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范方俊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5)
当前人们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问题的讨论主要局限于现代小说这类文体上,而没有充分注意到中国现代文学在文体方面存在的多样性的特点。中国现代戏剧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在很早就对现代文学的"现代性"予以关注的,特别是中国现代戏剧奠基人之一的洪深曾经系统地从理论上对中国现代戏剧的"现代性"做了分析和总结。在当代学者探讨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时,这一点几乎无人提及。这既不符合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实际,也不利于我们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吴瞿安先生和20世纪的中国戏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玉峰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4,41(1)
在加世纪中国戏剧研究中,吴瞿安先生无疑是最值得瞩目的学术大家之一。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看,吴瞿安先生对于20世纪中国戏剧研究的独特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终生专注于戏曲本体研究,对后来有示范导路之功;秉承传统的学术立场和思维方式,在今日启人思维;以栽培后进为己任,为20世纪中国戏剧的研究培养了大批曲学的布道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3.
申燕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205-209
十七年"社会主义戏剧"在现代性诉求方面表现出了一些共同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人道主义的悲悯情怀关注人的个体尊严和生存状态,彰显人的个性和自由,肯定人对民主、平等、正义等生存权利的追求等。其反现代性的方面主要表现为"革命"思维统摄了整个戏剧活动,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逻辑、戏剧批判精神的失落、创作者的主体性被僭越等反映出政治对"人"的压抑。十七年"社会主义戏剧"在发展过程中,其现代性和反现代性的特征始终交织在一起,但它整体上所具有的反现代性内涵,使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自"五四"以来的"人的文学"传统。 相似文献
4.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66-72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学生新潮演剧的出现是中国近现代戏剧发展史上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首先探讨现代戏剧的内涵及评判标准,使之成为我们分析清末学生新潮演剧与中国现代戏剧的发生之间的内在关联的逻辑起点,继以春柳社的出现为分界,把清末的学生新潮演剧分成两个不同阶段论述,指出国内学生演剧的近代戏剧性质,以及春柳社的出现及演剧对于中国现代戏剧的开创意义。 相似文献
5.
管尔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
戏剧作为一种艺术样式,其审美价值究竟偏向于文学性还是剧场性,其功能究竟是重启蒙还是重娱乐,这历来是争议不休、难有定论的问题。即使在今天,中国一些戏剧学专家依然因为各自侧重点的不同,从而看到了当代中国戏剧的两种迥然不同的走向。通过对中国近代以来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戏剧进行分析,发现这两种走向其实并不矛盾,相反是整合。当今,在中国戏剧创作中文学与舞台、启蒙与娱乐间对立、偏废的现象正逐渐消淡,二者的融合与统一日益成为一种明显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陈军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1,48(1)
如果说1993年田本相主编的《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以下简称《现史》)被认为是运用比较方法研究中国现代戏剧(话剧)的一部富有开拓意义的力作①,那么时隔16年之后由胡星亮独立完成的《当代中外比较戏剧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以下简称《史论》)则是一部具 相似文献
7.
杨红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0,(4):158-160
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校园戏剧的繁荣时代,但以往的研究大都肯定校园话剧在20年代的主流地位,却缺少对该时期校园话剧的细化梳理和研究。笔者认为20年代专业戏剧学校演出的话剧是该时期校园话剧的重要支脉,以该类话剧作为考量对象,着重梳理20年代专业戏剧学校话剧演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陈惇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73-81
在中国,莫里哀是最早被引进和最受欢迎的西方古典戏剧家之一,但是真正形成对他的研究高潮还是在1978年之后的改革开放年代。此前的研究多半是以历史的社会学的批评方法,着重研究莫里哀作品的社会历史价值,强调其战斗性。1978年以来,中国的莫里哀研究不仅成果超前,而且逐步深入,论者对有关的一些重要问题,诸如莫里哀是反封建的战士还是表现路易十四时代主流意识的戏剧家?莫里哀是古典主义作家还是现实主义作家?如何看待莫里哀喜剧中的悲剧因素?如何认识莫里哀作品中的所谓扁形人物?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但是研究方法单一,研究力度不够,研究对象过于集中,以至少有突破性的成果。近年来出现研究方法多元化的趋势,有利于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胡星亮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新时期被称为20世纪中国文学艺术的复兴期。新时期中国戏剧与外国戏剧的关系,经历了从最初突破文革时期与世界隔绝的完全封闭,到敞开国门、完全开放的历史发展过程。它所引发的戏剧思潮和创作的主导流向,是问题剧与解冻思潮汇流、戏剧观念的论争、现实主义的深化、现代主义的探索,以及新的演剧体系的崛起。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戏曲文学研究中存在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应对戏曲生存现状具有清醒而准确把握,起码应看到戏曲还活着,并未死去;应进而健全我国话语的戏曲理论体系,该体系由一根天梁与十余根立柱组成;戏剧比较研究的关键在对抓住本质特点,中外戏剧的根本区别在于动作流程. 相似文献
12.
黎跃进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1):16-20
普希金的创作对中国现代戏剧有着潜在的影响 ,影响途径有六 :小范围的演出 ;留俄学者的推介 ;中国戏剧艺术家赴俄考察、演出时对普希金戏剧的观摩 ;移译国外关于普希金戏剧的研究成果 ;普希金剧作的翻译出版 ;将普希金的非戏剧作品改编成戏剧或电影剧本 ,在中国舞台演出或影院放映。普希金对中国戏剧的潜在影响 ,有放送与接受两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郭武群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111-114
张彭春是中国话剧创作的第一人,他于1915年创作的三幕话剧《外侮》,比现代文学史上认定的中国第一部话剧作品提前了四年;张彭春是中国话剧的第一任导演,自从他1916年回国加入南开新剧团后,便实行欧美现代戏剧流行的导演制;在中外戏剧双向交流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张彭春也是第一人。或许是由于他“所务太广”的原因,或许是由于他的国民党政府官员的特殊身份,使他对中国话剧的杰出贡献,始终没能引起有关学者、专家的关注和评价。 相似文献
14.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交流活动.英汉两种语言出自不同的文化与历史,因而英汉民族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思维差异导致语言差异.在英译汉过程中,译者应转换思维方式,发挥汉语优势,避免"英味译文".途径有转"形合"为"意合";变"静态"为"动态"; 化"被动"为"主动". 相似文献
15.
郭淑伟 《华北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79-83
现代汉语致使构式是一类比较特殊的形式一意义配对体,其多样化的句法表达形式一直是描写语言学派所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试用认知语言视角下的构式语法重新解读致使构式形式与语义之间的联接方式。通过对致使构式论元多寡的动态考察和分析得出结论:在句法、语义、语用的相互牵制和作用下,构式能够左右致使句的形成,对论元的实现具有强制性作用,致使构式论元实现的方式可以划分为论元一致、论元蕴涵和论元增容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6.
韩伟表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3):53-57
戏剧曲艺与《三国演义》的关系十分密切。从成书的角度而言,元杂剧三国戏对《三国演义》的影响尤为重要而直接。20世纪20年代以来,研究者除了在钩稽和统计三国戏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外,也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思想倾向、艺术表现、文化精神等方面对元杂剧三国戏对罗贯中创作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韩伟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0(3):109-113
汉字字形蕴涵文化信息,具体体现在字形结构之中。字形结构蕴涵文化信息具有意象的直观性、构件结体的整体化合性和字形结构组合的辩证性。 相似文献
18.
从任半塘先生看中国戏剧研究的意义和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半塘先生在<唐戏弄>等著作中的论述,使学术界重新面对了戏剧的本质,认识了戏剧形态的多样性,也反省了戏剧研究的资料品质.此后,中国戏剧研究发展的趋向应表现为从以文学为中心转入以表演为中心;从一元的进化研究到多元的形态比较;在新的视野中开辟资料库藏,实现文献学、考古学、民族学方法的结合.中国戏剧研究的百年历程表现为思想解放的过程,先后完成了对等级制社会尊卑观念的超越、对文人狭隘经验与趣味的超越.现在,超越学科方法的局限,使戏剧研究成为现代科学体系的组成部分,是新一代戏剧研究者的使命. 相似文献
19.
考察一篇译文的好坏,不仅要有横向思维,包括原作者的写作手法和风格,而且还要对之进行纵向思考,要有立体思维感.这就是说对译文既要有共时性的研究又要有历时性的探讨.本文考察了曹明伦、水天同和高健三人对培根的"Of Studies"的翻译,指出曹明伦的译文不但把培根写作风格译了出来,而且把培根的散文语言在英语语言文学历史上的地位也反映到了译文当中. 相似文献