多岁的老父母同住一个屋檐下,四世同堂,吃着“大锅饭”,所有生活开支“公款报销”,其乐融融。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创业成为越来越多毕业生的选择。但如何使高校毕业生走出创业困境,并提高其创业成功率,成为了全社会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围绕一个创业青年农民工家庭在成家、立业的家庭策略中,探究家庭成员间的关系,突出婆媳关系的分析及形成原因,认为婆媳不和的原因有父权的影响、儿媳的“现代性”“传统性”因素以及家庭利益之争。  相似文献   

20.
喻兮 《职业》2009,(8):56-57
采访王涣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整个访谈过程充满了阳光的味道,和谐而富有激情。坐在同济大学图书馆后面的草坪上,抬头便可以看见右上侧的一座平房,火红色的墙壁在一片灰暗的墙体中显得格外醒目,上面嵌着“极限运动工厂”几个红色大字,那儿便是王涣梦想起跑的大本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